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史》课程讲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961393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设计史》课程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工业设计史》课程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工业设计史》课程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工业设计史》课程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工业设计史》课程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设计史》课程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设计史》课程讲稿(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工 业 设 计 史 课 程 讲 稿 艺术与设计学院 姚君教材: 工业设计史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世界工业设计史潮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世界现代设计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绪论 1、设计/工业设计的定义与内涵 (1) 、设计 设计为实现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即人造物品的形成。 工业设计 Industrial Design / 手工业设计 Handcraft Design 设计是先有问题产生、然后才有一连串解决事物的方案,这就是说,问题在先,解决方案 在后。当然每个问题的类别、性质不同,其解决的程序各异,最高产生的设汁式样亦不 同。但设计的出发点都是以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创造性活动。

2、 设计从人类生活的历史就开始了。 设计就是追求新的可能(日本.武藏野) 设计就是创新。如果缺少发明,设计就失去价值;如果缺少创造,产品就失去生命。 刘东利(香港) 设计就是文化,纷乱与混沌掩盖着秩序,彷徨与矛盾孕育着机会,忧虑与理想蕴藏着 哲学,思想与探索需要观念的更新和方法机制的科学。伊甸的宁静被破坏了,南天门中闯 入了孙悟空,然而追求实现理想的工业设计师们应投身到这个大潮中,在这个不可回避的 “存在”之中既要思考,也要实践,这样才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柳冠中(中国工业设计 协会副理事长)设计就是经济效益,面临世界贸易全球化发展,如果缺少工业设计在工业产品领域中 的必要作用,中国的经济损失是不可

3、估量的。林衍堂(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副主任)设计就是协同,作为设计师本身,更重要的是具备自身的素质和知识结构及群体设计 意识,也就是用立体知识结构与相邻科学协同设计研究的意识。俞军海(蜻蜓工业设计 公司总经理) (2) 、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是满足人类物质需求和心理欲望的富于想象力的开发活动。设计不是个人的表现, 设计师的任务不是保持现状,而是设法改变它。亚瑟. 普洛斯(ICSID 前主席) 1980 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ICSID)给工业设计又作了如下的定义:“就批量生 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 形态、色彩、表面加工、装饰以新的品质和

4、规格,叫做工业设计。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工业设计师应当在上述工业产品全部侧面或其中几个方面进行工作,而且,当需要工业设 计师对包装、宣传、展示、市场开发等问题的解决付出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视觉评 价能力时,这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 ” 广义和狭义的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类进入到现代生活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 科。由于人们在该学科研究的侧重面不甚相同,因而对该学科含义的理解则可分为广义的 和狭义的两种。一放来说,广义的理解主要包括:工业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作业环境设计等。狭义的理解则仅限于以工业产品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系统性设计,它主要 工 业 设 计 史 课

5、程 讲 稿 艺术与设计学院 姚君包括产品的形态、色彩、人机关系等方面。 工业设计古老而年轻的学科、商品经济的产物;大工业生产的技术、艺术和经济相结 合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技术特征与文化特征的发展变化,逐渐成为一种文化形式;产生 的条件是批量生产的现代化大工业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设计对象以工业化方法批量生产的 产品;文化特征、物质科技特征、社会意识形态特征的复杂综合; 工业设计的对象生产者称之为产品、销售者称之为商品、对于消费者则是用品;有时 候产品不仅仅被看作是一件产品,而对于社会产生影响。 工业设计的方法论:技术与艺术、功能与形式、微观与宏观的统一; 工业设计的两个主题:继承与创新(破与立)

6、工业设计的要素及知识结构工业设计的三大基础之间的关系(功能基础、物质技术基础、美学基础):组成工业设计 的三个基础要素中,功能基础实际上是体现造型物的实用性,物质技术基础实际上是体现 造型物的科学性,美学基础实际上是体现造型物的艺术性。三者之间的作用相辅相成,即 构成了造型物的产品特征。 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构成造型物的精神功能。 实用性与科学性的结合,构成造型物的物质功能。 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构成造型物的时代性。 设计的核心:人 人的生理需求产品的使用功能 人的心理需求产品的心理功能 经济性的需求产品的价格 2、学习设计史的意义与重要性 (1) 、工业设计发展的历史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文明的

7、演进,综合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社 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特征。了解工业设计史,对于我们汲取历史文化的精华,借 鉴过去的经验教训,正确把握工业设计的未来都有一定的意义。 (2) 、学习工业设计史,特别是掌握工业革命以来的设计演变的脉络,包括各种设计流派、 设计风格、著名设计师及其设计作品,并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了解设计发展的历史条件, 这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工业设计发 展的内在动力与源泉、延续和发展 人类设计文明是十分必要的。 3、人类设计活动概述 三三制分法设计萌芽阶段设计萌芽阶段 手工艺设计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 工业设计阶段工业设计阶段 材料形状材料形状 材料性质材料性质 机械化批量生产机械化

8、批量生产 石器时代石器时代 陶器出现陶器出现产业革命产业革命 工 业 设 计 史 课 程 讲 稿 艺术与设计学院 姚君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工业设计阶段(18 世纪下半叶 至 20 世纪初、第一二次大战之间、二战以后) 课程分四个部分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 、工业革命至一战、工业革命前的 设计、二战以后 第一篇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 第一章 设计的萌芽阶段 设计的萌芽阶段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 特征:用石、木、骨等自然材料来加工制作各种工具,是十分原始的设计意识与技能。 第一节

