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678709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新余市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江西省新余市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江西省新余市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江西省新余市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江西省新余市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新余市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新余市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江西省新余市江西省新余市 2016-20172016-2017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生物试题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基因为 MmNn 的某高等动物细胞,其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A. 该细胞中含有 8 条染色体,2 个染色体组B. 该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卵细胞C. 基因 N 与 n、n 与 n 分别在 M、M期分离D. 该细胞中有 2 对同源染色体【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图中细胞含有 4 条染色体,2 个染色体组,A 错误;细胞中没有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该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

2、产生的子细胞是卵细胞和第二极体,B 错误;基因 N 与 n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n与 n 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所以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离,C 正确;该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染色体的数目、行为,以及细胞质的分裂方式,判断细胞所处的时期。2. 现有四个果蝇品系(都是纯种),其中品系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若需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下列哪种交配类型品系隐性性状均为显性残翅黒身紫红眼相应染色体、2A. B. C. D. 【答案

3、】D【解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果蝇品系中只有品系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又控制翅形和体色的基因都位于号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所以选择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基因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只能用或。所以 D 选项是正确的。【点睛】注意:验证决定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要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是红绿色盲又是 XXY 的患儿,从根本上说,前者的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后者的病因发生的时期是A. 与母亲有关,

4、减数第二次分裂 B. 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C. 与父母亲都有关,减或减 D. 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答案】A【解析】依题意,红绿色盲孩子的基因型为 XbXbY,表现正常的夫妇的基因型是 XBXb和XBY,由此可推出该患儿是由母亲产生的卵细胞 XbXb与父亲产生的精子 Y 受精后所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所以该患儿的致病基因来自于母亲,两条 X 染色体来自于母亲;正常情况下,母亲的卵原细胞中只含有一条 X 染色体携带有致病基因 b,经减数分裂所形成的卵细胞中也只含有一条 Xb染色体,若出现两条 Xb染色体,说明卵原细胞在形成卵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着丝点分裂后所形成

5、的两条 Xb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综上所述,A 项正确, B、C、D 三项均错误。【点睛】快速阅读,抓关键词:“正常的夫妇” 、 “既是红绿色盲又是 XXY 患者” 、 “前者(红绿色盲)的病因” 、 “后者(多出一条 X 染色体)的病因” 。准确定位知识点:由“关键词”展开联想,做到“准确定位知识点”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本题的知识点有:a.人类的男性和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 XY 和 XX; b. 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只位于X 染色体上;c. 在正常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 X 的卵细胞。逆向推导,顺向作答:在准确定位知识点的基础上,结合题意,红绿色盲孩子的双亲均正常推出:母亲是携带3者

6、结论:该患儿的致病基因来自于母亲;红绿色盲孩子的染色体组成:XbXbY相关的卵细胞染色体组成:XbXb结论:母亲的相关的卵原细胞在形成卵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两条 Xb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4. 下列关于 DNA 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构成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B. 由一个 DNA 分子复制形成的两个子代 DNA 分子的分离与着丝点分裂不同时发生C. 双链 DNA 分子中,若一条链上=b,则另一条链=bD. 体内 DNA 分子中氢键含量越多,DNA 分子越稳定【答案】B【解析】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构成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A 正确;由

7、一个 DNA 分子复制形成的两个子代 DNA 分子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因此它们的分离与着丝点分裂同时发生,B 错误;DNA 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 DNA 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因此,双链 DNA 分子中,若一条链上(A+T)/(G+C)=b,则另一条链(A+T)/(G+C)=b ,C 正确;体内 DNA 分子中氢键含量越多,DNA 分子越稳定,D 正确。5. 将全部 DNA 分子双链经32P 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 2N)置于不含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 4 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染色体含32P 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

8、是A. 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 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 1/2B. 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C.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 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 1D. 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答案】C【解析】若进行有丝分裂,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每个子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标记;当细胞处于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染色单体随机分开,具有32P 标记的染色体也随机进入 2个子细胞,所以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后产生的 4 个子细胞中,含32P 染色体的子细胞 2 个或3 个或者 4 个均有可能,A 错误;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有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B 错误

9、;若进行减数分裂,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的 4 个子细胞,说明 DNA 只复制一次,因此含32P 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 1,C 正确;若子细胞中染色体不都含32P,说明 DNA 分子复制不止一次,则一定进行的是有丝分裂,D 错误。46. 如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 DNA 分子中 a、b、c 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 、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在每个植物细胞中,a、b、c 基因都会表达出相应蛋白质B. a、b 互为非等位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时可自由组合C. b 中碱基对若发生了增添、缺失或替换,则发生了基因突变,但性状不一定改变D.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尾端

