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模拟试题(三)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822979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山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模拟试题(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中山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模拟试题(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东省中山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模拟试题(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东省中山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模拟试题(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东省中山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模拟试题(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山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模拟试题(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山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模拟试题(三)(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高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模拟试题高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模拟试题 0303满分 150 分。用时 150 分钟。 一、本大题一、本大题 4 4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3 3 分,共分,共 1212 分。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针砭/褒贬 迄今/契合 挣脱/挣扎 B.嗔怪/缜密 炽热/整饬 强劲/干劲 C.摒除/屏除 纰漏/土坯 模样/模范 D.通缉/编辑 拙劣/卓越 颤栗/颤抖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京剧霸王别姬是梅派经典剧目,首演至今,将近一个世纪的传承,一代代的青衣 花旦,都是拾人牙慧,不敢越雷池半步。众所周知,梅兰芳先生是京剧

2、界最锐意的改革者, 梅先生的戏从不因循守旧,每部作品都有大尺度创新,上个世纪初,梅先生排演了大量的 新剧目,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独树一帜,他吸收上海文明戏在新式 舞台、灯光、化妆、服饰方面的手法,应用到他的创作中去。京剧因为梅兰芳的改革而达 到了巅峰。A拾人牙慧 B因循守旧 C独树一帜 D巅峰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对接,实现了属于中国的“太空 之吻” ,标志着中国建立载人空间站的宏伟目标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B今年恰逢党的九十华诞以及辛亥革命百年之庆,由此呈现出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语 境,再度激发了红色电影创作的灵

3、感和优秀作品的大量涌现。 C张炜的你在高原故事框架宏大,情节铺展既纷繁复杂又遥相呼应,语言融华 美与朴拙为一体,提供了汉语写作走向浩大、诗性的无限可能性。 D事实证明,中美新能源战爆发的原因是由新能源产业发展逻辑、政府政策、公众 态度和投资环境等多个层面的差异共同所导致的。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不幸福从某种意义上会折射或者映射人们对幸福的另外一种感受。幸福诚然是个体的主观感受,但是它无不在与外界的环境对接中呈现出来。幸福是在比较中实现的。幸福和不幸福就像两股绳索一样,在对比当中我们可能感到幸福。幸福不是冥思苦想,不是纯粹的向内诉求,而要指向外在的关联。 这个

4、关联可能是我们和不同人之间的比较,不同生存境遇之间的比较,不同利益 诉求的比较。A. B. C. D. 二、本大题二、本大题 7 7 小题,共小题,共 353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 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 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及武灵王有沙丘之乱,乃去赵适魏。闻燕昭王以子之之乱而 齐大败燕,燕昭王怨齐,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燕国小,辟远,力不能制,于是屈身下士, 先礼郭隗以招贤者。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燕王以客礼待之。乐毅辞让,遂委质为臣, 燕昭王以为亚卿,久

5、之。 当是时,齐湣王强,南败楚相唐眛于重丘,西摧三晋于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 2 -山,破宋,广地千余里。与秦昭王争重为帝,已而复归之。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湣王自 矜,百姓弗堪。于是燕昭王问伐齐之事。乐毅对曰:“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 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楚、魏。 ”于是使乐毅约赵惠文王,别使连楚、魏,令赵 啖说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乐毅还报,燕昭王悉起兵, 使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 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菑。齐湣王之败济西,亡走,保于莒。乐 毅独留徇齐,

6、齐皆城守。乐毅攻入临菑,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燕昭王大说,亲至济上 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于是燕昭王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 平齐城之不下者。 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会燕昭王死, 子立为燕惠王。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及即位,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曰: “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 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 ”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 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赵封乐毅于观津,号曰望诸君。 (史记乐毅列传) 5. 对下

7、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 报:报复 B.乃去赵适魏 适:到去 C.于是屈身下士 下:降职 D.皆为郡县以属燕 属:归属,从属。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 A.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 西摧三晋于观津 B.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 使乐毅为上将军 C.以子之之乱而齐大败燕 先礼郭隗以招贤者 D.于是燕昭王问伐齐之事 齐之田单闻之 7. 下列各组句子中,能直接表明乐毅有军事谋略和才能的一组是( ) (3 分) 赵人举之 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 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 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

