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设 计 方 案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5355442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 学 设 计 方 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 学 设 计 方 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 学 设 计 方 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 学 设 计 方 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 学 设 计 方 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 学 设 计 方 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 学 设 计 方 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教 学 设 计 方 案案例名称15、画风科目小学语文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提供者李长金课时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画风是新课标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第15课,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宋涛、丹丹、小艺一起画画儿时遇到了“谁能画风”的问题。他们动脑筋想办法,三人合作,用不同景物的变化描绘出了风的样子,课文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对话较多,适合分角色朗读。本课生字、新词不多,学生易于掌握。但是,如何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在自然界中,时时会遇到“风”,但让低年级的小学生来描绘“风”是很难的,理解风与其它事物变化的关联,就更难了。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这些问题,

2、可以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宋涛勇于思考,善于提问;学习陈丹敢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学习赵小艺挑战“自我”认真求索的精神。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可以在朗读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向往美好的情景”,获取“阅读的乐趣”。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会认7个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4、学会生字新词并理解课文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写话。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团结合作的精神、不断创新的意识。在教学中生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5、有感情朗读课文

3、,懂得事物之间的联系,培养善于动脑的能力。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一、小学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特点,缺乏抽象性,思维活动依赖具体的事物和经验的支持。二、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取决于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程度以及对老师的偏爱三、他们的起点水平较低,因此老师要选择相对简单的内容组织教学四、易接受新知识并善于发问,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可塑性强。五、喜欢接受表扬,需要获得他人特别是父母,亲人的认可。六、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对于事情不会要求寻根问底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的认识。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主动去探究,主动去获取,才能使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高。

4、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演示法、设境酿情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变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多渠道组织学习,让学生围绕问题,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师生平等互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锻炼其思维和口头表达等能力。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二年级语文(下册)专门为本课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室。PPT课件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创设情景,解释课题。1、猜谜语:看不到,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草儿见它弯腰。(板书:风)2、会唱歌词里有风的歌曲吗?3、听说咱们班的同学还读过不少有关风的诗歌谁来展示一下。4、

5、听听风声。(课件出示:风声)5、问:这是怎样的风?平时你感受过什么样的风?6、风听得见,也能感受的到,可以唱一唱,还能写一写,那么它能画出来吗?(板书课题:画风)1、猜谜语:风。2、畅所欲言。3、学生自由吟诗。4、学生聆听。5、学生自由回答。6、学生齐读。激趣导读。二、学习生字。1、老师给咱们班请来了三位可爱的新朋友,想认识一下吗?(课件出示:三位小朋友的头像)是谁呢,赶快去认识一下吧。2、师去掉拼音,问:画面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还会读吗?3、出示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4、相机给“涛、艺”找朋友。(你们真棒呀,瞧,三位小朋友送给了大家一个可爱的笑脸,你们高兴吗?)5、让我们在轻轻地喊喊他们的名字

6、吧。1、自由读,“小老师”领读他们的名字。2、男女生个别读。3、个别读。4、学生组词。5、学生轻声读。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由浅入深,降低学习难度。运用多种方法读文,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方法。在交流中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材施教。以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让学生在快乐的画画中将知识化为一幅幅美图,同时延伸对课文的感悟。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跟这三个孩子有关,想去读读课文吗?打算怎么读呢?2、请大家打开书,把课文多读几遍,碰到不认识的生字就用笔画一画,再请教旁边的“小老师”,教师巡视。3、有不认识的字吗?老师有几个字不认识,谁

7、能帮帮我?(课件出示。)4、我这儿有一些我们刚刚认识的字,还有一些以前就认识的字,(课件出示两行字)问:你们还认识吗?现在我们一起来找找说说。(找朋友,组成词。)5、现在,如果你们把这些字送回课文,老师相信你们读的会更好,有没有信心?那就在自由的读读课文吧。1、说说读课文的方法。2、学生自由的读课文,画生字,词,并向同桌请教。3、学生反馈。4、组词。5、再读课文。四、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大家读的真认真呀,看来你们都是爱学习的孩子。那么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抽学生朗读课文。2、你们想对这三位读课文的同学说些什么呢?3、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1、学生分段读课文。2、学生自由评价。3、

8、学生交流。(课文讲了陈丹、赵小艺、宋涛画风的事情。五、熟读课文。1、这三位小朋友是怎么画风的呢?请同学们再一次的去默读课文,拿起笔画出你想要的答案。2、教师问:谁来告诉大家他们是怎么画风的呢 ?教师板书:小艺:红旗飘 风车转陈丹:小树弯宋涛:雨丝斜3、让我们闭上眼晴想一想赵小艺他们的画究竟是什么样子。(教师深情的说:在美丽的郊外,小树被风吹弯了腰,红旗迎风招展,连空中的雨丝都被风吹的斜斜的。)4、老师还把他们的画带来了,想看看吗?出示图:猜猜这是谁画的?(课件出示三副画)谁能给它配上课文中的句子?个别读,齐读。5、咱们读了课文,欣赏了这三位同学的画,还给这些美丽的画配上了课文中的句子,现在你们

9、想不想换种方式读读课文呢?接下来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6、同学们读的真好,看来咱们的同学都是优秀的播音员。你们喜欢这里的三个孩子吗?为什么?7、是呀,三位小朋友爱动脑筋,善于观察,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都画出来了,真能干!那你们准备怎么画风?8、四人一小组合作画一张画。(时间3分钟)9、小组派一位代表把咱们富有创意的画展示给大家看。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自己的成果吧。10、小结:同学们,你们画风的方法真是又多又好,可见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只要你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不断实践,勤于思考,做生活的小主人,你们会有更多新奇的发现!1、学生边默读边画。2、学生汇报。3、学生闭眼想。4、学生欣赏画,并

10、配上课文中的句子。5、学生先分小组练习,再抽学生上台展示。6、学生交流。7、交流画风的方法。8、学生合作画画。9、代表上台展示画,简单的介绍画风的方法。概念讲授压强概念提出压强概念,同时得出压强公式和单位学生通过实验总结概念以及公式P=F/S、单位帕斯卡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知识应用身边的压强估测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老师引导学生如何估测、突破难点)学习简单的压强计算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重估计自己对地面的压强在学生估测自己对地面压强的基础上,提出“怎样使你对地面的压强迅速增大一倍?”从而引出增大或减小压强。媒体播放生活中一些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例子。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增大或减小压强(1)提问:怎样使你对地面的压强迅速增大一倍?(2)请一名学生上前表演。得出结论。多媒体显示:压力一定,减小受力面积可增大压强。(3)指出物体承受的压强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被损坏。媒体播放:生活中一些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例子。学生回答出上面的问题新 课教 学 过 程 流 程 图情 景 导 入探究规律概念讲授知识应用设计实验猜想假设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利用身边的问题巩固知识书面问题七、教学评价设计八、帮助和总结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