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策略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199011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策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策略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策略目前,心理压力是造成大学生出现心理不健康或亚健康的主要原因。大学生心理压力 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几个主要来源是学习问题、专业发展问题、经济及连带问题、 情感问题和就业问题。大学生如不能正确地面对这些问题带来的压力,心理上承受不起困 难和挫折,心理健康会受到极大威胁,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严重后果。文章最后提出了三点 应对措施。一、心理压力及其表现一、心理压力及其表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是造成他们出现心理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大学生的心理 发展具有由依附性向独立性过渡,心理迅速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的共性。在理想与现实、 自尊与自卑、独立与依赖、交

2、往与闭锁、个人意愿与家庭期望等诸多压力和冲突面前,心 理承受力差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常见的有孤独、苦闷、情绪低落、思想消沉、冷漠、偏异、反感和厌倦等等。做什么事情 都不感兴趣,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看上去好似泰山压顶,包袱沉重。用他们的话说就是 “活得很累”、 “没劲”、 “真烦”。 二、压力来源及不良后果二、压力来源及不良后果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往往飘忽不 定,有时正确深刻,有时错误肤浅;有时客观全面,有时主观片面,反映出大学生心理初 步成熟和不完善的矛盾。 1.学习问题。大学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3、与中学有很大的不同。中学教师的授 课方式是以老师教学为主,学生自己理解少练习多,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 识状态,然而大学则不同。老师上课来、下课走、内容多,教材有取舍,授课 方式是以教师指导性讲解、学生自学为主。这要求大学生转变学习方法以适应 大学教学,改变过去那种态度上的被动从而做到主动自觉。然而许多学生特别 是刚进大学的新生往往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仍然抱着过去学习的心理,沿用 高中的学习方法。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便有茫然失措的感觉,进而不 知道该怎么去学,从而由兴奋转为自卑、消沉,部分学生处于难以适应的境地, 久而久之倍感学习压力,产生厌学心理。认知是刺激和反映的中介,外界刺激 正是

4、通过认知这一中介发生作用而使人产生各种心理行为。 2.专业发展问题 。专业发展问题打击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类是由于高考填 志愿盲目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如电信、计算机、电子等专业。但是进入 大学后,才发现热门专业并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时倍感压力,困难重 重另一类是由于高考分数没有达到自己理想专业的分数线,只能服从分配调剂 到学校生源不足的冷门专业。这类学生觉得自己以后的前途暗淡,不能静下来 学习。这两类同学中有的屈服于现状,极度冷淡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在学习上 得过且过,毫无钻研精神。严重的还悲观厌世,长期失眠,精神错乱,容易产 生失范行为,甚至出现违法犯罪、自杀等行为。另一极端类型

5、却是成才压力导 致超负荷运转, “累”、 “苦”难熬,有些大学生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 需要,他们普遍重视专业实用课程和社会急需课程的学习。热门专业的学生学 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高,而长线专业和面向艰苦行业的学生则想方设法拓宽自 己的知识面,甚至不惜花钱去辅修有实用价值的热门课程,如计算机、外语、 法律、财经等等。他们废寝忘食,超负荷运转,长期处于紧张的临战状态,压力重重。 3.经济及连带问题。因家庭困难造成学生经济紧张而陷入困境的学生在学校占有 相当大的比例。据统计,每年全国 26.4%大学生支付不起学费,13.5%大学生甚 至生活费用都有问题。高额的学费和生活开支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

6、。 4.情感问题。情感是大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保持和增进他们 的身心健康、促进其社会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情感寄托对象主要有家 庭、同辈群体、恋人以及网络。大学生情感都是基于现实而生的,而一旦当他 们不能从一种理性的角度来对自我情感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时,矛盾和 冲突就会产生。上大学前,大学生情感寄托对象主要是家人和好友。进入大学 后,他们面对一个新的异质性很强的同辈群体,尽管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朋友, 得到更多的友情,但是大学的情感问题都似乎比以前更成为一个难题。 远离家 乡和父母的大学生总会有一种孤独感,一旦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或发生其他 冲突,这种孤独感就会进一步加剧

