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计划纲要(2008~2012年)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5302609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计划纲要(2008~2012年)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计划纲要(2008~2012年)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计划纲要(2008~2012年)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计划纲要(2008~2012年)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计划纲要(2008~2012年)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计划纲要(2008~2012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计划纲要(2008~2012年)(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自自治治区区高高等等学学校校科科研研计计划划纲纲要要( 2 20 00 08 82 20 01 12 2 年年)自自治治区区教教育育厅厅为加速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 提升高校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推动自治区高校成为区域创新的骨干力量,在总结近几年自治区高校科研工作和20032007 年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计划纲要 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国家、自治区科学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实际,制定本纲要。一一、自自治治区区高高等等学学校校科科学学研研究究现现状状及及2 20 00 03 32 20 00 07 7 年年自自治治区区高高等等学学校校科科研研计计划划纲纲要要实实施施情

2、情况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 我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各项教育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特别是高等教育坚持内涵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转变,有力推进了科教兴新、人才强新战略的实施,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近年来,科学研究在高等学校 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投入和支持力度不断增加,特别是 2004 年,我区依据20032007 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计划纲要 启动了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计划项目。四年来,共投入高校科研专项 2217 万元,先后有24 个学校的420

3、个项目获得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项目资助。通过项目实施,自治区 高等学校科研工作条件明显改善,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高 ,已逐步成为高校凝聚力量,汇聚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 与平台。一、进一步突出了科学研究在高等学校 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教研相长,相互促进,激发和调动了广大教师和研究生 关心、参与和投身科学研究与创新工作的积极性,有效推动了人才强校工程。通过高校科研计划项目支持, 一些高校教师成为国家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自治区级优秀专家,一批高校学者成功入选 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等多个国家部委共同支持的 新世纪人才工程或人才支持计划,一批青年教师通过承

4、担科研项目得到了培养和锻炼,成为高校科学研究的骨干力量 。2二、明确了以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重点领域为突破口,注重发挥综合优势,加快科技创新,加强学科联合,挖掘科技潜力,促进优秀人才成长的科研工作方向。通过科学研究带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基本条件不断改善,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特色和优势更加明显。重点攻克了一批有利于促进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取得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产品,获得的各级各类项目数和项目经费显著增加。近五年,自治区高校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不断增多,自治区高校科研项目经费达到 36204

5、.2 万元。三、科学研究平台建设卓有成效,条件明显改善,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在优先保证高校基础教学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和扶持了一批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专业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目前,我区高校已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12 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 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 个,建设了一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所), 五年来中央财政对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 支持资金近1 亿元,陆续启动了高校的工业化试验基地、孵化器和科技园建设,科研支撑能力显著提高,发挥了大型仪器设备和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开通新疆高校

6、科研信息网,实现了科研信息发布、科研项目申报和评审,成果推介、信息互动交流等方面的网络管理。四、加强科研管理、交流与合作,高校科学研究的宏观调控和政策保障不断加强。争取和确立了自治区高校科学研究专项,目前科研专项资金每年 400 万元;借助于国家对口支援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等一系列有利条件,通过项目倾斜,积极引导,推进学科交叉,团队创新,联合攻关,初步形成了跨区域、多层次、多渠道的科研合作与交流平台。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逐步建立了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开发、推广、服务支撑体系。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自治区高校签订技术合同 明显增加,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虽然自治区高等

7、学校科学研究与科技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但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科研总体水平还不高,还存在许多困难和不足。从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项目实施总体情况来讲,一是科研管理总体水平不高,缺乏战略层面的发展规划和组织、引导、调控手段, 高等学校科技资源和科研力量分散,不能形成整合优势,还存在低水平重复现象 ,参与科学研究竞争的能力还不强 ;二是缺乏科研领军人才,年轻教师参与课题竞争的能力还比较弱,团队凝聚力 还不很强,尚未形成3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科研队伍结构 还不够合理,科研人员知识更新 还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三是 科研基础薄弱,投入不足,多元投入体系和稳定增长机制 尚不健全,科技资源短缺,技术手

8、段仍比较落后;四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渠道不畅,产、学、研之间的结合需进一步加强;五是部分教师缺乏严谨的科研精神,重申报,轻 研究,不能取得预期的 成果,具有较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不多。二二、自自治治区区高高校校科科研研面面临临的的机机遇遇和和挑挑战战1、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科学和技术的需求“十一五”期间,党中央把新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做出加快新疆经济发展和确保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部署。自治区要依托丰富的水土光热资源,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特色农业,建设全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畜产品基地和特色林果业基地;依托优势地产资源发展支柱产业,广泛应用先

