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招魂》的一点考察——关于“招魂序”的文献学研究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706910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7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楚辞·招魂》的一点考察——关于“招魂序”的文献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楚辞·招魂》的一点考察——关于“招魂序”的文献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楚辞·招魂》的一点考察——关于“招魂序”的文献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楚辞·招魂》的一点考察——关于“招魂序”的文献学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楚辞·招魂》的一点考察——关于“招魂序”的文献学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楚辞·招魂》的一点考察——关于“招魂序”的文献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楚辞·招魂》的一点考察——关于“招魂序”的文献学研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楚辞招魂的一点考察关于“招魂序力的文献学研究 日槲大学李庆在楚辞研究中,招魂是一篇争论颇多的作品,关于它的作者;所招的对象,体制结构,文中虚字“些的用法,对后世汉赋的影响等等,都是多有争议的老问题。( 见作家出版社编辑部编,郭沫若等著楚辞研究论文集,作家出版社,1 9 5 7 ;崔富章等编纂的楚辞学文库,湖北教育出版社,2 0 0 2 ) 就连文本句读,断句,也还大 亨异同。尤其对序的旬读,解释,又和上述问题的解决有密切的关系,涉及至| J 对全篇内容的理解。所以,本文想对招魂的序作些文献学上的探讨,兼及其他有关问题,或可供楚辞研究者参考批判。一、文本的探讨1 ,_ 般学者把招魂分为三个部分:

2、序,正文,乱。序又可分为开头的韵文自叙和后半的对话两部分。后半的“对话”( 有的研究者称之为“命辞”) 的一段文字洪兴祖的楚辞章旬补注( 四部丛刊初编本) 作:帝告巫阳日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巫阳对日掌梦上帝其难从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周巫阳焉乃下招日( 用洪兴祖的楚辞章句补注,是因为毛表的跋日:“洪氏合新旧本为篇第,无去取”,较多保留传本原貌。)2 ,文字校勘。这一段文字,历来各家的断句和理解有着相当的差异。( 1 ) 现存最古的招魂文本,是文选残抄本文选集注卷六十六中所收者( 按;或云,有宋本楚词章句,见姜亮夫楚辞书目,未见。此残抄本现存日本,国内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2 0

3、 0 0 ) ,这一段的有关文字如下:“巫阳对日”:“对”作“到”( 草字头) ,“恐后之谢不能复”:“恐后”后无“之”( 2 ) 朱熹的楚辞集注( 台湾正中书局影印本,原为海源阁杨氏藏,有宋端平年问题跋刊本) :“掌梦上帝其难从”:“帝其“ 后有“命”字。“恐后之谢不能复”:“谢,一作谢之“ 。蒋骥的山带阁注楚辞( 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本,1 9 8 4 ) 的文本与此同。( 3 ) 王夫之的楚辞通释对“巫阳对日掌梦上帝其难从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巫阳焉”这句有注日;“其难从,一本作其命难从,一本作命其难从”( 王夫之的楚辞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本,1 9 7 5 ) 这说明,他看到过和

4、朱熹不同的本子。以后诸家文本的文字,大抵不出于此。3 ,参照匕述对文本的记载,我们可得到一个如下的种宋代以前的文本: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巫阳对( 或作“到”) 日掌梦上帝命( 或有“其”字) 难从( 或作“帝其命难从”) 若必筮予之恐后之( 或无嚏? 字) 谢( 或此多一哩? 字) 不能复用巫阳焉乃下招日我们可在这样文本的基础上来探讨。一、有关招魂序断旬的见解异同这四五十字的段落,历来解说多有异同。笔者调查了自汉代王逸以来,主要研究者对此文的断句情况,断句大致有这样四类:王逸楚辞章句和文选注释本系统。王逸楚辞章句( 据四库全书本) 作:帝告巫阳,日有人在下( 作於下) 我

5、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巫阳对曰掌梦,上帝其命难从,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周巫阳焉,乃下招日日本所存抄本文选集注的断句是:帝告巫阳,日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巫阳对日掌梦,上帝其难从,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巫阳焉,乃下招日这主要根据的是王逸楚辞章句( 见“招魂一首”题下注文) 。洪兴祖的楚辞章旬补注( 四部丛刊初编本) 作:帝告巫阳,日有入在下( 作於下) 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巫阳对日掌梦上帝其难,从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 云谢之,一无之字) 不能复月巫阳焉,乃下招日朱熹的楚辞集注( 影印本) 作:帝告巫阳日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巫阳对日掌梦上帝其( 命)

