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复习示范课实录及阅读材料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683780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复习示范课实录及阅读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复习示范课实录及阅读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复习示范课实录及阅读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复习示范课实录及阅读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复习示范课实录及阅读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复习示范课实录及阅读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复习示范课实录及阅读材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浙台江浙台“”高考语文命题研究与复习研讨高考语文命题研究与复习研讨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示范课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示范课文学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小说小说 教师: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寇永升 TEL:18661077085 QQ:329698528 学生:金华二中高三(18)班 师:我们平时怎么做阅读题的? (投影出示)扫描式粗略浏览急着看题目被干扰回读搜索寻找语 句绞尽脑汁拼凑答案 磨刀不误砍柴工。功夫花在读上我读懂了,还怕你考什么题目?! 归纳整合,结合赋分,分条、分行、分号陈述,规范书写。现场操练:阅读小说被骗 学生阅读,约 6 分钟。师:请同学们用一两句话概括介绍小说故事情节。想想,这篇小说会考我

2、 们什么?请你命制一个题目,试着给出答案。 生继续阅读,思考,交流。师:这是一篇很简短的外国小说, 第 9 车厢的那位作者,还记得?会考 我们哪些地方,你先给出一个题目,并给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请一位同学来 说说。 生:文中司机出现了三次笑, “微微一笑” , “温柔地一笑” 、 “不好意思地笑 了起来” ,各自有何含义?(此问题老师没有预设) 师:很好,请你试着给出答案。 生:第一次是为了表示对乘客的热情。 师:是在什么情况下,才出现这种微笑? 生:在乘客“不自主地向后闪了一下”的情况下,应该还有一些歉意。 师:第二次“温柔一笑”的含义? 生:乘客犹豫,司机温柔一笑。 师:去挺远的地方,司机

3、乐意吗? 生:乐意。 师:你刚才说还有一个“不好意思的笑” ,表达什么? 生:他刚才提出抄近路,给乘客带来了紧张,带来了不安,所以不好意思 地笑。师:很好,这位同学的问题有价值,答案也很准确。接下来,老师给出一 个问题。 投示:1我乘坐出租车经历了一系列的情绪变化,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下 列句子所表达的“我“的情感或心理。 (各 2 分)“身子甚至不自主地向后闪了一下”。“我扫了一眼这辆车,顶灯、牌照都有,是出租车啊”。“我忐忑不安地钻进了车里”“我惊愕地呆立在人行道上。我被骗了!”生:第一句,司机下车打开车门,令我吃惊,有了戒备心理。 生:第二句,感觉到有点疑惑。司机又是微笑,又要开暖风,还要

4、给我毯 子,过分地热情,令人疑惑,以至于怀疑面前是否是出租车。 生:第三句“我”去那么远的地方,司机爽快地答应,没有一点为难, “我” 有点不安,紧张,矛盾。 生:第四句,到达目的地了,什么事也没发生, “我”惊讶了,自己都不知 道哪儿被骗了。 师:第四句,司机礼貌周到的服务,毫无歹意的种种行为,和“我”对他 的猜想与戒备大相径庭, “我”感到惊愕;以前的种种猜想都和实际情况不吻合, “我”强烈的感到,是被自己的紧张心理和情绪欺骗了。这几个关键句子,看 来大家都能理解。 “我”刚开始的猜疑与结果不相符合,那么被什么所骗? 生:被自己的心理所骗。师:这是老师给出的题目;如果同学们还能给出题目,那

5、就更好了提 出问题的人比解决问题的人更伟大哦同学们还能提出问题吗? 生:简要分析“我“的形象。 师:你能分析吗? 生:“我”是普通人中的一员,受现实生活影响,对陌生人过分的热情抱 有怀疑态度,过分猜疑 师:这位同学对“我”这个人物形象分析是到位了。由此派生出一个问题, 大家有没思考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是“我”还是司机?(投示)你认为这 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4 分) 生:是“我” ,通过“我”的种种表现,表达人与人之间不太信任的现实。 师:我顶你!谁被骗,是“我”啊,那主人公就是“我”了。 “我”被骗, 文章从头至尾是通过“我”的角度写的。 生:也可以是司机,他过分热情服务是“我”产

