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库非静电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958706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库非静电典型事故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油库非静电典型事故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油库非静电典型事故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油库非静电典型事故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油库非静电典型事故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库非静电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库非静电典型事故案例分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库电气应用1油库非静电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油库非静电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第一章 油库电气的基本概念2火灾爆炸现场火灾爆炸现场油库电气应用3油库是接卸、储存、供应石油及成品的基地。加油站是石化销售系统面向社会,直接为用户服务、零售成品油的场所。石油及成品油(以下简称油料)具有易燃爆、易挥发、易渗漏、易于积聚静荷的特性。油库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安全生产的保障能力,保证油库安全生产、经营。本节案例剖析基本是按照事故经过、事故原因、事故教训的顺序开展,力求做到案例叙述简明扼要、符合事实;原因分析清晰透彻、客观具体;教训总结切中要害、发人深省。希望通过本节案例,进一步加深对

2、油库事故发生特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从中吸取事故血的教训,增强落实规章制度的自觉性,不断提高油库安全管理水平。1.2.1 收发、输转作业中的事故分析收发、输转作业中的事故分析收发油料是油库(加油站)最经常基本的业务工作,经常发生油库安全事故。据统计在油库(加油站)发生的事故中,发油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 64%。在收油过程中,油库主要是通过铁路(码头)装卸油系统接卸铁路油罐车、油船运输的油料,加油站主要是通过自流方式接卸汽车运送的油料。在发油过程中,油库主要是通过铁路(码头)装卸油系统给铁路油罐车、油船发油,或通过零发油系统给汽车油罐车加油;加油站则是主要通过加油枪加注油料。在油库中

3、,由于油料管理的需要,经常会进行油料输转作业(倒罐作业) 。由于油料自身特点,在收发、输转油料过程中,易发生油料溢出、油蒸气逸散和静电积聚等问题;同时在收发、输转油料作业中,参加人员多、启用设备多,安全管理比较复杂。作业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轻则造成跑(冒、漏)油、混油或损坏设备,如果处理不及时,则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1.2.1.1 擅离职守引发的安全事故分析擅离职守引发的安全事故分析油罐作业要对输油状况进行监视,防止瘪罐、溢油。石油库管理制度石油库管理制度接卸油品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现场有专人监护,防止发生跑、冒、混油事故。加油站管理制度加油站管理制度1.2.

4、1.1.1 严禁无证上岗,严禁不安操作规程进行倒油作业。在事故现场及时严禁无证上岗,严禁不安操作规程进行倒油作业。在事故现场及时 关闭阀门,及时报警,采取措施控制现场和保护自己。在溢油发生后,作业人关闭阀门,及时报警,采取措施控制现场和保护自己。在溢油发生后,作业人 员不会报警,不会采取措施控制现场和保护自己。如果此时能够处理得当,关员不会报警,不会采取措施控制现场和保护自己。如果此时能够处理得当,关 闭阀门,避免点火源出现,着火爆炸事故完全可以避免。闭阀门,避免点火源出现,着火爆炸事故完全可以避免。第一章 油库电气的基本概念4【案例案例 1】输转作业中睡觉看电视,溢油引起着火爆炸输转作业中睡

5、觉看电视,溢油引起着火爆炸一、事故概况一、事故概况2001 年 9 月 1 日凌晨,辽宁省沈阳市某油库发生了一起油罐连锁爆炸事故,储油总量为 3200m3的 8 个油罐先后爆炸起火。这是一个 1 万平方米的大型储油库。库内分东西两个储油区。东边是内有 14 个立式储油罐的储油区,其中南北依次排列的 8 个溶剂各为 400m3的储罐,就是这 8 个油罐发生了爆炸事故。西边是另一储油区,储油为 6620m3。离着火油库 21m 远、从东至西排列着5 个溶剂各为 1000m3的立式储油罐,北边还有溶剂 60m3的卧式储油罐 27 个。东边墙外,有 4 个溶剂各为 100m3的立式储油罐。南边 67m

6、 远的铁路上,停放着 2 列载有 1100m3的 22 节正准备卸油的油罐车;东北侧 260m 处是一个加油站,有溶剂均为 10m3地下汽油、柴油储罐 4 个;300m 处有一个 50m3液化气储油罐 1 个;东南侧 960m 处加油站内,有溶剂 25m3的汽、柴油罐 4 个;950m 处是另一个油库,储存柴油总量为 11000m3。凌晨 4 时 30 分,该油库在倒罐作业过程中 4 名作业人员全部不再作业现场,或看电视或睡觉,造成油料外溢,大量挥发性气体沿地表一直扩散到 160m 外的车库内。司机贸然发动汽车,形成点火源,发生着火爆炸。8 座 400m3地面罐及 1000m3库房被烧毁,死亡

