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病理学复习(教师推荐)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539050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医病理学复习(教师推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西医病理学复习(教师推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西医病理学复习(教师推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西医病理学复习(教师推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西医病理学复习(教师推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医病理学复习(教师推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医病理学复习(教师推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病理学复习1.病理学( pathology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2.人体病理学的诊断和研究方法:1 尸体解剖 2 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即用局部切除、钳取、穿刺等法,由患者活体采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3 细胞学检查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一、萎缩(atrophy) 1. 概念:发育正常的器官和组织,其实质细胞体积变小和数量减少而致器官或组织体积缩小。2. 病因与分类 (1)生理性萎缩(2)病理性萎缩 3.病理性萎缩:1)营养不良性萎缩 2)失用性萎缩 3)去神经性萎缩 4)压迫性萎缩 5)内分泌性萎缩 4. 病理变化 肉眼:小,轻,

2、深或褐色,质地变硬。 镜下: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数目减少,间质出现纤维组织或脂肪组织增生。萎缩的胞浆内可见脂褐素沉着二、肥大 三、增生四、化生1概念: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转化为另一种相似性质的成熟组织的过程。2类型: (1)鳞状上皮化生(2)肠上皮化生(3)间叶组织的化生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一、变性 1.概念:是指细胞内或间质出现异常物质或 正常物质的异常增多。2.种类:a 细胞水肿或水变性 b 脂肪变性或脂变 c 玻璃样变或透明变性 d 纤维素样变性 粘液样变性 e 淀粉样变 f 病理性色素性沉积 g 病理性钙化(一)细胞水肿1.概念:胞质内水分含量增多 2.好发部位肝、心、肾 3.主要原因缺氧、感

3、染、中毒4.病理变化 肉眼:大,重,被膜紧张,切面隆起,边缘外翻,颜色较苍白,浑浊无光泽,似沸水煮过 镜下:细胞体积增大,胞浆内许多红染颗粒。进一步胞浆疏松透亮,胞体肿大似气球 (二)脂肪变性1.好发部位:肝、心、肾2.主要原因营养障碍、感染、中毒、缺氧1、肝脂肪变性 1)肉眼:大、质软、淡黄色、被膜紧张、边缘钝、切面油腻感 2)镜下:胞浆内见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 严重者融合成一个大泡,将细胞核挤向一边,类似脂肪细胞 2、心肌脂肪变性,亦称虎斑心 虎斑心:在严重贫血时,心内膜下尤其是乳头肌处可见平行的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排列,似虎皮斑纹,称“虎斑心” 。 (三)玻璃样变性,又称透明

4、变性类型:(1)结缔组织玻璃样变(2)血管壁玻璃样变 常见于良性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 光镜下:内皮细胞下无结构的均匀红染物质 细动脉硬化:细动脉壁玻璃样变性,使管壁增厚、变硬、红染、管腔狭窄甚至闭塞,称为细动脉硬化(3)细胞内玻璃样变 好发部位 肾小球肾炎或伴明显蛋白尿的疾病 慢性炎症的浆细胞胞浆内红染圆形(Russell body) 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时,细胞内红染 (Mallorys body) 2(四)淀粉样变1.病变:镜下细胞外间质呈淡红色的均质状因与淀粉遇碘反应相似故得名2.部位: 细胞外的间质内,特别是小血管基底膜处,有蛋白质和粘多糖复合物蓄积,显示淀粉样呈色反应。刚果红染色为红

5、色(五)病理性钙化 分类: 营养不良性钙化 转移性钙化二、坏死(necrosis):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一)坏死基本病变 1、光镜(1)细胞核的改变 核固缩 核碎裂 核溶解 (2)细胞浆的改变 胞浆红染(3)间质的改变 无结构的红染物、(二)坏死的类型1.凝固性坏死(1)特点:坏死组织呈凝固状态(2)部位:心、肾、脾的缺血性坏死(4)特殊类型 干酪样坏死 主要见于结核病 肉眼:质软,色淡黄,细腻似干酪 光镜:一片模糊的颗粒状红染物,组织轮廓消失2. 液化性坏死 (1)特点:坏死组织迅速分解、液化呈混浊液体(2)好发部位: 脑组织脑软化:脑组织含磷脂和水分较多而蛋白质少,坏死后不易凝固,

