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重要考点专题专练卷反应热与盖斯定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766610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重要考点专题专练卷反应热与盖斯定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重要考点专题专练卷反应热与盖斯定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重要考点专题专练卷反应热与盖斯定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重要考点专题专练卷反应热与盖斯定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重要考点专题专练卷反应热与盖斯定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重要考点专题专练卷反应热与盖斯定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重要考点专题专练卷反应热与盖斯定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反应热与盖斯定律反应热与盖斯定律1氧气(O2)和臭氧(O3)是氧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热化学方程式:4Al(s)3O2(g)=2Al2O3(s) H14Al(s)2O3(g)=2Al2O3(s) H23O2(g)=2O3(g) H3则 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 )AH1H2H3 BH1H2H3CH2H1H3 DH1H2H30解析:选 A。2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 SF 键。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时吸收能量a kJ,断裂 1 mol FF、1 mol SF 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b kJ、c kJ。则 S(s)3F2(g)=SF6(g)的反应

2、热 H为( )A(cba) kJmol1B(a3b6c) kJmol1C(6ca3b) kJmol1D(abc) kJmol1解析:选 B3已知:Cu(s)2H(aq)=Cu2(aq)H2(g) H12H2O2(l)=2H2O(l)O2(g) H22H2(g)O2(g)=2H2O(l) H3则反应 Cu(s)H2O2(l)2H(aq)=Cu2(aq)2H2O(l)的 H( )AH1 H2 H31 21 22BH1 H2 H31 21 2CH12H22H3D2H1H2H3解析:选 A。4红磷(P)和 Cl2发生反应生成 PCl3和 PCl5,反应过程和能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 H表示生成 1

3、mol 产物的数据。可知 PCl5分解生成 PCl3和 Cl2,该分解反应是可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有利于 PCl5的生成B反应 2P(s)5Cl2(g)=2PCl5(g)对应的反应热 H798 kJmol1CP 和 Cl2反应生成 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P(s)3Cl2(g)=2PCl3(g) H306 kJmol1D其他条件不变,对于 2PCl5(g)=2P(s)5Cl2(g) H反应,增大压强,PCl5的转化率减小,H减小解析:选 B。5反应 ABC 分两步进行:ABX,XC,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1表示反应 ABX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4、的是( )AE2表示反应 XC 的活化能BX 是反应 ABC 的催化剂 C反应 ABC 的 Hd0 D2cd0解析:选 A14已知 298 K 时下列反应的有关数据C(s) O2(g)=CO(g) H1110.5 kJmol11 2C(s)O2(g)=CO2(g) H2393.5 kJmol1则 C(s)CO2(g)=2CO(g)的 H为( )A283.5 kJmol1B172.5 kJmol1C172.5 kJmol1D504 kJmol1解析:选 B15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反应原理有如下两种:CH3OH(g)H2O(g)=CO2(g)3H2(g)H49.0 kJ

5、mol1CH3OH(g) O2(g)=CO2(g)2H2(g)1 2H192.9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OH 的燃烧热为 192.9 kJmol1B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CCH3OH 转变成 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根据推知反应:CH3OH(l) O2(g)=CO2(g)2H2(g)的 H192.9 kJmol11 2解析:选 D 16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6AS(g)O2(g)=SO2(g) H1;S(s)O2(g)=SO2(g) H2,则 H1H2BC(石墨,s)=C(金刚石,s) H1.9 kJmol1,则由石墨制取金刚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NaO

6、H(aq)HCl(aq)=NaCl(aq)H2O(l) H57.4 kJmol1,则含 20 g NaOH 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28.7 kJD101 kPa 时,2H2(g)O2(g)=2H2O(g) H571.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 285.8 kJmol1解析:选 C17H2与 ICl 的反应分、两步进行,其能量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反应均为放热反应B反应、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反应比反应的速率慢,与相应正反应的活化能无关D反应、反应的焓变之和为 H218 kJmol1解析:选 C18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H2(g)I2(g)2

