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复习(一)“电路及欧姆定律”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231602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学复习(一)“电路及欧姆定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电学复习(一)“电路及欧姆定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电学复习(一)“电路及欧姆定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学复习(一)“电路及欧姆定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学复习(一)“电路及欧姆定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学复习(一)电学复习(一) “电路及欧姆定律电路及欧姆定律” 【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 1、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知道常用电路元件的符号, 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知道短路及其危害。2、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3、理解并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4、会用电流表测电流,理解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理解并联电路 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5、知道电压及其单位,知道干电池,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值, 会用电压表测电压,理解并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上的电压之 和,理解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上电压相

2、等。 6、知道电阻及其单位,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7、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8、常识性了解电阻箱的构造。 9、掌握欧姆定律,会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 10、理解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知道并联电路的等效电 阻。 【知识重点与学习难点知识重点与学习难点】1、电路的组成、识别、连接。 2、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联系。 3、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4、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5、注意滑动变阻器及开关的通断,对电路的影响。 【方法指导与教材延伸方法指导与教材延伸】1、电路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是什么?电 路是由用电器、电源、开关和导线组成的。用电器是

3、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家庭中常见的用电器有电灯、电铃、电风扇、电视机等。电源是提供电 的装置,常见的电源有干电池、蓄电池和发电机等。开关是用来控制用 电器工作,接通或断开电路的常见的开关,有拉线开关、拨动开关、闸 刀开关等。导线是用来连接用电器、开关和电源组成电路的,常见的导 线是金属导线。 2、短路的危害 直接用导线把电源连接起来,中间不经过用电器的电路叫短路。短 路时,电流过大,易烧坏电源和导线的绝缘层,甚至引起火灾。 3、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是什么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是由于内部的导电机制不同。导体内部有大量 的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例如金属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子,酸、碱、 盐的水溶液中有大量

4、的正、负离子。当导体两端加有电压时,这些热运 动的电荷就在电压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绝缘体中可以自由移动的 电荷很少,一般情况下,绝缘体两端加上电压也不能形成电流。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可以成为导体,例如玻璃在温度升高时,其导电的能力也逐渐增强。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分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基本电路。图甲中的 L1和 L2组成的就是串联电 路,L1和 L2首尾相接,逐个顺次连接起 来,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 个元件,一个开关就可以控制整个电路。 并联电路如图乙中 L1和 L2所示,它 是把用电器并列起来的电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路中的

5、电流在分支 处分成两部分,并联的各个用电器要各用自己的开关控制,如果要同时 控制所有的用电器,应该在干路中设置开关。如图丙所示的电路中,同 时存在着串联和并联,这种电路叫混联电路。 5、电流及电流表的使用 a,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荷的定向移动有三种可能: 正电荷定向移动,负电荷定向移动,或者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 移动。 电流方向的规定是当时人们还不知道电子存在的情况下做的决定, 把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在金属导体中移动的电荷是带 负电的自由电子,所以实际上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 动方向相反。在导电溶液中形成电流是正、负离子的定向移动。 导体中有电流通

6、过时会发生热效应,磁效应和化学效应,我们可以 通过电流的效应来判定电流的存在,从而去认识电流。 电路中电流方向由电源的正极到电源的负极。 b,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强弱可使用电流表。使用时要注意:电流 表必须串联在要测量的那部分导体的电路中,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 从负接线柱流出,要选择适当的量程,并根据相应量程会正确读数。使 用电流表要特别注意不能把它直接接到电极 间。 6、电压及电压表的使用 a,电压是一个表示正电流起因的物理量,是形成电流的原因。通常 把这类提供电压的器件称为电源。 b,电压的测量要用伏特表,测量时要将伏特表并联在测量部分电路 的两端,伏特表的正接线格跟电源正极一端相连,要

