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培训课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5587438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83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培训课件(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7/1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 1 外科病人的外科病人的 体液体液失调失调 2012/7/1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 2 体液体液 1. 成分成分 水、电解质 2. 量量 量与性别、年龄、胖瘦有关占体重 男性60,女性50%55 儿童可达80,14岁后成人相仿 肌肉组织含水分较多(7580) 脂肪较少(1030) 3。分布分布 细胞内液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血浆 组织间液 2012/7/1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3 3 体液体液 各年龄组体液的分布(占体重) 项目 新生儿 1岁 214岁 成人 体液总量 80 70 65 60 细胞内液 35 40 40 40 细

2、胞外液 45 30 25 20 组织间液 39 25 20 15 血浆 6 5 5 5 2012/7/1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4 4 体液体液 体液中的水平衡 正常人体水的摄入与排出量是相对稳定的。通过饮水、 食物和体内内生水,每日得到20003000ml水;又通 过肾、消化道、皮肤和呼吸排出,从而维持平衡。 2012/7/1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5 5 体液体液 体液中的水平衡 摄入量(ml/日) 排出量(ml/日) 饮水 10001500 尿 10001500 食物中水 700 粪 150 氧化产水 300 皮肤 500 呼吸道 350 2012/7/1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

3、附属医院 6 6 体液体液 体液中的电解质平衡(电荷平衡与渗透压平衡) 体 液 阳离子 阴离子 渗透压(mOsm) 细胞外液 Na+ Cl-、HCO3-、蛋白质 290310 细胞内液 K+、Mg+ P3-、蛋白质 290310 2012/7/1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7 7 体液体液 功能性细胞外液功能性细胞外液 无功能性细胞外液无功能性细胞外液 特殊的细胞外液如浆膜腔液、关节液、脑脊液等,其维持体液平衡的作用甚小,一般仅占组织间液的10左右,即体重的12 2012/7/1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8 8 体液体液 渗透压渗透压 正常情况下,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中的粒子总数相等,所以

4、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一般为290310mmol/L 体液在正常情况下有一定的容量、分布和电解质离子浓度。机体必须保持它们的稳定,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2012/7/1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9 9 体液平衡的调节体液平衡的调节 机体主要通过肾来维持体液的平衡,保持内环境稳定。 肾的调节功能受神经和内分泌反应的影响 1.一般先通过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系统 来恢复和维持体液的正常透压 2. 然后通过肾素醛固酮系统来恢复和维持血容量。 当血容量锐减时,则优先保持和恢复血容量,使重 要生命器官的灌流得到保证 2012/7/1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0 10 体液平衡的调

5、节体液平衡的调节 当体内水分丧失时当体内水分丧失时 细胞外液渗透压即有增高,刺激下丘脑垂体后叶 抗利尿激素系统 1. 产生口渴,增加饮水 2. 促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远曲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加强水分的再吸收, 使尿量减少 血浆渗透压较正常增减不到2时,即有抗利尿激 素分泌的变化,使机体的水分保持动态的稳定 2012/7/1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1 11 体液平衡的调节体液平衡的调节 当细胞外液减少,特别是血容量减少时,肾素的当细胞外液减少,特别是血容量减少时,肾素的 分泌增加分泌增加 血管内压力下降,肾入球小动脉的血压也相应下降 1. 压力感受器压力感受器受到压力下降的刺激,使肾

6、小球 旁细胞增加肾素的分泌增加肾素的分泌;同时,随着血容量减少 和血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也相应下降,以致流经 远曲肾小管的Na量明显减少 2. 钠的减少钠的减少刺激位于远曲肾小管致密斑的钠感 受器,引起肾小球旁细胞增加肾素的分泌 2012/7/1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2 12 体液平衡的调节体液平衡的调节 3. 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 全身血压下降也可使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刺激肾 小球旁细胞分泌肾素,催化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 管紧张素I, 再转变为血管紧张素,引起肾小动脉收 缩和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增加醛固酮的分泌 醛固酮促进远曲肾小管对Na的再吸收和促使K、 H的排泌。随着钠再

7、吸收的增加,CL的再吸收也 有增加,再吸收的水也就增多 2012/7/1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3 13 体液代谢的失调体液代谢的失调 水和电解质在人体内经常不断地变动和维持平 衡,主要是通过机体的内在调节能力而完成。 疾病、创伤等各种因素影响调节功能而使其受 到破坏,形成水和电解质的紊乱 体液平衡失调可以表现为容量失调、浓度失调、 成分失调 2012/7/1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4 14 体液代谢的失调体液代谢的失调 容量失调容量失调 等渗性体液量的减少或增加量的减少或增加,仅引起细胞外液量的改 变,而发生缺水或水过多 浓度失调浓度失调 细胞外液中水分的增加或减少水分的增加

