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和水分的扩散系数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930420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和水分的扩散系数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食品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和水分的扩散系数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食品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和水分的扩散系数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食品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和水分的扩散系数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食品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和水分的扩散系数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和水分的扩散系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和水分的扩散系数(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食品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和水分的扩散系数 3-1 水和冰的热物理性质 3-2 食品材料热物理性质的测量 3-3 食品材料热物理数据 3-4 食品材料热物理性质的估算方法 3-5 包装材料的性质 3-6 食品材料中水分的扩散系数3-1 水和冰的热物理性质一、密度 二、体膨胀系数 三、比热容Cp 四、热导率 五、热扩散率a六、融化热 (V/V)/T/(cp) 冰在0的融化热:334.5kJ/kg或 6.003kJ/mol3-2 食品材料热物理性质的测量一、焓:Q ,相对值 过去多取-20C冻结态的焓值为其零点近来多取-40C冻结态的焓值为其零点 热量测量的一般原理,用量热计接受待测热量,根据量

2、热计 的状态变化量及对既知电能或标准物质热的标定结果,确定 待测热量。其关系可用下面方框图表示。 热平衡型量热计(therma1egui1ibration calorimeter) :使 量热计和被测物体的热交换变化的最终态是热平衡态 ,或是使量热计与被测物体的热交换始终处于热稳定 态或热准稳态。这样就可以据能量平衡定律,从量热 计的标准物质的已知物性(比热、相变热),已知质量及 其温度改变量或发生相态改变量,算出从待测物体上 吸收的热量。等温型冰量热计。 传导型量热计(conduction calorimeter) :也称热漏型量 热计,利用在等温面上测定待测热物体传导给等温边 界的逃逸热流

3、,并对等温面通过的热流进行时间积分 的方法来测定热量。温差式热流量热计。 热相似型量热计(thermal similar calorimeter) :制造一 个电加热测量系统,使之与待测系统的热边界条件完 全相同,这样两系统对外界的热交换情况则完全相同 ,因而可以根据电加热系统的电功率及其内部的标准 物质的物性和状态变化,求得待测系统的得失热量。 差示扫描量热计。按测量原理,可把量热计分作三大类:差示扫描量热仪:在程序温 度下,测量输入到物质和参 比之间的功率差,从-60C(全 部冻结)到1C(全部融化)扫描。PE的功率补偿DSC原理图二、比热容:使单位质量的物体温度升高1度 所必要的热量,J

4、/(kgK)冷却法(投入法)“三线法”比热测量:将参比皿和用于跑基线的皿分别放在仪器的参比侧(右 侧)和样品侧(左侧),编制等温升温等温的温度程序,获得一条热流曲 线(一般升温的温度范围不要超过50)。将试样侧的空皿取出,放入标准物 质,按同样的温度程序获得一条热流曲线。将试样侧的标准物质取出,放入 被测物质,仍按相同温度程序获得热流曲线。有了三条热流曲线,即可利用仪 器的比热计算软件计算比热(无此软件也可手工计算)。三线法测量KCL比热 Stepscan 测量比热。通过在一系列小区间的 升温等温的温度程序实现。不需要标准物 质,只要做一条振荡的基线热流和一条振荡 的热流曲线实验步骤如下: 称

5、取质量相同的一对铝皿,一个用作试样皿,称 取样品放入并卷边,另一个空皿按同样方法卷边 。 放参比皿(空皿)于参比侧,空皿于试样侧;温 度调至50,热流稳定后实施Stepscan温度程序 获取原始基线热流曲线。温度程序为:初温50 ,第二点温度52,升温速率10/min,等温时 间0.8min,重复次数为15次 取出试样侧空皿,放盛有被测样品的试样皿,重 复上述的程序,获取试样的原始热流曲线,有了 以上两条热流曲线,就可以用软件提供的功能计 算比热值。图2-12 Stepscan DSC的温度程序图2-14 Stepscan DSC测量比热的计算结果图2-13 Stepscan DSC测量比热的

6、原始振荡热流和原始基线热流三、热导率:反映物质传导热能力的性质参 数。稳态法:实验测量待测试样上温度分布达到稳 定后进行,其分析的出发点是稳态的导热微分 方程,能直接测得导热系数。这种方法的特点 是实验公式简单,实验时间长,需要测量导热 量(直接或间接地)和若干点的温度。 非稳态法:实验测量过程中试样温度随时间变 化,其分析的出发点是不稳定导热微分方程, 常常只能直接测得导温系数,间接算得导热系 数。特点是,实验公式常不如稳态法那样简单 、直观,实验时间短,需要测量试样上苦干点 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一般不必测量导热 量。探针原理探针法是基于线热源理论,线热源可以看成是无数点热 源组成,每个