6、而被蛋白溶解酶溶解液化,形成羹状液体(3)特殊类型 脂肪坏死 酶解性脂肪坏死(常见于急性胰腺炎)外伤性脂肪坏死(常见于乳腺外伤)3.纤维素样坏死(1)曾称为纤维素样变性,实质是一种坏死(2)部位:结缔组织和小血管壁(3)常见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病) 恶性高血压(4)镜下:呈细丝或颗粒状无结构的红染物4.坏疽(1)概念:较大面积坏死并继发不同程度腐败菌 感染,坏死组织呈黑色(2)部位:四肢 外界相通的内脏(阑尾、小肠、肺)(3)类型:1)干性坏疽 2)湿性坏疽 3)气性坏疽 1)干性坏疽 部位:四肢,特别是下肢末端 2)湿性坏疽 部位:多见于内脏(阑尾、肠、肺、子宫)也见于四肢(三)坏死

7、的结局 1. 溶解吸收 2. 分离排出可脱落形成空洞 3. 机化 4. 包裹、钙化三、凋亡(apoptosis)1.概念:指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细胞发生由基因调控的有序的主动消亡过程, (程序性死亡) 。凋亡与坏死区别凋亡与坏死区别 P18损伤的修复一 再生不稳定细胞:表皮细胞,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被覆细胞,男性及女性生殖器官官腔的被覆细胞,淋巴及造血细胞,间皮细胞等稳定细胞:腺体或腺样器官的实质细胞,如胰腺,涎腺,内分泌腺,汗腺,皮脂腺和肾小管的上皮细胞等永久性细胞: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及心肌细胞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细胞浸润,肉眼表现味鲜红色,颗粒状

8、,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 结局:瘢痕组织3. 肉芽组织的作用(1)抗感染、保护创面(2)填补创口和组织缺损(3)机化坏死组织、血凝块和异物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充血 (Hyperemia):组织或器官的血管内的血液含量增多静脉性充血:由于静脉回流受阻导致局部组织器官含血量增多,又称淤血。原因: 1.静脉阻塞 2.静脉受压 3.心力衰竭-左心衰-肺淤血 右心衰-肝淤病变 1.肉眼 大 暗红(紫)凉2.镜下 细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淤血结局及后果 1. 解除病因 - 可以恢复2. 时间久,持续淤血 淤血性水肿 淤血性出血 实质细胞萎缩变性、甚坏死 淤血性硬化 一慢性肺淤血 1. 原因:左心

9、衰竭2. 病理变化 肉眼:肺体积增大,颜色暗红,新鲜 标本切面有泡沫样液体流出3 结局 肺褐色硬变 二慢性肝淤血 1.原因:右心衰竭2 .病理变化 肉眼: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被膜紧张,切面红、黄相间,状似槟榔,故称 槟榔肝(nutmeg liver)光镜(1)小叶中央静脉和附近肝窦扩张淤血(2)小叶中央肝细胞萎缩、消失 (3)小叶周边肝细胞脂肪变性3 结局:长期 淤血性肝硬化血栓形成(thrombosis)概念:活体心血管内血液中某些成分析出或血液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形成的固体质块叫血栓(thrombus)一、血栓形成条件及机制(一)心血管内膜损伤 (二)血流状态改 (三)血液凝固性增高二血

10、栓的类型和形态1.白色血栓 2.红色血栓 3.混合血栓 4.透明血栓四、血栓的结局 1. 软化、溶解、吸收 2. 机化再通 3. 钙化血管内结石4. 脱落栓子栓塞梗死栓塞(Embolism)概念: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的现象 阻塞血管的异物称栓子一、栓子运行途经 1. V 系统和右心栓子: 栓塞在肺动脉2. A 系统和左心栓子: 栓塞全身动脉3. 门静脉系统栓子:栓塞到肝 4. 交叉栓塞:如先天心病时5. 逆行性栓塞二、栓塞的类型及对机体的影响(一)血栓栓塞 1. 肺动脉栓塞 栓子 95以上来自下肢深部静脉(1)中小分支的栓塞 无肺淤血不引起严重后果 有慢性肺淤血肺出血性梗死(

