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第3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679074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第3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第3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第3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第3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第3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第3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第3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6-20172016-2017 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学期第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学期第 3 3 次模拟考试语文次模拟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一)文本阅读一(一)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戉:早期王权的象征王者,一国之主。其形三横一竖,为何这样的构形?汉字早期在表达这个王字时,以器具 “戉”的象形来指代“王”,表明了“戉”即“王”的含义。不过这个原初的字义,似乎 很快就被淡忘了。两周到西汉时期对“王”字的解释,臆断成分很重。孔子曰:一贯三 为王。”董仲舒曰:“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孔子和董仲舒都没有将这个字解释准确。甲骨文的发现,为推定“王”字的本初意义提供了

2、证据。文史学家吴其昌说,戊、戉、戍、 成、咸诸字皆由石斧的形状演化而来,其锋刃左右旁向者衍为上述各字,其锋刃向下时则 衍为工、士、壬、王诸字。这个斧头的形状,居然造就了如此多的字形,斧头的方向判定 了字的意义,让我们见识了古人造字的意趣。考古学家林沄有专文说王,论“王”字 本像无柄且刃缘向下的斧钺之形,本表示军事统率权,后来这军事统率权的象征演变为王 的权杖。戉()的象形,是王字定形的基础,这已经成为古文字学家的共识。历史学家徐中舒也说 戉的写法,“像刃部下向之斧形,以主刑杀之斧钺象征王者之权威”。甲骨文存在的商代, 钺已经是青铜质,而戉字的出现却是更早时代的事,良渚文化陶器上的刻画就是证据。

3、良 渚文化玉戉的背后,也许已经有了王权的定义吧。戉这个字,可以给相关的字形字义更多的提示。有研究者论“辛”,说最早的甲骨文“辛” ,是一把执行最严厉刑法的割人肉用的锋利小刀,三面有刃,字的下尖或左偏或右偏,表 示刀锋歪斜,类似雕刻刀。这样解释其实并不到位,“辛”( )的字形其实是一柄刃部向 上的戉,下面那个尖尖其实是柄,刃在上方,那些学者显然是将它认倒了。再看看带有“辛”字根的“辟”(),甲骨文写成用戉砍掉了一个人的头的样子,所以这是一种极重的刑罚,砍头,古代谓之“大辟”。王是下达或者执行“大辟”的主体,所以 王又有了“辟”这样奇怪的代称,这与用戉代称王的意义是一样的。诗经中有辟王, 如大雅棫

4、朴有“济济辟王,左右趣之。济济辟王,左右奉璋”,这里说的“辟王”, 就是周天子。汉代贾谊新书审微说到这样一个故事:卫侯要朝见于周天子,掌管接 见事务的周行人问他的名号,说是叫“卫侯辟疆”。周行人郑重地对卫侯说,辟为天子之 号,诸侯是用不得的。卫侯不得已临时更改了自己的名字,如此天子才接受了他的朝见。2古人将天子、辟、璧相提并论。辟之名,可以是天子,也可以就是璧。金文璧()字恰恰 是借用了辟字的字形,借形亦借义,只是在字下加了个“玉”。璧是献给天子的,璧因此 有了天子的称名“辟”。璧是由辟而来,辟即为戉。在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 中,都发现过璧形戉,也许透露出了一个信息:璧与戉之间本来是

5、可以画等号的,都是王 权的体现。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字的构形是由器具“戊”的象征指代而来的,“戊”像斧头之形,其锋刃向下, 就衍生出了“王”的字形。B.“辛”的字形是一柄刃部向上的戊,用来执行割人肉的刑罚,但是一些学者将它认倒了, 把它当做一把三面有刃的小刀。C.“辟”字的甲骨文写成了用戊砍掉一个人的头,而下达或执行砍头刑罚的主体是王,所 以“辟”字又可以用来代称王。D.“璧”是献给天子的,所以古人造字时借用了代表天子的“辟”字,然后在字下加上了 玉字,于是就成了“璧”字。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孔子和董仲舒采取臆测方法,没有将王字含义解释准确

6、,所以汉字的造字研究不能有主 观想象,而应依据材料,科学推断。B.古人造字仅从斧头锋刃的左右旁向和向下方向,就衍生出了不同的系列字形,形成了字 的意义,由此可见古人造字的意趣。C.卫侯参见周天子,改了“辟疆”的名字,才得朝见,可见当时对“辟”字的用法,有明 显限制,不可以随便用这个字取名。D.判定文字的构形及意义,可以依据文字象形的特点,还可以用出土文物进行佐证,甚至 能在原始的刻画中找到蛛丝马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刃缘向下的斧钺之形,虽然学者林沄认为表示军事统率权,徐中舒认为主刑杀,但 是他们都认为其象征王者权力。B.作为斧形的器物,“戊”有石质、青铜质和玉质,良