7、6 人,重伤 2 人,直接经济损失达 1000 万元。二、事故原因二、事故原因(1)油料倒罐作业过程中,4 名作业人员全部擅离职守,造成油罐大量溢油。(2)外溢的油料蒸发形成的油气沿地表扩散到车库,汽车发动形成点火源,引起火灾,并引发建在室内的油罐相继着火爆炸。三、事故教训三、事故教训(1)该库管理涣散,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倒罐作业组织不严密,分工不明确,作业过程中无领导值班或检查。4 名作业人员根本没有把油料倒罐作业安全放在心上,既没有仔细检查液面上升情况,又不坚守岗位,导致溢油事故的发生。(2)根调查该库员工大部分未经培训,直接上岗,缺乏最基本的安全和消防常识,对油料易燃易爆特性和跑油等事故

8、可能产生的危害和知之甚少。在溢油发生后,作业人员不会报警,不会采取措施控制现场和保护自己。如果此时能够处理得当,关闭阀门,避免点火源出现,着火爆炸事故完全可以避免。(3)该库设计不符合石油库设计规范要求,工艺不合理,无配套消防设施。8 个油罐建在库房内,形成封闭式空间,极易造成油气的大量积聚,形成安全隐患。就在事故发生前 3 个月,当地消防部门在列行的消防安全大检查中,对其下达了停业整顿通知书,并罚单位和法人罚金。但该公司置若罔闻,未做任何整改,依旧作业,致使发生着火爆炸后,没有任何办法控制火情,错过了火灾初期灭火的最佳时机。油库电气应用51.2.1.1.2 严禁装油擅自离岗,严禁在事故现场启

9、动发动机,装油前一定对油严禁装油擅自离岗,严禁在事故现场启动发动机,装油前一定对油 罐车进行检查维护。在事故现场应果断采取防止溢出的油料被点燃的措施,或罐车进行检查维护。在事故现场应果断采取防止溢出的油料被点燃的措施,或 者将汽车推离现场。应当严格按规定进行设施设备的维护检查,及时发现设备者将汽车推离现场。应当严格按规定进行设施设备的维护检查,及时发现设备 存在的安全隐患。该事故中,正是因为对油罐车检查维护不够,设备达不到防存在的安全隐患。该事故中,正是因为对油罐车检查维护不够,设备达不到防 火要求,油罐车排气口防火帽不起作用从而最终导致了火灾。火要求,油罐车排气口防火帽不起作用从而最终导致了

10、火灾。【案例案例 2】油罐车装油无人看管,冒油引发火灾油罐车装油无人看管,冒油引发火灾一、事故概况一、事故概况某年 4 月 24 日下午 4 点,一辆十轮油罐车到某石油站油库提汽油。业务员开单制定管理人员灌油。管理员打开流量表阀门后让司机代为看管,本人擅离开了岗位。司机看流量表的指针离制定数尚差 1000 多公升,便到离灌油间 20 多米的公路上去吸烟聊天。汽油冒出油罐,一个小女孩发现,立即呼喊。司机等人到现场关闭了阀门。大量汽油已流到车上和地上。司机进入驾驶室启动发动机,踩油门时排气管“放炮”冒火星,将溢油点燃。霎时,烟火冲天。烧毁十轮汽油罐车 1 辆、汽油 4.5t、90m2灌油间 1 栋

11、。扑救中20 多人受伤,其中 3 人重伤。二、事故原因二、事故原因(1)管理员不坚守自己岗位,让司机代看流量表,擅离职守,导致了溢油事故的发生。(2)着火的直接原因是司机发动汽车。对事故分析可以知道,要么油罐汽车排汽管没有防火帽,要么有防火帽,但不起作用。由于该油罐车排汽口防火帽不起作用,当发动汽车时排汽管“放炮”冒火星,将溢油的油品点燃酿成火灾。三、事故教训三、事故教训这是一起因失职造成的责任事故,教训十分深刻。(1)应当狠抓人员安全观念。人员的安全意识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不能有任何的麻痹思想。加油站在接卸油品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现场有专人监护,防止发生跑、冒、混油事故。该事故就是由于管

