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_说课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23045 上传时间:2017-08-06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4.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_说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_说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_说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_说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_说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_说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_说课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说课课件,重庆市复旦中学 曾焰,一 、 说 教 材,(一)教材地位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是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本课主要讲述了汉朝的对外交往,包括三个子目:丝绸之路、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汉与欧洲的往来。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盛的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对外开放的时代。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作为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中的最后一课,与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和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因果关系,在整个章节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课知识点不多,子目清楚,要点明确,整体比较容易掌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新课标要求记住“丝绸之路”的起点和走向,知道两汉时期与欧洲和日本、朝

2、鲜,欧洲的交往的具体表现;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理解“汉委奴金印”的历史价值。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和中国同其他国家交流的加强,不仅增进了中国和其他文明和地区的友谊,还推动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的史实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善于学习,坚持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丝绸之路”的起点、走向、作用;两汉时期的中日交流。2.难点 甘英出使大秦及其意义。,二、说 教 法学法,本课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老师通过设计

3、各种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本课的内容涉及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都十分丰富,所以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有关历史影像资料,给学生以直观感受,从而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印象。本课涉及大量的地图,所以我采用图片教学法,让学生利用地理常识,在地图上落实丝绸之路的主要地名和路线。汉朝和日本、朝鲜和欧洲交往的史实在教材中比较清晰,我采用让学生自己看书归纳完成表格填写的方法。另外对两汉对外交流对我们今天的启示采用讨论法得出结论。,三说教学流程,学生归纳,老师总结,出示亚欧大陆桥和丝绸之路图进行比较,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图片展示:略指,图片展示:略指

4、,汉与朝鲜、日本、欧洲的往来,小结,导入,学习新课,图一为新亚欧大陆桥,图二为古丝绸之路,用新旧两条丝绸之路,将学生的思路带回汉代,并激励学生积极关心中国当前的外交状况。,导入,“丝绸之路”一词的来历,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年生,1860年起7次到中国考察,1877年出版中国一书),“丝绸之路”开通的标志 骞始开通西域道也。 汉书张骞传,一 “丝 绸 之 路”,学生活动1,学生讲述,探究一:出示丝绸之路地图,要求学生填出东西方四个古文明发源地,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开辟对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必要性。,一、“丝 绸 之 路”,图示、提问设疑法,A 长安(今

5、西安西) B 新疆地区 C 河西走廊,D 葱岭(今帕米尔高原) F 大秦(古罗马帝国) E 西亚地区,探究二:出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地点的风景图片,让学生结合教材把图片的番号填入丝绸之路的相对应位置,引导学生在地图中寻找丝绸之路的路线和重要地名,并让学生感受到丝绸之路沿路美好的风景,使枯燥的路线学习变得丰富有趣,一、“丝 绸 之 路”,“丝绸之路”上出土的丝织品,绢地云纹绣袜带(东汉,1959年新疆民丰尼雅古城出土),长寿明光锦(东汉,锦上织有吉语“长寿明光”四字,1980年新疆罗布淖尔高台出土),万世如意锦实袷袍(东汉 ,1959年新疆民丰尼雅古城出土),菱纹阳字锦袜(东汉,1959年新疆民丰

6、尼雅古城出土),一 “丝 绸 之 路”,探究三出示丝绸之路上出土的丝绸残片,引导学生分析丝绸之路上主要运输的是丝绸,从而了解名称的由来。,请讨论,讨论、探究法,探究四,丝绸之路的作用是重点,为了突破重点,我设计了一个根据材料讨论的环节,让学生得出结论。,一 “丝 绸 之 路”,材料一: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改变世界的历史文明大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进了这两个文明的互相渗透。,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2010年10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问土耳其时说:“中国人民对土耳其人民一向怀有友好情谊。早在一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就把双方联系在一起。”材料三: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

7、名楼兰,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专家指出:作为南北两条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楼兰城当时充分吸纳了来自东西各方交通和商业资源潜力,加之邻近孔雀河,河道密布而水量充盈,楼兰城曾经在丝绸之路上辉煌一时。 2001年1月17日南方都市报,探究五:课文上不仅介绍了我们常说的西北丝绸之路,而且还介绍了”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了让学生对三条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填写,要求学生在地图上圈出三条道路的起止地点,并归纳其主要走向填在表格中。,一 “丝 绸 之 路”,一 “丝 绸 之 路”,本子目的内容比较简单,书上要点相对清晰,所以我采取学生