7、渚文化陶器上的刻画证明“戊”字 的出现在商代青铜材质的钺之前。C.作者引用大雅棫朴中“辟王”的例子,是为了证明“辟”可以作为王的代称,这 一结构和“戊”代称王是一样的。3D.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中,发现的璧形戊,证实了璧是王权的体现,所以璧 和戊所代表的含意基本是等同的。【答案】1B2A3D【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 项“辛的字形是一柄刃部向 上的戊,用来执行割人肉的刑罚”说法错误,原文表述的是“有研究者论辛,说最早 的甲骨文辛,是一把执行最严厉刑法的割人肉用的锋利小刀”,也就是说,“用来执 行割人肉的刑罚”是有些学者的观点。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

8、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 项“孔子和董仲舒采取臆测方法”错 误,原文说的是“臆断的成分很重”;另外“造字研究不能有主观想象”的说法过于绝对。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 项“证实了”说法错误,原文说的 是“也许透露出了一个信息”。(二)文本阅读二(二)文本阅读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没有学生的老师任章早晨,太阳刚刚升起,他就站在堂屋中间的八仙桌后。八仙桌上放着一根枝条。他表情严 肃,两手撑在桌的两角,身子微微前倾,环顾堂屋里一把把排列整齐的椅子,他喊:“同 学们,上课了!”表叔叹一口气,说:“三儿的课又开始了。”我没看见过他上课时的情景,我好奇地望着 他。他迎着从门楣里投射

9、进来的一束阳光,穿着整齐的中山服,很气派,很儒雅,阳光勾 勒出他的身影。4他开始在八仙桌后踱步。我观察了好一会儿,他从堂屋的南头走到北头,再从北头走回南 头,沉思的样儿。我发现,他接近墙根的进候,绝不多停留一会儿,又折回身,继续走。 他的皮肤很白,不是那种没见紫外线的白皙,是病态的苍白。表叔告诉我,他走得那么准 确。表叔说,他的讲坛长度和堂屋宽度差不多,表叔叫我不要打扰他。太阳在不知不觉中升起,有一竿子高了。他手里攒着教鞭,在巡视他的学生呢。 表婶从房 间里出来,身子擦动了堂屋门口的那把椅子。他发现了,他拎着教鞭走到那把椅子跟前。 他举起教鞭,向下点去。教鞭在椅子把手的上边突然停住,他说:“上

10、课时,不要捣乱。 我的教鞭敲在你的脑袋上,会疼呢。”他的表情有些严肃,严肃中又带着微微笑意。表叔说,两年前,他从师范学校毕业了,他坚决回到山村小学。去年,一场暴雨突如其来, 他在疏散学生时,屋顶一根虫蛀腐蚀了的脊檩断了,砸在他的脑袋上,他就这样了不知从哪里钻出了乌云,发酵似地膨胀,遮住了太阳,天阴了下来。他跑出堂屋抬头仰望, 旋即又奔了回去,看着屋顶。他焦躁起来,说:“同学们,暴雨要来了,赶快出教室!”我 看见他忙乎起来,一把把椅子被他从堂屋搬到院子里。他一边忙乎一边喊:“同学们不要 挤!不要怕,有我呢。”我沉不住气了,我真想过去帮他一把。我瞧了表叔一眼,表婶低声 说,别过去,他疯病发了,过一

11、阵就会好了。我真想过去支援他,他需要帮助。我看他像 热锅上的蚂蚁,在堂屋院子间疯狂地穿梭,我真不忍心他那么孤独。太阳钻出乌云。他终于停下来,哭腔哭调地说:“塌了,塌了,我们的教室塌了。你们吃 吧,喝吧,你们不修教室,会有人收拾你们的。”他的声音低下来,似乎在念咒语。我望 着环绕小山村的山岭,好似表叔的房子在下沉,下沉。他的神色开始恢复正常,像是经历了一场风暴。现在,他表情呆滞、冷漠。他根本不看我 们一眼,似乎我们不存在,他穿过我们中间,径直走回他的屋子。我走到八仙桌的后面他的讲坛上。我学着他的样子,在讲坛上踱步,想体验当老师的 感受。踱步中,我无法不想着他这位没有学生的老师,所以,我感觉我的步

