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十大高频考点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980076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十大高频考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8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十大高频考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8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十大高频考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8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十大高频考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8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十大高频考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十大高频考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十大高频考点(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 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十大高频考点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十大高频考点政治史模块以“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的演变为主线,纵横古今中外重要政治制度是本模块的主体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等。这充分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差异性及相互包容性;而实现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之一。高考命题多是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角度,综合考查中外政治文明的演变、权力的制衡及差异比较,反映高考命题中蕴含的公平、公正的主流价值观思想。其中,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

2、资产阶级代议制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一 古代中国古代中国“家国一体家国一体”权力政治的完善与强化权力政治的完善与强化1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更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2秦汉至明清时期是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发展成熟阶段(1)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2)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清废除宰相,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

3、断削弱直至被废除的趋势。(3)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推动了秦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州郡县制、行省制再到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4)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它本质上仍是巩固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一、以历史解释创新考查西周宗法制(2017 年湖南郴州质检)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

4、性。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D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答案】B二、以家国情怀灵活考查先秦时期的祖先崇拜(2017 年全国 100 所名校高考冲刺)先秦时期的中国将对图腾的崇拜转化为对祖先的崇拜,将英雄与祖先重合,将祖先英雄化和神化;而后又发展为对祖宗的崇拜。该变化有利于A弱化神权的影响B中央集权制的建立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宗族观念的强化【解析】从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根据题目中, “将英雄与祖先重合,将祖先英雄化和神化”,故 A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期建立中央集权制,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

5、结合所学知识,土地私有制的建立时间是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商鞅变法,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对祖宗的崇拜”有利于强化宗族观念,故 D 项正确。【答案】D三、以时空观念迁移考查秦朝新型国家管理体制(2017 年河南中原名校质检)随着秦王朝的统一,过去由宗室姻亲组成的国家机构,为大批官僚和军功显贵所取代,一种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由此建立起来。这种“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 A是秦朝实现统一的根本保障B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C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D强化了官僚阶层的政治特权【答案】C四、以唯物史观引领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创新(2017 年石家庄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比较规范的三省六部制主

6、要存在于唐朝前期。自唐玄宗时起,一种名为“使职差遣”的制度被推广开来,如盐铁使、户部使、度支使取代户部财政权,监选使、监考使分割吏部人事权等。这一做法A缓解了皇帝与宰相的对立B标志着官僚政治体制成熟C有助于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D推动了地方行政权力的扩大【解析】材料没有涉及宰相与皇权的矛盾,故 A 项错误;材料所描述的是具体部门直接处理相关的事务,与官僚体制成熟无关,故 B 项错误;由材料“盐铁使、户部使、度支使取代户部财政权,监选使、监考使分割吏部人事权”可知,这种做法可以提高行政的效率,故C 项正确;材料所描述这些部门是中央官制,故 D 项错误。【答案】C高频考点二高频考点二 西方民主制度的起

7、源与发展西方民主制度的起源与发展1古希腊民主政治古希腊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城邦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国寡民和独立自治的城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的摇篮。众多城邦中,以雅典的民主政治最具代表性。但要注意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权力滥用。2古罗马法律制度古罗马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其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上。罗马法经历了由习惯法到成文法、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由零散到形成体系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其崇尚自然法、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制度,不仅是罗马帝国辉煌的保障,也是近现代法律的源头,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3各具特色的代议制形式(1)英国:以君主立宪为主要特征,国王(君主

8、) “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拥有立法权,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内阁是中央行政机关,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2)美国:代议制实行典型的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联邦法院执掌,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的平衡。但总统权力较为突出,是总统制共和制国家。(3)法国:总统执掌行政权,但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议会掌握立法权。(4)德国: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宰相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4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总体特征(1)以国家权力取代王室家族势力。(2)以法律取代王室贵族的特权。(3

9、)以民选的国家机构取代王朝和廷臣专权。(4)在原则上以主权在民取代主权在君。这些变化构成了欧美各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主旋律,其伟大成果就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一、以家国情怀隐性考查罗马法的原则(2017 年山西名校联考)罗马法学家认为,在适用于特定民族的市民法和适用于全人类的万民法之外,还有“自然界教给一切动物的法律”自然法, “而奴役是违背一切人都是生而自由的自然法的”。这反映了A罗马法学家追求公平正义的立法原则B使用中的罗马法丧失了自然法的精神C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为一部自然法D天赋人权的思想理念贯穿于罗马法【答案】A二、以时空观念考查英国 1832 年议会改革(2017 年天津市

