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与管理》网上辅导(第一、二、三章)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270026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经济与管理》网上辅导(第一、二、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村经济与管理》网上辅导(第一、二、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村经济与管理》网上辅导(第一、二、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村经济与管理》网上辅导(第一、二、三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村经济与管理》网上辅导(第一、二、三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经济与管理》网上辅导(第一、二、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经济与管理》网上辅导(第一、二、三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经济与管理农村经济与管理网上辅导(第一、二、三章)网上辅导(第一、二、三章)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学习辅导学习辅导这次辅导的内容是教材的第一单元,包括第一、二、三章,是基础篇,总论。值得注意的重点内容值得注意的重点内容是:(1)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性;(2) 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3) 农村经济管理的原则、任务与职能;(4) 农村经济的基本制度;(5) 如何发展农业产业化;(6) 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重点是搞好家庭承包制;(7) 合作经济组织的特征;(8)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管理。一、农业经济的重要地位一、农业经济的重要地位农业是农村经济的基本内容。农村是由农民、农户组成的,

2、以经营农业为主、有特殊生产方式的社会团体。所以,研究农村问题、农民问题,首先要抓住农业这个基础(基本)内容。要搞清楚农村和农村经济的基本特征,农村的特征是:农业生产是基础,人口密度较小、素质较差,地缘、血缘关系明显,有地域特征。农村经济的特点: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劳动力数量多、素质较差,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任务重,农业资源不足。农业经济的地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作用方面:(一)经济作用方面: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普遍规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普遍规律。中共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大力发展农业

3、不仅是保障人民生活的要求,也是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需要。” 领会的要点:(1)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2)农业是其它物质生产部门发展的基础,如轻工业;(3)农业是非物质生产部门发展的基础,如市场、外贸、金融等;(4)农业是基础具有普遍的规律性。从社会发展的纵向和国际的横向之间来看,都是这样。2、农业经济的社会贡献、农业经济的社会贡献中共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稳住农村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全局的主动权。”以上中央的决议,准确地概括了农业的社会地位。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社会稳定的贡

4、献;(2)对现代化的贡献;(3)对环境的贡献;(4)对产品的贡献;(5)对劳动的贡献。二、农村经济管理的原则、任务与职能二、农村经济管理的原则、任务与职能(一)(一) 农村经济管理的原则农村经济管理的原则1、 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三兼顾原则;2、 物质文明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原则;3、 民主集中原则;4、 实事求是原则;5、 经济效益原则。(二)(二) 农村经济管理的方法农村经济管理的方法1、 经济方法;2、 法律方法;3、 行政方法;4、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三)(三) 农村经济管理的任务农村经济管理的任务1、 发展生产力;2、 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3、 调整上层建筑。(四)(四) 农村经济管

5、理的职能农村经济管理的职能包括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和激励等。三、我国农村的经济制度三、我国农村的经济制度应加深认识两个基本制度:一是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二是基本经营制度:长期坚持实行家庭承包、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一)必须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探索和完善农村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一)必须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探索和完善农村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二)现行土地制度的基本特征:农民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承包的土地可以(二)现行土地制度的基本特征:农民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承包的

6、土地可以有条件地转让,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受法律保护,应长期坚持不变。有条件地转让,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受法律保护,应长期坚持不变。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核心。因为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土地制度也叫土地所有制,它体现了社会性质。(三)农业经营形式是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三)农业经营形式是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要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这项政策很重要。中共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决议:“稳定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关键是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对于违背政策缩短土地承包期、收回承包地、多留机动地,提高承包费等错误做法,必须坚决纠正。”(四)对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管理,有以下要

7、点:(四)对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管理,有以下要点:1、一要长期坚持。理由是: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家庭可以容纳先进生产力。家庭是集体经济内部的一个经营层次。2、两个层次都应不断地完善。(1)集体层次的完善,是壮大实力,搞好服务;(2)农户层次的完善,要保护农户的三个权力:土地承包权、生产自主权和经营收益权。四、农业产业化经营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农业产业化的概念(一)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基本含义: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实行种养加、供产销、农工商一体经营,有多个参与主体组成的经济共同体。理解的要点是:要有较稳定的产业链,有“龙头

8、企业”,以利益为纽带,实行企业化的经营管理。应具备四个起码的标准:利益关系一体化组织形式企业化经营机制约束化产品生产商品化(二)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意义(二)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意义1、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途径;2、农户连接市场的桥梁;3、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三)如何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三)如何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1、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选择适当的组织模式。是个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不是主观想象。2、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处理好利益关系。3、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五、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五、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一)、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是我党的一贯方针。(一)、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引

