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安徽物理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jinli****o2018 文档编号:45598506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1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高考安徽物理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0高考安徽物理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0高考安徽物理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0高考安徽物理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0高考安徽物理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高考安徽物理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高考安徽物理试卷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 高考安徽物理试卷及答案 物理 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第 1 页至第 5 页,第卷第 6 页至第 12 页。全卷满分 300 分。 考生注意事项: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 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 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卷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

2、,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卷(选择题 共 120 分) 本卷共本卷共 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分,共分,共 1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伽利略曾设计如图所示的一个实验,将摆球拉至 M 点放开,摆球会达到同一水平高度上的 N 点。如 果在 E 或 F 处钉子,摆球将沿

3、不同的圆弧达到同一高度的对应点;反过来,如果让摆球从这些点下落,它 同样会达到原水平高度上的 M 点。这个实验可以说明,物体由静止开始沿不同倾角的光滑斜面(或弧线) 下滑时,其末速度的大小 A只与斜面的倾角有关 B只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C只与下滑的高度有关 D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答案】C 【解析】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和摆球实验,斜面上的小球和摆线上的小球好像“记得”起自己的起始高度, 实质是动能与势能的转化过程中,总能量不变。物体由静止开始沿不同倾角的光滑斜面(或弧线)下滑时, 高度越大,初始的势能越大转化后的末动能也就越大,速度越大。选项 C 正确。 15一列沿 x 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

4、的波形如图所示。P 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从该时刻开始的 一段极短时间内,P 的速度v和加速度a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v变小,a变大 Bv变小,a变小 Cv变大,a变大 Dv变大,a变小 【答案】D 【解析】由题图可得,波沿 x 轴方向传播,P 质点在该时刻的运动方向沿 y 轴正方向,向平衡位置靠近, 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v变大,a变小,选项 C 正确。 16如图所示,在 xOy 平面内有一个以 O 为圆心、半径 R=0.1m 的圆,P 为圆周上的一点,O、P 两点连 线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 。若空间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E=100V/m,则 O、P 两点的电势差可表示为 x/m

5、 y/m O P P x y O M N E F 2010 全国高考物理试题解析集 第 1 页 共 8 页 A10sin (V)opU B10sin (V)opU C10cos (V)opU D10cos (V)opU 【答案】A 【解析】在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 U=Ed,而 d 是沿场强方向上的距离,所以sinOPdR ,故:100 ( 0.1sin )10sin (V)opU ,选项 A 正确。 17为了对火星及其周围的空间环境进行探测,我国预计于 2011 年 10 月发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 号”。假设探测器在离火星表面高度分别为 h1和 h2的圆轨道上运动时,周期分别为 T

6、1和 T2。火星可视为 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且忽略火星的自转影响,万有引力常量为 G。仅利用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 A火星的密度和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火星的质量和火星对“萤火一号”的引力 C火星的半径和“萤火一号”的质量 D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火星对“萤火一号”的引力 【答案】A 【解析】由于万有引力提供探测器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有2 12 112() ()()MmGmRhRhT;2 22 222() ()()MmGmRhRhT,可求得火星的质量2323 12 22 124()4()RhRhMGTGT和火星的半径22321 122311ThhTR T T ,根据密度公式得:333 44

7、3MMM VRR。在火星表面的物体有2MmGmgR,可得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2GMgR,故选项 A 正确。 18如图所示,M、N 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R0为定值电阻,R1、R2 为可调电阻,用绝缘细线将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球悬于电容器内部。闭合 电键 S,小球静止时受到悬线的拉力为 F。调节 R1、R2,关于 F 的大小判断 正确的是 A保持 R1不变,缓慢增大 R2时,F 将变大 B保持 R1不变,缓慢增大 R2时,F 将变小 C保持 R2不变,缓慢增大 R1时,F 将变大 D保持 R2不变,缓慢增大 R1时,F 将变小 【答案】B 【解析】保持 R1不变,缓慢增大 R2时,由于 R0

8、和 R2串联,R0两端的电压减小,即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的电压 U 减小,带电小球受到的电场力UFqEqd电减小, 悬线的拉力为22()FmgF电将减E S R0 R1 R2 M N 2010 全国高考物理试题解析集 第 2 页 共 8 页 小,选项 B 正确,A 错误。保持 R2不变,缓慢增大 R1时,R0两端的电压不变,F电不变,悬线的拉力为 F 不变,C、D 错误。 19L 型木板 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 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 Q 相连,如图所示。若 P、Q 一 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 P 的受力个数为 A3 B4 C5 D6

