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考试练习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637456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计算机考试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全国计算机考试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全国计算机考试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全国计算机考试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全国计算机考试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计算机考试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计算机考试练习(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提供约 400400 多道单选题,大家务必多看几遍,甚至可以考虑记下来(若有时间话可看一下我给大家布置的平时作业(大约大约 1000000 多题,为了方便获取,附在本目录多题,为了方便获取,附在本目录下下)。3至于“统考专栏”中“统考练习”或“统考模拟”(随机产生)中的题目,可以不去做,因为它们全来自这里的 1000 多道题。4统考题中有 40 分单选题,在各章中所占的比例为:15:5:2:2:2:4:2:4:4(一共 40 分)。5操作题(共 60 分)所占分数分布如下:操作系统应用(以文件操作为基础) 1 题

2、8 分Word 操作题 2 题 2*8=16 分Excel 操作题 1 题 6 分 (原来是 2 题)Powerpoint 操作题 1 题 6 分Internet 应用操作题 2 题 2*6=12 分Outlook Express(邮件操作) 1 题 6 分压缩软件 WinRAR 的使用 1 题 6 分(新增)6按教学要求,学习中心要组织一次考前上机模拟考练习(具体时间你可以去电话问一下)。内容是:熟悉考试环境,做 13 套真题。如果你真没有时间去,请按如下要求做:单击“统考专栏”,进入“计算机应用基础”,选择“模拟环境下载”,再单击左侧的“环境下载”项,开始下载,可保存到 D:盘或 E:盘的

3、根目录下,文件名是 test.rar。解压缩后单击“Autorun.exe”文件安装(Windows XP 系统支持,Internet Explorer 6.0 以上版本不能用),安装完毕即可进入系统练习几遍,这里有考试环境模拟和真题,遗憾的是只有很少的题目。注意该模拟软件中不包括 WinRAR 操作题。7做统考复习资料的先后次序是:(1)做“Test1 单选题”,已提供参考答案;(2)做“test2 学院机考题”,复习巩固计算机最基本的操作;(3)安装好模考环境,做上几遍;(4)务必完成“Test3 截下来的 4 套统考真题”,其中操作题只有一部分,未来得及完善;(5)如果你有时间或你想先听

4、一遍老师怎么讲统考复习课,则可单击“统考专栏”,点击进入计算机应用课程,单击“复习指导”即可;(6)如果你有时间还可以做“Test4 操作题总汇”。8请记住我的两点建议:(1)临阵磨枪不快也亮;(2)国家统考纪律甚严,不要报有侥幸心理,更不要考试作弊,可能会影响你的毕业。第第 1 章:(所占的比例相对来说较大)章:(所占的比例相对来说较大) 1自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经历了四个时代,划分时代的主要依据是计算机的_。A. 规模 B.功能 C.性能 D.构成元件 2第一台计算机是在 1946 年在美国诞生的,该机的英文缩写是_。A.ENIAC B.EDVAC C.EDVAE D.MARK (音译为:埃

5、尼阿克)3当前的计算机一般被认为是第四代计算机,它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是_。A.集成电路 B.晶体管 C.大规模集成电路 D.电子管 4当前计算机的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_。A辅助设计 B科学计算 C数据处理 D过程控制同时记一下,计算机应用最早的领域是“科学计算”。 5早期的计算机体积大、耗电多、速度慢,其主要原因是制约于_。A.元材料 B.工艺水平 C.设计水平 D.元器件 6现代计算机之所以能够自动、连续地进行数据处理,主要是因为_。(参考 p.3 倒数第 1 段。) A.采用了开关电路 B.采用了半导体器件C.采用了二进制 D.具有存储程序的功能(类似的题目还有:电子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原理是_

6、。答: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 7电子计算机按规模和处理能力划分,可以分为_。(参考第 p.2p.3)A.数字电子计算机和模拟电子计算机 B.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C.巨型计算机、中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D.科学与过程计算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和数据计算机 8将计算机分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两类的分类标准是_。(参考第 p.2 p.3)A.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方式 B.计算机使用范围C.机器的规模 D.计算机的功能和处理能力 9既可以接收、处理和输出模拟量,也可以接收、处理和输出数字量的计算机是 _。A.电子数字计算机 B.电子模拟计算机 C.数模混合计算机 D.专用计算机类似的题目还可看如下:计算