11、2)肺动脉大分支及主干栓塞呼吸循环衰竭猝死(3)多数小栓子栓塞右心衰猝死2. 体循环动脉栓塞 来源:栓子 80来自左心部位:脑、脾、肾、下肢4后果:小动脉、有侧枝循环影响不大 较大动脉、无侧枝循环 梗死(二)脂肪栓塞(三)气体栓塞(四)羊水栓塞梗死(Infarction): 因动脉阻塞引起的缺血性坏死称梗死1. 梗死灶的形状 锥体形 - 脾、肾、肺; 地图形 - 心肌; 节段形 - 肠 2. 梗死灶的质地 稍硬心、脾、肾 软脑3. 梗死的颜色:红色 - 出血性梗死 灰白 - 贫血性梗死4.梗死类型 1. 贫血性梗死(anemic infract) 2.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 inf

12、ract)炎 症1 基本病理变化 变质 渗出 增生2 炎症局部表现:红 肿 热 痛 功能障碍3 急性炎症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改变 1.细动脉短暂收缩 (神经源性) 2.血管扩张和血流加速(轴突反射,炎症介质)3.血流速度减慢(炎症介质)4 液体渗出的意义:作 用 具 体 内 容防 御 稀释毒素和有害物质 带来抗体、补体 纤维素交织成网 限制病原微生物的扩散不 利 炎性水肿、积液 机化、粘连炎症介质1.定义:是细胞崩解或体液中产生的 参与或引起炎症反应的化学物质,故又称化学介质。2.细胞释放是炎性介质:1、血管活性胺 2.花生四烯酸代谢物 3.白细胞产物 4.细胞因 子 5.血小板激活因子 6.一氧

13、化碳 7.神经肽3 急性炎症包括:浆液性炎 纤维素性炎 化脓性炎 出血性炎 卡他性炎. 化脓性炎 特征: 以嗜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征可分为:表面化脓和积脓 蜂窝组织炎 脓肿 出血性炎一般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特点: 持续几周几月 增生为主 淋巴、浆细胞、巨噬细胞浸润为主慢性肉芽肿性炎:是指炎症局部以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增生为主,并形成境界清楚的节状病灶, 称为“肉芽肿性炎”或“炎性肉芽肿”。 0.52mm肿瘤一肿瘤的命名原则 1、反映肿瘤的良恶性 2、反映肿瘤的组织来源组织结构1. 实质:指肿瘤细胞是肿瘤的主要成份,大多一种,少数二或三种;2 间质:主要由结缔

14、组织和血管构成,可有淋巴管和少量神经纤维,对肿瘤实质主要起支持和营养作用。3.肿瘤的异型性 概念:异型性指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有结构异型性和细胞异型性两个方面二、肿瘤生长方式:三种(1) 膨胀性生长(2) 浸润性生长(3) 外生性生长肿瘤的扩散(spread of tumor)恶性肿瘤所特有的 1.直接蔓延 2 转移:淋巴道转移 血道转移 种植性转移三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区别 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分化程度 分化好,异型性小,与原有组织的形态相似分化不好,异型性大,与原有组织的形态差别大核分裂 无或稀少,不见病理核分裂 多见,可见病理核分裂5生长速度

15、 缓慢缓慢生长方式 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常有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清楚,故通常可推动包膜形成浸润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无包膜,一般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通常不能推动,后者常伴有浸润性生长。 ;继发改变 很少发生坏死、出血常发生出血、坏死、溃疡等转 移 不转移 常有转移 复 发 手术切除后很少复发手术切除等治疗后较多复发对机体影响 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作用。如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引起严重后果较大,除压迫、阻塞外,还可以破坏原发处和转移处的组织,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癌与肉瘤的鉴别癌 肉 瘤组织来源 上皮组织 间叶组织发病率 较常见,约为肉瘤的 9 倍多见于 40 岁以上成人较少见,大多见于青少年大体特点 质较硬、色灰白、较干燥 质软、色灰红、湿润细腻、鱼肉状组织学特点多形成癌巢,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纤维组织每有增生 肉瘤细胞多弥漫分布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间质内血管丰富,纤维组织少网状纤维 癌细胞间多无网状纤维肉瘤细胞间有网状纤维转 移多经淋巴道 多经血道 癌前病变: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病变, 长期存在有可能转变为癌。常见癌前病变:(1) 粘膜白斑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