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之遗传与进化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980096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之遗传与进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之遗传与进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8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之遗传与进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8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之遗传与进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8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之遗传与进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之遗传与进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之遗传与进化(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 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之遗传与进化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之遗传与进化与2017年相比,2018年的考试大纲生物部分在 “考试范围与要求”方面没有任何变化,体现了考纲制定的稳定性。考纲是命题的依据,预计2018年全国卷生物试题在知识广度和能力深度考查方面会继续充分体现考试目标和要求,重点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生物学实践和探究能力的掌握情况,引导高中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向。知识内容要求2-1 遗传的细胞基础(1)细胞的减数分裂(2)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3)动物的受精过程2-2 遗传的分子基础(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3)基因的概念

2、(4)DNA 分子的复制(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2-3 遗传的基本规律(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4)伴性遗传2-4 生物的变异(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2-5 人类遗传病(1)人类遗传病的类型(2)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3)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2-6 生物的进化(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遗传与进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专题:专题01 遗传的细胞基础、专题02 遗传的分子基础、专题03 遗传的基本

3、规律、专题04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在高考卷中大约占20分,现分别对以上专题进行解读。专题专题0101 遗传的细胞基础遗传的细胞基础本专题包括(1)细胞的减数分裂, (2)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 (3)动物的受精过程。命题规律:命题规律:此专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常结合有丝分裂的有关知识一并考查,在 2017 年新课标 I 卷的第 6 题和新课标 II 卷第 1 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纵观近五年的全国卷,高考对遗传的细胞基础的考查频率增多,此部分内容可能成为 2018 年高考的重要命题点,考生予以重视。命题趋势:命题趋势:预计 2018 年高考对于遗传的细胞基础考查,有可能以减数分裂过程、减数分裂和有

4、丝分裂图像、坐标曲线图等为着眼点考查基础知识或结合突出成就或热点问题进行命题。1下列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 DNA 含量变化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 DNA 复制一次,且复制是一个时间较长的过程,表现为 DNA 含量缓慢增加;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子细胞中的 DNA 含量减半。2下列有关某生物体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内有 2 对姐妹染色单体B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内有 2 对姐妹染色单体C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8 条D四幅图可排序为,出现在该生物体精子(或极体)形成过程中【答案】D3如图甲、

5、乙均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丙为每条染色体的 DNA 含量在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变化,图丁为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 DNA 分子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所示细胞都有 2 个染色体组B甲、乙两图所示细胞所处的时期分别对应图丙的 BC 段和 DE 段C图丁中 a 时期可对应图丙的 DE 段,图丁中 b 时期的细胞可以对应图乙所示的细胞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的 DNA 含量变化均可用图丙表示【答案】C专题专题0202 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本专题包括(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3)基因的概念, (4)DNA

6、分子的复制,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命题规律:命题规律: “遗传的分子基础”专题近 5 年均有考查, 2016 年新课标 I、II、III 卷均有考查,其内容多与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病毒的结构及与宿主的关系等相关内容进行综合考查,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但 2016 年新课标 I 卷 29 题中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 DNA 分子结构和 DNA 半保留复制的相关内容,2017 年新课标 I 卷 29 题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 DNA 病毒和 RNA 病毒类型相关内容。命题趋势:命题趋势:预计 2018 年对遗传的分子基础的考查以遗传物质的发现实验、核酸的元素组成

7、、结构、分布、DNA 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表达,同时侧重对实验的分析能力、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查。4下列叙述不能说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是AT2噬菌体的 DNA 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后能合成 T2噬菌体的外壳蛋白B外源 DNA 导入受体细胞后并整合到染色体上,随受体细胞稳定遗传C烟草花叶病毒的 RNA 与霍氏车前草病毒的蛋白质重建而成的新病毒能感染烟草并增殖出完整的烟草花叶病毒D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的 S 型菌和活的 R 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最终能分离出活的 S 型菌【答案】D【解析】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的 S 型菌和活的 R 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

8、最终能分离出活的 S 型菌,只能得出 S 型菌中有使 R 型菌发生转化的因子,此实验并不能说明核酸是遗传物质。535S 标记的 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后,搅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对于沉淀物中还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的正确解释是A经搅拌与离心后还是有少量含有35S 的 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B离心速度太快,较重的 T2噬菌体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CT2噬菌体的 DNA 分子上含有少量的35SD少量含有放射性35S 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内【答案】A6关于 DNA 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含有 m 个腺嘌呤的 DNA 分子第 n

9、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 2n-1m 个在一个双链 DNA 分子中,G+C 占碱基总数的 M%,那么该 DNA 分子的每条链中的 G+C 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细胞内全部 DNA 被32P 标记后在不含32P 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 2 次分裂所得的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均有一半有标记DNA 双链被32P 标记后,复制 n 次,子代 DNA 中有标记的占 1/2nABCD【答案】A专题专题 0303 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基本规律本专题包括本专题包括(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4)伴性遗传。命题规律:命题规律:“遗传的

