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课题组)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5301079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课题组)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江省“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课题组)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江省“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课题组)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江省“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课题组)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江省“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课题组)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课题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课题组)(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浙江省“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来源:浙江省政府咨询委 作者:浙江省政府咨询委课题组 发布日期:2010-6-30目 录 一、关于“十二五”的发展环境(一)现实基础(二)发展背景 (三)发展阶段 二、关于“十二五”的指导思想 (一)发展战略 (二)发展动力 (三)发展主线 (四)指导思想 三、关于“十二五”的发展目标 (一)涉及转型升级的主要指标 (二)涉及社会民生的主要指标 (三)涉及环境资源的主要指标 四、关于“十二五”的重点任务 (一)推进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核心的经济转型(二)推进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为核心的社会转型 (三)推进以转变政府职能、改善行政管理为核心的政府管理转型五、关于“

2、十二五”重大举措的探讨 (一)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加强统筹协调,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区域经济运行效率(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四) “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构筑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一、关于“十二五”的发展环境本报告主要通过分析和研究浙江发展的现实基础、发展背景和发展阶段来 把握“十二五”的发展环境。浙江省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处于上中等收入国家与 地区水平。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基础和新的发展趋势,要求浙江“十二五”时期应该有 新的发展思路。在全球经济仍将处于经济危机后缓慢复苏并低迷调整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 “率先复苏”的发展势头

3、可以持续到“十二五”后期;“保增长、促转型、扩内需、重民生” 将成为“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抢抓机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当务之急。(一)现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全省人民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八八战略” 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按照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统筹协调的总体部署,积极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 , “十一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完 成情况良好,为“十二五”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前三年,我省 GDP 年均增长 12.7%,2008 年生产总值达到 21487 亿 元,人均生产总值为 42214 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 607

4、8 美元)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次 产业结构由 2005 年的 6.5:53.5:40 调整为 2008 年的 5.1:53.9:41,高效生态农业加快 发展,工业结构有所调整,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08 年城 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727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9258 元,年均增长速度均快于 6%的预期 目标,两项收入稳居全国省区第一位。浙江省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已达 89.6%。2、城乡统筹稳步推进。率先提出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城市化水平从 2005 年 56%上升到 2008 年的 58.2%。开展了新一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全面推行市县域总体规划,城镇建设

5、不断推 进,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持续提升。杭州、宁波、温州等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不断强 化,浙中城市群加快培育。区域发展更趋协调, “三带三圈一群两区”的区域布局基本形成, 陆海联动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2008 年底全省村庄整治率达到 35.4%。3、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平安浙江” 、 “文化大省” 、 “法治浙江”建设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持 续发展。全省财政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持续提高,占生产总值比 重由 2005 年的 1.22%提高到 2008 年的 1.6%。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在全国率先免除城乡义务 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40%,

6、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为 97.8%。文化建设 扎实推进, “八项工程”和“四个一批”建设初见成效。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主要指标 居全国领先水平。体育事业加快发展, “小康健身工程”深入实施。积极推行城乡统筹就业, 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法制建设 取得新成效。2008 年我省群众安全感达 95.65%,被认为是全国最具安全感的省份之一。4、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循环经济加快发展,2007 年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省。万元生产总值 综合能耗持续下降,工业重复用水率由 2005 年的 38%提高到 2008 年的 62%,单位建设用地 二、三产业增加值居

7、全国领先水平。环境污染防治成效明显,2008 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 硫排放量分别比 2005 年下降 9.2%和 13.9%,在全国率先实现县以上城市都建有污水处理厂, 城市污水处理率从 2005 年的 59.5%提高到 2008 年的 75.1%。生态省建设进一步加强,生态 公益林建设工程有序推进,森林覆盖率稳定在 60%以上;实施碧海生态建设行动计划,已建 成 7 个省级以上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率先开展瓯江河道生态修复全国试点工作; 建立覆盖全省八大水系源头地区的生态财力转移支付制度。5、改革开放成效明显。组织实施杭州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嘉兴、义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温州、台

8、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全面推进 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开展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和非居民用水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试点, 高耗能行业差别电价行业扩大到 8 个,积极探索排污权总量控制和市场化交易改革和林权、 矿权等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规划体制、投资体制、强县扩权、乡镇机构等 改革,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外经贸体制不断完善,贸易磨擦应对机制进一步健全;境外重 要资源的合作开发步伐加快,企业境外投资机构数居全国第一位。6、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正确认识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并且从浙江实际 出发制定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对策

9、措施,是编制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认为,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以低成本竞争和数量型扩张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要素制约 的矛盾。浙江长期以来形成的以低成本竞争和数量型扩张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 造成了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与生态环境的破坏。虽然生态省建设和“811”环境整治取得了 显著成效,但是由于浙江人多地少,大宗原材料和能源短缺,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和生态环境 脆弱地区面积较大,粗放型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要素制约所构成的矛盾日趋尖锐。以出口依赖为特征的经济结构与国际市场调整震荡加剧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结构形成了传统工业比重高、一般贸易比重大、 出口

