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窃符救赵》学案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98028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陵君窃符救赵》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信陵君窃符救赵》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信陵君窃符救赵》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信陵君窃符救赵》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信陵君窃符救赵》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陵君窃符救赵》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陵君窃符救赵》学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陵君窃符救赵信陵君窃符救赵学案学案 郑州一中高三语文组侯巍郑州一中高三语文组侯巍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知能目标知能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分析信陵君仁而下士的形象。 情感目标情感目标养成谦而懂礼习惯,培养持之以恒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1.重点:感知人物形象,培养良好品质。2.难点:掌握文“就”“故”“微” 三个文言实词和“而”“以” 两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 导入设计春秋末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兼并战争的加剧,周王室的衰微,原有的社会阶层发生了剧烈分化。各诸侯国纷纷争霸称雄,瓜分周室。在诸侯国内部,上卿大夫的势力逐渐发展起来。诸侯为了称霸,需要吸纳人才,上卿大夫为了壮

2、大自己的实力,礼贤下士。因此,养“士”成为传统, “士”阶层异军突起,这些人或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或者能文能武,懂政治,懂经济,懂军事,懂外交,他们靠各自的才能糊口于四方,他们走公室,跑私门,不狩不猎,不农不商,投奔到权贵的门下,以谋生活,故称为门客,或食客。各国贵族都大量收养门客。其中收养门客名声最大的是“战国四公子”。 即魏国的信陵君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他们都收养几千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帮助国君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手。司马迁分别为他们作传,我们今天要学的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明代茅坤说:“信陵君是

3、太史公胸中得意人,故本传亦太史公得意文。”传记文学中传主身上往往寄托着作者的情感。司马迁多么想遇到像信陵君这样能礼贤下士、重视人才并且从谏如流的人啊!于是司马迁在这篇列传中,亲切地用了一百四十七个“公子”,来表达对信陵君的崇敬之情,那么,课文节选部分,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请一位同学用精炼的语言复述情节,梳理结构,并借此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效果。二预习检测第一部分(12),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份和“仁而下士”的品德。第二部分(34),详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行动。其一为信陵君与侯赢的交往过程,其二为信陵君与朱亥的交往过程。第三部分(512 段),具体叙写“窃符救赵”的故事。故事发生(56 段)

4、秦兵围邯郸,魏王畏秦不敢求赵。赵请救于魏,公子欲助而不能。故事发展(78 段)信陵君四见侯生。信陵君私约车骑,欲死秦军,行过夷门,见侯生。信陵君见侯见生无一言半辞送他,心中疑惑,退回复见侯生。信陵君得虎符后,出发之前再见侯生。侯生推荐朱亥随信陵君同行,信陵君再次出发,过谢侯生。故事高潮(9 段)破秦救赵故事结局(1011 段)信陵君得胜归来,侯生北乡自刭。故事尾声(12 段)信陵君留赵不归。第一部分对信陵君的概括介绍突出的是他“仁而下士”的品质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第二部分是具体描写他如何“仁而下士”,第三部分是他“仁而下士”所获得的成果。第一部分,在结构上是第二部分“窃符救赵”故事的铺垫。正因

5、为信陵君“仁而下士”才得到了侯生与朱亥的帮助,使他得以却秦救赵,建功立业。三集中学习 14 节(一)夯实基础,解决疑难1教师范读课文 14 段,落实字音和句读。(通过投影检查、反馈)A.A.字音检测字音检测魏安釐(x)王 昭王薨(hng) 士无贤不肖(xio) 侯生摄(sh)敝衣冠(b)方数(sh)千里 公子往,数请之(shu) 公子执辔(pi)愈恭 愿枉(wng)车骑(j)过之 俾倪(pn) 酒酣(hn)B.B.学生诵读,注意句读。学生诵读,注意句读。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

6、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2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看课文,并将注释下的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划出课文中的疑难之处。3.学生质疑环节针对课文的知识点、疑难处提出自己的疑问,先发动学生力量解决部分疑问,学生不足以解决的,教师给予合理的解释。4.投影检测反馈(1 1)实词总结:)实词总结:a.a.就:就:乃谢客就车(上,登上) ; 赢欲就公子之名(成就);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接近,靠近);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走进,靠近);吾无不忍其觳觫而就(走向)死地;民归之

7、,犹水之就下也(趋向,朝向);秦臣请就汤镬(接受);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接受);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接受);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担任);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谋取); 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就死,选择死亡);草创未就,会遭此祸(完成)。b.b. 故:故: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缘故); 故久立与其客语(故意);今公子故过之(特意);朱亥故不复谢(有意);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所以);既克,公问其故(原因,缘故);暮去朝来颜色故(衰老) ;君安与项伯有故(老朋友,引申为交情);故遣将守关者(故意,特意) ;此物故非西产(原来 ,本来) ;故臣复取璧(所以,因

8、此)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前例)。c.c.微:微: 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偷偷地,悄悄地);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不暴露,深奥);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小,微小);动刀甚微(轻微,轻);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稍微,略微)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小数名,寸的百万分之一,常喻指细小的事情)。 (2 2). .虚词总结:虚词总结:a.a.而:而: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连词,表并列);公子为人,仁而下士(连词,表并列);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连词,表并列);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连词,

