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综述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558262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格检查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体格检查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体格检查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体格检查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体格检查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格检查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格检查综述(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hysical examination)梁俏娟是医师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传统的检查工具来了解身体状况的一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多数疾病可以通过体格检查结合病情作出诊断。检体诊断:是医师对病人经过细致的观 察和全面的体格检查后,根据结果提出对健康或疾病的临床判断。基本的检查方法有五种: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 1、 关心体贴病人,仪表端庄,举止大 方,态度和蔼、耐心,高度的责任感和 良好的医德修养。 2、 操作必须细致、精确、规范、全面 而有重点。 3、 适当的光线、室温和严肃的环境中 进行。依次暴露各被检查部位,力求系 统、全面,但尽量避免反复翻动病人。病情严重,

2、不允许作详细检查时,则应根据主诉和主要临床表现立即进行抢救,病情好转后,再作必要的补充检查。4、 按一定的顺序进行。5、 病情变化随时复查,以修正或补充诊断。基本检查方法一、视诊(inpection):是医生用视觉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视诊应用的范围很广,能提供重要的临诊断资料,有时仅用视诊就可明确一些疾病的诊断。但只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通过深入、敏锐的观察才能发现对确诊有重要意义的临床征象。二、触诊(palpation):是医生通过手的感觉进行判断的一种诊法。触诊可应用于全身各部,尤其以腹部更为重要。它可以进一步明确视诊所不能明确的体征。手的感觉以指腹和掌指关节部掌面的

3、皮肤最为敏感,因此,触诊时多用这两个部位。7 浅部触诊法(light palpation)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同作用。适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软组织,浅部的动脉、静脉、神经等。深部触诊法(deep palpation) 检查时一手或两手重叠,由入深,逐渐 加压以达深部。方法有 深部滑行触法(deep slipping palpation) 双手触诊法(bimanual palpation) 深压触诊法(deep press palpation) 冲击触诊法(ballottement)触诊的注意事项 1、 说明检查的目的和配合动作,手要温 暖轻柔,以免引起病人精神和肌肉紧张。 2、 医师与

4、病人都应采取适宜的位置。 3、 作下腹部检查时应嘱病人排尿,必要 时也须排便。 4、 手脑并用,边触摸边思考。以明确病 变的性质。三、叩诊(percussion):是指用手叩击身体表面某部,使之震动而产生声音,根据震动和声响特点来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状态有无异常.直接叩诊法(direct percussion) 方法间接叩诊法(indirect percussion)间接叩诊手势:板指及叩指的姿势、叩诊的位置、方向、活动的关节、节奏、频率、力量。叩诊音(percussion sound) 1、 清音(resonance):正常肺组 织的叩诊音,有弹性、气量、有致 密度。2、 浊音(dullne

5、ss):心或肝被 肺组织覆盖的部分,肺组织含气量 减少如肺炎。3、鼓音(tympany):大量气体的空腔器官。正常胃泡区及腹部,病理情况下,肺内空洞、气胸、气腹。4、 实音(flatness):绝对浊音,实质性及含水的情况下,如,心、肝等,大量胸腔积液、肺实变。5、 过清音(hyperresonance) 介于鼓音与清音之间。见于含气量增多、弹性减少时,如肺气肿。四、听诊(auscultation)是用听觉听取身体各部发出的声音而判断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方法。方法 直接听诊法直接听诊法间接听诊法间接听诊法一般检查一般检查是对病人的全身的概括性观察,其检查方法以视诊为主,但当视诊不能满意地达到目的

6、时,也配合使用触诊等。全身状态检查内容包括:一、 性别二、 年龄三、 生命征:是评价生命质量的重要征 象,是体格检查必检项目之一 ,包括体温、呼吸、脉搏、血 压。测量之后准确记录于病历 及体温单上以及时了解病人的 病情变化。1、 体温(temperature)方法:口温法、肛测法、腋测法。发热:一般24小时体温可波动在1范围内,体温超过37.3常称为发热。发热的分度: 低热 37.338中度发热 38.139高热 39.141超高热 41热型:体温曲线的形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称之。体温曲线:将测得的体温记录在病历的体温表上,连成的曲线称之。常见的误差原因:(1)检前未将体温计的汞柱甩到36以下。

7、(2)不能将体温夹紧。(3)体温计附近有影响局部体温的冷热物体。(4)检前用热水洗漱、喝热开水。2、 呼吸3、 脉搏4、 血压四、发育与体型发育(development)通常以年龄、智力、身高、体重及第二性征之间的关系来判断。正常发育与体格的成长状况是相应的。正常发育与种族遗传、内分泌 、营养代谢、生活条件、体育锻炼 等内外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 发育的正常指标:头长=1/7身高胸围=1/2身高两上肢展开=身高坐高=下肢的长度体型(habitus)是身体各部发育的外观表现。包括骨骼、肌肉的成长与脂肪分布的状态。体型分为三种:分 型: 特 点 无力型(瘦长型): 身高肌瘦、颈细长、肩窄下垂、胸 廓