10、存在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答案】C【解析】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b、c 基因不一定在每个细胞中都会表达,A 错误;a、b 基因位于一个 DNA 分子上,在遗传时遵循连锁定律,B 错误;b 中碱基对发生变化,属于基因突变,但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改变,C 正确;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 mRNA 上,基因的本质是 DNA,D 错误【考点定位】基因突变【名师点睛】学生对基因突变理解不清基因突变与生物性状的关系(1)基因突变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碱基对影响范围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替换小只改变 1 个氨基酸或不改变增添大不影响插入位置前,但影响插入位置后的序列缺失大不影响缺失位置前,但影响缺失位

11、置后的序列(2)基因突变未引起生物性状改变的原因突变部位:基因突变发生在基因的非编码区。5密码子简并性:若基因突变发生后,引起了 mRNA 上的密码子改变,但由于一种氨基酸可对应多个密码子,若新产生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对应的是同一种氨基酸,此时突变基因控制的性状不改变。隐性突变:若基因突变为隐性突变,如 AA 中其中一个 Aa,此时性状也不改变。7. 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A. 在 RNA 聚合酶作用下 DNA 双螺旋解开B. DNARNA 杂交区域中 A 应与 T 配对C. mRNA 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D. 该过程只能发生在真核细胞细胞核中【答案】A【解析】转录过

12、程中,在 RNA 聚合酶的作用下 DNA 双螺旋解开,A 正确;DNARNA 杂交区域中 A 应与 U 配对,B 错误;一个 mRNA 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翻译过程,得到多条肽链,C 错误;图示转录和翻译过程是在同时空进行的,发生在原核细胞中,D 错误。8. 周期性共济失调是一种编码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蛋白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遗传病,该突变基因转录形成的 mRNA 长度不变,但合成的多肽链缩短,使通道蛋白结构异常而导致遗传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翻译的多肽链缩短说明编码基因一定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B. 该病例说明了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C. 突变导致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

13、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改变D. 患该病的基因可能是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而导致 mRNA 上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答案】D【解析】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转录出的 mRNA 长度相同,但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异常多肽链较正常多肽链短,可能原因是基因中碱基发生替换,使对应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导致 mRNA 上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故 A 项错误,D 项正确;周期性共济失调是一种编码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蛋白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遗传病,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 项错误;突变不会导致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改6变,C 项错误。【点睛】本题以周期性共济失调为素材,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

14、翻译、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突变等相关知识,需要考生认真审题并从中获取有用信息。 例如, “该突变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 长度不变,但合成的多肽链缩短” ,由此可推知该突变基因最可能是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使对应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导致 mRNA 上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9. 基因型为 AaBb(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植物,将其花粉离体培育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所有成体进行自交,产生的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A. 2 种,11 B. 4 种,1111C. 2 种,31 D. 4 种,9331【答案】B【解析】花粉是配子,只含一半的染色体。基因型为 AaBb(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植物,可产

15、生 AB、Ab、aB、ab 共 4 种花粉,将其花粉离体培育成幼苗,可得到基因型为AB、Ab、aB、ab 的 4 种数目相等的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由于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可得到基因型为 AABB、AAbb、aaBB 和 aabb 四种数目相等的纯合子,所有成体进行自交,由于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所以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有 4 种,其比例是 1111,因此,B 项正确,A、C、D 项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单倍体育种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基因成单存在。单倍体和单倍体育种的概念容易混淆:单倍体是用配子发育成

16、一个个体,单倍体育种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花药离体培养等)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再通过某种手段使染色体组加倍(如用秋水仙素处理) ,从而使植物恢复正常染色体数。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且后代都是纯合子。10. 某目的基因两侧的 DNA 序列所含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位点如图所示,最好应选用下列哪种质粒作为载体A. B. 7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目的基因左侧有限制酶 Nhe和 Alu的识别序列,右侧有限制酶 Nhe和 Sma的识别序列,若仅用限制酶 Nhe,能获取目的基因,但可能会导致自身环化或于运载体反向连接;若选用限制酶 Nhe和 Alu,可能获取的是不含目的基因的 DNA 片段;因此最后选用限制酶 Nhe和 Sma来切割解:A、目的基因只有一侧含有限制酶 Nhe的识别序列,用此酶不能获取目的基因,A 错误;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