6、生怀疑的起因;他又用自 己真诚的行动证实了自己的善良。 师:可以是司机。作者在文中详细描写了司机载客的整个过程,司机的过 分热情周到服务是“我”产生紧张不安情绪的起因。如果没有司机不同于众的 言行, “我”就不会有如此强烈的被骗感觉。他用自己真诚的行动向乘客证实了 自己的善良。标题“被骗”强调乘客被司机的热情周到服务引起的戒备心理所 骗。 可不可以是两人? 生:可以。如果是我,这篇文章讽刺了部分人的心态;如果是司机,那主 题变成了赞扬好人 生:如果是两人,那主题就明确了。 师:可以是“我”和司机两个人,因为二者密不可分,互为因果。正因为 司机的热情周到服务,才引起了“我”的过于紧张乃至戒备心理

7、。而“我”的 害怕、担忧反而让司机更加更加热情周到。 “我”最终发现司机并非坏人,产生 “被骗”的感觉。 “我”的猜疑、多心、不安,更反衬出“司机”的善良、本分。师:刚才这位同学又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主人公的不同,带来对小说 主题的不同理解。 (投示)有人认为这篇小说是赞扬人性美好,也有人认为是揭 露人性丑恶,你同意哪种说法,并阐述理由(4 分) 学生讨论,有人持赞扬说,认为当今社会缺乏和需要这样助人为乐的人。 有人持揭露说,认为赞扬说缩小了本文的主题范围,赞扬的只是司机,是一个 人,最多一类人;而揭露说的主体范围广阔而深远,揭示社会现象,透视世相 人心学生分两组辩论式阐释理由,课堂气氛开始

8、活跃。 师综合:赞扬说。理由是,司机热情周到为乘客服务,不计路途远近、天 气寒冷、天色将晚,即使遭受怀疑与误解也无抱怨,依然尽心服务。他并不是 为了多收钱,是一个心地善良,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人。而这正是我们今天这 个社会所需要的,本文是在赞扬司机,引导人们学习司机这种精神。 揭露说。理由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热情周到服务反倒引起 和招来猜疑戒备, “我”这样的人在当今很多,作者意在批评对别人过于戒备猜 疑的人,揭露人性丑恶的一面,呼唤善良、信任与关爱。扎多尔诺夫小说 (第 9 车厢等)多采集生活中的细节将其以更加幽默乃至荒诞的手法表现 出来,通过简单的事情挖掘人性当中丑恶的一面,讽刺

9、人们思想上的弊病。 我更倾向于揭露说。因为赞扬说缩小了小说的主旨范围,仅仅是赞扬司机 个人,尽管当今社会像司机这样的人越来越少,我们呼唤这样的人和这种精神。 而揭露说就更具普遍性和深刻性,作者揭露批评的是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心态, 不良风气、不安定的社会秩序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不信任,这样解读也更 符合扎多尔诺夫作品多以讽刺批评见长的特点。师:标题“被骗”如何理解?小说用“被骗”作题目有什么好处?(投示)综合几位学生发言:标题含义:内容上被自己多疑的心理所骗,被司机 热情周到的服务所骗,点明主旨。表达上具有悬念作用,给读者造成阅读期 待心理。修辞上具有对比作用, “我”的多疑猜疑紧张与司机的坦

10、诚热情周到 形成对比。好处:“被骗”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我的心理活动围绕其 展开。“我”不是被司机所骗,而是不能相信别人的善良与关心,骗人的是 自己过分的戒备心理,是被自己心中认定的丑陋欺诈的人性所欺骗,以“被骗” 作为题目,从而揭示深刻的主题。师:再提一个问题。 (投示)有人认为小说结尾写另一位乘客是“蛇足” , 应该删减掉。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简述理由。 (4 分) 生:不同意。写另一个乘客“落网” ,增强了猜疑心理的普遍性,扩大了主 题范围。 师:我也不同意。结尾作用:一是使小说情节完整,扩大了文章的题旨范 围;二是使主题得到进一步深化,对他人的热情周到服务心怀戒备猜疑,不是 “我

11、”这样的个别人,不是少数人,并非偶然性,而是具有普遍性,是当今社 会人们的普遍心态。师:还有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投示)结尾说“又有一个人落网了!” 解释“落网”在文中的含义。 (4 分) 生:“落网”含义:那个乘客跟“我”一样,面对司机的热情服务, “为难” 、 “不知如何是好” ,被自己过分的戒备心理情绪所左右,也会在一路上紧张与 不安,陷入自己为自己设置的心理罗网。 师:这个问题仅解释含义是否完整? 生:最好再说说它的好处。比如照应标题“被骗” ,呼应全文,用在结尾强 调突出了文章主旨,巧妙地说明被骗是因为陷入自己的不良心态设置的罗网。师:对“他要把我怎么样啊只要他不杀我就行了”一节,从

