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政治激情的理性思考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332705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青年政治激情的理性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青年政治激情的理性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青年政治激情的理性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青年政治激情的理性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青年政治激情的理性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青年政治激情的理性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青年政治激情的理性思考(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青年政治激情的理性思考中国青年政治激情的理性思考中文摘要中文摘要政治激情作为微观政治学研究的新领域,己引起我国政治学界的注目。本文试 图对政治激情作一概念界定,对中国青年政治激情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辉煌与缺失 进行认识分析,并且面对时下中国社会潜伏着的多种诱使政治激情迸发的因素,如 何对青年政治激情进行合理引导与有效控制进行初步探讨。内容分四部分:一是对 政治激情的理论认识:政治激情就是指个人、群体或集体对政治运动、政治事件、 政治行为,乃至一个国家、一种社会政治体制和制度所产生的爆发性的强烈情感。 这种情感可能是怨、恨、反抗和攻击,也可能是爱、支持、拥护和赞成。它可以如 涓涓细流自然生成,

2、也可能如暴风骤雨突然迸发,它可以是一股巨大的建设性力量, 也可以是同样巨大的毁灭性力量,甚或是一种平衡牵制力量。二是中国青年政治激 情的辉煌与缺失,从五个阶段论述:(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五十年代末期, 新中国青年政治激情的第一次空前大爆发;(二)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青年凭着 青春的单纯和满腔的热情,带着相当程度的盲目与浮躁,最后导致政治上的狂热和 幼稚;(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国青年的政治激情再 次汹涌澎湃;(四)80 年代后期,随着西方现代社会思潮的涌入,急躁情绪、对传 统的盲目否定,对西方政治的片面崇拜引发学潮;(五)90 年代青年政治参与的“躁 动”心态明显减

3、弱,青年参与社会政治的心态趋于成熟。三是当代青年政治激情的 现状和特点,(一)青年的政治参与趋向务实、自主选择;(二)青年的政治参与正 在向更为广泛的领域拓展。四是新时期社会问题与青年政治激情的合理引导及有效 控制,从三个方面论述:(一)控制诱发青年破坏性政治激情爆发的社会因素,(l) 腐败问题;(2)青年就业问题;(3)分配不公问题;(4)意识形态问题;(二)控 制青年破坏性政治激情爆发的主观因素,(l)当代青年政治素质的现状;(2)当代 青年政治素质教育的内容;(3)当代青年政治素质教育的途径;(三)加强青年政 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 关键词关键词:青年政治、激情政治、参与政治、素质中国青年

4、一旦登上现代历史的舞台,便凸显出其强大的社会冲击力、感召力和 创造力,青年的激情便铸就了青年的辉煌与荣光。但是由于这种激情的热烈、率真 与浮躁,使得青年运动跌跌撞撞,曲曲折折,与五十年新中国一起成熟、成长。应 该说政治激情是一股巨大的可善可恶的力量,面对当代中国社会急剧转型,改革发 展进入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 想观念深刻变化,既给我国发展带来巨大活力,也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特 别是日益凸显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同时面对当代青年特别是当代青年学生,虽然 大多数政治参与心理日趋成熟,呈现出健康、积极、稳定、理性等特点,但也有少 部分在相当程度上表现

5、出政治情感的冷漠、政治参与不积极甚至消极等等问题,我 们应予清醒地分析、把握,予以积极应对,既要尽最大可能的推行改革,扩大社会 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控制诱发青年政治激情爆发的社会因素,又要主动加 强青年政治素质的提高,消除和预防青年的政治失范,控制青年破坏性政治激情爆 发的主观因素,主动驾驭青年政治激情这股巨大的力量,因势利导,从善把握,化 不利为有利,化消极为积极。一、对政治激情的理论认识一、对政治激情的理论认识政治激情就是指个人、群体或集体对政治运动、政治事件、政治行为,乃至一 个国家一种社会政治体制和制度所产生的爆发性的强烈情感。这种情感可能是怨、 恨、反抗和攻击,也可能是爱、支持

