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史观求异思维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5200105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元史观求异思维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多元史观求异思维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多元史观求异思维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多元史观求异思维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多元史观求异思维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元史观求异思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元史观求异思维(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多元史观与求异(发散)思维高三二轮复习的史法教学长兴中学 施海平什么是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思维、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 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 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解决问题时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 求异思维的表现多路思维 组合思维 多角度从某一事物出发,以此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与另一(或一些)事物联结成具有新价值(或附加价值)的新事物。 发散点构建知识体系归纳阶段特征理解重要史实掌握基本概念复习任务以什么为主线构建?以哪些角度归纳?如何理解重要史实和基本概念?关键是角度的选择,角度体现命题意图

2、。 (1956年) 在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开始实行 农业全盘集体化为什么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1964年) 问答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爆发前,美蒋 反动派怎样抢夺人民的胜利果实?中国共产党从全国 人民的最高利益出发,怎样以革命的两手反对美蒋反 动派的反革命的两手?(1978年) 问答题 1.从鸦片战争前后政治经济状况的变化,分析我国怎 样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5分) 2. 举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帝国主义发动突然袭击的三 个战例,并说明其历史教训。(12分)(1982年) 问答题 1.比较辛丑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异同。为什么 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3、半封建社会? 2.简述十九世纪晚期到二十世纪初,欧洲帝国主义国 家间矛盾的根源和具体表现。(1996年)45.材料三(略)是美国人施兰对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段评论。请结合材料二和你的认识对它加以鉴别并简述理由。(6分) 答案:评论正确,他根据事实充分肯定大生产运动取得的成绩并承认它达到了目标,同时也指出这是就极端俭朴的水平而言的。(6分) 革命史范式时代部分考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认为“他 是美国人,是资产阶级学者,决定了 他不可能公正地评价中国革命”。考查角度的变化历史上的高考变化中的高考(01上海)材料:18201939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 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18201939)(略)

4、(1)这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的变化是: (2)导致乡民迁居谋生以及职业变化的两个基本原因 是: (3)第四个时段出国谋生的人数猛增,主要原因是: 社会史切入(03上海)以世界眼光观察与理解下列材料,自拟题目 ,写一篇历史小论文。(30分) 注意: 1必须联系世界史内容论述。 2观点明确,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 【材料依次为:南京条约、自强求富、马关条 约、新文化运动、尼克松访华、十一届三中】全球史观(05上海历史)不同文明的相遇必然涉及到对外部世 界的认识和理解。从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到19世纪中 叶的鸦片战争,中外文明的交往变化起伏,中国对外 部世界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 (1)试列

5、举郑和、徐光启、林则徐对外交往的史实。 (2)归纳他们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变化文明史观(2007上海历史)材料分析论证题(共30分) “1860年代的诞生” 从中外历史的进程来看,19世纪60年代具有重要的地 位。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资本主义”、“工人阶 级”、“工程师”、“民族”、“自强”等词汇的出现和频繁 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 试以“1860年代的诞生”为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2007广东单科卷)(14分)阅读下列材料: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 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 (2)按照材料二

6、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5分)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立的影响。(6分)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这是对现代化史观运用得很明显的一道历史试题,具 有里程碑的意义,它第一次明确告诉学生:可以用不同的 评判标准来看待历史事件。 -黄牧航 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中史参2008.3) 史学观念的变化2010江苏卷第22题 模仿2007广东浙江高考【11浙江】16、徐志摩对相对论的“兴味”,考查新文化运动(思想)19、费孝通的回忆,考查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政治)20、邓小平关于证券、股市的讲话,考查经济改革(经济) 【12浙江】14、东汉樊氏庄园史料,考查理解庄

7、园经济18、抗日时期的工厂统计,考查民族工业23、里根政府时期经济状况,考查战后美国经济政策 现代化史观 文明史观浙江高考【11浙江】14、北宋开封生活燃料史料,考查史学常识15、关于会馆的史料记载,考查历史概念16、民国时期婚姻史料,考查社会观念变迁 【12浙江】13、古代“同姓不婚”史料,考查分封制15、关于唐代人口研究,考查史学常识 17、1862年上海物质生活史料,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社会史观(2010年) 38、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经济近代化)39、美国宪法 (政治近代化)浙江高考(2011年) 38、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 (政治近代化)39、苏联对二战的影响(全球史观)(2012