9、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化工业与轻工 -纺织-食品加工业,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开发和应用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满足区域经济与社会的长足发展的需要;要在重大疾病防治、新药研制、城乡卫生保健、食品和药品安全、防灾减灾等领域加强研究与开发;要依托科技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益;要掌握干旱区生态环境的演变规律,为生态恢复重建和环境治理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手段,为荒漠生态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实现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教育、文化、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领

10、域对重大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高校要从深入实施 “科教兴新、人才强区 ”战略,加强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培养,全面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出发,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方面的人才、科技支持和服务。2、高校科学和技术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自治区已步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高校的科学和技术事业正处在快速 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具备诸多有利的条件和难得的机遇。从国际趋势看,当今世界已步入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信息科学和技术发展方兴未艾,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迅猛发展,能源科学和技术的重新升温,基础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展现了新的前景;科学和技术应用转化速度不断加快,造

11、就了新的追赶和跨越机会。从国内环境看,经过近十年4科技体制深化改革,科技发展和环境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召开了本世纪首次全国科技大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已颁布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 。从自治区发展需求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 想和目标的进一步明确,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建设全面推进,科教兴新、人才强新战略深入实施,为高等教育发展创造了 新的发展机遇和条件。从高校自身发展状况来看,国家和自治区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支持和投入不断增加,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不断增加, 高校已逐步成为国

12、家和区域创新的骨干力量。 高校一定要抢抓机遇,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科技贡献。在看到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我区高校所面临的挑战和危机。高校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把握难得的机遇,迎接严峻的挑战,快速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推动高等教育自身发展, 努力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骨干和引领力量,为造就大批具有较高科学技术水平的专门人才,积极推动区域创新作出应有的贡献。三三、自自治治区区高高等等学学校校科科研研计计划划的的指指导导思思想想、总总体体目目标标与与建建设设任任务务(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科研工作的全局,以自治区经济社会

13、发展的需要为导向,立足区情,发挥高校优势,以人为本,深化改革,突出新疆地域特色和资源特色,推进科学研究与科技发展;围绕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注重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实现重点突破,开创新阶段高校科 研工作的新局面。(二)总体目标到2012 年,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项目支持和引导,培养造就一支以优秀学科 带头人才和创新团队为 重点的高水平、高素质的研究和创新队伍,高校 科技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 的结合程度明显提高,初步形成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融合的创新体系;高校产学研结合更为紧密;攻克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获取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14、重大科技成果,科技创新的整体实力和水平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的综合实力显著提高;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重大问题的科技能力显著增强,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5服务能力和贡献力显著提高;获取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项目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的能力显著提升。经过 5 年的努力,部分高校科研排名处于同类 地区领先地位,具有特色的研究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三)建设任务一、坚持科技创新与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紧密结合。 围绕学科建设凝练研究领域和方向,把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汇聚高水平创新型科技队伍作为高校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任务、重要目标和根本保证 ,进一步优化科技人员规模和结构。到201

15、2 年,具有研究生学历的科技人员占科技人员总数的 60%以上,青年教师取得博士学位后3 年内,主持课题率达到90%;重点资助200 项以上重点项目,培育350 名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成为科研学术骨干;在高校科研计划项目支持的基础上,高校教师或科研团队参与国家和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的竞争能力明显提高, 510 名科研项目带头人成为国家重大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激励导师和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二、坚持面向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战略需求, 以重要基础性研究、前沿技术 开发、社会公益研究和高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发为重点,大力加强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16、高等学校科研计划项目的质量层次和社会贡献力明显提高。到2012 年,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项目成果被SSCI、SCI、 、EI、ISTP 等重要检索收录论文总量达到1000 篇以上,影响因子明显提高;在哲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相关学科领域 ,为自治区拟定重要政策决策提供 一批可供咨询参考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依托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和创新平台建设,取得 一批能够支撑重点学科群项目的研究成果;取得10 项左右行业、企业或地州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或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力争应用性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 30%;具有知识产权保护的专利成果申请量明显提高, 争取获得授权100 项以上。专利许可收入、技术转让 与推广服务为社会创造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达2 亿元以上。科学研究和科技进步对自治区的贡献率明显提高。三、通过项目倾斜,积极引导高校 扩大开放,加强合作与交流, 通过联合共建,合作研究,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充分发挥“211 工程” 、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学科、紧缺人才专业和示范高职院校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利用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区部共建、 “对口支援”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