7、HI(g) Ha kJmol1已知:a、b、c均大于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断开 1 mol HH 键和 1 mol II 键所需能量大于断开 2 mol HI 键所需能量C断开 2 mol HI 键所需能量约为(cba)kJD向密闭容器中加入 2 mol H2和 2 mol I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 2a kJ解析:选 B19以下反应均可生成 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二氧化碳分解生成氧气:2CO2(g)=2CO(g)O2(g) H1566 kJmol1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2H2O2(l)=2H2O(l)O2(g) H2196.4 kJmo

8、l1光照条件下,催化分解水蒸气生成氧气:72H2O(g)=2H2(g)O2(g)H3483.6 kJmol1A反应使用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B反应为吸热反应C反应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D反应 CO(g)H2O(g)=CO2(g)H2(g) H82.4 kJmol1解析:选 A20已知:CO2(g)C(s)=2CO(g) H1C(s)H2O(g)=CO(g)H2(g) H2CO(g)H2O(g)=CO2(g)H2(g) H3CuO(s)CO(g)=Cu(s)CO2(g) H42CuO(s)C(s)=2Cu(s)CO2(g) H5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H10BH20CH2

9、H3DH52H4H1解析:选 C21CO2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研究 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1)金刚石和石墨的燃烧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在通常状况下,金刚石和石墨中,_(填“金刚石”或“石墨”)更稳定,石墨的燃烧热H_kJmol1。石墨与 CO2反应生成 CO 的热化学方程式:_。(2)CO2为原料还可合成多种物质,工业上常以 CO2(g)与 H2(g)为原料合成乙醇已知:H2O(l)=H2O(g) H44 kJmol1CO(g)H2O(g)=CO2(g)H2(g) H41.2 kJmol12CO(g)4H2(g)=CH3CH2OH(g)H2O(g) H256.

10、1 kJmol18则:2CO2(g)6H2(g)=CH3CH2OH(g)3H2O(l) H_。答案:(1)石墨 393.5C(s,石墨)CO2(g)=2CO(g) H172.5 kJmol1(2)305.7 kJmol122已知E1134 kJmol1、E2368 kJmol1,请参考题中图表,按要求填空:(1)图是 1 mol NO2(g)和 1 mol CO(g)反应生成 CO2(g)和 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E1的变化是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下同),H的变化是_。(2)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 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

11、有重要的作用。目前 NH3和(NH4)2CO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 CO2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反应:2NH3(l)H2O(l)CO2(g)(NH4)2CO3(aq)H1反应:NH3(l)H2O(l)CO2(g)NH4HCO3(aq)H2反应:(NH4)2CO3(aq)H2O(l)CO2(g)2NH4HCO3(aq) H3则 H3与 H1、H2之间的关系是: H3_。(3)下表所示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参数:化学键PPPOO=OP=O键能/(kJmol1)abcx已知白磷的燃烧热为d kJmol1,白磷及其完全燃烧生成的产物的结构如图所示,表中x_kJ mol1(用含a、b、c、d的代数式表

12、示)。 答案:(1)减小 不变(2)2H2H1 (3) (d6a5c12b)1 423(1)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于 2016 年 1 月 1 日在我国全面实施。据此,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日报和实时报告包括了 NO2、CO、O3、PM10、PM2.5 等指标,为公众提供健康指引,引导当地居民合理安排出行和生活。汽车排出的尾气中含有 CO 和 NO 等气体,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 NO 的原因_9_。汽车排气管内安装的催化转化器,可使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的大气循环物质。已知:N2(g)O2(g)=2NO(g) H180.5 kJmol12C(s)O2(g)

13、=2CO(g) H221.0 kJmol1C(s)O2(g)=CO2(g) H393.5 kJmol1则反应 2NO(g)2CO(g)=N2(g)2CO2(g)的 H_ kJmol1。(2)直接排放氮氧化物会形成酸雨、雾霾,催化还原法和氧化吸收法是常用的处理方法。利用 NH3和 CH4等气体除去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已知:CH4(g)2O2(g)=CO2(g)2H2O(l) H1a kJmol1;欲计算反应 CH4(g)4NO(g)=CO2(g)2H2O(l)2N2(g)的焓变 H2则还需要查询某反应的焓变 H3,当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最简整数比时,H3b kJmol1,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据此计算出 H2_ kJmol1(用含a、b的式子表示)。(3)合成氨用的氢气可以由甲烷为原料制得。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 CH4(g)与 H2O(g)反应生成CO(g)和 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