7、,从而产生心理焦虑和压力。有的学生因为 语言表达能力差,使得他们害怕与他人交往沟通思想感情,把自己的内心世界 和情感封闭起来。这种人经常处于一种要求交往而害怕交往的矛盾之中,很容 易导致孤独症、抑郁或自卑。还有的是因为性格上的不合群,他们在同学中不 被理解而被排斥,其中一部分人独往独来,不和他人接触,久而久之就产生一 种受冷落或性格孤僻、残暴等心理倾向。也有的被失恋、单相思困绕而产生苦 闷、惆怅、失望、悔恨、愤怒等情绪。这些都给给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 有的甚至发展为精神疾病。某大学一名男生与女同学建立了恋爱关系,女同学 提出分手,他认为遭到了抛弃,极度悲伤之下,企图自杀。总之,人际关系长

8、期不和谐、周围的紧张空气和竞争环境都极易导致各种心理障碍的产生,影响 大学生身心健康和正常发展。 5.就业问题在原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实行统一分配,不论什 么性质的学校和专业只要拿到文凭,就可以捧上“铁饭碗”。大学生是“皇帝的女 儿不愁嫁”,没有竞争意识,更没有危机感和失业感。如今,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已经是很正常的事情。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03 年是高校扩招后第一年毕业生, 2003 年毕业生比上年增加 30%,人数达到 330 万。截止 2003 年六月底就业统 计,研究生就业率为 70%,本科生就业率为 50%,专科就业率为 35%,全国总 体就也率为 52%。数据意味着

9、有 100 多万大学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在优胜劣 汰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大学毕业生成为“商品”,是人才还是庸才都要到市场上 去亮相,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专业和社会需要对口,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成 了“抢手货”,而滥竽充数者则无人问津。毕业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人才市场 激烈的竞争,即使大学毕业很可能找不到工作或者称心如意的工作,残酷的现 实令部分大学生忧心忡忡。有的毕业生期望值过高,不能正确评价自己,我行 我素,与社会需求产生明显的反差,难以找准自己的定位,有的毕业生心情烦 躁、精神不振、自卑恐慌、无所适从。三、对策三、对策怎样才能最大化地消除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保持健康心理,在大学期间更好地全

10、面健康发展,成为有用于社会的真正人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大学生自己要正确面对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大学生自己应该认识到大学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困难是不可避免客观存在的。因此,当遇到困难时,不应该退缩,要无畏地去正视它,解决它。应采取积极态度看待压力,那就是压力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把压力看成是生活的挑战,成长的机会。巴尔扎克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人才是一快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则是万丈深渊。”因此在压力面前要保持勇气和信心,有心理准备去勇敢迎接各种各样的任务和挑战。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有了自信才会有克服

11、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要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目标确定后,要用自己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去实现,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半途而废。特别是在学习方面,不能用经济价值和立竿见影的效益去衡量,知识是长远的利益和效益,不能简单地认为学习理论知识立刻就会在能力上有很大的提高。些急功近利的思想永远都不利于我们意志的磨练与健康心理的形成。2.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作好心理咨询工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教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中,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在要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每一个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教育的模式应从补救为主转化为发展性为主;领域应从人格辅导扩展到学习辅导、职业辅导、生活辅导;内容应从心理适应教育转变

12、为潜能开发;方法应从个别辅导为主转变为团体辅导训练为主,网络等新技术将广泛采用;执行心理教育的队伍应从兼职为主转变为专职为主、专兼结合。在心理咨询工作中,老师就是治病救人的医生,通过和谐的内心交流,给以动之以情的分析,晓之以理,帮助解除大学生内心深处的困惑和痛苦。鼓励他们安心学习,奋发上进。心理咨询是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必须持之以恒,才能水到渠成,迎刃而解,真正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疾病。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提高心理素质是解决心理疾病的根本途径。高尔基说:“社会就是人生最好的大学。”学校要提供大学生要走向社会、深入社会、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让他们从中接受锻炼、磨练意志。社会系统往往会为人们提供排泄敌对情绪和进攻性情绪的制度,即安全阀制度。安全阀制度通过阻止其他方面可能的冲突或通过减轻其破坏性的影响,而有助于维护这个系统秩序和稳定。大学也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阀制度以维护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稳定和健康发展。采用简单的说教或靠行政手段和处分来解决心理问题是不能奏效的。除了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外,高校还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要和心理需要。大学生有旺盛的精力和青春的活力,朝气蓬勃,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他们提供发泄内心的激情、展示天赋和爱好、满足了自身的精神需要无疑是很重要的。这不但可减轻大学生心理压力,还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