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改革开放30年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461041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改革开放30年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改革开放30年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改革开放30年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改革开放30年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改革开放30年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论改革开放 30 年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10 人力(1)班 张文棋 摘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 30 个年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的祖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逐步提高,人民生活越来越殷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成绩。然而,不断崛起的祖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也是风云变幻的,面对国内社会发展所 产生的一系列矛盾以及在国际舞台上面对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继续在党的指导下,确 实地将改革开放实行到底,为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改革开放 转型期 三个矛盾 机遇与挑战 2011 年,中国跨入了新世

2、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们即将迎来党的 90 岁生日,而且改革 开放事业也已经走过了 30 个年头。 回想起过去的 30 年,在富有创新能力的党强有力的领 导下,保证了改革开放的顺利实行,创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社会的各个领 域进行了深入持续的改革,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中国 2001 年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中国经济率先从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复苏, 2009 年超越德国成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2009 年国内生产总值超 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11 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01 年上海合作 组织成立,

3、2009 年中国海军实施首次索马里护航;2004 年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 中国举办了 2008 年第 29 届北京奥运会,2010 年第 41 届上海世博会,2010 年第 16 届广 州亚运会改革开放创造了一个个的“中国奇迹” ,在这 30 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走 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走的道路,让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中国身上。美国洛杉矶太平 洋国际政治研究所研究人员齐迈克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决策客观上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巨大 变化,极大地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仅凭这一点, “我就要给中国共产党打一个高分”。正如齐迈克所言,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开放决策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巨大变化。美国卡 内基

4、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裴敏欣也认为:中国因改革开放而崛起并成功融入世界经 济体系,可谓是二战后第二大最能影响世界格局的国际事件,而第一大事件自然是冷战结 束。那么今天,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都必然与改革开放有着千丝万缕 的关系,而面对这些新变化新特点,我们也只有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才能保持中国共产党 的先进性,保持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应对来自国内外的新挑战,从而实现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其实都是因为中国现在正处于转型期的原因。 在国内,中国正处于由不全面的小康社会向全面小康社会转型时期,所以国内形势的新变 化是由

5、于社会在变化的原因,其新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矛盾。在国际上,中国也正处于由 社会主义大国向社会主义强国转型时期,所以国外形势的新变化是由于国际地位在变化的 原因,其新特点简单地来说就是机遇与挑战。 一、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以及应对之法。 1956 年,全国各地都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 ,生产资料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 有制,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确立起来。中共八大此时在北京召开,由于社 会制度的改变,大会认为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 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 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

6、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是 对当时国情的一次成功探索。而现在,全国都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着改革开放,我们的社 会也正由不全面的小康社会向全面小康社会转型,那么我们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 么呢?其实这主要矛盾也就是当前国内的形势,全面小康意味着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发 展,而且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根据十六大上江泽民主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 ,我们就可以 得出社会当前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和精神文明领域的不足,而这些不足可以归纳为国内新形势的三个矛盾。 第一,物质文明上,国内生产总值(G

7、DP)的飞速增长与国民幸福总值(GNH)不断 下降之间的矛盾。今年,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 397983 亿元,约合 6.04 万亿美元,超过日 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根据荷兰 Erasmus 大学的教授对中国 3 次幸福指数的调 查,中国 1990 年国民幸福指数为 6.64(1-10 标度),1995 年上升到 7.08,但 2001 年 却下降到 6.60。数据表明,即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也并不能保证国民幸福的持续增加。 2010 年,中国的基尼系数超过了 0.5,已经跨入收入差距悬殊的行列,老百姓看病难、 住房难、出行难让民生问题越来越突出, 所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制定“十二五”规划

8、 建议中,无论是指导思想、工作重点,还是发展目标,都突出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 性,并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 点和落脚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改善人民的生活,这才符合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 民根本利益的先锋队性质。 第二,政治文明上,人民日益增长的民主意识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能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政议政的矛盾。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后,我国国民素质不断提高, 学习了西方自由民主思想,广大有识之士都渴望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众那样拥有更高的 选举权和更多参政议政的途径。然而,由于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内 民主政治起