8、、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 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 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A. B. C. D.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齐国多方争战,国力大增。各诸侯国都打算背离秦国而归服齐国。可是齐湣王自 高自大,百姓不能忍受。 B.燕昭王征求攻打齐国的意见,乐毅建议采取合纵政策;燕昭王封乐毅为上将军, 派他攻打齐国。 C.乐毅留在齐国巡行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故意不让莒和即墨两座城 池臣服投降。 D.燕惠王做太子时就对乐毅不满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借此事施行反问计,结果 惠王剥夺了乐毅的军权。 9. 断句和翻译。 (10 分)

9、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4 分)- 3 -乐 毅 者 其 先 祖 曰 乐 羊 乐 羊 为 魏 文 侯 将 伐 取 中 山 魏 文 侯 封 乐 羊 以 灵 寿 乐 羊 死 葬 于 灵 寿 其 后 子 孙 因 家 焉 中 山 复 国 至 赵 武 灵 王 时 复 灭 中 山 而 乐 氏 后 有 乐 毅 (2)翻译下面的句子。 (6 分) 当是时,齐湣王强,南败楚相唐眛于重丘。 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菑。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7 分) 定风波 黄庭坚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

10、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注释】作者被贬黔中所作。鬼门关:即石门关,今四川奉节县东,两山相 夹如蜀门户。两谢:谢瞻、谢灵运,二人曾在戏马台前赋诗为乐。 (1)上片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气候特点?这样的描写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分) (2)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 (6 分)(1)可以调素琴,_。无丝竹之乱耳,_。 (刘禹锡陋室铭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驾一叶之扁舟,_。 (苏轼 赤壁赋 )(3)沙鸥翔集,_;_,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 )(

11、4)钉头磷磷,_;瓦缝参差,_。 (杜牧 阿房宫赋 ) 三、本大题三、本大题 4 4 小题,共小题,共 1616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人人 生生 的的 艺艺 术术 化化 朱光潜 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 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一 个自相矛盾的名词。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 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种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 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 ,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知

12、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 活就是艺术作品。 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 第一,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中全体与部分都息息相关,不能稍有 移动或增减。一字一句之中都可以见出全篇精神的贯注。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 大而进退取与,小而声音笑貌,都没有一件和全人格相冲突。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是陶渊明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如果他错过这一个小节,便失其为陶渊明。这种生 命史才可以使人把它当作一幅图画去惊赞,它就是一种艺术的杰作。 其次, “修辞立其诚”是文章的要诀,一首诗或是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 存于中然后形于外,不容有

13、丝毫假借。情趣本来是物我交感共鸣的结果。景物变动不居,情 趣亦自生生不息。我有我的个性,物也有物的个性,这种个性又随时地变迁而生长发展。毫 厘之差,微妙所在。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造化。把这种生命流露于- 4 -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露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 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西施患 心病,常捧心颦眉,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东施没有心病,强学捧心颦眉的姿态, 只能引人嫌恶。在西施是创作,在东施便是滥调。滥调起于生命的干枯,也就是虚伪的表现。 “虚伪的表现”就是“丑” ,克罗齐已经说过。 “风行水上,自然成

14、纹” ,文章的妙处如此, 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情趣,便现出怎样言行风采,叫 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 朱晦庵有一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 头活水来。 ”艺术的生活就是有“源头活水”的生活。俗人迷于名利,与世浮沉,心里没有 “天光云影” ,就因为没有源头活水。他们的大病是生命的干枯。 艺术的创造之中都必寓有欣赏,生活也是如此。一般人常以为艺术家是一班最随便的 人,其实在艺术范围之内,艺术家是最严肃不过的。在锻炼作品时常呕心呕肝,一笔一划也 不肯苟且。善于生活者对于生活也是这样认真。曾子临死时记得床上的席子是季

15、路的,一定 叫门人把它换过才瞑目。吴季札心里已经暗许赠剑给徐君,没有实行徐君就已死去,他很郑 重地把剑挂在徐君墓旁树上,以见“中心契合死生不渝”的风谊。像这一类的言行看来虽似 小节,而善于生活者却不肯轻易放过,正犹如诗人不肯轻易放过一字一句一样。小节如此, 大节更不消说。董狐宁愿断头不肯掩盖史实,夷齐饿死不愿降周,这种风度是道德的也是艺 术的。我们主张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主张对于人生的严肃主义。 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 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 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朋友,在告别之前,我采用阿尔卑斯山路上的标语,在中国人告别 习用语之下加上三个字奉赠:“慢慢走,欣赏啊!” (选自朱光潜谈美 ,有删改)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