6、、拥护和赞成。它可以如涓涓细流自然生成, 也可能如暴风骤雨突然迸发,它可以是一股巨大的建设性力量,也可以是同样巨大 的毁灭性力量,甚或是一种平衡牵制力量。作为一种强大的政治冲动力,它可以表现为政治盲动、政治风暴、政治革命, 也可以表现为政治运动、政治参与、政治冷漠。作为一项可资利用的政治资源,它 常常会使一个国家的政局出现或风雷激荡或万马齐暗的种种局面。如果能正确认识 并把握其产生发展的规律,就能够使其对社会的稳定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反之, 则可能构成对社会进步、稳定与繁荣的巨大破坏。政治激情的思想资源主要是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自由 主义、保守主义、法西斯主义、宗教信仰及各

7、种各样的意识形态。但也可以是平等、 自由、民主、公正、正义等各种普遍抽象的政治价值观念和政治理想,还可以是“均 贫富、等贵贱”、 “要面包、要和平”等一系列的政治宣传与口号。这些信仰、理想、 意识形态、政治价值理念与口号,在政治家、理论家、意识形态专家、知识分子的 阐述、诊释、宣传、教化下,会渐渐融入民众心理之中,一旦某些社会政治条件成 熟,处于某一特定社会情景中的人们,为了各自的利益与追求,就能迅速被动员起 来,形成一股巨大的政治冲动力。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不过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启 蒙思想家、资产阶级政治家与第三等级联合行动的结果,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 功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人

8、阶级和农民运动交互作用的胜利。人类 历史上任何一次政治运动、政治变革、政治革命,无论其成败与否,都不会也不可 能完全摆脱民众的政治激情。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青年始终是一支最积极、 最有生气的力量。没有青年的呐喊与鼓动,没有青年的参与和支持,中国革命要取 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不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如此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仍然如此。更为珍贵的是青年和青年运动总是赋予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以一种充满青 春气息的浪漫激情。这是一种理性的激情,执著、热烈而不失却务实、冷静,浪漫、 激进而不陷于虚幻、空灵。激情来自于青年对中国社会和历史的重大责任感和使命 感,以及基于对未来的直觉把握和生命体验所做出的

9、种种极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 现实努力。中国共产党人近 80 年的全部努力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如果说 有什么秘决的话,其中的秘诀之一便是青年的热情参与并在其中创造性地发挥了自 己的作用。正因如此,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总是不断呈现高潮迭起、撼人心魄的热 烈、宏阔的场景。导致政治激情产生爆发的原因有时是单方面的纯粹的,如政治原因,经济原因, 思想文化原因,军事战争原因,民族矛盾、国际关系纠纷、外敌人侵,甚或是自然 灾害等等,但有时又可能是这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陈胜 吴广起义,主要是秦王朝残酷政治压迫的结果,百日维新的诞生主要是先进中国知 识分子在西方思想大潮冲击下进行的一次

10、改革晚清政治体制的尝试;1937 年“芦沟 桥事变”的爆发曾激发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精神;1999 年春夏之交中国百年 不遇的特大洪灾也的确激发了全中华民族与天斗与地斗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大无 畏革命精神。具体而言,由于政治地位、阶级背景、经济收入、生活水平、思想价 值观念、传统习惯心理及意识等的不同,政治激情在个体、群体、集体以致全社会 各个层面上,都可能发生,一般说来,对政治生活特别敏感的个体,如政治家、政 客、人文知识分子等常是点燃政治激情圣火的先驱者,但只有整个民众的、全社会 的政治激情的产生和爆发才是一种真正或积极或消极的政治力量。并且,个体、群体、集体、社会各个层面的政治激情又总

11、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二、中国青年政治激情的辉煌与缺失二、中国青年政治激情的辉煌与缺失中国人一直不乏政治激情,整个中国近代史可以说也是一部汹涌澎湃的政治激 情史。从 1840 年英国船坚炮利撞开国门,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到太平天国运动、 甲午海战、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社 会中国人就总是在政治冲突的血与火中艰难前行,中国青年又是中国革命历史进程 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中国青年天然具有某种革命的性质。早在 30 年代末, 毛泽东就曾指出:“五四以来,中国青年们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某种先锋队的 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 ”“带着新鲜血液

