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合肥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实施导则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199314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合肥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实施导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版合肥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实施导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版合肥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实施导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版合肥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实施导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版合肥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实施导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合肥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实施导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合肥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实施导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肥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实施导则合肥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实施导则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减少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导则。第二条 本导则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住宅工程(含公寓楼、商住楼的住宅部分等) ,其他工程可参照适用。第三条 在住宅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除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工程技术标准等的规定外,还应执行本导则。第四条实施本导则所增加的工程费用列入工程造价。第五条建设单位必须保证住宅工程建设的合理工期、造价和住宅设计标准;不得擅自变更已

2、审查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建设单位应将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列入工程检查和验收内容,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应说明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实施情况。第六条 设计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规定,强化各专业协调配合,对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部位和环节,应当在施工图纸设计中,按本导则落实相应的设计措施,并应将通病防止的设计措施和技术要求向相关单位进行设计交底。第七条 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将质量通病防止措施列入重点审查内容,审查报告应说明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符合情况。第八条 施工单位应编写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经监理单位审查后实施,在实施中应严格落实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在工程竣工报告中应重点

3、说明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落实情况。专业分包单位应编制分包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由总包单位核准、监理部门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第九条 监理单位应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提出具体要求并在监理细则中提出监控措施,作为重点监理内容;在分项和分部工程验收时应重点对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进行核查,评估报告应对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第十条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通病防治列入日常监督检查重点,根据本导则,对各方责任主体的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在工程质量监督报告中说明对质量通病防治的监督情况。第二章第二章 砌体裂缝防治技术措施砌体裂缝防治技术措施第十一条 设计措

4、施(一)砖混结构顶层砌体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7.5,粉刷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房屋两端顶层砌体沿高度方向应设置间距不大于 500的配筋砌体,或在墙体内适当增设构造柱。(二)门垛或窗间墙小于 360时必须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当门窗洞口上至梁底距离小于 200时,门窗过梁应与结构梁整体浇筑。(三)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墙体,未开设洞口处应增设间距不大于 3.6m 的构造柱,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应采取钢筋混凝土框加强。(四)窗台标高处设置钢筋混凝土板带,板带的混凝土强度不应小于 C20,厚度不小于 80,纵向配筋不宜少于 38,钢筋板带嵌入窗

5、间墙内不小于 600。(五)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应采用钢板网抹灰(网宽度300mm、1mm 厚、网眼尺寸不大于 10mm10mm)或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聚合物砂浆加强带(宽度300mm)进行处理,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 150mm。第十二条 施工措施 (一) 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砂,严禁使用细砂和混合粉。砌筑砂浆应随拌随用,严禁在砌筑现场加水二次拌制。(二) 砌体应灰缝饱满密实、组砌方法正确、接槎规范、拉接筋敷设符合要求(砌体质量控制等级为 B 级) 。(三) 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 3080mm 的空隙,用细石混凝土加膨胀剂塞实,上料口、过人洞封堵时,顶端应采用细石混凝土加

6、膨胀剂填实。(四)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出窑停放期宜为 45d(不得小于 28 d)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期龄不应小于 28 d,禁止直接使用饱含雨水或浇水过量的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必须采用专用砌筑砂浆砌筑。顶层填充墙应采取满铺钢丝网粉刷等措施。(五)顶层框架填充墙不宜采用灰砂砖、粉煤灰砖、混凝土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当采用上述材料时,墙面应采取满铺钢丝网粉刷等必要的措施。(五) 填充墙与框架柱交接处,应用 20mm20mm 木条预先留缝,在加贴网片前取出木条浇水湿润,干燥后再用 1:3 膨胀水泥砂浆嵌实。(六) 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不得少于

7、 20d 后再抹灰。(七) 严禁在承重砌体上开凿横槽;严禁在已砌筑完成的门垛、窗间墙上开凿线管槽和接线盒孔洞;如设计上有布置的,必须在砌筑时预埋或留置孔槽。在砌体上开槽时应采用机械切割;管道埋设完毕后,封填应采用适当材料,填封密实牢固,抹灰层应设置金属网。(八)配电箱预留洞上的过梁,应在其线管穿越的位置预留孔槽,不得事后打凿。消防箱、配电箱、开关箱等背面的抹灰层应采用防止开裂的措施。第三章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防治技术措施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防治技术措施第十三条 设计措施(一)住宅的建筑平面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当平面有凹口时,凹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宜适当加强。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宜

8、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二)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的设计厚度双向板应L/40、单向板应L/30(L 为板的短向跨度) ,且不小于 120(厨房、浴厕、阳台板不得小于 90) 。楼板厚度160时,跨中上部钢筋应将支座 1/2 负筋面积拉通,或另设 8200钢筋网并与支座负筋搭接。(三)不带地下室的建筑物一层顶、屋面及建筑物结构单元两端第一时间的现浇混凝土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 100,直径不宜小于 8。平面纵向长度超过 40 米的建筑物应每层均匀布置不少于三开间的双层筋,或通长布置相当于 1/3 负筋面积以上的贯通钢筋。(四)在现浇板断面急剧变化处、开洞削弱处等易引起收缩应力集

9、中处,钢筋间距不应大于 150mm,直径不应小于 8mm,并应在板的上表面布置纵横两个方向的温度收缩钢筋。温度收缩钢筋在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截面积的0.15。(五)主次梁间附加筋的设置除应满足计算外,尚应明确如何识别主次梁,以避免施工出错。混凝土梁腰筋应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宜适当加强。(六)现浇板砼强度等级不宜大于 C30, 否则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混凝土的收缩。(七)建筑长度大于 40m 时,宜在楼板中部设置后浇带。后浇带两边的梁应设置加强钢筋。(八)预埋管线不应集中通过楼板,应分散布置。结构设计中对予埋管线较集中的板应采取板中、板上错开布置,不应重叠布置,且预埋管

