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680040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常德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南省常德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南省常德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南省常德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湖南省常德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常德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常德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湖南省常德市湖南省常德市 2016-20172016-2017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第第 I I 卷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525 小题,共小题,共 5050 分)分)1.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下列观点与此观点相近的是A. “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B. “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C.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D.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者”【答案】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2、重农抑商”【名师点睛】评价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1)积极作用: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保护了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政治的发展和稳定,巩固了封建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从根本上重视农业的思想是正确的。(2)消极作用:封建社会晚期,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和封建制度的解体,阻碍了社会进步,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人为割裂农、工、商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工商业发展,农业发展也受到限制。过多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破坏了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导致经济结构过分单一。为扩大耕地面积

3、,人为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导致了环境恶化。抑商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2. 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 ,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 。这表明- 2 -A.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 小农经济遭遇危机C. 土地兼并得到认可 D. 农民生活艰难困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由“豪强” 、 “兼并之徒”到“田主” ,即体现土地兼并得到认可。而 ABD 三项均无从体现,属于无关项,排除。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C。考点:古

4、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土地兼并3. 一些商人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自发组成了既“亲密”又松散的商人群体一一商帮。这些商帮主要活跃于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唐宋时期 D. 明清时期【答案】D.【解析】据所学可知明中期以后,随着商业的发展,出现了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自发组成的既“亲密”又松散的商人群体,即商帮,据此分析可知商帮主要活跃于明清时期,故 D 项正确;春秋战国、秦汉、唐宋时期还没有出现商帮,故 ABC 项排除。【点晴】紧扣“商帮” ,再联系所学知识,很容易得出准确答案,这就要求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必须熟知。4. 明清时期最著名的丝织中心是A. 苏州和杭

5、州 B. 扬州和益州 C. 松江和成都 D. 长安和洛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明清时期最著名的丝织中心是苏杭地区,正确选项为 A 项。考点:古代中国丝织业的发展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可。难度小。5. 历代统治者重视并维护小农经济的根本目的是A.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B.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C. 维护社会安定 D. 维护自身的统治【答案】D【解析】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其目的,但不是根本目的,故 A 项排除;“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是目的,但不是根本目的,故 B 项排除;“维护社会安定”与“根本目的”不合,- 3 -故 C 项排除;

6、从统治者的角度看,很多措施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因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故封建统治者都采取了重视并维护的措施,故 D 项正确。【点晴】解题时紧扣“根本目的” ,从维护封建统治的角度分析归纳即可。6. 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B. 统治者的偏好C. 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D. 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7. 北宋中期, “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这表明交子

7、A. 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 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 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 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经济,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可见交子是民间发型具有交易功能的纸币,所以符合题意的是 A 项,题干中说到的是纸币产生之后会引发纠纷,但不是说纸币是在纠纷中产生,排除 B 项;CD 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8. 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这说明该地A. 手工工厂普遍建立起来 B. 农业生产地位下降C.

8、 手工业实现专业化生产 D. 农工商业协调发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 “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等,材料的核心意思,即体现手工业的专业化发展状况。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C 项符合题意。其余 ABD 三项材料无从体现,属于无关项。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明末时期手工业的专业化发展.9.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 4 -过于蚕桑也。 ”这一

9、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A. 棉布柔软结实,价格便宜 B. 棉纺织业技术进步C. 棉布保暖性好,可以御寒 D. 棉花种植面积扩大【答案】B【解析】从“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可以看到棉布的普及程度是相当高的,实际上强调了棉布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反映出的是棉纺织技术的进步,故 B 项正确;“价格便宜”在材料中无反映,故 A 项排除;“棉布保暖性好,可以御寒”是对现象的陈述,不是原因,故 C 项排除;“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材料中无反映,故 D 项排除。【点晴】解题时需要紧扣“原因” ,分清楚原因与材料的历史现象陈述,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 宋代有人说:“人生不可