7、根据测量部分的电 压大小,选择适当的量程,根据量程的数值和每一小格数值正确读出电 压数。 7、电阻及变阻器 a,电阻的物理意义是表示导体本身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 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和外界条 件无关。LL1乙甲1L2L1L丙L321L2Lvs对电阻的公式,千万不可理解为电阻和所加的电压成正比,和IUR 通过的电流溶度成反比。这个公式它告诉我们要测某段导体,从电阻可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及这导体两端的电压。根据即可推得。IUR b,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要掌握将变阻 器接入电路时,必须同时使用上、下两个接线柱,将滑动变阻器串联在 电

8、路中,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从 而改变电路的电流强度。8、欧姆定律的理解和运用a,从数学角度来看,是 U、I、R 三个量的简单代数式,当RUI 电阻 R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U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b,要特别注意定律叙述中两处出现“这段导体”的文字。公式所反映的是同一段电路的 I、U、R 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所以解题RUI 时要注意这三个量必须是同一段电路上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不要把不是同一段电路的 I、U、R 代入公式中去。绝不能用这个电阻去除RUI 另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也不能用这个电阻去乘另一个电阻

9、所通过的电流强度,总之,要注意三个量的“对应”关系。 9、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仅以两个电阻为例) 电路图电流电压电阻电压分配或 电流分流电功率I=I1=I2总电流等U=U1+U2总电压等R=R1+R2总电阻等2121 RR UU电压的分配与电P=P1+P2 总电功率 为各部分 电功率之 和于各导体上的电流于各部分电压之和于各部分电阻之和阻成正比I=I1+I2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U=U1=U2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电压21111 RRR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倒数之和1221 RR II各支路上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P=P1+P2 总电功率 为各部分 电功率之 和电学复习(一)电学复习(一)

10、 “电路及欧姆定律电路及欧姆定律” 【例题选讲例题选讲】例例 1、根据下图甲、乙两个电路图识别小灯泡是怎样连接的?例例 2、将图中给出的元件连成电路,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求:元件位置不动,导线不能交叉 三盏灯并联 开关 S1控制电灯 L1和 L2开关 S2控制电灯 L1、L2和 L3例例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 S 闭合后和闭合前的电压表的示数( )A、不变 B、增大 1RR2I1I2U2UU1U11R2R2U1I2II1LL2sab甲s乙s丙L1L2L1 L2dacbRRR R甲乙R1vAS2RPURU112U2RL1R2R3RS12SAC、减小 D、无法确定例例 4、下列几种关于电阻的

11、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导线的电阻比短导线的电阻大B、粗导线的电阻比细导线的电阻小C、铁导线的电阻比铜导线的电阻大D、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即使导体中没有电流,导体还仍然有电阻例例 5、在一段导体的两端加一可变电压 U,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可知,R 与 U 成正比IUR B、不管 U 如何变化,U 与 I,比值不变C、U 增加几倍,单位时间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就增加几倍D、当 U 一定时,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与通电时间成正比例例 6、用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弯成正方形 abcd,若每一条边的电阻均为 R,如图甲所示。现将四个顶点的任意两个接入电路,设电源电压为 U 保持不

12、变,应如何选择连接顶点。干路中电流强度最大?数值是多少?例例 7、如图,当滑动变阻器接触头 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何变化?(电源电压 U 不变)例例 8、一个小灯泡的电阻是 8 欧,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是 3.6 伏,现在要把这盏灯直接接在 4.5 伏的电源上能行吗?怎样做才能使这盏灯正常发光?例例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9 伏且不变,电阻 R1=12 欧,R2=12 欧,R3=6 欧,在以下情况中电流表的示数各是多少?S1、S2都断开时S1、S2都闭合时S1闭合,S2断开时例例 10、现有两只阻值相等的定值电阻 R1和 R2,一只电压保持不变的电池组、导线若干,试用以器材设计出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分别接在图中虚线框内标有 A、B、C、D 的有关接线柱上,使它们各组成一个完整电路,并使甲、乙两电路分别都能同时满足以下要求。在接线柱 A、D 间正确地接入电池组当开关 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 2IDACABSDACAB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