9、设计概念的产生 最早的人类用具 石器,具有实用功能和朴素的审美功能 旧石器时代: 生产的目的性(适用于特定的工作) 新石器时代: 磨制石器的时代 卓越的美感和制作者对形的控制能力 将实用与美观结合起来,赋予物品物质 和精神功能的双重作用,是人类设计活动 的一个基本特点。 有意识地、有控制地寻找、塑造一定的形体,使之适应于某种生产或生活的需要,这些形 体作为有意识的物化形态,体现了功能性和形式感的统一。 劳动工具和劳动过程中符合规律性的形式要求(如节律、均匀、光滑等)和主体感觉是物 质生产的产物,自觉的美的追求则是精神生产的、意识形态的产物。人们对于线和形体的 审美感在一开始并不是自觉的,而是在

10、物质生产的基础上,经过漫长的历史阶段的升华, 才成为自觉的追求,这是人类设计文明的一个飞跃。 生存设计有效性 人类的设计就是在满足生存最基本要求的工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保障生存 使生活更舒适和有意义感情 第二章 手工艺设计阶段 设计传统、设计文化 特点:多为功能简单的生活用品、设计生产销售的一体 第一节 中国的手工艺设计 1、陶器人改变天然物的开端 原理:黏土烧制、有添加物 加工方法:捏压、盘条、转轮 造型:以实用功能为基础 装饰:印痕(席纹、绳纹) 、打磨(压磨) 、陶衣、彩绘 评价:实用和形式美的结合,产品产生于需求,即功能决定了形式。 2、青铜器人类最早冶炼的合金 原理:纯铜+锡 加

11、工方法:熔铸法(范) 、失蜡法 功能:兵器、礼器、日用品、货币 工 业 设 计 史 课 程 讲 稿 艺术与设计学院 姚君造型:独特造型的兵器、礼器、生活器皿 装饰:富丽严肃花纹、自然抽象纹饰 评价:规范化产品、产生高效率 3、漆器 加工方法:木胎、灰底、黑漆朱纹、彩绘 功能:日用品 造型:组合和契合 装饰:系列化 评价:大规模的手工生产、分工明晰、系 列化设计、组合设计、实用与美观 4、瓷器(汝、官、定、钧) 加工方法:上釉高温烧制 功能:日用品(壶、杯、瓶、碗、盘) 造型:以优雅的自然题材为主(师承自然) 、植物(花形) 装饰:素色、窑变、印花工艺、自然题材、 国画、贴花 景德镇“青花瓷”

12、自然杂色 唐三彩 钧窑评价:装饰成为产品价值的主体、标 准化萌芽 5、明家具 分类:椅、案、床、架、屏 特点:自然硬木家具、典雅朴素、结构精巧 明代家具发展原因:园林建筑兴起、木材丰富、木工具的发展 艺术特色:简(造型洗练、不繁琐) 、厚(形象浑厚、庄穆、质朴) 、 精(做工精细、曲直转折严谨准确) 、雅(风格曲雅、不落俗套) 功能:人性化的设计应用(曲背、扶手、圆边角) 设计评价:材料与形式美、结构与工艺、意匠美、材料美、结构美、 工艺美 清代家具:造型与结构上继承明代传统但清后期烦琐堆砌、格调低下 第二节 国外手工艺设计 古埃及 建筑:金字塔原始 拜物教 手工艺:非常发达 家具:地位的象征

13、、插接结构、兽腿方向一致 2、古希腊 建筑:帕提农神庙、雅典卫城、石材 柱式:多立克、爱奥尼可、科林斯 用品:陶器、装饰以人物为主、故事性、特定的使用目的 家具:线条优美、4 足(全向内或全向外) (作业:绘出三种柱式) 工 业 设 计 史 课 程 讲 稿 艺术与设计学院 姚君3、古罗马 建筑:庞贝城、角斗场宏伟,雄壮 用品:陶器、批量翻制 家具:空心青铜家具 4、中世纪封建时代(476 年15 世纪) 建筑:哥特式巴黎圣母院 用品:朴素而无装饰、设计更 注重实用、节约 家具:结构的创新和突破、力 学的合理性 评价:特定的条件下、设计者创造出简洁而实用的产品 长于结构的逻辑性、经济性、创造性

14、设计与生产过程相分离 行会设计和生产分离、设计趋向组织化和标准化 5、文艺复兴后的设计(1418 世纪上半叶) 文艺复兴:15、16 世纪 人文主义,古典的优美的人性、科学的发展 浪漫时期:17 世纪 流行风格:巴洛克、意大利(豪华、浮夸、矫揉造作)洛可可、法国(纤细轻巧的体态、华丽繁琐的装饰、构图的不对 称)思考题: 1、学习工业设计史的目的是什么? 2、工业设计的三个发展时期是怎样限定的? 3、简述设计概念的产生。 4、从设计特征入手就“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不同之处进行评价。 5、从彩陶的造型与装饰图案两方面阐述产品设计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概念。 6、阐述明清家具各自特点以及两者

15、的区别。 7、对古希腊建筑艺术中的“柱式”的特点进行阐述(可以去拍两张现在装饰柱的照片,进 行对比分析) 。 8、解释哥特式设计风格的特点和代表作。 (欧洲中世纪的设计特点) 9、阐述浪漫时期的两种主要的设计风格特点与区别。 10、洛可可式设计风格与中国清式设计风格的渊源。 工 业 设 计 史 课 程 讲 稿 艺术与设计学院 姚君第二篇 1750 1914 年的工业设计 现代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 工业设计的基础逐步建立,并完成了由传统手工艺设计向工业设计的过渡; 第三章 18 世纪的设计与商业 设计作为商业竞争的主要手段。 设计师成为引导潮流的主要角色。 第一节 市场的扩展及其对设计的需要 第二节 劳动分工与设计专业的出现 家庭生活水平提高; “情趣高雅” 、 “时尚” 、 “趣味”产品的代表含义; 制造商和设计师意识到产品风格的意义; 把文化引入到工业中来; “大众市场”的形成; 设计专业出现(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分离): 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