8、或减少,以致渗透微粒的浓度 发生改变,也即是渗透压发生改变 成分失调成分失调 离子浓度改变离子浓度改变,钠离子构成细胞外液渗透微粒的90, 因此发生的浓度失调就表现为低钠血症或高钠血症 2012/7/1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5 15 体液代谢的失调体液代谢的失调 水分丧失 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 视上核、室旁核渗透压感 受器兴奋 下丘脑垂体抗利尿激素系统兴奋 通过大脑皮质(口渴中枢) 抗利尿激素分泌、释放增加 口渴 远曲小管、集合管水的重吸收增加 饮水 尿少 水分保留水分保留、渗透压下降渗透压下降 水分丧失或钠过多时神经内分泌及肾脏的调节 2012/7/1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

9、6 16 体液代谢的失调体液代谢的失调 肾小球小动 压力感受器兴奋 肾小球旁 脉血压下降 细胞分泌 肾素增加 细胞外液量减少 肾小球滤 远曲小管 远曲小管致 (血容量减少) 过率下降 Na+量少 密斑兴奋 全身血压下降 交感神经兴奋 垂体后叶ADH增多 醛固酮增加 少尿 钠水潴留钠水潴留 远曲小管吸收Na+、 排泌K+、H+增加 血容量、细胞外液减少时神经内分泌及肾脏的调节 2012/7/1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7 水与电解质的生理功能水与电解质的生理功能 水的生理功能 电解质的生理功能(钾、钠、镁、钙、 氯) 2012/7/1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8 水的生理功能水的生理

10、功能 1.调节体温 2.运输物质 3.促进物质代谢 4.溶解物质 5.减少摩擦、润滑、缓冲作用 2012/7/1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9 电解质的生理功能 钾的生理功能 1.维持细胞的新陈代谢 2.保持神经、肌肉应激(兴奋)功能 Na+、K+(提高兴奋性) 应激性 Ca2+、Mg2+、H+(抑制兴奋性) 3.对心肌作用(与骨骼肌、平滑肌相反) 4.维持酸碱平衡 2012/7/1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 电解质的生理功能电解质的生理功能 钠的生理功能 1.维持细胞外液容量和渗透压 2.酸碱平衡缓冲盐 3.神经、肌肉应激性 2012/7/1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1 电

11、解质的生理功能电解质的生理功能 镁的生理功能 1.细胞活动与代谢 2.镁对心血管抑制作用 3.与钾代谢有关 4.对血管和胃肠道平滑肌作用 5.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6.抑制呼吸 2012/7/1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2 电解质的生理功能电解质的生理功能 钙的生理功能 1.对心肌作用 2.神经、肌肉应激性 3.参与磷的代谢 2012/7/1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3 电解质的生理功能电解质的生理功能 氯的生理功能 主要功能体现在调节和维持酸碱平 衡方面 2012/7/1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4 24 水和钠的代谢紊乱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缺水和失钠常同时存在 引起水和钠的代谢

12、紊乱的原因不同,在缺水和失钠 的程度上也可有不同 水和钠既可按比例丧失,也可缺水多于缺钠,或缺 水少于缺钠 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也不同 2012/7/1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5 25 等渗性缺水 Isotonic dehydration 急性缺水急性缺水 混合性缺水混合性缺水 2012/7/1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6 26 等渗性缺水 一、概念及特点一、概念及特点 外科病人最易发生这种缺水外科病人最易发生这种缺水 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 血清钠在正常范围血清钠在正常范围 细胞外液的渗透细胞外液的渗透 压保持正常压保持正常 细胞外液量(包括循环血量)迅速减少细

13、胞外液量(包括循环血量)迅速减少 2012/7/1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7 27 等渗性缺水 二、机体代偿 1. 压力感受器 2. 肾素醛固酮系统 醛固酮的分泌增加 醛固酮的分泌增加远曲肾小管对钠水再吸收 增加,对细胞外液量的少进行代偿 由于丧失的液体为等渗,基本上不改变细胞 外液的渗透压,最初细胞内液并不向细胞外间隙 转移;故细胞内液的量并不发生变化 液体丧失持续时间较久后,细胞内液也将逐 渐外移,随同细胞外液一起丧失,以致引起细胞, 缺水 2012/7/1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8 28 等渗性缺水 三、常见病因 消化液的急性丧失消化液的急性丧失 如大量呕吐,肠瘘等 (体外); 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 如腹腔内或 腹膜后感染、肠梗阻、(体内)烧伤(体内、体外) 等,这些丧失的液体有着与细胞外液基本相同的成 分。 2012/7/1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9 29 等渗性缺水 四、临床表现 1. 消化道症状:厌食、恶心、呕吐等。 2. 神经系统症状:乏力、虚脱,但不口渴。 3. 脱水症状:尿少、舌干燥,眼球下陷,皮肤 干燥、松驰。 4. 循环代偿、失代偿表现:短期内体液的丧失 达到体 重的5,即丧失细胞外液的25时,病人 出现脉博细速、肢端湿冷、血压不稳定或下降等血血 容量不足的症状容量不足的症状。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