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六化”工程,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5187959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力实施“六化”工程,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力实施“六化”工程,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力实施“六化”工程,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力实施“六化”工程,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力实施“六化”工程,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力实施“六化”工程,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力实施“六化”工程,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力实施“六化”工程 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高港区委、区政府为进一步推进我区企业加快实施“品牌化、标准化,资本化、上市化, 信息化、高端化”(以下简称“六化”)进程,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速新型工 业化和经济现代化进程,提升综合竞争力。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 主线,以开放创新“双轮驱动”为动力,围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扎 实推进“品牌化、标准化,资本化、上市化,信息化、高端化”战略,着力打 造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品质量高、信息技术应用好、拥有行业话语权的“六 化”企业群体,加快形成“产业结构合理,集约集聚发展,速度效率统一”的 发展格局,为建设

2、科学发展示范区,融入苏南先进地区,全面实现经济现 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 大力实施“六化”工程,力争到 2015 年达到以下目标:全区新增注册商 标年均增长率 20%以上,企业注册商标拥有率达 30以上。主持或参与 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10 项以上,创建省级检测中心 2 个以上。 培育成功实施资本化运作企业 5 家。 “模拟上市” 企业 100 家,3 家以上企 业进入上市辅导期,2 家企业上市。新增省级以上“两化融合”示范(试点) 园区 1-2 个、示范(试点)企业 12 家以上。成功实施高端化合作企业 15 家。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 GDP 比重达 3%;新认定省级以上企

3、业技术中心(工程 中心、工程研究技术中心)10 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超过 38%。 三、工作举措 (一)大力推(一)大力推进产业进产业品牌化品牌化 1.实施质量提升战略。深入推进质量振兴纲要,引导企业加强产品开 发和质量攻关,鼓励企业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模式,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重点加强质量、标准、计量、安全认证等基础工作,为品牌创建奠定坚实 基础。 2.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研究制定高港区技术标准战略实施规划,鼓 励企业积极争取国家技术标准化机构建设,设立国家和行业标准化技术 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或工作组,支持企业主导和参与相关标准制定工作,抢占产业竞争制

4、高点;鼓励重点产业突破核心技术、提升系统集成能力, 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重点引导我区主导产业 和特色产业规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制定, 引导企业实现由传统的执行标准向“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 化”的技术标准创新机制转变;以泰州港核心港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临 港经济园三大园区为重点,推行园区高新技术标准化、循环经济标准化等 试点工作。 3.实施企业品牌战略。制定2012-2015 年名牌培育计划,加大品牌 培育力度,组织企业开展品牌战略专题培训,引导企业创建品牌工作纳入 企业发展战略,指导企业制定品牌发展规划,充分发挥重点企业和龙头企

5、业的名牌创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力争使益海粮油、能建机电、华强照明 等重点企业进入国家、省级名牌产品行列。着力抓好品牌设计、传播、提 升、推广等工作,鼓励引导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品牌经营、地理标志保护、 商标、专利申请等手段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 力强的名牌团队,壮大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二)大力推(二)大力推进进企企业业上市化上市化 1.完善上市工作机制。研究制定高港区企业上市战略规划,建立和 完善推进企业上市联动机制,建立相关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各经济 相关部门配合的联动机制;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工作机制;与证券监管部 门、中介机构建立长期合

6、作、沟通机制;全力消除影响企业上市的体制障 碍,合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加快企业上市的良好环境。 2.加快上市推进步伐。按照“培育一批,储备一批,优选一批,申报一 批,上市一批”的梯次推进原则,充分挖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 主业突出、经营业绩良好且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的优质企业,积极引导,科 学规划,分类指导,精心培育,对照上市条件和规则,帮助企业理清上市 发展思路。对拟培育上市企业实行全程跟踪、全程服务,建立上市后备企 业培育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对上市后备企业加快规范重组步伐,优化股权 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经营行为,提高盈利能力,完成上市辅导, 实现申报上市。 3.积极推动模拟上市。鼓

7、励企业按照上市公司的标准“模拟上市”,优 化公司治理结构,引进培养职业经理人,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按照“资 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的思路,将土地、厂房等有形资源和 技术、品牌等无形资源估价为资产,折算成资本,再量化到股份,平衡调节好内部利益关系。组建财务公司,提升企业资本运作水平;借助金融机 构专业理财力量,提升理财水平;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灵活运用资本 运作手段收购、兼并、入股其他企业。 (三)大力推(三)大力推进进企企业业信息化信息化 1.实施企业信息化应用工程。围绕实现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 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深入推进企业产品研发设计、资源 计划管理、