10、线在同一位置重叠不得超过两层;管道交叉重叠较多时应适当增加现浇板的厚度。(九)砖混结构现浇板在外墙阳角处应设置放射形钢筋,且不应少于 710,长度应大于板跨度的 1/3,且不得小于 1.5m,或采用双层双向钢筋。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施工措施(一)模板支撑必须按经审批的方案实施,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检查。(二)混凝土侧模拆模应控制在混凝土浇筑完毕 48 小时侯,底模按规范和设计要求拆模。拆除支撑的楼板作为上部支撑的支承面时,应对楼板的强度、挠度、裂缝进行验算;后浇带两侧的支撑拆除时间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设计文件无明确要求时,应待后浇带闭合并达到设计强度时方可拆除。(三)施工中应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

11、、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间距。应使用定型预制保护层垫块,且每平方米不得少于 3 块,在易开裂部位适当加密;阳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 300的钢筋保护层垫块或支撑,保证在浇筑混凝土的钢筋不位移。钢筋工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确定专人负责,全程控制。(四)现浇板板底钢筋绑扎完成后方可进行水电管线预埋,结束后方可进行上层钢筋绑扎。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分散分布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 1/3 楼板厚度,沿预埋线管方向增设 8150、宽度不小于 450的钢筋网带。线管并排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线管间的最小间距不小

12、于 20。(五)预拌混凝土必须做好试配,每立方米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 1000kg、水泥用量应控制在 270450kg,粉煤灰的掺量不应大于15; 水灰比应控制在 0.40.5; C30 及以下混凝土石子用量不得少于 1350kg/m3(现浇板控制用水量不大于 180 kg/m3) 。(六)混凝土进入浇筑现场时应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高层住宅不宜大于 180mm,其它住宅不宜大于 150mm。预拌混凝土严禁现场加水,改变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七)混凝土浇筑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自由倾落高度不应大于 2m,当大于 2m 时应采用溜槽或串桶;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振捣高度不得大于 600m

13、m。(八) 混凝土板必须使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初凝前宜进行二次振捣和初次抹压工艺,板混凝土在二次振捣后应进行表面一次抹压,终凝前应进行表面二次抹压,以减少板表面的细微龟裂。(九)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后浇带的混凝土应当单独配置,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十) 混凝土现浇板浇筑完成后 12h 以内应覆盖养护,可采用麻袋或薄膜包裹覆盖,并淋水保湿;对普通混凝土上述过程至少应持续 7d,对添加缓凝剂的混凝土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14天。当日平均气温低于 5时,不得浇水养护。混凝土浇筑后 24 小时内严禁支模、加荷。(十一)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

14、施工堆载。施工时的临时荷载不得超过设计文件规定的荷载限制,且应分散布置。第四章第四章 楼地面渗漏防治技术措施楼地面渗漏防治技术措施第十五条 设计措施(一) 厨、卫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及层间退台屋面、顶层露台、平台等周边除门洞外,应向上设一道高度不小于 200mm 的混凝土防水反梁,与楼板一同浇筑;楼地面标高应比室内其它房间楼地面低 2030mm。(二)女儿墙根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 250的钢筋混凝土防渗漏反梁。(三)厨、卫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房间,防水层沿墙上翻高度不小于 300mm;有水喷溅到的墙面,应采取防水措施,离楼地面高度不小于 1800mm。第十六条 施工措施(一) 预留洞口座标位置应正确

15、,预留洞口形状为上大下小。(二) 管道安装前,楼板板厚范围内上下水管的光滑外壁应先做毛化处理,再均匀涂一层 401 塑料胶,然后用筛洗的中粗砂喷洒均匀。(三) 厨、卫间管道洞口填塞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毛化处理、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 2/3 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 4h 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填塞。管道安装后,应在洞口处做一圆台,高度为 4050mm。(四) 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严禁采用机械清理,阴角处粉成小圆弧。(五) 楼地面找平层向地漏放坡 1%1.5,地漏口要比相邻楼地面低

16、 5mm。(六)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施工完毕后,应进行 24h 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 2030mm。第七章第七章 外墙渗漏防治技术措施外墙渗漏防治技术措施第十七条 设计措施(一) 外保温层上的粉刷面层,必须与保温系统相匹配,确保抗裂、防水、防渗效果。(二) 对外墙防水应给予足够重视,宜选用吸附力强、强度高、耐久、耐洗刷、耐侯性好、抗变形能力强的新型防水材料。(三)加强防水细部设计,对不同材料交接处要特别注意连接部位构造处理,可采用加钢丝网、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设分格缝、中间抹灰层加防水剂等各种处理措施。(五)面砖、涂饰外墙饰面均应设计分仓(格)缝;系统变形缝口部必须采用耐候密封胶封缝,确保防水质量。(六)应明确窗台、各种装饰线脚与保温层间的收头处理和防渗处理,凡外凸线脚均应设滴水线。第十八条 施工措施(一)外墙洞眼应按规范留置,在清理浮渣(浮灰)后采用半砖、防水砂浆二次堵砌,表面采用 1:3 防水砂浆粉实,小圆孔宜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二次填塞密实。孔洞填塞应由专人负责,并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