9、 【答案】C 【解析】P、Q 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时,由于木板 P 上表面光滑,滑块 Q 受到重力、P 的支持力和弹簧沿 斜面向上的弹力。木板 P 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斜面的摩擦力、Q 的压力和弹簧沿斜面向下的弹力, 所以选项 C 正确。 2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方矩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两个边长相等的单匝闭合正方形 线圈和,分别用相同材料,不同粗细的导线绕制(为细导线) 。两线圈在距磁场上界面h高处由静 止开始自由下落,再进入磁场,最后落到地面。运动过程中,线圈平面始终保持在竖直平面内且下边缘平 行于磁场上边界。设线圈、落地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v1、v2,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的

10、热量分别为 Q1、 Q2。不计空气阻力,则 Av1 Q2 Dv1 =v2,Q10 表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t=0 时,一带 正电、质量为 m 的微粒从左边界上的 N1点以水平速度 v 射入该区域,沿直线运动到 Q 点后,做一次完整 的圆周运动,再沿直线运动到右边界上的 N2点。Q 为线段 N1N2的中点,重力加速度为 g。上述 d、E0、m、 v、g 为已知量。 (1)求微粒所带电荷量 q 和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 (2)求电场变化的周期 T; (3)改变宽度 d,使微粒仍能按上述运动过程通过相应宽度的区域,求 T 的最小值。 【答案】 (1)02E v(2)2dv vg (3)(21) 2v

11、 g【解析】 (1)微粒做直线运动,则 0mgqEqvB 微粒做圆周运动,则0mgqE t E O 2T T E0 -E0 d N1 N2 L1 L2 图 1 图 2 v 2010 全国高考物理试题解析集 第 6 页 共 8 页 联立得:0mgqE 02EBv (2)设微粒从 N1运动到 Q 的时间为 t1,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t2,则 12dvt 2vqvBmR 22 Rvt 联立得:12;2dvttvg 电场变化的周期 122dvTttvg (3)若微粒能完成题述的运动过程,要求 2dR 联立得:22vRg 11 设 N1Q 段直线运动的最短时间 t1min,由11 得 1min2vtg

12、因 t2不变,T 的最小值 m i n1 m i n2( 21) 2vTttg 24.(20 分) 如图,ABD 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 绝缘轨道,其中 AB 段是水平的,BD 段为半径 R=0.2m 的半圆,两 段轨道相切于 B 点,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场强大小 E=5.0 103V/m。一不带电的绝缘小 球甲,以速度 0沿水平轨道向右运动,与静止在 B 点带正电的小球乙发生弹性碰撞。已知甲、乙两球的 质量均为 m=1.0 10-2kg,乙所带电荷量 q=2.0 10-5C,g 取 10m/s2。(水平轨道足够长,甲、乙两球可视为 质点,整个运动过程无电荷转移) (1)甲乙两球碰撞

13、后,乙恰能通过轨道的最高点 D, 求乙在轨道上的首次落点到 B 点的距离; (2)在满足(1)的条件下。求的甲的速度 0; (3)若甲仍以速度 0向右运动,增大甲的质量,保 持乙的质量不变, 求乙在轨道上的首次落点到 B 点的距 离范围。 A E B R D v0 甲 乙 2010 全国高考物理试题解析集 第 7 页 共 8 页 【答案】 (1)0.4m (2)2 5/m s (3)0.41.6mxm 【解析】 (1)在乙恰能通过轨道的最高点的情况下,设乙到达最高点的速度为 vD,乙离开 D 点到达水平 轨道的时间为 t,乙的落点到 B 点的距离为 x,则 2 DvmmgqER 212()2mgqERtm Dxv t 联立得:0.4xm (2)设碰撞后甲、乙的速度分别为 v甲、v乙,根据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0mvmvmv乙甲 222 0111 222mvmvmv乙甲 联立得:v乙= v0 由动能定理得:22112222DmgRqERmvmv乙 联立得:5()2 5/DmgqE Rvm sm (3)设甲的质量为 M,碰撞后甲、乙的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