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测试》期末复习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511141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系统测试》期末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信息系统测试》期末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信息系统测试》期末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信息系统测试》期末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信息系统测试》期末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系统测试》期末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系统测试》期末复习(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课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课程信息系统测试期末复习复习要求复习要求 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原理 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技术 了解信息系统测试方法 掌握测试的组织与管理知识课程特点课程特点 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 理论方面:涉及基本概念、原理和技 术,知识点多,涉及面广 实践方面:对实际动手能力(测试工 具和环境的使用)要求较高 主要内容一、本课程的复习方法 二、学习重点和教学要求 三、课程考核介绍 主要内容一、本课程的复习方法 二、学习重点和教学要求 三、课程考核介绍 一、本课程的复习方法 1. 抓住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技术,注意知识的前后连贯2.

2、注重上机实验和平时作业一、本课程的复习方法 1. 抓住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技术,注意知识的前后连贯2. 注重上机实验和平时作业原则1:在复习时围绕软件测试是什么,其对象是谁,基本测试方法,测试过程,以及在结构化系统、面向对象系统、WEB信息系统中的技术方法和过程这一主线,进行比较、归纳总结。 原则2: 对于基本概念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一些基本概念的定义,并注意多进行分类比较。通过联系分类比较,就便于掌握知识点,尽量避免死记硬背,考完就忘。 一、本课程的复习方法 1. 抓住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技术,注意知识的前后连贯2. 注重上机实验和平时作业上机实验: 信息系统测试的上机

3、实验很重要,它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学到很多实际工作的经验,这对于增强动手技能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素质很有帮助。平时作业: w 平时应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正确地使用答案。w 复习时应把作业复习一遍,掌握做题的规律和技巧,特别对重点要求的内容和解题出现过错误的地方应格外注意。w 对基本内容应牢固掌握,并能进行适当地灵活应用。 主要内容一、本课程的复习方法 二、学习重点和教学要求 三、课程考核介绍 第一章 概论学习重点:(1)信息和数据的定义、区别(2)信息系统的定义、基本功能、主要类型 第一章教学要求(1)掌握信息和数据的定义及区别数据:是可以被记录、通信和识别的

4、符号,用来描述客观事 物的原始事实 信息:是按特定方式组织在一起的原始事实的集合,信息已 经具有了超出客观事物原始事实本身的额外价值和含义 信息的特性:正确性、完备性、相关性、及时性(2)掌握信息系统和信息系统测试的概念w 信息系统是由硬件、软件、数据库、远程通信和人员组 成的信息处理的统一体w 信息系统是集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管理和分 析技术、组织管理技术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软件应用第一章教学要求(2)掌握信息系统和信息系统测试的概念信息系统测试不但需要检查和验证系统是否完成系统功能,而且还要从最终用户的角度进行安全性和可用 性测试。第一章教学要求(3)掌握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信息收集、

5、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 、信息输出(4)了解信息系统的主要类型包括事务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 系统 第一章教学要求第二章 软件测试基础学习重点: (1)软件缺陷的定义、五种特征 (2)软件测试的定义、目的和原则、对象 (3)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地位 (4)软件测试方法 (5)软件测试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及各阶 段的主要任务 第二章教学要求(1)软件缺陷的定义、五种特征:把符合下列5种特征之一的软件错误认为是软件缺陷。软件未达到软件产品需求说明书中指明的要求软件出现了软件产品需求说明书中指明不会出现的错误软件功能超出了软件产品需求说明书中指明的范围软件未达到软件产品需求说明书

6、中虽未指明但应达到的要求测试人员认为难以理解、不易使用、运行速度缓慢或者最终用户认为不好的问题 (2)软件测试的定义、目的和原则、对象软件测试的定义: 软件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运行程序的过程 软件测试的目的:以最少的时间和人力找出软件中潜在的各种错 误和缺陷第二章教学要求(2)软件测试的定义、目的和原则、对象软件测试的原则:提早原则、IPO原则、独立测试原则、回归测试原则、 错误不可避免原则等 软件测试的对象: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以及编码等各阶段所得 到的文档,包括需求规格说明、概要设计说明、详细设计说 明以及源程序,都应该是软件测试的对象 第二章教学要求(3)软件测试方法和软件测试过