10、依赖比较严重的特征。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浙江外贸出口大幅下降,从而拖累工业增 长大幅下降,最终导致浙江经济增长速度降至全国后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国际市场 进一步萎缩,浙江外贸出口的负增长短期内很难扭转。在国际市场调整震荡的大背景下,要 想通过迅速扩大内需以改变出口依赖比较严重的经济结构相当困难。低层次的产业结构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和新发展阶段的矛盾。我省低层次的产业结构是与“轻小民加”为主和服务业发展滞后联系在一 起的。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任务,但是实施情况不理想,产业结 构调整优化进展不快。国际经济危机冲击下浙江经济增长速度骤降,虽然与外贸出口及相关 联的工业增长大

11、幅下滑有关,但深层次缘于产业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产业层次低,产品竞争 力弱,主要产业位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和加深,浙江经 济要走出危机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扩大与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任务的矛盾。我省农村居民纯收入总体上仍然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水平, 农民增收缺乏长效机制,农民文化和技能素质较低,转移就业难度加大,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与城市仍有明显差距。区域发展差距也未见缩小,特别是海岛和山区生产生活条件和防灾减 灾能力依然较低。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中心城市功能不够完善,提升工业化、带动农村发 展的能力较弱,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有待进

12、一步提升。尽管浙江省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已达 89.6%,但是不彻底解决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扩大的问题,就不能实现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 全面小康社会的任务。改革攻坚难度加大与新的发展阶段急需体制机制创新的矛盾。我省体制改革总体上走在全国前列,但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仍 未到位。要素市场化改革亟待深化,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和工业用地招拍挂有待完善,反映资 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治理成本的价格机制不够健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鼓励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建设滞后,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能力不强。促进民营企业发 展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任重道远。浙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迫切需要 建

13、立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迫切需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 因此,必须下决心解决进入攻坚阶段后综合改革的难度更大、更复杂、更艰巨的问题。(二)发展背景 科学预测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走势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梳 理“十二五”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的前提。总的看, “十二五”时期,全球经济 仍将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缓慢复苏和低位调整时期,中国经济有望继续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 最快的国家之一,具备“后发优势、大国优势和体制创新潜力”的中国经济面临重大机遇与 重大挑战并存的发展背景。1、世界经济处在经济危机后缓慢复苏并低位调整的时期。科学预测世界经济的走势,必须抓住全球经

14、济危机是否触底和何时复苏两个要点。对于前者,目前虽然仍有分歧,但可以肯定的是“最糟糕的时期正在过去” ;而对 于后者,目前最不确定的是到底“在底部徘徊多久” 。这场危机的本质是“以美国为代表的 资产膨胀型过度消费模式”和“以美元为代表的国际金融体系的致命缺陷” 。因此,危机的 缓解既取决于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进程,又取决于国际金融体系的调整进程。考虑到全球金 融危机使世界经济进入了大动荡、大调整时期,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 素增加,我们认为这种调整将持续一个比较长的时期。这对我省经济发展,可以说是战略机 遇与严峻挑战同在,局部复苏与震荡反复同在,经济合作与贸易摩擦同在,正如 20

15、08 年度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近来所说的:“我担心整个世 界经济会重现日本在上世纪 90 年代的情景,即不会进一步下滑,但复苏困难。很长一段时 间我们的经济将处于低谷,全球经济危机还将持续 45 年。 ”综上分析, “十二五”时期世 界经济总体上仍将处于缓慢复苏和低位调整时期,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较多。2、中国经济有望“率先复苏” ,但是高速增长态势可能难以持久。面对全球经济危机冲击和国内发展存在的问题,中央政府 “保增长、扩内需”的一系列宏观政策措施初显成效,具有发展中大国自身优 势的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先行者。但是,目前我国经济的恢复性增

16、长很大程度 上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主要是国内因素在起作用,国际因素仍然以负面影响为主。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一方面,由 于西方发达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下经济进一步衰退,我国的外贸出口在短时期内难以 扩大;另一方面,我国持有巨额的美国债券和美元外汇储备,美国经济能否复苏对我国经济 的影响也很大。初步分析,我国经济率先复苏后,发展的势头会持续到“十二五”后期;但 是,如果没有美国、欧洲、日本等经济体走出危机的相继跟进,如果国际经济在大动荡、大 调整中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中国经济将很难长久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保增长、促转型、扩内需、重民生”将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的 主要任务。考虑到第一,虚拟经济泡沫破裂后,稳固和提升现有实体经济的竞争力成 为西方国家的普遍做法,这使得处于价值链分工低端的我国产业出口市场的扩展与升级的难 度加大;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更加盛行,国际经济竞争将更加激烈。因此, 即使“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复苏,我国外贸的扩展也不会很快。第二,制约我国内需启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