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富二代如何接班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958780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富二代如何接班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看富二代如何接班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看富二代如何接班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看富二代如何接班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看富二代如何接班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看富二代如何接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富二代如何接班(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看富二代如何接班从张学良说起1928年7月3日,年仅29岁张学良向全国通电就职“东三省保安总 司令兼奉省保安司令”,在张作霖死后一个月,顺利接手东三省的军 政大权,一跃成为当时中国最有权势的人。 民国时期大大小小的军阀多如牛毛,到底有多少,谁也无法统计 。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乱世,这些军阀如同天上的流星一闪而过,要 么被其他大军阀消灭,像段祺瑞的皖系,虽然老段人还在,但部队已 经分崩离析;要么被手下人篡权,像直系的曹锟、吴佩孚被老部下冯 玉祥逼下了台。但却有这么一派军阀,奉系暨后来的东北军一支屹立 中国政坛直至在抗日战争中消退。其中关键当然是因为张学良子承父 业。那么张学良是如何能做到的?一生

2、都被人称为土匪的张作霖在其 中又起了怎样的作用?他如何在自己突然出现意外的情况保证了张学 良接班的顺利进行?培养自己的团队培养自己的团队一个人想成就大业,单枪匹马肯定不行,得有人帮忙。这些帮忙的人 ,按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团队,只有有了自己的团队,创业才成为 可能。张作霖身边就有这么一个团队。张作霖起家靠的是张作相、张景惠、汤玉麟等一干拜把子兄弟,这些 人成了张氏团队的早期人员,也是核心人员。在这个“保险队团队” 的努力下,靠着几把土铳,从穷乡僻壤来到到奉天这个大都市,又从 奉天走向北京,走向全国,开创了威震民国的奉系,张作霖是其中的 天然领袖。可张学良呢?人家可是纯正的富二代,含着金钥匙长大

3、。说张学良是 公子哥,也没什么不妥。当别人还在学怎么骑马的时候,他已经有了 自己的私人飞机,更别说几辆小汽车。要让这样的人去接班,难度不 是一点点,可张作霖做到了!张作霖明白,自己活着的时候,大家还尊你张学良是大公子 ,可真等我故去了,人家还不知道怎么看你呢!要顺利接班,首要条 件是接班人必须有自己的团队。这一点古今中外大多跳不出这个窠臼。李世民能顶着“杀兄弑父”的罪名顺利成为一代英主,关键是有尉 迟恭、侯君集、李靖等天策府十八学士的鼎力支持;曹丕之所以能在 后成功逼迫汉献帝禅让,靠的还是曹丕跟着父亲曹操南征北战 建立的亲信华歆等人。自小熟知三国、隋唐演义的张作霖怎能不明白 其中的诀窍。那怎么

4、样才能让张学良拥有自己的团队呢? 有枪便是草头王,要让张学良接班,就得让他掌握军权,要掌握军权 就得当兵。可真要把张学良派去当个大头兵,却是不大可能的。这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没有先例可循的。我们今天说锻炼一个人就得 让他从基层干起,这在过去是没有这个观念的。你见过历史上哪个太 子、阿哥从小兵干起?还不是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亲王、郡王了。这种 事,只有在西方的王室贵族中才会那么做。比如,英国的哈里王子就 被派去阿富汗打仗。在中国人看来,让子孙从大头兵干起总不是那么一回事。直接派去当 高级军官,也不是没有先例。但在军队那种讲究资历的地方,那些保 险队的老人们是不会买他的帐的,结果是树立不起威信,和没

5、去一个 样。最好的办法是进军校。军校毕业后再出来当军官,一来,军校的 学习让张学良接受初步的军事教育,知道打仗是怎么一回事;二来, 当时的奉军土匪当道,虽然枪法准,但军队作战毕竟不是打家劫舍。 拿破仑曾说过:“两个马木留克兵可以对付三个法国兵,但是一百名 法国骑兵就不怕一百名马木留克兵,而一千名法国骑兵则能击溃一千 五百名马木留克兵。”军队作战讲究的是组织性、纪律性,而且军事 技术的进步,导致军事组织结构日益复杂。让一群大碗喝酒、大块吃 肉,大字不识一箩筐的人去和北洋小站那些德国、日本教官训练出来 的军队打仗,那不是找死吗?让张学良入军校也算是为将来奉系军队 的壮大、发展,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做准

