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偏高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5355440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5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偏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偏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偏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偏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偏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偏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偏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5卷 第3期2008年9月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 25 No. 3Sep. , 2008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偏高李建新摘 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开始偏离正常值且持续偏高,一般认为,这是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诸多影响因素中,何者为主要因素却有很大的分歧。笔者认为,虽然影响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原因是复杂的、 多因素的,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实施的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不仅与出生性别比偏高直接相关,而且是诸多影响因素中

2、最主要的,偏严的生育政策是中国出生性别比长期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关键词 生育政策;出生性别比;因果关系收稿日期 20080725作者简介 李建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邮编:100871。 感谢谢宇教授和陈卫教授对本文提出的宝贵意见,但文责自负。一、 问题的提出中国人口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出生性别比开始偏离正常值范围(103107)。1982年 人口普查出生性别比为10815 ,1990年普查为11411 ,到2000年第5次普查,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 更是严重偏高到119192 ,2006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人口出生性别比仍居高不下,高达119125。这不是一个 “统计虚幻”,

3、而是社会现实1。一个严峻的事实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持续攀升至今未见回复正常范围的势头,失调长达20多年,已成为世界上出 生性别比失调程度最严重、 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2。 导致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根本原因,一直为学者和政府关注。出生性别比原本是人口学的常数, 即在没有外部因素干预生育行为的条件下,出生性别比应该是稳定在105左右的常数。如今,中国出生性别比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正常值域,这是外部人为因素干预生育行为的结果。那么,是什么 原因促使人们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干预生育的行为导致出生性别比失调呢?多数学者认为这是 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对于什么是主要原因却存在着很大

4、的争论,有将这种解释主要归结为与 计划生育政策有关的 “政策论” 者,有归结为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 “制度论” 和 “生产方式论” 者,还 有归结为与生育观念重男轻女生育文化有关的 “文化论” 者以及与B超技术广泛普及的 “技术论”者等3。 这种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的学术争论虽然有利于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但另一方面, 未形成统一认识的诸多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 “混淆了视听”,对积极寻求有效的公共对策产生了不 利的影响。由于诸多观点的存在造成了认识上的偏差,相关部门在面对公众回答有关出生性别比 偏高的问题时指出:“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原因很复杂,既有经济原因,也有社会原因,还有文化

5、原因,以及现实生活中男女不平等的原因 有人把性别比失衡说成是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 策造成的,这没有道理。南亚和东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如印度、 韩国、 中国台湾等,并没有实行计划 生育,却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客观地说,出生性别比升高与计划生育政 策有一定的关系,但其充其量也只是加剧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状况,不能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就必然导致性别比的偏高。 ”这种表述已成为目前解释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主流观点。在目前中国社会,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依然是直接干预人们生育行为的有力工具。面对出生性 别比失衡如此严重的人口学后果,上述观点的主流地位,致使学者和相关部门至今还没有深刻反省 现行生

6、育政策的严重后果,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国家相关部门对于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持续 偏高现象解释的上述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笔者一直坚持认为,虽然影响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原因是复杂的,而且是多因素的,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实施的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不仅与出 生性别比偏高有关,而且是诸多原因中最主要的原因,即偏严的生育政策是导致20世纪80年代以 后中国出生性别比长期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二、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概率性因果关系要论证笔者的观点,首先要从社会现象中的因果关系谈起。在自然与社会各种现象中存在许 多因果关系,若推论现行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偏高是因果关系,我们先要理清不同类型的因果关 系,即决

7、定性(必然性)因果关系与概率性因果关系。在探讨自然界中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时,常常 可以发现许多决定性的因果关系,存在许多充分必要条件的必然因果关系。在由牛顿力学占主导地位的古典物理学领域中,这种必然性因果关系占主导地位。但是随着达尔文进化论和现代物理 科学(如量子力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传统牛顿决定论的局限性,看到了生物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区 别。在生物学领域,特别是在人类社会中,各种社会现象、 社会行为之间的决定性(必然性)因果关 系并不多见。遗憾的是长期以来,由于社会科学的发展深受自然科学(传统物理学方法)的影响,物 理学应当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理想范式的观念根深蒂固,以至于传统物理学研究模式在社

8、会科学中的适用性很少受到质疑4。这种结果致使我们习惯于用决定性因果关系思考和推断社会中各种 相关现象,以及人类的行为关系。 事实上,在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之中,事物之间因果关系更多的是一种概率性因果关系。概率 性因果关系源自于事物现象的变异性(varibility)和复杂性。因为变异性是社会现象的本质,是社 会科学研究的本质515,所以这种概率性因果关系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占据主导的地位。在这种概率性因果关系中,因和果并不一定表现为一种必然的关系,也不一定是一种必要的关系。具体说, 在这种因果关系中有两重含义,一是原因可能不是结果的充分条件,即有这个原因不一定有对应的 结果;二是原因也不一定是结果的

