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12.1温度与温度计教案新版沪科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760837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12.1温度与温度计教案新版沪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12.1温度与温度计教案新版沪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12.1温度与温度计教案新版沪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12.1温度与温度计教案新版沪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12.1温度与温度计教案新版沪科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温度与温度计温度与温度计学生可能听说过温度计,也曾用体温计测量过体温,但真正使用温度计测量过其他物体的温度的学生估计极少。本课学习时,对许多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使用温度计。因此,本课的学习,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们理解温度计是用来做什么的、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识读温度计,为以后的学习活动打好基础。【知识与能力目标】(1) 理解温度的概念。(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3)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

2、的物理规律。【教学重点】(1)摄氏温度的读与写。(2)正确使用温度计。【教学难点】识读零下温度。阅读分析 讲解法、观察法。1.多媒体课件。2.实验器材:杯、冷热水、温度计、体温计、自制温度计。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2一、导入新课欣赏一段有春、夏、秋、冬的图片。一年有四季之分,我们主要靠什么来区分?引入温度的教学。二、进行新课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1)介绍教材“想想做做”实验引入温度计的教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凭感觉判断的高低是不可开的,要想准确 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

3、计。(2)演示“自制温度计”怎样测物体的温度,需要如何改进?放入热水里,细管中水柱上升;放入冷水里,细管中水柱下降。这个小瓶虽然能准确地分辨出两杯水温的高低,但却不能测出具体的温度值。还需要加刻度,缩小体积。(3) 、摄氏温度 单位:摄氏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 摄氏度,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100 摄氏度。然后在“0”和“100”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个等份就是1 摄氏度。举例说明温度的写法和读法,如 37读作三十七摄氏度;-4.7读作零下四点七摄氏度或负四点七摄氏度。学生阅读加油站,理解摄氏度温标与热力学温标之间的关系。利用课本上的学生活动,让学生知道测量的重要性,

4、从而引出温度计。2、温度计的原理、构造和分类(1)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2) 、构造:玻璃泡、玻璃管、液体和刻度。(3) 、分类:试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4、温度计的正确使用(1) 、会认: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2) 、会放: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3) 、会读:稍后待液柱稳定后再读,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4) 、会看: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5、体温计(1) 、结构、量程、分度值。(2) 、使用。 学生讨论总结两者的不同之处,加深对这两种温度计的了解。三、课堂小结1、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33、0和 100的规定: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 摄氏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100 摄氏度。4、温度计的正确使用:会认:量程、分度值和 0 刻线。会放: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会读:稍后待液柱稳定后再读,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会看: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5、体温计四、巩固练习、作业练习参见幻灯。作业为教材课后练习题。五、板书设计参见课堂小结。 略。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