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26讲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师用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694174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26讲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师用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26讲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师用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26讲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师用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26讲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师用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26讲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师用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26讲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师用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26讲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师用书(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2626 讲讲 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_1工作重点的转移(1)标志: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内容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3)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2改革:从农村到城市(1)农村改革开端:1978 年 12 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

2、到户。推广:1980 年 9 月,中共中央发出文件,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意义: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2)城市改革依据:1984 年 10 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目标: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措施: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过程设立经济特区a1980 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后来又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2b意义: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

3、改革的“试验田”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a1984 年 5 月,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b意义:增强了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设立经济开放区:从 1985 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开发浦东:1990 年 4 月,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2)开放格局:20 世纪 90 年代初,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3)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4)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_1历史性跨越(1)背景国际:20 世

4、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风云变幻。国内: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2)标志1992 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 年)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2)中共十五大(1997 年)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

5、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3)初步建立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图解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提醒】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数字助记】“一、二、三、四”归纳对外开放一个特征:渐进性。二个趋势:从封闭到开放,从“引进来”到“走

6、出去” 。三个特点(开放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四个步骤:“打开窗口”(建立经济特区)“连点成线”(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建立外向型开发区)“全面开放”(开放内地城市)“融入世界”(加入 WTO)。【数字助记】“一、二、三、四”归纳经济体制改革一个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个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三个关键点:小岗村突破、 “南方谈话” 、中共十四大。四个转变:从单一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平均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知识归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

7、的三步曲4第一步: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第二步: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步:2001 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题术语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工作重点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的标志。2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和国有企业的改革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3从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开发区到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上海浦东,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4从中共十四大到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

8、标和基本原则逐步具体化,中共十五大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方面进一步深化。1计划经济下的市场调节经济体制:是指中国 1978 年改革开放至 20 世纪 90 年代初逐步形成的一种半计划半市场的经济体制。其所有制形式特点是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是一种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过渡形式,也是一种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与中共“十四大”的召开至今,我国逐步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经济形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性

9、创新,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它具有自身性质的规定性与基本特征。其基本特征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改变过去以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式,而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大潮中去。提升点一 单列视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原因、特点及其实质史料一 5论从史出 建国后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对于人民公社体制改变了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但没有改变土地的性质。探究:(1)观察上述图片,分析二者之间土地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二者都对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有何重大意义?提示 变化:土地性质

10、由农民私有到国家公有。意义:二者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史料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不完善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有明显的传统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痕迹,而这些东西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生产的要求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 30 年回顾论从史出 史料二信息“带有明显的传统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痕迹” ,表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能适应目前生产力发展的实际,但还需要进行完善才能适应“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生产的要求” 。史料三 1984 年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承包期应在 15 年以上;1993 年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将土地承包期

11、再延长 30 年。2008 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论从史出 土地承包权的期限延长,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其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依然存在,当然土地的性质也不会发生任何改变。探究:(2)依据史料三指出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不变”, 并说明“不变”的原因。提示 “不变”:土地所有制(公有制)保持不变或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原因: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家庭经营符合农业产业特点和现今农村生产力水平,能够容纳不同水平的农业生产力,既适

12、应传统农业也适应现代农业);保持农村稳定和谐的必然要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原因、特点及实质1原因(1)人民公社体制超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2特点6(1)它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2)它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创举。3实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是从根本

13、上解放农村生产力。 视角 1 从概念内涵角度命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农民获得的是土地的经营使用权,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所以它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解题时结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特点分析。对点 1 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 B “大跃进”运动的掀起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 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解析:选 D。

14、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建国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不能反映农民的期望、思想和要求,故 A 项错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农民都表现为“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 ,故 B、C 两项错误;1978 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 ,符合题意,故 D 项正确。视角 2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要性角度命题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村改革又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所以首选农村改革。其次,过去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失误,对农村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所以要从农村开始改革,关键是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题时

15、需结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分析。对点 2 (2017金华十校高三联考)山东邹平农民刘宗水从 1963 年开始坚持每天写日记,记录和见证了半个世纪以来农村社会历史的变迁。其中 1981 年 10 月 23 日是这样记的:“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料地未分”材料中的“分地”( )A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 B确立了市场经济发展目标C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促进了多种所有制的发展解析:选 C。从时间 1981 年可知当时的“分地”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7户,但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形式,故 A 项错误;确立市场经济发展目标是在 1992 年中共十四大上,故 B 项错误

16、;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故 C 项正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没有涉及所有制变革,故 D 项错误。提升点二 单列视点新时期对外开放的原因、特点及发展阶段史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论从史出 史料一说明中国吸取了历史上闭关锁国导致日益落后的教训,从而主动打开国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史料二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同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样,是我国对外经济联系的桥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