7、程软件测试方法:n人工测试和机器测试n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n静态分析和动态测试第二章教学要求(3)软件测试方法和软件测试过程软件测试过程: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 认测试、系统测试四个阶段第二章教学要求第三章 软件测试技术学习重点 (1)人工测试方法和作用 (2)人工测试与机器测试的区别 (3)黑盒测试的定义、主要目的,主要应用于软 件测试过程的哪个阶段 (4)黑盒测试中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及各自特点 (5)白盒测试定义及各种覆盖方法 第三章 教学要求(1)人工测试方法和作用w 人工测试方法主要包括软件审查、代码审查和人工走 查 w 使用人工测试方法能够有效地发现30%到70%的逻辑 设计和编码

8、错误。人工测试常常能够找出机器测试不易 发现的错误(2)人工测试与机器测试的区别w 机器测试是一种依赖于计算机的测试技术,它主要是通过 在计算机上运行程序来完成测试w 人工测试是不依赖于计算机,通过人工手段(如代码审查 或人工走查)进行测试的技术 第三章 教学要求(3)黑盒测试的定义、主要目的,主要应 用于软件测试过程的哪个阶段黑盒测试的定义: 黑盒测试又称功能测试、数据驱动测试或基 于规格说明书的测试,是一种从用户观点出发进 行的测试第三章 教学要求(3)黑盒测试的定义、目的,主要应用于软 件测试过程的哪个阶段黑盒测试的目的: w 对软件进行功能划分,定义测试需求 w 利用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

9、分析等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w 执行已设计的测试用例或进行自由测试,对软件的外部功 能进行测试,并发现软件错误第三章 教学要求(3)黑盒测试的定义、目的,主要应用于软 件测试过程的哪个阶段黑盒测试主要应用于软件测试过程的阶段: w 集成测试阶段 w 系统测试阶段 w 确认测试阶段第三章 教学要求(4)黑盒测试中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及特点n等价类划分n边界值分析n错误推测法n因果图第三章 教学要求(4)黑盒测试中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及特点 等价类划分:第三章 教学要求(4)黑盒测试中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及特点边界值分析:w 边界值分析也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是对等价类 划分方法的补充 w 所谓边界值,

10、是指相对于输入等价类和输出等价类而言 ,稍高于其最高值或稍低于最低值的一些特定情况 第三章 教学要求(5)白盒测试定义及各种覆盖方法白盒测试定义:基于产品的内部结构来规划测试,检查程序 内部操作是否按规定运行,各部分代码是否被充 分覆盖 第三章 教学要求(5)白盒测试定义及各种覆盖方法白盒测试中的覆盖方法:n语句覆盖n分支覆盖n条件覆盖n判定-条件覆盖n路径覆盖 第三章 教学要求第四章 Web信息系统测试方法 学习重点(1)Web信息系统的定义、特点(2)Web信息系统测试包括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3)Web信息系统安全检测的内容(4)Web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的内容 第四章 教学要求 (1

11、)Web信息系统的定义、特点Web信息系统的定义:Web信息系统就是在一台服务器上运行Web应用的服务器端程序,从而使与服务器建立连接的所 有客户机都能共享的使用Web应用系统提供的内容和功能(1)Web信息系统的定义、特点 Web信息系统的特点:l网络集约性l内容驱动性l持续演化性l即时性l安全性l美观性 第四章 教学要求 (2)Web信息系统测试包括哪几个部分, 每个部分的内容 Web应用系统测试通常由下列部分组成:n功能测试n性能测试n可用性测试n安全性测试n系统兼容性测试n接口测试 第四章 教学要求 (3)Web信息系统安全检测的内容Web信息系统安全检测:l入侵检测l漏洞扫描 第四章