8、年) 38、古代中国、西方、近代中国思想(精神文明的演进)39、从世界历史角度看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近代化史观 全球史观 文明史观浙江高考【11浙江】18、西北小山村标语,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 【12浙江】21、共产党宣言一段话,考查社会主义运动唯物史观革命史观多角度、新角度 (一 )史学观念的变化传统的革命史观逐渐淡化,社会史观 、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 等新史观备受关注。1、把中国历史重大事件放到世界范围去观察,努力培养世界意识,形成立体的、多维的分析问题的能力。2、树立现代意识,知古鉴今,关注现实,关注世界整体发展,关心人类共同命运。史观理解传统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9、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革命史观(革命史观)教材链接:近代中国维护主权,抗击侵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建立民主政治;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俄国十月革命;二战后两极格局等。静态文明 史观区域文明。文明具有地域性和相对独立性;文明是多元共存的。分类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制度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动态纵向文明的延续、继承文明的演进横向文明的互动冲突渗透、影响现代化 史观全球史观教材链接:1、古代五大文明区域是相对独立的文明群落,都是处在农耕文明时代的不同类型的文明。 2、中国古代文明和西方

10、古希腊、罗马文明,是古代东西方多元共存的文明 。 教材链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农耕经济、农耕时代社会主流思想。近现代以来东西方工业文明成就。教材链接: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教材链接: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农耕经济的发展、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近代西方对古希腊、罗马政治文明的继承与发展。教材链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变革。 近代中国民族经济的曲折发展、民主政治进程、思想解放的潮流、社会生活的变迁。近代西方文明的演进。新史观用联系的观点看文明用发展的观点看文明教材链接:1、新航路开辟和欧洲殖民扩张与美洲印第安文明冲突;西方列强侵华引起的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国传统文

11、明的冲突。2、资本主义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的冲突一战后欧美帝国主义对苏俄的包围封锁、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对抗。教材链接: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传播和对西方的影响;近代以来中国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文明相互借鉴等。新史观社会史观含义:从社会角度观察历史,注重分析广义的社会问题。研究领域: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家庭婚姻、城市化和人口流动、社会保障等方面。考查重点: 1、以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习俗、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变化为媒介,综合考查其中 折射出来的“社会巨变”。2、历史上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3、历史上社会问题与当今社会问题的内在联系。关注“所有人的历史”,本质

12、是大众化 、生活化。重要的时间节点: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中华民国成立前后、新中国成立后、 1417世纪欧洲中世纪、两次工业革命、二战后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等。1、资本主义国家解决社会问题的措施和影响。如:19291933年,罗斯福为解决严重的社会问题,推行一系列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2、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问题及措施、影响如:苏俄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苏联改革中的社会问题。中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失误带来的社会问题及政策调整等。教材编写特点:以文明史观为主轴,注意中西比较,充实社会生活的等内容,体现古代文明、近代转型、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脉络。融合多元史观的考查方法

13、:以近代化史观为立意核心,以有关社会史的内容为素材和切入点,从全球化的视角进行分析。1840 1919年的 中国史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广泛建立和完善中国主题:建立独立民主统一的近代国家资产阶级 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西方:两次工业革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 本主义中国主题:民族工业的 诞生及曲折发展晚清 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甲午战后至民国建立民国初年:短暂的春天 西方:民主科学、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 主义中国主题:向西方学习地主阶级:师夷长技资产阶级 师夷长制师夷文化观念西方:两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社会生活的近代化中国主题:社会生活的近代化物质生活和社会习

14、俗交通和通信工具大众传媒 多元史观应用 一、整合知识体系必须重新建立一个包括革命在内而不是排斥革命的新的综合分析框架,必须以现代生产力、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进步、国际性整合等综合标志对近一个半世纪的中国大变革给予新的客观历史定位。罗荣渠(19271996,历史学家,当代中国现代化理论与比较现代化进程研究的主要开创者)近代史观 全球史观1860年代 的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近代史观 全球史观半殖民半封建国家的形成和 加深,是世界资本主义向全 球扩张的产物。1、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2、近代民族工业兴起,顺应了工业文明发展的世界潮 流,中国经济近代化开端。学习西方先进工业 文明成果

15、“师夷长技”社会生活逐渐近代化,中西合璧 、土洋并存。多元史观应用 二、理解阶段特征(2007上海历史)材料分析论证题(共30分) “1860年代的诞生”从中外历史的进程来看,19世纪60年代具有重要的地位。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资本主义”、“工人阶级”、“工程师”、“民族”、“自强”等词汇的出现和频繁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 试以“1860年代的诞生”为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用全球史观、近代化 史观解读一个时代用革命史观如何归纳1860年代?2009浙江卷38题考查中国20世纪初(1902年和1915年)思想解放及政治、经济、思想背景。思想2010浙江卷第38题(1)考查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状况。经济2012年浙江卷第39题(3)考查辛亥革命意义。政治以上三题实质是对民国初年阶段特征的考查。1870 1919年的 民族工业近代史观 全球史观多元史观应用 三、构建主题知识体系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关键词:工业革命商品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发展:甲午战后民国建立 关键词: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短暂春天:民国初年 关键词:一战洋务运动多元史观应用 四、掌握基本概念理解重要史实近代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革命史观社会史观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