10、无田,有则仕宦出处自如,可以行志。不仕则仰事俯育,不致丧失气节。有田方为福。 ”宋人的这种思想在此后的千余年间十分流行。这一现象A. 促进小农经济的稳定与强固 B. 化解了官僚政治的内在矛盾C. 导致土地占有趋向豪强地主 D. 阻碍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朝农业发展状况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分析、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中“人生不可无田” 、 “有田方为福” ,可知宋人中仕宦、不仕者都重视田亩的拥有,这种思想会促进小农经济的稳固,A 项表述准确,符合题意,正确;B 项中“化解矛盾”不符合史实,与材料信息不相关,排除;C 项“趋向豪强地主” ,材料信息体现不出,排

11、除;材料提及的是对小农经济的重视,D 项属于无关项,排除。故选 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小农经济及其状况【名师点睛】对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认识与理解。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一是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古代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11. 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 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 70左右。这

12、种现象A. 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 B. 有利于加速社会阶层的流动- 5 -C. 客观上有利于新的经济因素的增长 D. 是政府抑制兼并的结果【答案】C【解析】材料中主要是“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 ,与经济重心的难移无关,故 A 项排除;材料中的土地所有权分散化,主要分为地主、富农、中农、贫农,不能反映阶层流的的加速,故 B 项排除;土地所有权分散,说明人们不在全力关注土地,而是关注其他财富,这显然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 C 项正确;明清时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少数地主占有三分之一的土地也说明了土地兼并的严重,故 D 项排除。12. 晚明社会变迁一书说:“综合粗估结果,15701644 年美洲白

13、银总共大约有 12620吨流入了中国。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中国加张控制海外贸易 B. 明朝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C. 中国传流手工业较发达 D. 中国参与了西方的殖民掠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 项不是白银流入中国的原因,B 项与史实不符,明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 项手工业发达,出口增加故大量白银流入中国,D 项不符合史实,当时中国实行海禁政策。故本题选 C 项。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明代经济发展手工业发达13. 宋太祖时规定:“自今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税;当税各物,令有司件析,颁行天下,揭于板榜,置官宇之

14、屋璧,以遵守焉。 ”以上材料反映了A. 统治者逐渐放弃了“抑商”政策 B. 商人政治经济地位有较大提升C. 统治者以立法手段规范商业行为 D. 官商勾结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答案】C【解析】据所学可知古代中国没有放弃抑商的政策,仅是在某些时期对抑商的放松,故 A 项排除;材料中仅是以立法的形式保护商人的合法利益,无法得出商人的政治经济地位有较大提升,故 B 项排除;题干中宋太祖的的规定详细的法令条款,以防范官员侵犯商人的合法利益,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对官商勾结的结果进行阐释,故 D 项排除。14. 明代范潦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

15、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己矣。 ”对材料分析准确的是A. 松江地区商品经济发展 B. 儒家思想影响日渐式微.C. 江南社会风气逐渐败坏 D. 经济变动冲击伦理观念- 6 -【答案】D【解析】材料中反映的主题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伦理观念的影响,故 A 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对儒家思想的发展状况阐释,故 B 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对江南社会分气逐渐败坏进行阐释,故 C 项排除;据材料中“(松江)嘉、隆以来” “伦教荡然,纲常己矣”等信息可得出经济变动冲击了伦理观念,故 D 项正确。15. 下面是某位学生在学习“新航路开辟”时制作的表格,其内容城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选项方向支持国家航海家主要贡献A向东

16、葡萄牙迪亚士航行到美洲最南端-好望角B向西葡萄牙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非洲海岸到达印度C向西西班牙哥伦布渡过大西洋,到达美洲D向东西班牙麦哲伦航队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据所学可知葡萄牙支持的航海家迪亚士到达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而不是美洲,故A 项排除;达伽马与迪亚士一样均是向东出发,而不是向西,故 B 项排除;西班牙支持的航海家哥伦布跨过大西洋,到达美洲,故 C 项正确;西班牙支持的麦哲伦向西及其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故 D 项排除。【点晴】该题主要以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为背景史料,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要求不高,但是需要熟知基础知识。16. 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