9、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是我党的一贯方针。中共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以农民的劳动联合和农民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更应鼓励发展。” (二)、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二)、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1、 有利于形成规模化经营,解决农户分散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2、 有利于引导农民参与市场竞争,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3、 有利于加强基础建设,改善生产条件。(三)我国农村经济的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其中股份合作制是一种成功的形式。掌握股份合作(三)我国农村经济的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其中股份合作制是一种成功的形式。掌握股份合作制的基本特征。制的基本特征。六、承包合同管理六、承包合同管理学习

10、中抓好三个要点:1、强化对农业承包合同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办事;2、注意签约质量,具体要求内容很多,特别注意合法性、政策性、民主性。3、提高履约率,保证合同的严肃性。七、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七、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服务系统。农业生产离不开这些服务,搞好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前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注意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精简服务机构。掌握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和途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习题解答(举例)习题解答(举例)一、一、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一般是需要记忆的内容。记住他有助于对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答案以教材的说法

11、为准,切不可答其它书本的或自己杜撰。答案较短时比较好记,答案较长时,关键的是要记住中心词。在考试时名词解释的分量不会太大,但覆盖面较广,同学们要下点功夫去记忆。例如:1、农村经济:是农村中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总称。包括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农村经济:是农村中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总称。包括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等所有经济部门或行业。等所有经济部门或行业。这个解释的中心词是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总称,后面的一句话是对前面一句的补充。2、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农户为基础,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经济效益为中心,实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农户为基础,龙

12、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经济效益为中心,实行种养加、供产销、农工商一体经营,由多元参与主体组成的经济共同体。行种养加、供产销、农工商一体经营,由多元参与主体组成的经济共同体。这个解释比较长,我们首先要记住的中心词是经济共同体,前面的话都是在交代这个经济共同体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如何管理和经营的等。3、股份合作制:是集股份制与合作制的双重优点,通过股份明确产权关系,实行一人一票的民主管理方股份合作制:是集股份制与合作制的双重优点,通过股份明确产权关系,实行一人一票的民主管理方式,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的分配方式,把劳动者、经营者、所有者合为一体的企业组织形式。式,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的分

13、配方式,把劳动者、经营者、所有者合为一体的企业组织形式。这个解释也比较长,中心词是企业组织形式,涵盖了股份合作制的基本特点,把这些基本特点记住了,这个名词的解释也就没有问题了。二、二、 填空填空填空题的答案都在书本上,要填的内容是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同学们应该记住。例如:1、农村经济管理的原则主要包括: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兼顾原则,物质文明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原则,民主集中原则,实事求是原则,经济效益原则等。 2、经济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有偿性,关联性,间接性,平等性等。3、影响土地制度的因素包括:国情,社会政治制度,历史与文化的影响等。4、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特征是:市场农业,契约农业,企业化服务

14、,一体化经营,专业化服务等。5、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主要有:科技服务,供销服务,信息服务,贮藏服务,加工服务,经营管理服务,劳务输出服务等。三、三、 问答题问答题回答问题时要注意问什么答什么,尽可能的把所有的要点都回答清楚,其他的说明性文字可以适当发挥,但不要写得太多,以免掩盖了要表明的要点,反而得不偿失。例如:1、 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常用方法有哪些?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回答这个问题时先要把那些常用的农村经济管理方法说清楚,然后再对每一种方法作一些适当的说明,这个题目就算回答完整了。答: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常用方法有:经济方法,法律方法,行政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等。经济方法:依

15、托经济组织,运用经济核算、经济合同等经济手段,按照客观的经济规律对农村经济进行管理。利用物质利益原则,分配和协调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行政方法: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命令、指示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次对农村经济进行管理。法律方法:运用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所制定的各种经济法规、法令和条例等规范性文件,借助经济司法来调节农村的经济管理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和教育学的科学知识,引导农业劳动者的动机、意志和行为,进而对农村的经济活动进行管理。2、 为什么要长期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为什么要长期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回答这个问题时的要点是

16、什么是家庭承包经营,家庭承包经营的优越性。答:家庭承包经营是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一个经营层次,是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家庭承包经营符合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能够极大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家庭承包经营符合农业生产的自身特点,具有适应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旺盛的生命力。3、 如何提高农业承包合同的管理水平?如何提高农业承包合同的管理水平?这是一个比较综合的问题,要对教材中有关合同管理的内容归纳总结。答:认真领会中央精神,提高对农业承包合同管理的认识,增强法制观念,做到依法办事;注意签约质量,注意合同内容的合法性、政策性、民主性。严格按原则办事,提高合同的履约率,保证合同的严肃性。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已签订的农业承包合同。四、四、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回答这类问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提供的资料,再结合要回答的问题,找到适用的农业经济原理,对问题进行分析回答。不论你的观点如何,都要有比较充分的理由。 例如:教材第教材第 41 页第四题页第四题答:优点:强调了农户经营的土地长期不动,体现了土地是农民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经营,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保证了农户的土地承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