7、机可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和数模混合计算机,这种分类是依据_。A.功能和用途 B.处理数据的方式 C.性能和规律 D.使用范围(答:选择B) 10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是自动控制、数据处理、辅助设计和_。A.天气预报 B.资料检索 C.视频处理 D.科学计算 11 时至今日,计算机仍采用存储程序原理,原理的提出者是_。A、莫尔 B、比尔盖次 C、冯诺依曼 D、科得(E.F.Codd) 12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_。A.程序外接 B.逻辑连接 C.数据内置 D.程序存储 13 下列各项中,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特点是_。A.存储程序与自动控制 B.高速度与高精度 C.可靠性与可用性 D.有

8、记忆能力 14 计算机应用中最诱人、也是难度最大且目前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是_。A人工智能 B信息处理 C过程控制 D辅助设计 15 衡量计算机存储能力重要指标是_。A.字长 B.存取速度 C.存储容量 D.总线宽度 16 计算机辅助制造的英文缩写是_。A.CAD B.CAI C.CAM D.CAT记忆: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 , 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 17 计算机的通用性使其可以求解不同的算数和逻辑问题,这主要取决与计算机的 _。A.高速运算 B.指令系统 C.可编程性 D.储存功能 18 当前气象预报已广泛采用数值预报方法,这主要涉及计算机应用中的_。A.

9、数据处理和辅助设计 B.科学计算与辅助设计C.科学计算和过程控制 D.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 19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它的最大好处在于_。A. 节省人力 B. 存储容量扩大 C. 可实现资源共享 D. 使信息存取速度提 20 信息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应,它的表现形式被统称为_。A.信号 B.图形 C.处理 D.数据 21 所谓的信息是指_。A.基本素材 B.非数值数据 C.数值数据 D.处理后的数据 22 数据是信息的_。A.翻版 B.延续 C.载体 D.副本 23 信息实际上是指处理后的数据。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_。A.报纸登载举办商品展销的信息 B.计算机C.电视中计算机产品广告

10、 D.各班各科成绩 24 Caps Lock 键是_。A. 字母大小写锁定键 B. 换挡键 C. 退格键 D. 回车键 25 通常所说的退格键是_。A BACKSPACE B Shift C Enter D Ctrl(shift 表示换挡键,Enter 为回车键) 26 在计算机内部,所有信息(即各种多媒体信息)的存储形式都是_。A. 字符 B. 二进制码 C. BCD 码 D. ASCII 码 27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数值、文字、语音(声音)、图形和_,都是不同形式的数据。A 多媒体 B 表达式 C 函数 D 图像(说明:而且这些不同形式的数据均是以二进制码表示的。例如,第 9 章的计算机多

11、媒体技术中要讲到的“声音”,它是个模拟数据,必须经过声卡将之转换为二进制数,才能被计算机处理。) 28 二进制数中数码的个数是_。A.2 B.8 C.9 D.10 (提示:只有“1”和“0”两个数码,所以选 A。如果有人问你,十六进制数中的数码个数是多少?答:是 16 个。下面有一道题目也涉及到这方面的问题。) 29 为了避免混淆,十六进制数在书写时常在后面加上字母_。A. B B. O C. D D. H(说明:B 表示二进制数,O 表示八进制数,D 表示十进制数) 30 二进制数 1011010 转换成十进制数为_。A. 103 B.90 C.171 D.71(注意,如果是统考,据我所知,

12、附件中的计算器是打不开的,所以手工还是要会换算的,希望大家要有一个心里准备。该题参考: 1011010=1*26+0*25+1*24+1*23+0*22+1*21+0*20=64+16+8+2=90 )31 把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十进制数 98 相当于二进制数_。(参考 p.8,看 一下 125 是如何被转换为二进制数的,即不断地用 2 去除,把得到的余数排列起来。 )A1100010 B1101111 C1110001 D1011011 32 把下列十六进制数(4B6)H 转换为十进制数,结果是_。A. 1003 B.1207 C.888 D. 1206提示:(4B6)H=4162+11161+6160=1024+176+6=(1206)D十六进制数的 B 相当于十进制数中的 11,还可看:16 进制中有 16 个数码:0 、1 、 2 、 3 、4、5、6、7、8、 9 、 A 、 B 、C 、D 、E、F33 16 进制数的数码中,最大的一个是_,相当于十进制中数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