12、理员的安全观念淡薄,擅自脱岗造成的。(2)应当严格按规定进行设施设备的维护检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该事故中,正是因为对油罐车检查维护不够,设备达不到防火要求,油罐车排气口防火帽不起作用从而最终导致了火灾。(3)应当加强人员素质。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油库的安全状况。在加油站发生跑、冒、洒油料时,特别是在大量溢油与地面有油的情况下,必须清理完现场后,加油车辆方能离去。该事故中如果人员的素质高一点,在发生溢油事故时不是马上发动油罐车,而是果断采取防止溢出的油料被点燃,或者将汽车推离现场,那么着火事故也就不会发生。由此可见,加强各类安全规章制度的学习,提高人员事故处理能力,可以避免溢油引

13、发的火灾事故。第一章 油库电气的基本概念61.2.1.1.3 严禁保管监督员不在和未对卸油罐进行计量时进行油罐卸油,严禁严禁保管监督员不在和未对卸油罐进行计量时进行油罐卸油,严禁 用铁桶、塑料盆进行回收溢油,严禁容留幼儿童在经营点火灾危险区域内逗留、用铁桶、塑料盆进行回收溢油,严禁容留幼儿童在经营点火灾危险区域内逗留、 玩耍,对加油站人员必须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使人员素质完全符合加油站的玩耍,对加油站人员必须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使人员素质完全符合加油站的 规定要求。溢油后采取措施不当,在回收溢油时使用塑料桶、铁桶易产生静电规定要求。溢油后采取措施不当,在回收溢油时使用塑料桶、铁桶易产生静电 和

14、碰撞产生火花的器具,应该用油库的专用设备回收溢油和碰撞产生火花的器具,应该用油库的专用设备回收溢油。【案例案例 3】撬锁卸油无人监视,溢油引起爆炸撬锁卸油无人监视,溢油引起爆炸一、事故概况一、事故概况1999 年 6 月 19 日,山东省某县成品油经营点发生了一起重大爆炸火灾事故。下午 18 时 30 分,承包经营者宋某某接到 1 车(10000L)90#汽油,在保管监督员不在和未对卸油罐进行计量的情况下,宋某某擅自将油罐卸油口铁锁撬开,进行卸油。卸油期间,也没有安排人员监视。卸油开始后,宋某某就陪着司机到经营室吃西瓜。18 时 50分左右,宋某某到院内油罐口查看,发现油从油罐中溢出,就连忙让

15、司机张某某关闭了油罐车阀门,同时让雇佣的王某某赶紧回收溢油。王在回收溢油时,用铁桶、塑料盆等器具回收,造成器具碰撞产生火花,引起油蒸气爆炸,使汽油燃烧。19 时 10 分消防队投入灭火和抢救烧伤人员的工作,半小时后,大火被扑灭,受伤人员被送往医院。这次事故式王某某(女)当场烧死,宋某某与其爱人 1 周后死亡,孙女与王某某的外甥在 1 个月后的治疗中先后死亡。溢出油品 1466L,直接经济损失 16.35 万元,教训及为深刻。二、事故原因二、事故原因(1)当事人宋某某违反公司规定,在保管监督员不在的情况下,自行撬开油罐卸油口铁锁进行卸油,致使油失去监督;(2)违反卸油操作规程,卸油前未经计量确定

16、罐内空容量;(3)卸油时没有监卸人员在场,以致造成油罐溢油;(4)人员安全素质差,王某某未经过岗位培训,缺乏安全意识。溢油后采取措施不当,在回收溢油时使用塑料桶、铁桶易产生静电和碰撞产生火花的器具,严重违反了加油站管理制度;(5)违反劳动纪律,随意容留幼儿童在经营点火灾危险区域内逗留、玩耍,以致造成无辜儿童被烧后死亡。三、事故教训三、事故教训这起事故的发生,虽然主要是宋某某安全意识淡薄,操作违章所致,但究其深层次原因,说明有关部门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管理工作粗放,对经营网点实行以包代管,安全监督措施不到位。同时,没有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安全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加油站人员的培训工作严重滞后也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加油站的安全工作,对此应常抓不懈,同时,对加油站人员必须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使油库电气应用7人员素质完全符合加油站的规定要求。1.2.1.1.4 严禁加油站用不懂业务的人,组织汽车油罐车卸油。作业前应该对严禁加油站用不懂业务的人,组织汽车油罐车卸油。作业前应该对 油罐空容量心中有数,应该穿着防静电服,油罐应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