6、 难从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巫阳焉,乃下招日这样断句的本子,最为古老。其着眼点有三:第一,把“巫阳对日掌梦上帝其( 命) 难从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巫阳焉”作为一个部分,都作为巫阳之语。第二,“乃下招日”为另一句。第三,对“掌梦”单独断句。( 如文选本)( 2 ) ,宋代以后认为这样的断句难以理解,试图重新断句,或存疑。如宋代项安世的项氏家说卷八说事篇日:巫阳对日:“掌梦,上帝其命难从”此二句巫阳对也;“若必筮予之,恐后之”,此二句又帝命也“谢不能”,此三字,又巫阳对也。“复用巫阳焉”;此一句叉帝命也。( 见四库全书本)清代王夫之本,对文中有的地方不断句而存疑。( 其他如朱熹,蒋骥。也

7、有这样的情况。庆按:现上海古籍出版社本的山带阁注楚辞,作“掌梦。上帝。其命难从”断句,似并不符合蒋骥的原意。)( 3 ) 清代王念孙读书杂志认为,“焉乃”二字当连读。( 江苏古籍出版社1 9 8 5 年版( 读书杂志第1 0 4 0 页) 近代的学者多从其说。陈子展:芾告巫阳日: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巫阳对日:“掌梦上帝其难从。”“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周”巫阳焉乃下招曰( 见楚辞直解,3 3 4 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 9 8 8 )马茂元断作:帝告巫阳日: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巫阳对日:“掌梦? 上帝:- g - , x i u , k 若必筮予

8、之,恐后之谢,不能复周”巫阳焉乃下招日( 见所著楚辞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 9 8 0 年,1 8 4 - 1 8 6 页)张中一的断句和马茂元同,但是对“掌梦”指的什么人,解释不同。这留待下面讨论。( 见所著招魂乃屈原自招新证,载贵州文史丛刊,1 9 9 5 年l 期2 6 - 3 1 页)金开诚对此句的句读作:帝告巫阳E :唷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巫阳对日:“掌梦。上帝,其难从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周。”巫阳焉乃下招曰( 见楚辞选注,北京出版社,1 9 8 0 年,1 2 6 页)此外,日本的研究者也多采取这样的断句。如目加田诚,星川清孝,竹治贞夫,还有近年的研究

9、者石川三佐男,小南一郎等,也基本在断句上取匕述的态度。( 当然还有不同,关于上述个人情况,可参见拙著日本汉学史第三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 04 ,还有即将出版的后两部。对日本学者的研究,容再论。)持这样断句者,虽说在些细节上有出入,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对前面提到的三个部分中的两个加以改变:第一,把“巫阳对日掌梦上帝其( 命) 难从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巫阳焉”视为两个部分,作为巫阳和帝的对话。第二,把“巫阳焉乃下招”作为一句。而对第三个问题,即对“掌梦”的理解,则依然如旧,或仍然“存疑”。( 4 ) 近来的研究者,对于上述的解释,仍不满意,又进行了全面探讨。作出和前人完全不同的断句。如

10、:闻一多等,把“若必蕴予之”三句,归作为”“帝之语”。( 见下文)潘啸龙作:帝告巫阳:“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巫阳对日:“掌梦。上帝其命难从。”喏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巫阳焉乃下招日他、注明:“此处断句,以若必蕴予之三句归帝之语,取闻一多说,见古籍出版社1 9 5 6 牟版古典新义( 下) 第4 5 2 页;以巫阳焉乃下招日为句,取王念孙说,见江苏古籍出版社1 9 8 5 年版读书杂志笫1 9 4 0 页。( 见所著关于招魂研究的几个问题,载文学遗产2 0 0 3 年第3 期,7 - 1 6 页)赵逵夫作:“巫阳对曰,“掌梦( 惊叹号) 上帝其难从”,“若必筮予之恐

11、后之谢,不能复周。”巫阳焉乃下招曰( 见 考辨。当时曾表示要另文探讨。该文发表于2 0 0 4t r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台湾成功大学联合举办的“中世文学和文献国籍研讨会“ ,收入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该会论文集。为了便于读者检核,再列之于下。)1 ,对于“掌梦”的三类看法。认为是职掌“( 解) 梦”2 _ k 。如王逸,文选,陈子展、金开诚等人之说。其特点是基本采纳王逸章旬的看法。但在“掌梦”具体撸什么人的问题上,又两种有不同见解:其一,陈子展把这一句翻译作:“这是掌梦一官的事,上帝,这个命令难以遵从”( 楚辞直解3 3 4 页) 认为那是“巫阳”以外的另个官。其二,金开诚认为,掌梦的“梦”