9、必要条件,即结果可以在没有这个原因的情况下发生549。吸烟 与肺癌的关系就是这种概率性因果关系的一个经典例子。我们说吸烟导致肺癌,即吸烟与肺癌是 一种因果关系。在现实中可以观察到,有些人即使经常吸烟也很健康,与肺癌无缘,这说明吸烟并不是引起肺癌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吸烟并不必然导致肺癌;另一方面,还可以看到,不少得肺癌的 人从来就不吸烟,这说明吸烟也不是导致肺癌的必要条件。这种概率性因果关系是这样的,假定有A和B两组人群,他们各方面大致相同,不同的是A人群吸烟,而B人群不吸烟,如果吸烟人群A 患有肺癌的几率高于不吸烟人群B ,那么就可以得出吸烟导致肺癌的结论。在这种因果关系中,反 例不足以推翻上

10、述概率性因果关系。正如美国生物学家Ernst Mayr在反思牛顿古典物理学中那些不随时空变化的定律对其他学科的影响时指出,在生物学领域(当然更不用说在社会科学领域, 笔者加注) ,规律性总是与具体的时空相关,且存在大量的例外,所以波普的证伪原理通常不能应用 于进化论的生物学,因为例外并不能否定大多数规律的一般有效性。6如今我们所讨论的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关系正是这种概率性因果关系,而不是必然 或必要的决定性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有严厉的生育政策,并不必然导致出生性别比偏高;同样,有96第3期 李建新: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偏高http :www. 2007年08月29日10 :41记者观察

11、 专访国家人口计生委宣教司司长张建。些人口出现出生性别比偏高现象,也不一定就有严厉的生育政策存在。既然如此,一些学者,尤其 是一些政府官员通过列举同属儒家文化圈的国家或地区,如韩国即使没有严格的生育政策,其人口 出生性别比也在生育率下降之时出现攀高的事实来推翻中国严格的生育政策导致偏高的出生性别 比的判断是不成立的。因为,在概率性因果关系中,生育政策不是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必要条件(我 们许多学者和官员也没有搞清因果关系中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差别,误把必要条件当充分条件使用,用上述例子否定一种必然关系首先从因果逻辑上讲就是错误的) ;同样,在偌大的中国,我们 也发现,有一些社会经济基础较好,计划生

12、育工作起步早,群众的男性偏好观念比较淡薄的地区,即 使实施了严格的一孩政策,其出生性别比依旧正常,如江苏太仓、 如东等地。而这个事实也同样不 能推翻上述因果关系,因为在概率性因果关系中,生育政策也不是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充分条件。一 些学者和官员以为找到了这样那样的反例就能证伪上述因果关系,就能否定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因果关系,这其实是他们完全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因果关系的结果。我们看到,一些学者 和国家相关部门在这一问题论证过程中如是说,“如果说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出生性别比偏高,为什 么无计划生育的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生育率下降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出生性别比偏 高现象”7。在这里,他们

13、不仅混淆因果关系中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差别,最为重要的是,从根 本上犯了一个科学认识范式上的错误,不该以传统牛顿力学为代表的决定性因果关系取代人类生育行为现象中的概率性因果关系,并由此得出他们否定生育政策导致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错误推论。三、 严厉的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偏高(一)因果关系的证明要做因果关系解释和证明,区别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同是非常必要的。首先,社会科学领 域中所说的概率性因果关系一般是宏观层次上的,而概率性的原因强调平均值和趋势,它对个案不 适用548。其次,因果关系的确定一般可以通过简单比较,即比较干预组(treatment group)和控制 组(control group

14、)而获得。但是由于社会科学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可以用实验来控制外来因素的 影响从而证明因果结论,所以,社会科学领域中确定证明一种因果关系较之自然科学领域要复杂得多。因此,在社会现象的关系研究中,无论是因果解释还是证明,我们都必须尽可能全面深入地考 察社会现实、 周全考虑、 谨慎求证。再次,在社会科学的因果推论中,还常常需考虑 “反实事问题” (counterfactual question) ,即如果没有这样的 “因”,那将是怎样的 “果”?虽然,在现实中我们无法观察到 “反实事问题” 现象,但这样的逻辑思维有利于我们进行因果关系的推论8 ,544。 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概率性因果关系,源于社会现象

15、的变异性,而这种变异性具有很强的时空性,因此,社会科学中的因果解释和证明往往与社会语境(social context)有关。这里的社会语境包 含着随空间不同而不同,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意义。在社会科学领域里的因果关系研究中,时空 变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维度。其重要性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在因果关系证明中,时间和空间都 是不可或缺的参照变量;其二,在因果关系解释中,时空同样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背景变量。在本 项研究中,我们所说的生育政策导致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概率性因果关系是指:对某一个人口,在充分考虑其他作用因素的条件下,实施严格生育政策后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其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可 能性增大;或者说,在

16、两个条件基本相同的人口中,一个实施严格的生育政策,另一个没有或实施宽 松的生育政策,实施严格生育政策的人口要比不实施的人口出生性别比出现偏高现象的概率大。 如果可以观察到上述两种关系现象,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因果推论。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图1) ,我们知道影响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化的因素是多元的、 复杂的且变化的。多元表现在社会经济、 政策、 文化等因素对生育行为进而对 出生性别选择的影响;复杂表现在各种影响因素是关联的,是相互影响并可能共同作用于出生性别07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图1 我国历年人口出生性别比资料来源:19601992年数据源于文献9 ;19932000年数据源于文献10的选择;变化表现在从时间维的视角观察,上述 各种因素影响程度会发生变化,而且影响方向 也会发生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 放,是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