9、表顺承);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连词,表转折);掩口胡卢而笑(连词,表修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连词,表假设);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递进);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而通“尔”,代词,你)。d.d.以:以:不敢以其富贵骄士(介词,凭借);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介词,因为);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连词,因为);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介词,因为);不让,欲以观公子(介词,凭借);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目的连词,来);市人皆以赢为小人(以为,动词认为);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在,介词);实持两端以观望(而,连词表修饰);(3 3). .词类

10、活用词类活用a.a. 名词作动词名词作动词:仁而下士(名作动谦逊地对待)b.b.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以礼,礼数周到地);c.c.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 不敢以其高贵骄士(骄傲傲慢地对待)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清洁使高洁,使动用法);公子从车骑,虚左(使空着,使动用法) ;公子怪之(奇怪感到奇怪 ,意动用法) d.d.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子从车骑(让跟从着);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使站立着)(二)分析形象、自主探究(二)分析形象、自主探究1.分角色读文章,并思考:从文章开头前四段来看,信陵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司马迁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表现信陵君的性格

11、特征的?A.A.身份高贵,地位显赫。(身份)身份高贵,地位显赫。(身份)魏昭王少子, 魏安釐王异母弟也老国王的小儿子,新国王的同父异兄弟。有封地。B.B.仁而下士,求贤若渴。(为人)仁而下士,求贤若渴。(为人)谦逊地对待每一位士人,与人交往时不论才能大小,贫富贵贱。对待侯生、朱亥这些地位卑微的人也能够毕恭毕敬,礼节周全,无微不至。C.C.门客众多,威望甚高。(威望)门客众多,威望甚高。(威望)士不远千里的归附、投靠;诸侯不敢对魏国用兵。明确:A.A.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详写略写相搭配的手段,立体全面地介绍信陵君。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详写略写相搭配的手段,立体全面地介绍信陵君。有直接

12、介绍信陵君的身份地位,有通过士不远千里的归附、投靠;诸侯不敢加魏于赵来表现信陵君的威信;详写信陵君与侯生的交往,略写信陵君与朱亥的交往。B.B.通过细节体现了信陵君的通过细节体现了信陵君的“仁而下士仁而下士”。虚左执辔愈恭颜色愈和色终不变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为寿侯生前C C运用对比、衬托的修辞手法写信陵君的思想性格。运用对比、衬托的修辞手法写信陵君的思想性格。司马迁把信陵君安排在“大庭广众”的特定的典型环境中,通过这些不同人物的不同反映,如侯生朱亥和无理高傲和信陵君的谦恭温和、讲究礼数相对比;宾客的对侯生的态度同信陵君对侯生的态度形成鲜明反差,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使得信陵君求贤若渴,仁而下

13、士的鲜明形象,得到充分而具体的展现。四拓展延伸四拓展延伸本文开头部分侯嬴对信陵君足足进行了三次考验,三次考验说明侯嬴对信陵君并不了解,对他的诚心还有所怀疑,这为他最终献身相助作了铺垫;同时三次考验也突出了信陵君仁而下士的品格,印证了“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的说法。其实,古代隐士贤人欲助有为之人,都要对对方进行一番考验(一般为三次),留下了许多佳话。例如黄石考验张良,冯谖考验孟尝君,孔明考验刘备,程颐考验杨时你们是如何看待考验的,又是如何面对考验的,请以此为话题,以研讨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形成结论,待会发表见解。五结束语设计五结束语设计战国四公子都有好士之名,但孟尝君只能招

14、揽些鸡鸣狗盗之徒;春申君误用李园引狼入室,终至于身死国灭;平原君赵胜人品较好,可惜没什么才能,国中有才却不识才,毛遂自荐方得重用。唯独“信陵君是太史公胸中得意人”。今天我们通过信陵君对屠夫朱亥的态度言行已管窥其一斑,那么,信陵君还有那些作为让太史公得意,让后来者景仰呢,我们明天接着学习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主体部分。附,参考资料:附,参考资料:1.文本详注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而(连词,表并列)魏安釐(魏安釐(x)王异母弟也。王异母弟也。(判断句)昭王薨昭王薨(hng,诸候死叫“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叫“薨”),安釐王即位安釐王即位(指帝王登位。即,就,往就,动词

15、。),封(,封(帝王把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叫“封”)公子为信陵君。公子为信陵君。公子为人,仁而公子为人,仁而(连词,并列关系)下下(名词活用作动词,“对士下”,谦逊地对待)士,士无士,士无(无,无论,不论。)贤不肖贤不肖(不才),皆谦而,皆谦而(连词,表并列)礼礼(名词作状语,以礼)交之,不敢以交之,不敢以(介词,因为)其其(代词,自己)富贵骄富贵骄(形容词作动词,“对士骄”,傲慢地对待)士士。士以士以(介词,因、因为)此方(此方(方圆,纵横相乘的面积)数千里争往归之数千里争往归之,致致(动词,招来)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连词,因为)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公子贤

16、,多客,不敢加兵谋(作侵犯的打算)魏十余年。魏十余年。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代词,的人)(判断句)。公。公子闻之,往请子闻之,往请(前去问候。请,问候,例如“请安”问候平安),欲厚遗欲厚遗(wi,赠送)之之,不肯受,曰: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臣修身洁(使高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行数十年,终不行数十年,终不以以(连词,因为)监门困监门困(穷困)故而故而(连词,表顺承)受公子财。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公子于是乃(连词,就)置酒(置酒(摆酒席)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动词使动,使跟随)车骑,虚车骑,虚(形容词使动,使空着)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动词,整理)敝敝(破旧的,敝帚自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