12、表现手法 和作用两方面进行分析鉴赏。 (4 分)师朗读。 生:表现手法上描写“我”的心理活动,以内心独白为主 师:自问自答,多用短句、感叹句,强化了“我”猜疑戒备的心理。作用 呢? 生:渲染烘托了“我”的紧张害怕心理,对下文作了铺垫师:还有一两个问题,留给大家课外作业吧。 (投示) “我”一开始“心情 一点儿也没有轻松起来” ,后来为什么“心情却随之轻松了起来”?(2 分)参考答案:开始虽然乘上了暖和的出租车回家,但总是担心被抢劫,所以不轻松;后来事实证明司机并无歹意,反而彬彬有礼,热情周到地服务,认识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所以心情轻松了许多。师:(投示)语文教育家李维鼎如是讲阅读不足,题目介

13、入太快;咀 嚼不足,结论得出太快;欣赏不足,理性说明太快;整合不足,阅读结束太快。阅读,应该是慢的艺术, “快”的途径和手段往往是“非语文”的。阅 读要远离浮躁我们今天在一节课内读懂了这篇小说,解决了这么多问题, 考场上大家可以用来做现代文阅读题的时间也就是三十分钟左右,希望对同学 们有帮助,相信大家会有提升。 谢谢 18 班同学!谢谢各位老师!评课阶段的说课评课阶段的说课 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耗时太多、效率过低,这是不争的事实。钱理群教授 把这种低效率的重复操练概括为“过分繁琐的” 、 “强制灌输的保姆式”教学。 黄玉峰老师认为,语文教学不能用“一些鸡零狗碎的知识点” 和“商业化材料” 让师生

14、“把时间浪费在无益的低级操练上” 。 “我们在高中灌输给他们做题的 技巧, 分析的套路,在高校真正做学问、搞研究的时候毫无用武之地,到了 社会上也完全无用,这难道还不要反思吗?” (黄玉峰教学生活得像个“人” 我的大语文教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年 7 月版)现代文阅读的复习关键在于有效,而不在于数量。蛮师终究难敌拳师。练 拳不练功 到老一场空!引导学生把功夫花在“读”上,文本细读,逐节概 括;整体把握,理清思路;带入题目,局部细究;整合归纳,分条(分行、分号)陈述;规范书写,合理操作。理清文章整体思路,是解答一切阅读题目的 前提。题目针对局部,找到有效阅读区间仔细玩味。而现状是,我们

15、给学生一 张讲义发下去,做去吧;学生一门心思只想完成作业,材料还没有细读,先看 题目,先入为主,只是找答案下节课,我们只管将答案 今年高三复习中,我做了两个尝试。一是减少作业,尽量让学生多阅读, 经典文化著作,文学名著等,保证每周语文作业时间有三次左右用于阅读。二 是改变作业方式,当堂阅读,当堂做题,当堂讲评;而作业的形式改为,讲义 上只提供阅读材料和答题空白地方,不给题目。轮到我编制讲义材料,我就着 意设置格式;别人编制的,我尽可能先把题目部分撕下来江苏,教育大省,文化大省;笔者所在的无锡,地处苏南发达地区(苏锡 常)地区之间竞争激烈;全市近 60 所高中,空间距离较近,仅省级重点中学十 几

16、所;笔者供职的学校,百年名校,无锡老县中,与周边学校竞争不言而 喻我所任教的班级,语文成绩不降反升,更喜人的是不仅仅阅读提升,作 文也有了提升。 这节课,我是尝试把我的这种做法展示介绍给同行。所以,课前只印发阅 读材料。金华二中教研组长问我课前是否与学生见面,是否需要布置预习,我 说都不需要。就是现场操练,让学生试试,三四十分钟能不能把相当于高考阅 读材料的一篇短文读懂;让老师们看看,一节课能不能教学生读懂材料并解决 相当于高考题的问题。 当然,让学生尝试命制题目并给出答案,我预设的问题先后顺序变化了, 课的思路有点乱。我预设了 8 个问题,解决了 7 个,另外一个留作课外作业。 加上学生提出的一个问题,共有 9 个问题,而高考一般是 4 个题目。本来可以 是,语言层面,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语段的表达艺术;小说角 度,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世相人心,进而探究作品蕴 含的民众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