6、备。在进军校以前,张学良就压根就不知道学校是什么样。帅府一直请的 是家庭教师给孩子上课,教授的课程除了四书五经还有理工课。十九 岁的时候,张学良尽管万般不愿意,还是乖乖的进了东北讲武堂。东北讲武堂是张作霖为培养奉系集团的军事人才而专门设立的军事学 校。入校的主要是奉军的下级军官。张学良曾自夸说,自己一进讲武堂就考了个第一。有些人认为这还不是沾了是张作霖儿子的光,其实 不然。当时讲武堂招收的都是奉军连排级军官。这些连排级军官又都 是从士兵中提拔的。虽然进讲武堂学习挑的都是能识文断字的,但数 学,物理学对这些人来说不啻于天书。而张学良自小文化基础基础比 较好,能考第一确实不是因为他是东北王的大公子

7、。 军校毕业后,张作霖并没有急着让张学良去当什么高官,而是回 锅当讲武堂的学监。本来讲武堂的最高领导人是堂长张作霖,日常事 务由教育长负责。但为了能让张学良参与到讲武堂的日常事务管理中 ,张作霖计上心来,特设了监督一职交给张学良。自从有了张学良这个监督,讲武堂的事情基本上是张学良管。这样, 从职务上来说,与讲武堂的老师们是上下属关系,与学生就是师生情 谊。我们常说黄埔军校是国共双方将领的摇篮,而东北讲武堂又何尝 不是奉军军官的摇篮呢?张学良长期掌管东北讲武堂,对讲武堂的师 生人品、才能可以说是了如指掌。这是一个领袖人物成长的开始,也 是一个接班人建立自己接班团队的基础。这一切全都在张作霖的计划

8、 之中。后来事情的发展也果如张作霖所预料的那样。随着奉军的不断 扩军,大量东北讲武堂的毕业生被充实到奉军各级部队当中去。而在 人事发方面,张作霖又放手让张学良做主,所以像日后比较著名的东 北军将领如黄显声、许庚扬、牛元峰,甚至开国上将吕正操、万毅都 与张学良有师生情谊。而郭松龄、何柱国等人他们的军事生涯最初就 是在张学良手下任讲武堂的教官。这样张学良就以东北讲武堂的教官 和毕业生为基础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团队。 艰苦的军政历练艰苦的军政历练如果认为张作霖仅仅让儿子当个东北讲武堂的监督就能确保日后能够 接班的话,那就太小看张作霖。老谋深算的张作霖明白,在部队中立 威关键是打胜仗,一个娃娃兵,没上过战

9、场,别人是不会服你的。 于是在儿子还没毕业时就从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东三省巡阅使卫 队旅中挑选了一个团的士兵去剿匪,更加骑炮机关枪各一连、工辎各 一排,组成一混成团。剿灭几个土匪需要这么强的装备吗?明眼人都 看得出来,这叫杀鸡用牛刀,力图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剿灭土匪。张 作霖的目的有二:一来给张学良树立打仗的自信心。这个自信心太重 要了。你总不能让一个军校刚毕业的人就去打打仗吧?万一打败了,弄不好,张学良一辈子不敢上战场,那张作霖的精心培养不是全白费 了吗?二来呢,在奉军中立威,要让奉军将士知道:虎父无犬子,我 张作霖的儿子也是凭本事走到这一步的。张学良也不负众望,马到成功。张作霖把兄弟,时任

10、吉林督军的 孙烈臣极为识趣的公开通电:张学良在吉林剿匪指挥得当,作战勇敢 ,敬请提升为卫队旅旅长。张作霖推辞了几次后,就顺水推舟任命儿 子为卫队旅旅长。张学良当上旅长后,所遗团长一职就交给了军校教 官郭松龄。这是张学良第一次把自己人推荐上来任职,也是打造自己 班底的开始。仅有打土匪的资历还是不够的!1922年,第一次直奉大战,奉军一溃千里。张作霖眼看局面无法 收拾,马上派人让张学良丢下部队赶快跑。要是连儿子都给吴佩孚做 了俘虏,丢人现眼不说,那接班人大计可就全玩完了!可没想到,张 学良在郭松龄的协助下,张弛有度,打的有板有眼,最后还是在儿子 的保护下才压住阵脚。这一下,令奉军的老帅们真正的刮目

11、相看了, 再也不敢小看这个公子哥了。但这种令人刮目相看还是有保留的。为 什么?虽然打了胜仗,可谁都明白,这其中郭松龄起了很大作用,你张 学良到底有没两把刷子还不一定呢。在不久发生的郭松龄反奉事件中 ,张学良的出色表现则让所有人都闭了嘴。郭松龄举起反奉大旗后,路势如破竹杀向奉天。张作霖被打得没处跑 ,都要逃日本去了。没办法,他把前线的一切事情全权交给张学良处 理。张学良先是组织部队抵抗,成功的把郭松龄部队阻挡在巨流河一 线,然后以情感联系瓦解郭部。因为郭部的军官大多由张学良提拔。 张学良在前线一喊话,这些军官出于知遇之恩和对张学良的感情大部 自动放下武器。事后,张学良又力主对这些军官既往不咎,一

