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灿烂的先秦文化(二)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230783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辉煌灿烂的先秦文化(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辉煌灿烂的先秦文化(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辉煌灿烂的先秦文化(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辉煌灿烂的先秦文化(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辉煌灿烂的先秦文化(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8 课 辉煌灿烂的先秦文化(二)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认识目标: 老子和他的辩证思想。孔子及其“仁”的学说;孔子在教育和文化方面的贡献。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墨家 墨子、儒家孟子、法家韩非子等。 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 。 2.素质培养目标: 1.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空前繁荣,出现了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许多大思想家和名著,对后世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 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百家争鸣促进了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 3.能力形成目标: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回答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继承,以培养学生的现象、分析能力。 2.教师指导学生回答哪一家的学说对战国时期的封建统治者最

2、有用的思考题,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孔子和百家争鸣。 【教学难点】 如何把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政治思想讲得通俗易懂,并对他们作出正确的恰如其分的评价。 【教学工具】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 【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相结合的综合授课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工具,边演示边引导学生回忆前几节课所学过的内容。指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 是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确立时期。由于旧的社会制度的瓦解和新的社会制度的确立,促进了春秋战国 时期经济的发展。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耕作技术的提高,铁器、牛耕技术的使用和推广,社会生产力发展到 了一个

3、新的水平。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有了提高,对自然斗争的力量有所增强,科学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同时, 由于政治上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封建地主阶级逐步取代奴隶主阶级掌握了政权,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新旧势力的斗争十分剧烈,从而促进了学术思想的发展。因此,我们说,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发 展变化,不可避免地促进了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导入新课 屏幕显示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关系 板书 第 8 课 辉煌灿烂的先秦文化(二) 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 讲授新课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春秋时期的两位著名的思想家老子和孔子。 板书 一 思想家老子 首先找一名学生讲

4、述成语故事塞翁失马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这个成语故事反映了什么样的思想。辩证法 思想。那么辩证法思想在中间首先由谁提出的呢?又有哪些内容呢? 屏幕显示 老子及其思想 老子辩证法思想 板书 1.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2.老的思想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下面再讲授春秋时期另一位大思想家孔子。 板书 二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教师首先让学生结合小学时学过的历史知识说一说他(她)所了解的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哪些成就。然 后提问:“我们为什么说孔子是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阅读教材中的相关部分。 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来回答这一问题。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 孔子被称为大思想家、大教

5、育家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 “仁有爱人” 。他认为一个仁者应该“亲亲” , “泛爱众” ,要做到“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 ,凡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同时,针对春秋末年奴隶和奴隶主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情 况,孔子要求统治者爱护民力,不要过分压人民,主张“节用爱人,使民以时” 。这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 劳动人民人身地位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此外,孔子的“仁”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汉代以后,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思想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远影响。 第二,孔子在教育方面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据说有三千多人,从而找破

6、了奴隶社 会“学在官府”的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和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孔 子在教育的过程中还积累了许多有益的教学经验。例如在教育教学方法上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主张, “因材实 教” , “温故而知新”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等等,这些经验对我们今 天的学习仍然十分有益。 第三,孔子在中国古代文化的保存、传播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整理了许多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化典籍,如 诗经 、 尚书等;他还根据鲁国的史料编成春秋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对中国历史学科 的发展和历史编纂学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我们所称的那个时代为“

7、春秋”就是根据孔子编订的这部史书而得 名的。 正因为孔子以上的突出成就,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文化的发展的重大贡献和影响,所以我们称他为大思想家、 大教育家。 屏幕显示 论语六则 板书 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2.孔子的贡献 A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 B 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C 孔子在文化方面的贡献 在讲完春秋时期的两位大思想家之后,我们再一起来看一下战国时期又出现了哪些著名的思想家,这些思想都 提出了哪些主张。 板书 三、百家争鸣 首先由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 板书1.“百家争鸣”的出现 由于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瓦解,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各国的变法相继开始,社会正在经历着一

8、场巨大的变 革,阶级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时新旧势力的斗争十分剧烈。那么,战国时期政治、经济领域内发 生的巨大变化和斗争,必然反映到思想领域来。于是,在这一时期,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出 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主张,而且相互之间互相争论,由此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 面。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学派。其中最著名的学派和思想家有墨家的墨子,儒家的孟子、苟子,道家 的庄子和法家的韩非子等。 然后,教师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工具,帮助学生了解诸子百家的有关内容及其主张,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学工 具提供的相关知识已经通过译文了解的知识,让学生自制一个表格,把学派

9、、代表人、时代,主要思想及其主 张分别填入相应的栏内。 百家争鸣 屏幕显示 墨子及其思想 孟子及其思想 韩非子及其思想 学生在归纳总结完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后,再由教师演示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工具,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此目知识的掌握。 屏幕显示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板书 2.百家争鸣的表现 A 墨子及墨家思想 B 孟子及儒家思想 C 韩非子及法家思想 在讲述完春秋战国时期的几个学派,代表人以及主张之后,我们再来学习在这一个时期出现的两位著名的军事 家孙武和孙膑,他们留下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 。 板书 四 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 这一目并不是本课的重点,但是由于许多学

10、生对军事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也可以根据时间的安排进行讲授。 教师首先向学生指出:春秋以来,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各国之间的争霸战争也越来越频繁,战略战术也发生 了很大变化。许多军事家总结战争经验,著书立说,涌现了许多兵书。 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就是其中最 著名的两部。 板书 1.孙武和孙子兵法 2.孙膑和孙膑兵法 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部分,然后让学生归纳孙武和孙膑在各自的兵书中提出的最主要的军事思想是什么, 然后教师归纳总结。孙武的军事思想:“知彼知己,百战殆” ,孙膑的军事思想:“事备而后动” 。 小结教师在讲完本课的所有知识点后让学生回答教材中的两道思考题,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继承?春

11、秋 战国时期哪一家的学说对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最为有用?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由教师再归纳总结。 第一问题:孔子在教育方面主张兴办私学,从而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在教育 教方法上提出了诸如“因材施教” 、 “温故而知新”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许多颇有见地的主张,对我 们今天的学习仍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第二个问题:韩非子的学说对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最为有用。因为他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的,这种历史观为新兴 的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他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人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 统一的中国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所以,后来秦始皇对韩非子的学说较为赞赏,并且积极加以推 行。 布置课后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