12、与朝气加入革 命队伍的青年们,无论他们是共产党员或非党员,都是可贵的,没有他们,革命队 伍就不能发展,革命就不能胜利。 ”, ,这是一个革命家在革命年代从革命的视角对中 国青年和青年运动的革命性质所做出的价值判断。革命,曾一度赋予中国青年以无 与伦比的光荣感、成就感和价值感。 “以革命的名义”曾经是前后几代青年人关于 人生、事业、理想最真诚最庄重的宣言。自中国共产党创立以来,青年在历次革命 运动中始终是先锋和骨干。毛泽东指出:“五四时期,英勇地出现于运动先头的则 有数十万的学生。这是五四运动比较辛亥革命进了一步的地方。 ”l2抗日战争时期, 广大青年学生响应“八一”抗战宣言,掀起了“一二.九”

13、爱国运动, “一二.九” 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解放战争 时期,广大青年学生为了配合党领导的人民战争,在蒋管区又掀起了“反饥饿、反 内战、反迫害”运动,使蒋介石反动政府陷于孤立的境地。新中国成立后,在共和 国的旗帜下,在社会主义美好前景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激励和感召下,青年们迅 速投入到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自立于 世界民族之林的崇高社会理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始终如一地倾注了自己满 腔热情。但由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特殊性质,使青年和青年运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 间内主要活跃在社会政治斗争特别是武装夺取政权的军事斗争领域

14、,并因此形成了 以政治运动为核心内容和基本形式的青年运动传统模式。这种政治激情,造就了波 澜壮阔的革命场景,也引发了革命意识的反复夸张、强化,导致了青年政治心态的 浮躁,于是在半个世纪共和国风雨行程中,青年政治激情牵领着中国大社会不断地 得以大释放,辉煌与缺失相伴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五十年代末期,新中国青年政治激情的第一次空前大爆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五十年代末期,新中国青年政治激情的第一次空前大爆发。解放战争的胜利,带来了一个崭新的中国,一个彻底摆脱了百年耻辱自立于世 界民族之林的中国。1949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长江英军, 1950 年

15、出兵朝鲜,五 十年代末在中印边界大败印军,这一系列事件已雄辩地向世人证明,中国人已不再 是昔日“东亚病夫”。在国内,新成立的共和国,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政令畅通, 政治清明,近半个世纪来的军阀混战局面至此结束,地主阶级、官僚阶级、大小资 产阶级及各国反动势力被统统打倒或赶跑,工农大众扬眉吐气,中国人终于真正实 现了当家做主。正是这种空前的解放感和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恩之情以及对社会主义 的强烈渴望之情,汇聚成一股中华民族的巨大政治激情,更激荡着广大青年的心。 对当时的中国青年来说,他们具有许多从过去半个世纪的学生运动和青年运动中积 累和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如崇尚民主和科学,倡导新道德、新

16、文化, 反对旧道德、旧文化,主张个性的自由解放,反对旧的礼教、风俗和习惯,强烈的 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积极向上的政治热情,团结合作的组织习惯等等。新的 人民民主政权和社会制度的诞生,激发起他们万众一心、意气风发地投入到建设新社会的巨大洪流之中。随着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到来,旧的模式开始转变,青年和青年运动关 注的热点转问教育、科学、文化、生产建设等各条战线和领域。青年扫盲队、青年 科技攻关小组、青年生产突击队、青年志愿垦荒队等新的组织形式和郝建秀、赵国 有、王崇伦等新的英雄人物涌现出来了。经济复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以及人们 思想道德及精神风貌的纯洁、素朴与高尚,的确让人感到改天换地、改朝换代的全 新时代气息。正是这种政治激情的推动下,中国在建国十年左右的时间内进行了“三 化一改”,实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战胜了头号世界强国,恢复了干疮百孔的国民 经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1958 年以前的中国到处洋溢着开国盛世的迹象。 (二)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青年凭着青春的单纯和满腔的热情,带着相当程度的盲目与浮 躁,最后导致政治上的狂热和幼稚。5.16 通知下发以后,在“以阶级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