10、红桥区高三下学期质检) 英国政治制度史中写道:“尽管 1832 年改革是相当保守的,但这次改革毕竟向着贵族寡头借以垄断国家政治大权的堡垒旧的议会选举制度打响了第一炮。 ”这是因为 1832 年改革A防止了英国走向垄断帝国B改变了贵族把持英国政治的局面C使议会席位分配趋于合理D使议会重回国家政治的权力中心【答案】C三、以历史解释创新考查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2017 年惠州市高三模拟考试)1871 年德意志帝国在讨论制定宪法时,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曾希望自己能称为“德国皇帝”,但却遭到以巴伐利亚国王为首的很多国王的反对,因为它意味着正式承认普鲁士国王居于帝国内其他国王之上,最后威廉一世只得接

11、受“德意志皇帝”的称号。这说明德意志帝国A实行联邦制原则 B国家统一尚未完成C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D皇帝权力受到限制【解析】从材料中“最后威廉一世只得接受德意志皇帝的称号”,表明普鲁士国王并未取得凌驾于帝国内其他国王之上的至高地位,各邦国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这很明显是一种联邦制而非君主专制,故 A 项正确;通过在 1870 年与法兰西第二帝国之间的战争,德意志已经完成了实质上的国家统一,故 B 项错误; C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错误;有关德意志帝国皇帝的权力,材料中并没有相关的提及,而且“皇帝权力受到限制”的表述与史实也不相符,故 D 项错误。【答案】A高频考点三高频考点三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救

12、亡图存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救亡图存1近代列强侵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列强侵华,是攫取中国的领土、司法、关税等主权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民族危机逐步加深的过程,导致中国国际地位逐步下降。但列强侵华客观上推动中国社会由闭关锁国走向开放,一系列侵略战争及不平等条约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但也促使中国人民觉醒。2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历程(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基本上属于旧式农民战争的范畴,但它发生在鸦片战争以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里,时代赋予它新的任务在反对封建统治的同时,也反对列强侵略,因此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

13、限性,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2)资产阶级由资产阶级政党领导,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确立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中国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3)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时期,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阶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一、以家国情怀隐性考查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017 年衡水金卷)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

14、”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 1875年至 1894 年间, “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之后的 1895 年起, “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反映出A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B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C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D西方的“主权”思想已引入中国【解析】如果晚清政府继续顽固地坚持“天朝上国”思想,就没有理由造成“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故 A 项错误;清王朝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致使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了广大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爱国救亡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故 B 项正确;近代中国的分水岭是中英鸦片战争而非中日甲午战争

15、,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很容易推断, “主权”早已在材料中的第一阶段(1875 年至 1894 年)就已被引入中国,而且这也不是材料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故 D 项错误。【答案】B二、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2017 年华中师范大学新高考联盟高三教学质量测评)后,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等命名的报刊,据不完全统计达 500 余家。1913 年 7 月,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 万份,平均每 10 人就有一份。 “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士,但报纸发表之意见,由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这表明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民主政治体制保障了言论自由C全国人民的政治热情空前

16、高涨起来D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达到顶峰【解析】民主共和观念应该强调反帝制的内容,材料无体现,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宣传民主思想的新报刊数量及发行量增多,普通百姓也接受报刊内容的宣传,说明社会思想环境自由,联系史实可知 B 项符合题意,故 B 项正确;材料仅体现公众接受报刊内容的宣传,未体现全国人民的政治热情高涨,故 C 项错误;材料中无近代报刊业发展状况的比较,因而无法得出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达到顶峰的结论,故 D 项错误。【答案】B三、以历史解释考查国民大革命(2017 年武汉模拟)1924 年孙中山在新成立的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内,专门设立了工人部、农民部,负责指导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并亲自核准了农民协会章程 工会条例 。这一做法有利于A改组中国国民党B唤起民众投身国民革命C壮大中国共产党D提高工人农民经济地位【解析】从材料“1924 年孙中山在新成立的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