10、基本规律”专题是历年必考内容,也是“遗传与进化”模块考查的核心内容,考查形式以非选择题为主,但在 2016 年新课标 III 卷第 6 题和 2017 年新课标 II、III 卷第 6 题增加了选择题考查形式。常考查对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概率的计算、遗传图解的书写、遗传定律的判断等,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是高考的必考点,且常考常新,命题趋势:命题趋势:预计 2018 年高考也不例外,依然会对其进行考查,题型可能是实验设计和分析题,有可能与孟德尔遗传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即假说演绎法相结合,综合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还可能考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显隐性性状的判断等,遗传实验

11、设计题和遗传系谱图题的难度偏大。71904 年法国遗传学家 LCuenot 做了以下实验:黄色小鼠与黄色小鼠交配,后代出现黄色黑色=21;黄色小鼠与黑色小鼠杂交,后代出现黄色黑色=11。若有黄色雌雄小鼠若干,让其自由交配得F1,F1中毛色相同的鼠交配得 F2,则 F2代中小鼠的性状分离比为A黄色黑色=53B黄色黑色=33C黄色黑色=45D黄色黑色=21【答案】C8节瓜有全雌株(只有雌花) 、全雄株(只有雄花)和正常株(雌花、雄花均有)等不同性别类型的植株,研究人员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节瓜的性别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其遗传方式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实验一中,F2正常株

12、的基因型为 A_B_,其中纯合子占 1/9C实验二中,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为 AABb 或 AaBB,F1正常株的基因型也为 AABb 或 AaBBD实验一中 F1正常株测交结果为全雌株正常株全雄株121【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节瓜存在雌雄花都有的正常株,则该植物不存在性染色体,根据实验一 F2中正常株全雌株全雄株1033,节瓜性别应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实验一中 F1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aBb,F2中全雌株、全雄株的基因型为 A_bb(aaB_) 、aaB_(A_bb) ,正常株的基因型为 A_B_和 aabb,由此推测遗传方式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实验一中

13、 F1(AaBb)测交,即AaBbaabb,后代为 1 全雌株(Aabb 或 aaBb)2 正常株(AaBb 和 aabb)1 全雄株(aaBb 或 Aabb) ,选项 D 正确。实验二中,根据 F1中全雌株正常株11、F2中正常株全雌株31,推测亲本正常株有一对基因为纯合一对基因为杂合,则亲本中全雌株基因型为 AAbb(或 aaBB) ,正常株基因型为 AABb(或AaBB) ,故 F1正常株的基因型为 AABb 或 AaBB,C 选项正确。9如图是具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若7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甲病是伴 X 染色体显性

14、遗传病B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如果8是女孩,则基因型只有 2 种D10不携带甲、乙两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2/3【答案】C10动物园有一种 ZW 性别决定的鸟类,其长腿和短腿由等位基因 A/a 控制,羽毛的灰色和白色由等位基因 B/b 控制。研究者进行了如下两组杂交实验,结合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F1 杂交组合亲本雌性雄性杂交实验一长腿灰羽()长腿灰羽()长腿灰羽 3/16,长腿白羽3/16短腿灰羽 1/16,短腿白羽l/16长腿灰羽 3/8, 短腿灰羽1/8杂交实验二长腿白羽()短腿灰羽()长腿灰羽 1/4,长腿白羽 l/4短腿灰羽 1/4,短腿白羽 1/4无(1)根据杂交实验推断,A/a

15、 和 B/b 两对等位基因中,位于 Z 染色体上的是_,杂交实验一的亲本中雌性个体基因型为_。(2)杂交实验二中没有雄性个体是因为含有_基因的_(填“精子”或“卵细胞” )不能参与受精作用。(3)从从杂交实验一产生的 F1中选出长腿灰羽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中出现长腿灰羽的概率为_。(4)在饲养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单独饲养的雌鸟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可随机与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中的一个结合形成合子(性染色体为 WW 的个体不能发育) ,进而孵化成幼鸟。将杂交实验二中的长腿灰羽雌性个体单独饲养,理论上最终孵化成的幼鸟中性别比例为雌性 雄性=_,长腿短腿=_。【答案】 (1)B/b AaZBW (2)b 卵细胞 (3)7/9 (4)41 91【解析】 (1)根据实验一可知:长腿灰羽()长腿灰羽() ,后代雌性中既有灰羽又有白羽,但是雄性中只有灰羽,说明是伴性遗传,相关基因 B/b 在 Z 染色体上。后代雌性和雄性都有长腿和短腿个体,且长腿短腿=31,说明是常染色体遗传,A/a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 ,可判断出短腿为隐性,长腿为显性,灰色为显性,白色为隐性,进一步推测出杂交实验一的亲本中雌性个体基因型为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