8、自己看书,完成表格的方式,主要设计的三个问题探究,,二.汉与朝鲜、日本、欧洲的往来,探究1首先必须让学生了解了朝鲜、日本、欧洲的地理位置,所以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填朝鲜、日本、欧洲的地理位置的填图游戏。,探究2从探究一可以得出结论,与这三个国家或地区交流,都可以走海路,所以再通过图片分析得出,两汉时期的造船业的发展为交流奠定了基础。,二.汉与朝鲜、日本、欧洲的往来,探究3为了让学生掌握交流的具体史实,我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归纳,比较相关图片,完成表格的填写,并通过讨论,大秦人代表大秦安敦尼王朝向东汉皇帝送礼物,是欧洲和中国的第一次往来,这种说法准确吗,为什么?让学生理解“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正式

9、交往”含义。,二.汉与朝鲜、日本、欧洲的往来,A东汉出土的大秦玻璃瓶 B班超 C大秦来使 D汉委奴国王金印,E朝鲜乐朗出土的漆器 F日本出土的 G汉光武帝 H 波斯湾 中国铜镜,本课从汉代中国对外交流促进了东西方的共同发展的角度,加强对学生坚持今天的改革开放的认识,所以我选了习近平的中国梦的一段讲话,让学生讨论两汉的对外交流对我们今天实现提出的推进人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中国梦有什么启示?,最后得出结论。,三、两汉对外交流状况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材料一: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vonRichthofen)在他的名著中国一书中首次提出“Seidenstrass

10、en”(丝绸之路)一名。他对丝绸之路的经典定义是“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间,连接中国与河中(指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以及中国与印度,以丝绸之路贸易为媒介的西域交通路线。”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发言中指出:“中国人民爱好和平。我们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致力于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履行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习近平在全国人大闭幕会上讲话,最后,老师对课堂进行总结: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盛的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对外开放的时代。在这一时期,中华文明向外辐射产生了广泛的影

11、响,同时也必然要吸收其他文明的营养来充实和发展自己。其对外交流主要表现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同朝鲜、日本和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呈现出以西北陆路为主的特征。其中丝绸之路的开通是中国文明向西方传播的重要通道,而中国和日本、朝鲜的交往则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与东方文明相互渗透的历史。对外交往的过程,也是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相互学习的过程。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和中国同其他国家交流的加强,不仅增进了中国和其他文明和地区的友谊,还推动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四.总结,一、选择题: 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1某历史兴趣小组

12、的同学准备考察古代“丝绸之路”,他们不应该去的省份是( )A四川 B陕西 C甘肃 D新疆2(2012湖北孝感)16历史学家翦伯赞对生活在公元前2 世纪某一人物的历史活动进行评价,认为他打通的道路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翦伯赞评价的这一历史人物是( )A秦始皇 B张骞 C汉武帝 D班超3(2011东营)“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汉朝的使者商人沿路西行 B朝鲜派遣大批使节来中国C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 D西域的奇珍异宝不断输入4欧洲大秦人来中国,向皇帝赠送的礼物有 ( )

13、 象牙丝绸瓷器犀牛角 ABCD,四.课堂训练,5秦汉时,朝鲜输入到中国的主要是檀弓、果下马,中国向朝鲜输出的主要是铜镜、漆器以及铁制生产工具。这种差别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中朝两地人民生活习惯的差别B.中朝两地生产力水平的差别C.中国统治者对奢侈品的需求D.中朝两地物产的差别二、非选择题6(2010义乌) 材料一: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专家指出:作为南北两条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楼兰城当时充分吸纳了来自东西各方交通和商业资源潜力,加之邻近孔雀河,河道密布而水量充盈,楼兰城曾经在丝绸之路上辉煌一时。 2001年1月17日南方都市报材料二:楼兰曾有积粟百万,威服外国的壮举,曾有挟制丝路,左右西域的辉煌。然而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水系的变化和战争的破坏,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楼兰地区由绿洲变成了荒漠。 2001年1月18日华声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途经楼兰王国商路的东方起点是哪一城市? 往西方贩运的货物主要有什么?(2)根据材料二,指出楼兰王国消失的原因。(3)要避免楼兰的悲剧重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四.课堂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