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三下复习资料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477491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三下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科学三下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三下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三下复习资料(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下科学复习资料三下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后代,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的新的生命。 3、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植物的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花谢后结果,果实由( 花 )发育而来。 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叶在茎上(交叉)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6、植物的(绿叶)可以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

2、,利用(水分)和(二氧化碳)制造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7、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8、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绿色开花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直至(死亡)的过程。 9、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有(根)、(茎)、(叶)、(花)、(果实)、(种 子)六个部分。 10、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1、我观察到蚕卵的颜色是(紫黑色)的,形状是(扁圆形或近似圆形)的,像(小米 粒)大小。 2、从卵里出来的(蚕)是蚕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 3

3、、(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蚕的 一生要蜕(6)次皮。4、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蚕茧)是由一根丝组成的,蚕 丝可以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的伟 大发明之一。 5、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蚕卵里孵化(蚁 蚕)是蚕生命的开始,蚕生长发育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变成(蛹),从蛹里出来的(蚕蛾)交 配产卵,(蚕蛾的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6、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 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

4、。自然界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 都要经历这四个阶段。 7、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8、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 胸部有三对(足)。蚕蛾是(昆虫)。 9、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一种形态,这种变 化叫做(变态)。10、有的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变态,如(蚕)、(蜻蜓)、(蝴蝶)、(蝗虫)、(青蛙)等;有的动物一生中形态不变,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如(鸡)、(猫)、(鱼)等。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2、对一

5、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3、16 摄氏度可以写成(16),零下 3 摄氏度可以写成(-3)。 4、液态的水降到(0)时就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0)时可以使冰融化,从(固体)状态变成液体状态。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 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冰。 5、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 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 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6、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6、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 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7、水变成冰的过程叫(凝固),冰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 8、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现象,如(湿衣服会变干) 、(地面上的积水会变干)等。(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9、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水滴,这种现象叫(凝结)。夏天,在棒冰周围可以看到 的“白汽”就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 10、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 )、(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11、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

7、因是(温度) 的变化。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1、磁铁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3、两个磁极接近,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 的。 4、一个能够自由转动的磁铁,静止时,一个磁极指(南),一个磁极指(北)。我们 把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 示。 5、把两块或多块磁铁相互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6、在我国古代,人们发现了一种有磁性的石头,2000 多年前用它做成了一种仪器,叫 做(司南)。 7、用指南针定方向的方法是:(1)把指南针盒(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2)待 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 指的南北方向一致;(3)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8、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方法是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重复做(2030)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