12、不详。一说是掌管做梦之事的人。见楚辞选注,北京出版社,1 9 8 0 年,1 2 6 页) ,”也就是“巫阳“ 自身。持此类看法的人,在对待招魂中出现的人物的态度上比较一致,即认为“掌梦和被招魂者并非个人物。但是,他们对招魂具体招何人之魂的问题上有着完全不同的见解。如王逸,文选认为是招屈原之魂,但金开诚则认为是招楚环王之魂。( 2 ) 对“掌梦上帝其命难从”的意思,表示无法理解,存疑。朱熹的楚辞集注:“此节巫阳对语不可晓,恐有脱误”,只略述大意:“似谓帝命有不可从者。如必巫其所在而后招之与之,则恐其离散之远而或后之,以至徂谢,且将不得复用巫阳之技矣这里有两点当注意;一是对“掌梦舛未做解说,二是

13、称“帝”而非“上帝。王夫之的楚辞通释( 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本,1 9 7 5 ) 作:“掌梦,未详。旧说掌梦招魂者,巫阳呼而告之。与上言对日不相通。”也是存疑。同时,指出了如果按照旧说j 上下文不通。蒋骥的山带阁注楚辞作:帝告巫阳日有入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巫阳对曰掌梦上帝其命难从若必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巫阳焉乃下招日日:“人,谓屈原也。筮予之,谓筮其魂之所在,使反其身也。掌梦句,疑有误脱。考其意思,有两点应当注意:其一,认为帝要辅助的人是屈原,而不是楚王。其二,对“掌梦上帝”这旬,感到无法解释,怀疑有脱误,持存疑的态度。所以,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断句本把此句断为“帝告巫阳日有人在下我欲辅

14、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巫阳对日掌梦上帝其难从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巫阳焉乃下招日”,并不完全符合蒋骥的本意。( 见1 9 8 4 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1 9 5 8 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本,1 5 8 页)3 7 2这类的解说,比较慎重。而共同特点是对王逸章句的解说表示了怀疑,表示不可理解。( 3 ) 把“掌梦作为管理“梦一之人,这“梦”是指地名。认为:“梦”当指“云梦”,即楚国的大泽,而“掌梦当是掌管梦泽之人。较早提出此说的有马其昶的屈赋微日:“梦,即篇末与王趋梦之梦,谓云梦也。”( 转亏l 自昊广平白话楚辞,岳麓书社,1 9 9 6年)持这样看法的人,近年来比较多。 寺j 塞看法的人,对“

15、掌梦”具体指什么人这个问题,据笔者所见;又可分为几种情况:其一类是指楚王,另一类是指屈原。先看指楚王者。这又分为二种。马茂元等认为指楚怀王。对于“掌梦“ 二字,马茂元继承其先人马其昶之说,认为“梦”就是“云梦的简称,楚大泽名。”“掌梦”就是“掌管云梦的人,也就是楚王的别称。”对于这句话。他解释道:“这里巫阳首先问一问是不是掌梦的楚王,语气停顿一下,再答复说:这掌梦的人的魂魄,恐怕不容易寻找。”( 见所著楚辞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 9 8 0 年,1 8 4 - 1 8 6 页)与此相反,潘啸龙则认为并非楚怀王,而是指楚顷襄王。( 见前引关于招魂研究的几个问题) 他非常坚定地认定招魂为宋玉所撰,和汉代的王逸同,但在所招者为何人的问题上,又明显地和王逸之说对立。其二,则认为“掌梦”指的就是屈原。如张中认为:“招魂涉及的人物( 神) 只有四个,即朕( 吾、掌梦) 、王、天帝、巫阳,招魂只能招其中一个”他认为所招的是“掌梦( 地方) ”的屈原。( 招魂乃屈原自招新证,载贵州文史丛刊,1 9 9 5 年l 期3 0 页)赵奎夫考证了“掌梦是掌管云梦泽的官吏之称,招魂篇中是指屈原,因为屈原被放汉北,执掌云梦之事。认为:“马氏( 庆按:马其昶) 对于梦字的解释是对的,然而关于掌梦的具体所指,尚未达乎一间。”( 见屈原被放汉北云梦任掌梦之职考,载北京社会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