9、步也比较晚,导致人民成了政治的门外汉,部分人甚至某些大学生认为政治是 官员们的事,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这样都不利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所以,党和 政府应该利用当前互联网在国内的普及,加强对网络民主途径的建设,更多的听取来自互 联网的民声,让广大民众都关心中国在国内外的大事,增强主人翁意识。然而民主的发展 不能急于求成,毕竟我国人口总量太大,教育水平也不高,我们应该体谅党和政府的难处, 自觉有序地进行政治参与,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精神文明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与国民文化民族虚无主义之间的 矛盾。近代的民族危机让国人自身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疑虑,而对现在物质文明丰

10、富的西 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生兴趣,这些都表现在当前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西方节日受到了年 轻人和众多商家的青睐,他们都对西方节日习俗如数家珍而对中国传统节日一问三不知。 日本动漫在国内十分流行,而国内动漫产业却很难有能吸引国内青少年的作品出现,中国 的青少年逐渐变成看日本动漫长大的了,而这些现象的出现对我们精神文明的建设无疑敲 响了警钟。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文化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有着 5000 年的悠久历史,在漫漫 历史长河中孕育而出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我们应该高举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建设的旗帜,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创造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佳品, 让国人对传统文化产生深

11、刻的认识和强烈的自豪感。同时也应该在教育上对祖国的花朵加 强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文化市场上扶持优秀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其更具竞争力。我们 不仅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要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宝库的伟大复兴! 二、面对国外形势的新变化,我们要勇敢地面对机遇与挑战! 二十一世纪头十年已经过去了,而在这十年里,世界舞台的主角毋庸置疑是世界上最 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越 来越大,国际地位逐步提高,中国现在正从一个大国向一个强国转型。而树大必然招风, 随着我们在国际上扮演的角色变化,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也越来越棘手。 中国当前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对中

12、国来说蕴藏着许多机遇。2008 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 发了一场金融风暴,因为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世界各国的经济都与美国的经济牵连 在一起,所以美国经济的衰退自然也使全世界也卷入了这场金融危机之中。然而,被誉为“金砖四国”之一,全球最大新兴市场的中国所受到的影响很小,而且率先复苏并带动其 他国家逐渐走出经济低谷。这对中国来说就是一个机遇,帮助其他国家的经济摆脱危机, 就能增进两国之间的感情,加强两国之间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就像是对欧洲一些国家 如西班牙的经济援助,让那些国家知道了中国的善意以及和中国这个最大的新兴市场交好 的到处,现在欧洲有意解除对华军售禁令,而最积极的国家正是西班牙。解除

13、了军售禁令, 中国和欧洲的隔阂自然就少了不少,也能加强联系,经济合作自然也就水到渠成。利用中 国经济在世界上的积极影响,不仅是和发达国家的合作,与周边发展中国家我们也可以实 行“南南合作” 。像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可以使在南海问题上争取与中国有争议的国家共同 合作开发南海诸岛的资源,用和平的方式解决这种争端。现在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我们最需要的国际形势就是和平稳定,让我们的战略发展期变得更长。所以现在 就要继续遵循邓小平同志对外的“韬光养晦”政策,走和平崛起之路,积极与世界各国合 作发展,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让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早 日实现建立社会主义现代

14、化国家的目标。 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不仅给中国带来机遇,也使中国面对了更多的 挑战。在国际事务上,中国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全球性问题的解决越来越少不了中国的参 与。这样,在国际上又掀起了“中国威胁论”的热潮,我国的周边环境也就变得恶劣起来 了。2010 年,美国总统奥巴马高调访问东亚盟国,宣告“重返亚洲”战略,以遏制中国在 东亚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力。美国联合其在亚洲的盟国韩国、日本、印尼、印度等国想将中 国封锁在第一岛链,且借由朝韩冲突在黄海举行美韩的多次联合军演,美国的华盛顿号航 母多次进入黄海给北京制造压力,并想介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领土争端,意图将南 海问题国际化。这些近来

15、在中国周边的压力也显示了中国在国际上的环境还不容乐观,虽 然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是改革开放后融入世界的中国所面对的挑战也时刻威 胁着祖国的发展,我们要居安思危,在党的领导下,勇敢地面对这些挑战,积极用和平的 方式战胜这些挑战,得到新的跨越。 总之,国内外形势变幻无常,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先进的党的领导下,坚持为广大人 民群众服务,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参考文献: 1、 杨金海、吕增奎、郭兴利, 国外学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 北京日报2008 年 12 月 29 日。 2、 王洪宁, 中国经济总量超日本世界经济格局揭开新篇章 , 金融时报2011 年 2 月 15 日。 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