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一中新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分课时真题演练含详解必修2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960401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聊城一中新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分课时真题演练含详解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聊城一中新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分课时真题演练含详解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聊城一中新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分课时真题演练含详解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聊城一中新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分课时真题演练含详解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聊城一中新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分课时真题演练含详解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聊城一中新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分课时真题演练含详解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聊城一中新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分课时真题演练含详解必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第 1 1 课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发达的古代农业 1(20122012 年海南卷历史,年海南卷历史,1 1) 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 “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 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答案答案】D 2 (20122012 年浙江文综历史,年浙江文综历史,1414)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 舍,高楼连

2、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 兵弩器械,资至百万。 ”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答案答案】C 3 (20122012 年广东文综历史,年广东文综历史,12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 据是( )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 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答案答案】D 4 (20122012 年安徽文综历史,年安徽文综历史,1515)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

3、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 额的 21.39%,江浙行省占 37.10%,江西行省占 9.56%,湖广行省点 6.97%。结合图 4 分析,正确的是( )图 4 元朝行省图 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 3/4 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 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 D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 【答案答案】B5 (20122012 年四川文综历史,年四川文综历史,3939) (60 分)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回答问题。材料三:材料三: 表三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时期内容备注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春秋战国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

4、事楼车提高播种效率秦汉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翻车魏晋南北朝齐民要术隋唐筒车、曲辕犁踏犁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 足农桑辑要元朝政府研发的农业指导用 书宋元十二气历明清农政全书(3)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4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6 分) 【答案】 (3)表现: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农田水利;重视农时; 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4 分,每点 1 分,任答 4 点即可) 原因:人多地少;(2 分)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2 分)重农抑商观念的长 期影响。 (2 分)第第 2 2 课课 古代手工

5、业的进步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1(20122012 年江苏历史,年江苏历史,2 2)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 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 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答案答案】C 2 (20122012 年山东文综历史,年山东文综历史,1111) 登州府志记载, “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 (zu,山脚) ,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卖)于乡市, 复有布贾贩之城市” 。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 自然经济解体 家庭手工

6、业发展 商品经济发展 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A B C D 【答案答案】 3 (20122012 年四川文综历史,年四川文综历史,1313)图 5 是成都地区出土的东汉说唱俑。作为历史材料,它( )图 5 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雕塑艺术 有助于我们了当时的文化生活 证明了汉代娱乐方式的多样性 增加了我们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 A B C D 【答案答案】B 4 (20122012 年重庆文综历史,年重庆文综历史,1212)图 5 所示是建于河南安阳的一位中国古代妇女的塑像。在 她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 )图 5 A铁器 B玉器 C瓷器D漆器 【答案答案】B第第 3 3 课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古代商业的发展

7、 1 (20122012 年安徽文综历史,年安徽文综历史,1414)北宋东京(今开封) “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 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 明( )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 【答案答案】A 2 (20122012 年福建文综历史,年福建文综历史,1414) 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 (墙) , 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 制也。 ”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 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

8、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 【答案答案】C 3 (20122012 年全国新课标历史,年全国新课标历史,26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 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 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据此可 知( )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答案答案】B 4 (20122012 年天津文综历史,年天津文综历史,1 1)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亚历山大或他港运

9、 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 ” “刺桐”是指( ) A泉州 B广州 C扬州 D庆元 【答案答案】A 5(20122012 年江苏历史,年江苏历史,3 3)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右图场景的是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答案答案】D 6(20122012 年海南卷历史,年海南卷历史,7 7)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 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 衣者,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接

10、反映了( )A理学思想的影响 B专制制度的松弛C市民阶层的兴起 D社会风尚的变化 【答案答案】D 7 (20122012 年上海历史,年上海历史,4 4)公元前 217 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蚁鼻钱 (楚国货币) ,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处罚。这表明( )A秦半两钱过重使用不便 B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C蚁鼻钱非当时颁定货币 D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 【答案】C 8 (20122012 年上海历史,年上海历史,1515)下图是明人绘制的南都繁会图卷 ,图中传自西方的事物是 ( )A老者的眼镜 B门前的店幌 C兴盛的商铺 D商人的衣着 【答案答案】A第第 4 4 课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古

11、代的经济政策 1 (20122012 年福建文综历史,年福建文综历史,1515) 司马光奏议载, “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 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 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答案答案】B 2 (20122012 年北京文综历史,年北京文综历史,12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 治阶层认为商人( ) 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 【答案答案】A 3 (2012

12、2012 年全国新课标历史,年全国新课标历史,24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 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 300 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答案答案】C 4 (20122012 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1313)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 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 A防止官商勾结 B维持社会等级 C重义轻利 D重农

13、抑商 【答案答案】B 5 (20122012 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1515)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 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 这反映出当地( )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答案】D6(20122012 年海南卷历史,年海南卷历史,2626) (12 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 “每诱岛倭入掠”。 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 15 国,“限山隔 水,僻在一 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 通海外诸国”。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二:材料二: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 嘉靖年间(1522 1566 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 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隆庆年间(15671572 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 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