12、概重新 留用。这一手及其漂亮,虽然张作霖装模作样的大骂一通,声称要对 参与反奉的官兵追求责任,但他心里也明白,真追究起来,奉军还打 不打仗?所以当张学良提出所有军官一律留用的主张后,张作霖也就 同意了。他知道:好人让儿子做了,这些人出于感恩,将来对张学良 更加忠心!在这件事中,张作霖及奉系的老派看到了张学良的指挥作战能力和军 队中巨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从此再也不敢小瞧张学良。张学良自己 也说:我真正在东北军中树立威信是在郭松龄反奉后。从此张学良开 始独当一面。张作霖也对张学良完全放权。张学良要提拔谁,张作霖 没有不同意的。后来奉军和北伐军对抗,张作霖把所属军队编成七个方面军,其中奉 系的嫡系三

13、四方面军完全由张学良指挥。虽然最后奉军吃了败仗,退 入关内,但作为主力的张学良的三四军团并无多大损失。在政治上, 张作霖也开始让张学良适度参与。比如,张作霖退出北平,就把与蒋 介石和谈的重任交给他。这样,经过一系列的历练,张学良在奉系乃至全国都成为一个举足轻 重的人物。元老们的支持元老们的支持有自己的团队,有资历、有能力,但这并不成为能够接班的必然条件 。还有一个条件是各方派系的妥协,特别是老派的支持。 任何一个军政集团都不是铁板一块,大多分成形形色色的派系, 奉系集团也不例外。在1928年,奉系大约可以分为老派和新派。老派 又可以分为以张作相、汤玉麟为首的一派和张海鹏、王永江、于芷山 一派。

14、前者跟着张作霖起家于八角台保险队,后者主要是张作霖在一 次次高升的过程中加入的,虽然很多人也和张作霖结拜兄弟,但毕竟 属于外来。新派主要是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陆大和东北讲武堂的土 派和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洋派。土派早期以郭松龄为首,郭死 后以张学良为首,洋派的首领是杨宇霆。 历史上为了争夺最高权力,统治集团各派别争得你死我活甚至大 打出手导致分崩离析的比比皆是,为何奉系集团内部各派别却能达成 妥协,一致支持张学良呢?那得从各个派系的具体情况分析。 先说杨宇霆为首的洋派。杨宇霆加入奉系后深得张作霖信任,历 次奉军出关作战,杨一直担任总参谋长的角色,全权策划奉军的战斗。大树底下好乘凉,在杨的手

15、下,聚集了一批出身于日本陆军士官学 校毕业的留学生。他们人数虽少,但却担任奉军的关键职务,力量不 可小视。但在郭松龄反奉中,杨宇霆为了一己私怨,怂恿张作霖枪毙 了郭松龄,得罪了奉军中一大批军官,这些人形成一股强大的反杨力 量。所以在争夺最高权力斗争中最先被PK掉的就是杨宇霆。 再来看老派,主要占据的职位是地方行政,说白一点就是有钱。 其中又以张作相他们最为重要,他们长期担任吉林、黑龙江等省的督 军,势力盘根错节。至于张海鹏之流基本上唯张作相马首是瞻。原因 主要是出身不好,一直不得奉系重用,被张作霖论功行赏似的担任一 些小地方的行政长官,没什么实力。按理来说,张作相是最有可能接 张作霖的班。张作

16、相长期追随张作霖,对张作霖忠心耿耿,而且一直 担任奉系二把手的角色,让张作相接班是再顺理成章不过了。 事实上,事情也果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1928年6月24日,东三省 议会联合会发表通电推举张作相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兼吉林保安司令 ,张学良为奉天省保安司令,万福麟为黑龙江保安司令。但张作相“ 坚辞不就”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之职,并建议张学良担任“此一重要职 务”。 张作相为什么自己不愿意担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呢?首先张学良 子承父业继承“大统”乃当时天经地义之事;其次张作相对张作霖怀 有深厚的感情,他不想“乘人之危”“夺权”;再次,新派和老派矛 盾深重,如果处理不慎,容易引发内讧。洋派和土派虽然有矛盾,但 在对付老派的态度上却是目标一致。老派在历次奉军出关中占钱、占 地盘,新派认为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地盘却和自己没什么关系,这也 是郭松龄反奉的原因。张作相虽然得到老派的支持,但并不容易全盘 掌控奉系,弄不好满盘皆输。 在这种情况下,张作相分头说服老派们支持张学良子承父业,以 维护奉系团结。其他老派也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关内是蒋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