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特征》学案___教师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26847 上传时间:2017-08-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建筑的特征》学案___教师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建筑的特征》学案___教师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建筑的特征》学案___教师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建筑的特征》学案___教师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建筑的特征》学案___教师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建筑的特征》学案___教师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建筑的特征》学案___教师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激发对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学步骤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间我们先欣赏几张图片(中国传统建筑,如:故宫、颐和园等) ,你能不能用四个字的成语来形容这些建筑?明确:雕梁画栋 勾心斗角 美轮美奂 鳞次栉比 富丽堂皇 飞阁流丹 金碧辉煌 雄伟壮观过渡:这些是我们总结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但是中国建筑具体有哪些特征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的特征 。 (板书: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自主学习(一)识记字音缅( min)甸 抱厦( sh ) 对称( chn ) 石墁( m

2、n ) 檩( ln )条 帷( wi )幕 斗拱( du gng ) 接榫( sn ) 柁( tu )墩 穹(qing)窿 如翚( hu )斯飞 额枋( fng ) 屋脊( j ) 瓦( w )当 琉( li )璃 戗( qing )兽 水榭( xi )(2)作者简介梁思成(19011972) ,广东省新会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建筑历史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二、感知课文,整体把握1、作者主要在那些段落介绍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分别都是什么?明确:313 段(一)部分构成 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有插图)

3、(二)平面布置 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 “有户外空间” 。 (借助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片段,有插图)(三)木材结构 中国建筑的以木材结构为主。由立柱和横梁组成的“间”字构架来2承托上面的重量。 (有插图)(四)斗拱 是由一些斗形方木块和弓形短木构成的,它可以“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 ,斗拱的装饰作用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有插图)(五)举折,举架的使用可以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有插图)(六)屋顶,具有装饰作用,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 (插图)(七)屋身颜色 在使用朱红和彩绘等色彩装饰上,中国建筑是最大胆的。 (投影:朱红与彩绘

4、建筑图片)(八)交接构件外露 经过各种形状的加工取得了高度装饰的效果。 (有“霸王拳”“三福云” “脊吻” “瓦当” “门环”图片)(九)材料的装饰作用 有色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都有很强的装饰性。(有木刻、彩漆、浮雕、琉璃图片)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这些特征的?明确:(1)先讲结构特征(一)到(五) ,再讲装饰特征(六)到(九)(2)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3、通过了解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后,大家来判断以下的建筑是不是中国的建筑呢?(呈现日本和韩国的宫殿) ,为什么别的国度的建筑和我国的建筑如此惊人的相似呢?请阅读一、二自然段,看中国的建筑还有什么特征?明确:分布广大 历史久远

5、 三、合作探究,回答问题1、文章中说的建筑的“词汇”指的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词汇”指的是建筑的材料。用“词汇”比喻建筑的材料,让人们能过熟悉的文章组成来理解建筑中的各种法式和材料的使用。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 ”,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 ,但也有它的“灵活性” ,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图片:故宫鸟瞰图和小区规划图帮助理解)3、怎样理

6、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3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 ,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 ,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图片:天坛皇穹宇和罗马圆亭子,北京琉璃牌楼和罗马凯旋门,中国的华表和外国的纪念柱)四、拓展延伸:阅读一下材料,谈谈你的感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新建筑越来越多,全国到处高楼林立。像梁思成先生描述般的建筑越来越少见了,北京旧城改造,把许多城门、城墙、城楼、胡同、四合院拆了,全国各地的情况一样。

7、 为了迎接奥运会在北京举办而提出的口号“新北京,新奥运”很能概括这种现实。所谓新北京已经彻底替代了老北京.面对这种现实,你有什么感想? 参考:北京解放前,毛泽东曾秘密派人拜访梁思成,请教北平城内历史古迹的保护问题,梁思成先生把北平重点文物的位置准确地标在北平军事地图上。毛泽东下令围城部队一定要对城内射击目标逐一精确计算,力求勿使炮弹损毁文化古迹。一个月后,1949 年 1 月,傅作义召集北平的学者名流开会。著名画家徐悲鸿说:“北平是一座闻名世界的文化古城,这里有许多宏伟的古代建筑希望傅作义将军顾全大局,服从民意,使北平免于炮火摧毁。 ”康有为先生年逾花甲的女儿康同璧慷慨陈辞:“北平有人类最珍贵

8、的文物古迹,这是无价之宝,绝不能毁于兵燹。 ”很快,北平和平解放了。解放初期,梁思成曾就保护北京城墙奔走呼吁,并为此蒙受不公正对待。明确:对富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要有所保留,对于外国的建筑特色可有所借鉴,但不要一味的模仿和拷贝。中国古代建筑在结构上和装饰上都有着很大的优越性,我国的建筑家可在这些长处之上有所创新,建造出真正“中国”的建筑。五、课文总结 梁思成先生通过介绍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和建筑的“文法”和“词汇” 、 “可译性” ,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独特魅力和重大价值,也展现了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六、课堂检测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帷幕(wi) 屋脊(j)

9、翘起(qio) 翘首以盼(qio) B.埋怨(mn) 接榫(shn)4厦门(Xi) 高楼大厦(xi) C.额枋(fn) 空洞(kn)角色(jio) 凤毛麟角(jio)D.穹窿(qin) 哺育(b)门槛(kn) 直栏横槛(jin)【解析】选 D。A 项“脊”应读“j” ;B 项“榫”应读“sn” , “高楼大厦”的“厦”应读“sh” ;C 项“角色”的“角”应读“ju”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B.党中央一声令下,广大医务工作者同仇敌忾,立即奔赴抗击“非典” “禽流感”的第一

10、线。C.汉语有些字的构词能力强,认识了常用字便认识了许多词,但其中许多词仍不可以望文生义。D.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解析】B 项“同仇敌忾”是形容抱着仇恨和愤怒,共同一致地对付敌人。这里使用对象是“非典” ,故不恰当。七、布置作业我国的民俗文化(如秧歌、锣鼓、舞龙、春联、剪纸等)在色彩的运用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请抓住特征介绍其中的一种,并用生动的语言说明它的色彩美。(不少于 80 字)答:_【解析】考查综合了解说明文知识及其运用的能力。抓住一种民俗文化的特点,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或打比方,或举例子,或列数字等,同时在语言上要做到准确、全面、简洁的表达。参考答案:示例一:秧歌是我国农村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它在色彩的运用上,体现了鲜明的民族风格。扭秧歌时人们所穿的服装色彩对比强烈,红蓝黄绿,五彩缤纷。大家在锣鼓的伴奏声中,载歌载舞,以此抒发愉悦的心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飘舞的红绸映着灿烂的笑脸,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示例二:那一张张剪纸,传承了中华千年的文化,寄存了华夏历载的风采。喜庆的红色伴着那栩栩如生的剪纸竟跃动出不同色彩的音符。同样是红,翻飞的蝴蝶是生命不息激情浇灌出的鲜红;奔5驰的骏马是自由的无限原野孕育出的枣红;欢鸣的鸳鸯是因爱的柔情蜜意抚慰出的桃红红非红,那一张张不同的剪纸上彰显的是中国的火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