12、子越来越 重!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题目叫“没有学生的老师”,匠心独运,在矛盾的词语组合中,设置了悬念,吸引了读 者的注意,同时也暗示了小说的内容。B.“表叔叹一口气,说,三儿的课又开始了。”这一声叹气,既包含着表叔对三儿病 态的无奈,也有对三儿这种病态行为的不满。C.三儿用教鞭向下点去的动作描写,内涵丰富,从侧面生动地表现了三儿对学生的严格要 求,也包含着他对学生的深深爱意。D.小说语言简洁而生动,人物形象个性鲜明,通过对三儿这样普通的乡村教师的叙述,表 达了一个深刻的现实主题教育公平。5文中画线处都写到“太阳”,结合小说内容分别说明其作用。56小说结尾

13、说“我感觉我的步子越来越重!”试分析其原因。【答案】4A5“太阳刚刚升起”,点明时间,说明乡村教师工作的辛苦,三儿的敬业。“门楣里 投射进来的一束阳光”“ 阳光勾勒出他的身影”,烘托了三儿气派、儒雅的形象。“太 阳在不知不觉中升起,有一竿子高了。”点明时间,说明三儿工作的认真。6对三儿的现状感到痛心。对广大乡村教师处境的忧虑。对乡村教育得不到有关部 门重视的沉痛。【解析】4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分析表达技巧的能力。B 项“也有对三儿这种病态行为的不满”说 法错误,原文人物没有这种意思。 C 项“从侧面生动地表现了三儿对学生的严格要求”错 误,这些应是正面描写。D 项“表达了一个深刻的现实主题教育公

14、平”错误,“教育 公平”不是本文的主题。5本题考查鉴赏环境描写的能力。解答该题,首先要从文中找出写到“太阳”的有关内容, 然后结合语境及小说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特点和小说的主旨等方面考虑,如第一处“太阳刚 刚升起”是为了点明时间;第二次“门楣里投射进来的一束阳光”“阳光勾勒出他的身影” 是为了展现三儿的人物形象;第三处“太阳在不知不觉中升起,有一竿子高了”又是在点 明时间。这些都是为了展现三儿这一主要人物形象的,分点作答意思对即可。6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该题,应当 结合小说语境及主题考虑,作者说“我感觉我的步子越来越重”是在看到三儿的现状之后 的,体现

15、了作者的心情沉重,其原因一方面是为了三儿痛心,另一方面,结合文中的“屋 顶一根虫蛀腐蚀了的脊檩断了”“你们吃吧,喝吧,你们不修教室,会有人收拾你们的” 等内容考虑分析,言之有理即可。(三)文本阅读三(三)文本阅读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6文心清如许,译笔生豪情1912 年,朱生豪出生于浙江嘉兴。他幼年失怙,家境中落。然而,他痴迷读书,从无懈怠, 从秀州中学到之江大学,教会学校的背景培育了他中英文俱佳的文学功底,诗文清秀,才 华颖脱。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执教之江大学,对这位学生的才华“一唱三叹”,赞为“不 易才”。20 世纪 30 年代,朱生豪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此时国民党当局在“攘外必先安内

16、”政策 下进行文化围剿。他在当时上海的世界书局任职,耳闻目睹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思想上 愤懑彷徨。书局英文部负责人詹文浒先生了解到朱生豪的中英文功底,向他作出了重要建 议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这个建议让这位温和腼腆、“渊默如处子”的青年文人,胸中翻涌起了豪迈的激情。朱生 豪在给妻子的信中说:“某国人说中国是无文化的国家,连老莎的译本都没有。我这两天 大起劲”朱生豪说的“某国”就是当时觊觎中华、到处挑衅的日本。莎士比亚戏剧大部分为诗体剧。一位学者曾评说:只有诗人方得译出诗人之剧。朱生豪在 新旧体中文诗词方面极富老化他的英文诗歌创作也十分有灵气,具有清新自然的田园牧歌 风格。然而,莎剧如按中文诗体来译,难度极大,且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上受限颇多,最终, 朱生豪决定用散文体来翻译莎剧。尽管如此,朱生豪在处理剧本中的歌词及念白时,仍尽量采取诗体形式,在韵律、节奏和 意境的把握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以图存留莎翁原本的风貌。特别是针对不同的戏剧场 景,分别采用了自由体诗或诗经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