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981820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六上数学教学反思六上数学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位置 教后反思: 文本对话引起我对教材的进一步解读文本对话引起我对教材的进一步解读 经过了一个暑假的休整,孩子们上学的欲望空前高涨。许多学生早已在家里完成了第一单经过了一个暑假的休整,孩子们上学的欲望空前高涨。许多学生早已在家里完成了第一单 元的预习。从教学前测来看,只有个别学生存在下列问题:元的预习。从教学前测来看,只有个别学生存在下列问题:1 1、写数对时,行与列的位置正、写数对时,行与列的位置正 好写反;好写反;2 2、数对没有打小括号。还有不少学生提早开始完成弹性化作业,其中一位学生在、数对没有打小括号。还有不少学

2、生提早开始完成弹性化作业,其中一位学生在 练习中遇到这样一题:设计一幅图案在方格中涂色,并用数对表示出涂色方格的位置。练习中遇到这样一题:设计一幅图案在方格中涂色,并用数对表示出涂色方格的位置。 (如(如 方格图)方格图) 她困惑:要用数对标出方格,横轴和纵轴上的数据是否应该标在每格的中间?为什么书上她困惑:要用数对标出方格,横轴和纵轴上的数据是否应该标在每格的中间?为什么书上 第二课时练习课第二课时练习课 练习中有的题目数字标在格子中,而有的题目数字又标在点上呢?练习中有的题目数字标在格子中,而有的题目数字又标在点上呢? 孩子们的困惑促使我在备课时解读教材例孩子们的困惑促使我在备课时解读教材

3、例 1 1 与例与例 2 2 的区别?通过研读,发现例的区别?通过研读,发现例 1 1 是用数对是用数对 确定教室里实际座位的问题,所以它的示意图行与列的起始数据都是确定教室里实际座位的问题,所以它的示意图行与列的起始数据都是 1 1,数对所表示的结,数对所表示的结 果是一个位置。例果是一个位置。例 2 2 是用数对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所以方格纸上行与列的起始数据是是用数对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所以方格纸上行与列的起始数据是 0 0,数对所描述的结果是点的位置。,数对所描述的结果是点的位置。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练习课练习课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测中发现练习测中发现练习 4 4 第第 2 2 小

4、题许多学生画成了五边形,所以在教学时要前要引导学生注意题目小题许多学生画成了五边形,所以在教学时要前要引导学生注意题目 中的两个词中的两个词“依次依次”和和“封闭封闭” 。 “依次依次”是指依照字母的顺序连接;是指依照字母的顺序连接;“封闭封闭”则要求则要求 将最后一个字母将最后一个字母 E E 与起点字母与起点字母 A A 相连。此题正确结果应该是五角星。相连。此题正确结果应该是五角星。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 本课教学中感觉有两处较难推进:本课教学中感觉有两处较难推进: 1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课前考虑到学生对此知识可能有些回生,所以特别在复习中通过一、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课前考虑到学生对

5、此知识可能有些回生,所以特别在复习中通过一 道文字题帮助学生回忆乘法的意义。但学生普遍反映以前没学过。到例道文字题帮助学生回忆乘法的意义。但学生普遍反映以前没学过。到例 1 1 教学中,请学生教学中,请学生 根据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再次表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时仍旧困难重重。根据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再次表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时仍旧困难重重。 2 2、2/1132/113 为什么计算时可以写成(为什么计算时可以写成(2323)/11/11 呢?许多学生会算,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呢?许多学生会算,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可见在课前文本对话时,绝大多数学生的对话成效仅止步于机械套用法则的层面。果然,可见在课

6、前文本对话时,绝大多数学生的对话成效仅止步于机械套用法则的层面。果然, 课堂上仅极个别学生能够讲明算理。有的学生回答课堂上仅极个别学生能够讲明算理。有的学生回答“3=3/1“3=3/1,所以,所以 2/113/12/113/1,分子相乘的,分子相乘的 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这种回答其实是将分数乘法的法则进行了统一,但却并这种回答其实是将分数乘法的法则进行了统一,但却并 未从算理的角度进行阐述。还有一位同学是这样想的:未从算理的角度进行阐述。还有一位同学是这样想的: 2/113=2113=2311=611=6/112/113=2113=2311=611=

7、6/11。他巧妙地利用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也推导出。他巧妙地利用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也推导出 计算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计算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 1 1、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灌输式教学。对于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灌输式教学。对于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在 1/51/41/51/4 的列式过程及直的列式过程及直 观示意图中,学生并未得到理解,感觉结论的得出是老师强制性灌输的。而这对于分数乘观示意图中,学生并未得到理解,感觉结论的得出是老师强制性灌输的。而这对于分数乘 法应用题的学习却十分重要,所以下次再教时应在这部分教学中多花功夫。法应用题的学习

8、却十分重要,所以下次再教时应在这部分教学中多花功夫。 2 2、数形结合困难。、数形结合困难。1/51/41/51/4 为什么得为什么得 1/201/20?示意图与算式之间有怎样的联系?绝大多数?示意图与算式之间有怎样的联系?绝大多数 学生即使阅读文本也没能理解,是本课教学难点。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示意图,采取数形学生即使阅读文本也没能理解,是本课教学难点。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示意图,采取数形 结合的方式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使学生不仅掌握方法,而且知其所以然。结合的方式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使学生不仅掌握方法,而且知其所以然。2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 别看是一节练习课,其实学生需