8、扁平、腹上角小于900。 超力型(矮胖型): 身体粗壮、颈粗短、肩宽胸大、腹 上角大于900。正力型(均称型):身体的各部位结构匀称适中。病态发育与内分泌关系最为密切。成熟前期垂体功能亢进-巨人症成熟前期垂体功能减退-侏儒症小儿甲状腺功能减低-呆小症五、营养营养状态与食物摄入、消化、吸收和代谢等因素有关。营养状态的好坏,可作为鉴定健康和疾病程度的标准之一。过度引起肥胖,不良可引起消瘦。营养状态的判断:根据毛发、皮下脂肪、肌肉发育、一定时间内体重的变化等。判断方法:前臂的曲侧或背侧下1/3脂肪充实程度。营养状态分级:(1)良好:粘膜红润、皮肤光泽、弹性好,皮下脂肪丰满有弹性,肌肉结实,指甲、毛发

9、润泽,肋间隙及锁骨上窝深浅适中,肩胛部及股部肌肉丰满。(2) 不良:皮肤粘膜干燥,弹性差,皮下脂肪菲薄,肌肉松驰无力,指甲粗糙无光泽,毛发稀疏,肋间隙、锁骨上窝凹陷,肩胛骨和髂骨突出明显。(3)中等:介于两者之间。消瘦-体重低于正常体重的10%称为消瘦(ematiation)。恶病质-极度消瘦(eachexia)。肥胖-体重超过标准的20%称为肥胖(obisity)。六、 意识状态(consciousness )意识状态是大脑高级中枢功 能活动的综合表现,即对环境的 知觉状态。正常人:清醒、反应敏锐精 确、思维活动正常语言流畅、准 确、表达能力好。意识障碍-凡能影响大脑功能活动的疾病引起不同程

10、度的意识改变称之。程度可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谵妄。检查方法:通过问诊、计算、图形组联、痛觉试验、瞳孔反射、肌反射。七、语调与语态八、面容与表情常见的几种典型面容九、 体位(position) 体位是指患者身体在卧位时所处的状态。体位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1、自动体位:见于轻病者2、被动体位:见于极度衰弱或意识丧失的病人3、强迫体位:(1) 强迫仰卧位:见于急性腹膜炎(2) 强迫俯卧位:见于脊柱疾病(3 3) 强迫侧卧位:见于一侧胸强迫侧卧位:见于一侧胸 膜炎和大量胸腔积膜炎和大量胸腔积(4 4) 强迫蹲位强迫蹲位 :见于法乐四联:见于法乐四联 征征(5 5) 强迫强迫 坐

11、位(端坐坐位(端坐 呼吸):见呼吸):见 于心力衰竭于心力衰竭 或大量心包或大量心包 积液。积液。(6)被迫停立位:见于心绞痛(7) 辗转体位:见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肠绞痛(8 8) 角弓反张位:破伤风及小儿角弓反张位:破伤风及小儿 脑膜炎脑膜炎十 姿势十一十一 步态步态皮肤检查 一、颜色 1、苍白:原因(1)血红蛋白量 减少;(2)未梢毛细血管痉挛或 充盈不足。 2、发红:原因(1)毛细血管扩 张充血、血流加速;(2)红细胞 量增多。3、发绀:原因为单位容积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量增多。常见舌唇、耳廓、面颊、肢端青色。4、黄染:原因为血中胆红素浓度超过 20mg/L。见于胆道阻塞、肝细胞 损害

12、、溶血性疾病。有柠檬色、 桔黄色、黄绿色、暗黄色等。注 意鉴别真正的黄疸与有些果汁、 药物引起的黄疸。5、色素沉着:因表皮基底层的黑色素增多,致使皮肤色素加深,称之。常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肝硬化、肢端肥大症、妊娠斑、老人斑等。6、色素脱失:因酪氨酸酶缺乏,使体内的酪氨酸不能转化为多巴,不能形成黑色素所致。有白癜、白斑、白化症。二、弹性二、弹性三、湿度与出汗 四、 皮疹: 发现皮疹时应详细观察和记录其出 现与消失的时间、发展顺序、分布 部位、形状大小、颜色、压之是否 退色、平坦或隆起、有无瘙痒及脱 屑等。1、 斑疹:平。2、 玫瑰疹:直径23mm ,压之消退,鲜红色圆形。3、 丘疹:隆起

13、。4、 斑丘疹:丘疹周围皮肤发红。5、 荨麻疹:隆起、色苍白或红色。五、皮肤脱屑:米糠样见于麻疹 、片状见于猩红热、银白色鳞状 见于银屑病。 六、紫癜:直径小于2mm称为瘀点 , 特点是平、压不 退色。 直径为35mm为紫癜, 5mm以上为瘀斑, 片状出血并隆起为血肿。七、蜘蛛痣:特点是用指尖或火柴杆压其中心,其辐射状小血管网退色,去除压力恢复。八、水肿:轻度:指压后平复较快。中度:指压后平复缓慢。重度:严重、低部皮肤紧张发亮,甚至渗液。九、皮下结节:注意描述大小、硬度、部位、活动度、压痛等。十、 瘢痕:十一、毛发 :淋巴结检查检查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顺序为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等。注意淋巴结部位、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情况。局部淋巴结肿大的常见病因:1、 淋巴结炎2、 淋巴结结核3、 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全身淋巴结肿大见于1、 急、慢性淋巴腺炎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 淋巴瘤4、 白血病5、 系统性红斑狼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