7、点热源以恒定功率持续放热。经过一段时间 ,由于热传导,在具有常物性的介质中离线热源距离为r 处的温升为 :四、热扩散率:物质内部热扩散的能力。 1 计算 2 测量:热扩散率的测试方法有周期热流法,激光脉冲洗,常 功率平面热源法等。3-3 食品材料的热物理数据热物理数据的缺点 食品材料的热物理性质的测量是从18世纪开始的。 目前的数据中有三分之二左右是在20世纪5060 年代发表的。 严格地讲,实验数据应讲清实验方法、实验条件( 如温度、压力、相对湿度等)及材料的情况和处 理方法度;而实验结果应给出数据的偏差范围及 测量精度。目前的数据大都达不到这些要求,很 多数据离散度很大。 一、比热容一些食

8、品的比热容值见表3-6Cp与W的实验数据见图3-2(Next Page)图3-2 一些食品材料的冻前比热容与含水量的实测数据分布 二、焓值在冻结过程中, 用食品的冰点是变化的, 因此在计算热负荷时,焓值较方便.图3-3 3-4 3-5 表37(计算值) 三、热导率(实验数据)图3-6 3-7 表3-8 四、热扩散率热扩散率的实测数据很少,而且均是针对未冻 结食品的,ASHRAE手册给出了一些实测值,这些 实测值绝大数分布在0.100.13mm2/s之间; 而水在 25时的值为0.14510-6m2/s=0.145mm2/s。图3-6 食品材料热导率和 温度的关系图3-7 食品材料热导率和含 水

9、量、温度的关系3-4 食品材料热物理性质的估算方法一、密度 Hsiek(1972)提出根据食品的组分、各组分的热物理性质,来估算食品材料热物理性质 的方法。在工程上有重要的应用,但对某些食品仍有较大偏差,这是 因为热物理性质不仅与其含水量、组分、温度有关,而是还与食品的 结构、水和组分的结合情况等有关. (各组分的热物理性质)二、比热容 高于初始冻结温度的情况 含水量第三节 按组分 Heldman和Singh(1981年)Choi和Okos(1983年)食品中水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灰分含量的质量分数 低于初始冻结温度的情况 cp=0.837+1.256w(完全冻结) “表观比热容”

10、(appparent specific heat)三、热导率 高于初始冻结温度的情况 组分: Choi和Okos(1983年)Sweat(1995) 水的质量分数:两 种 组 分2 低于初始冻结温度的情况 冻结食品的热导率远高于未冻食品。 要预测冻结食品的热导率极困难,不仅因为热导率与纤维方向有关 ,而且因为在冻结过程中食品的密度、空隙度等都会有明显的变 化,而这些都对热导率产生很大的影响。 Choi和Okos(1984)提出根据各组份的体积分数和热导率计算食 品材料热导率的方法4。 (3 -25) 各组份的体积分数、密度和热导率。在计算过程中未冻水和已冻冰 作为两个组份处理。cd c连续相组

11、份的热导率d 扩散相组份的热导率;d 扩散相组份所占的体积分数 一、食品容器材料的热物理性质二、常用包装材料的厚度和热阻三、食品包装膜的气体渗透率四、包装材料的蒸汽渗透率正比于1 分子扩散Ficks定律: 2 组分在气、液、固体中的扩散系数3 食品材料中的水分迁移在食品处理中,水分的迁移是个复杂的过程,它可 能包括分子扩散、毛细管流动、Knudsen流动、流体流 动等多种因素。用实验方法测得的用于表征此过程的 是有效湿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vity of moisture)De。食品的物理结构对水分的扩散性能起了重要的作 用,多空结构(如用冷冻干燥处理过的),其有效湿扩散

12、系数De明显增大;而脂肪会使De明显降低。例如30 的水在全大豆中有效湿扩散系数De2.010-12m2/s,而 在脱脂大豆中De5.410-12 m2/s。表3-14 3-15表3-14 3-15表3-16 分子扩散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质量迁移。 对于一个两元系统(A,B)在单位时间内,组份A通 过单位面积的质量迁移流为,按Ficks定律 (3 -26)其中p是组份A的浓度,单位为kg/m3; Z是扩散途径,单位为m DAB是组份A对组份B的扩散系数,单位为m2/s; JA是扩散质量流,单位为kg/(m2s)。 因此,扩散系数的量纲为m2/s。 扩散系数是此系统的物理性质,对于食品材料来说, 多组份的系统,可以研究若干种扩散组份在食品系统 中的扩散系数。对本书目的而言,我们更关心水分在 食品材料中的扩散系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