9、要掌握的新知识点还真不少,所以应突出重点。其次,对别看是一节练习课,其实学生需要掌握的新知识点还真不少,所以应突出重点。其次,对 于分数乘法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比较大小会有怎样的规律,应引导学生从分数乘法的意义于分数乘法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比较大小会有怎样的规律,应引导学生从分数乘法的意义 来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发现、总结的结论学生才记得更牢。同时,因为教材中缺乏来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发现、总结的结论学生才记得更牢。同时,因为教材中缺乏 相应的练习,所以教师应设计补充习题,以便学生及时进行巩固与反馈。相应的练习,所以教师应设计补充习题,以便学生及时进行巩固与反馈。 第四课时第四课时 教学反

10、思教学反思: : 教材上的一句话教材上的一句话“分数混合混合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分数混合混合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有必要用一节课来完成吗?,有必要用一节课来完成吗? 通过实践证明,不仅有必要,而且相当必要。通过实践证明,不仅有必要,而且相当必要。 首先,因为使用新课标教材的学生计算能力与以往学生相比明显下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首先,因为使用新课标教材的学生计算能力与以往学生相比明显下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 状况呢?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教师教学力度不够;二是学生练习力度不够。新题标教材状况呢?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教师教学力度不够;二是学生练习力度不够。新题标教材 中很难找到单纯计算例

11、题的身影,它常常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呈现。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在中很难找到单纯计算例题的身影,它常常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呈现。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在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完数量关系,正确列式的基础上才能再来进行计算教学,所以重点常常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完数量关系,正确列式的基础上才能再来进行计算教学,所以重点常常 不那么突出。而且新课标教材大量使用情境图等,所以练习题量大幅减少。有的计算题后不那么突出。而且新课标教材大量使用情境图等,所以练习题量大幅减少。有的计算题后 的练习不是按例题对应设计相应习题,而是综合练习,所以在每一课时完成后可供学生使的练习不是按例题对应设计相应习题,而是综合练习,所以在每一课时完成后

12、可供学生使 用的练习题量也明显减少。用的练习题量也明显减少。 其次,五下所学习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应该先通分成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最后结果能其次,五下所学习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应该先通分成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最后结果能 约分的要化成最简分数。而分数乘法则应该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再乘。许多学生在计算约分的要化成最简分数。而分数乘法则应该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再乘。许多学生在计算 中出现下列错误:中出现下列错误:13/4=113/4=1 又又 3/43/4;2/53/4=8/2015/202/53/4=8/2015/20,因此及时进行混合运算的教,因此及时进行混合运算的教 学很有必要。学很有必要。

13、第五课时第五课时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 因为分数连乘不必像整数、小数连乘那样逐次计算,可以一次性约分计算,因此乘法交换因为分数连乘不必像整数、小数连乘那样逐次计算,可以一次性约分计算,因此乘法交换 律、结合律仿佛没有太大的用武之地。在本课的教学中,乘法的分配律是主要任务。我在律、结合律仿佛没有太大的用武之地。在本课的教学中,乘法的分配律是主要任务。我在 课堂教学中,将乘法分配律按正、反两种应用形式分别讲解。如(课堂教学中,将乘法分配律按正、反两种应用形式分别讲解。如(a+ba+b)c=ac+bcc=ac+bc,我是,我是 用形象的箭头来表示用形象的箭头来表示“分配分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

14、而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而 ac+bc=ac+bc=(a+ba+b)cc,我则是用,我则是用 “提取公因数提取公因数”来讲解,提早渗透初中代数相关知识。通过形象的比喻及有针对性地练习,来讲解,提早渗透初中代数相关知识。通过形象的比喻及有针对性地练习, 从反馈情况来看教学效果不错。但对于个别学困生仍需加强个别辅导。从反馈情况来看教学效果不错。但对于个别学困生仍需加强个别辅导。 学生周记中有一篇写到相关内容,觉得对今后教学有益,现附在此处:学生周记中有一篇写到相关内容,觉得对今后教学有益,现附在此处: 第六课时教学反思:第六课时教学反思: “分数应用题到底应该向学生强化哪种方法教学效果最佳分数应用

15、题到底应该向学生强化哪种方法教学效果最佳”是近几年来我一直苦是近几年来我一直苦 苦思考,但却又长期困扰的问题。苦思考,但却又长期困扰的问题。 我曾经以线段图为分析数量关系的主要方法。因为其形象直观,又能够培养学生我曾经以线段图为分析数量关系的主要方法。因为其形象直观,又能够培养学生 数形结合的思想。每次教学中,我都在黑板上板书标准线段图。在作业中也要求学生效仿。数形结合的思想。每次教学中,我都在黑板上板书标准线段图。在作业中也要求学生效仿。 但标准作图很耗费时间,且学生作图能力参差不齐,给教师批阅带来巨大麻烦。但标准作图很耗费时间,且学生作图能力参差不齐,给教师批阅带来巨大麻烦。我曾经以写乘法

16、数量关系式为主要方法。每次上课前总拿出一组关键句子,请学生先我曾经以写乘法数量关系式为主要方法。每次上课前总拿出一组关键句子,请学生先 找单位找单位“1”“1” ,然后根据其说出乘法数量关系式。作业中也要求学生无论是列乘法或除法算,然后根据其说出乘法数量关系式。作业中也要求学生无论是列乘法或除法算 式前都必须先注明乘法关系式,然后才能列式计算。但发现强化这种方法时,许多学生并式前都必须先注明乘法关系式,然后才能列式计算。但发现强化这种方法时,许多学生并 未真正理解数量关系,而是套用某些模式。如:占谁的,是谁的、相当于谁的、与谁比,未真正理解数量关系,而是套用某些模式。如:占谁的,是谁的、相当于谁的、与谁比, 那么谁就是单位那么谁就是单位“1”“1” ;比单位;比单位“1”“1”多,那么所乘的分率就是(多,那么所乘的分率就是(1+1+几几/ /几)几) ,比单位,比单位“1”“1”少,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