12、 教学要求 (4)Web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的内容Web信息系统安全策略:l物理安全策略l访问控制策略l信息加密策略l安全管理策略 第四章 教学要求 第五章 信息系统测试的 设计、组织与实施 学习重点 (1)测试实施过程包括几个阶段及含义 (2)制定成功的测试计划的意义 (3)测试用例的概念和类型,设计测试用例的原则 (4)软件问题报告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5)软件问题报告生命周期中的五种状态及转换 (6)测试总结的过程和测试结果分析第五章 教学要求 (1)测试实施过程包括几个阶段及含义测试 计划测试 设计测试 执行测试 总结(2)制定成功的测试计划的意义w 有条不紊地仔细制定测试计划,是达成测试目

13、标的必由 之路w 一个良好的、完善的测试计划是进行成功测试的基础w 必须要制定一个能够起到总体框架作用的测试计划w 测试的计划应该作为测试的起始步骤和重要环节第五章 教学要求 (3)测试用例的概念和类型,设计测试用例 的原则 测试用例的概念:测试用例,就是以发现错误为目的而精心设计 的一组测试数据和测试执行步骤。测试用例 = 输入数据 + 执行步骤 + 期望结果第五章 教学要求 (3)测试用例的概念和类型,设计测试用例 的原则 测试用例的类型:n需求测试用例n设计测试用例n代码测试用例第五章 教学要求 (3)测试用例的概念和类型,设计测试用 例的原则 设计测试用例的原则:1.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在

14、于能够发现至今没有发现的错误2.测试用例应由测试输入数据和与之对应的预期输出结 果这两部分组成3.在测试用例设计时,应当包含合理的输入条件和不合 理的输入条件第五章 教学要求 (4)软件问题报告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软件问题报告(SPR)的概念:软件问题报告是测试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文档,其作用是:n记录测试中发现的软件缺陷n开发部门和测试部门对SPR进行协同处理n管理部门根据SPR状态了解测试进度和质量第五章 教学要求 (4)软件问题报告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软件问题报告(SPR)的主要内容:记录问题发生的环境、再现步骤、性质、状态和处理进程 w 编号 w 作者 w 标题 w 状态 w 再现步骤 w

15、被测项目名 w 被测软件版本号等第五章 教学要求 (5)软件问题报告生命周期中的五种状态 及转换 SPR生命周期中的五个状态:n新建状态: SPR初始状态n打开状态:经过校验的SPR状态n待验状态:SPR被修复后的状态n解决状态:修复SPR被验证后的状态n关闭状态:废弃的SPR状态第五章 教学要求 (5)软件问题报告生命周期中的五种状态及转换第五章 教学要求 (6)测试总结的过程和测试结果分析测试总结的过程:n确定测试完成的标准n测试结果的统计n测试结果的分析n测试报告的编写第五章 教学要求 (6)测试总结的过程和测试结果分析从四个方面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n软件能力n软件缺陷和限制n改进建议n

16、对被测软件的评价 第五章 教学要求 (6)测试总结的过程和测试结果分析 软件能力:论述经测试证实了的本软件的能力。如果所进行的测试是为了验证一项或几项特定性能要求的实现,应提供这 方面的测试结果与要求之间的比较,并确定测试环境与实 际运行环境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对能力的测试所带来的影响 第五章 教学要求 (6)测试总结的过程和测试结果分析软件缺陷和限制:论述经测试证实的软件缺陷和限制,说明每项缺陷和限制对软件性能的影响,并说明全部测得的性能缺陷的累积影 响和总影响。 第五章 教学要求 (6)测试总结的过程和测试结果分析改进建议:对每项缺陷提出改进建议,如: (1)各项修改可采用的方法 (2)各项修改的紧迫程度 (3)各项修改预计的工作量 (4)各项修改的负责人第五章 教学要求 (6)测试总结的过程和测试结果分析对被测软件的评价:说明该项软件的开发是否已达到预定目标,能否交付使用 第五章 教学要求 主要内容一、本课程的复习方法 二、学习重点和教学要求 三、课程考核介绍 三、课程考核介绍w w 考核形式考核形式 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