8、供应链管理等全流程业务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大力促进信 息技术在企业的集成创新与协同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产品和装备设计、 制造的融合,提高产品、装备的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企业核心竞 争力。2.实施示范试点工程。出台两化融合示范(试验)区、示范(试点)企业 和示范项目认定管理办法,研究制定两化融合示范(试验)区和示范(试点) 企业评价体系,规范示范试点工作。培育具有代表意义的示范项目、示范 企业和示范园区。通过示范带动,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推广和普及。 重点鼓励和引导区内行业龙头大型企业建立基于标准化的信息开放系统, 实现产业链的信息流通和共享,带动小企业信息化。 3.实施信息化培训工

9、程。充分借助高港职中、国际国内知名软件商等社 会教育、培训资源,组织举办典型交流会、普及培训、专业培训、总信息师 (CIO)培训、专业人员和技术骨干培训、操作人员培训,实行企业全员参 与、全员培训,切实提高企业信息化整体素质。加强对企业信息化的服务 工作,完善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提供交 流、咨询、培训、实时解难、推荐软件产品和服务商等全方位的服务,鼓励 和引导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资源社会化。 (四)大力推(四)大力推进产业进产业高端化高端化 1.强化产业高端环节延伸。围绕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确定的重点发展 领域,引导企业的生产体系加快向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延伸。主攻产业高

10、端发展的关键技术,根据“江苏省高科技产业发展 841 攀登计划”要求,加 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推广先进适用工艺技术, 提高工业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加大产品研发设计投入,积极培育品牌, 拓宽销售网络,提高产品附加值。着力打造产业链优势,围绕我区主导产 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群,强化对龙头项目和产业 链缺失环节的项目引进和招商引资,培育一批具有完整配套能力的产业 链。2.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继续深入开展“蓝火计划”,加强与重点大 学产学研合作,建设行业创新平台、区域创新平台和创新服务平台,实施 50 项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加大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积极鼓励和

11、扶持企业 购买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开展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推进企业 研发平台建设;实施科技人才引进战略,每年引进一批高层次研发人才, 构筑人才高地;加强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开发,组织实施重大自主创新产业 化项目,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 3.强化现代服务业支撑。坚持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 通过服务业发展促进制造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 息服务、科技研发、工业设计等生产服务业,积极为制造业提供配套服务。 加快推进现代物流基地建设,以沿江港口、交通枢纽为依托,大力发展综 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分拨中心,促进批发交易与物流配送一 体化发展。加

12、快发展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培育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 创新物流服务模式,搭建物流信息平台,拉长物流供应链,降低物流成本。 积极发展专业性技术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特色专业市场和会展业。4.强化地标型企业培育。发挥规模骨干企业对工业经济的支撑和带动 作用,支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品牌建设、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强做大,培 育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地标型”企业集 团。引导企业主动与世界 500 强、央企、上市公司进行战略合作,以高端 合作进军高端市场。通过资本嫁接、品牌嫁接等方式实现裂变扩张、提升 产品技术含量和档次,形成高港特色的“地标型”企业。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

13、织领导。成立区企业“六化”工作指导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 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经信委,牵头组织全区六化工作。相关部门要明 确专人进行指导协调,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配合,建立信息共享、沟 通便捷、职责明确的协调机制,及时解决企业“六化”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 问题,为企业开展“六化”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2.加大政策扶持。设立区级“六化”工程专项奖励资金。区财政每年安 排专项资金 500 万元,实行滚动使用。对品牌化、标准化、资本化、上市化、 信息化、高端化推进成绩显著的企业给予一定奖励。 3.加强技术创新。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 设,重点加强技术中心、研究中心、实验室、产业联盟和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研发优势,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合作,推动 “政企产学研金”的紧密结合,着力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4.强化队伍建设。建立引培并举的“六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多层次、 多领域的六化专业技术人才。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优 化人才就业创业环境,以三大园区和示范项目为依托,培养和引进高层次 复合型人才。大力支持社会培训机构发展,加大紧缺专业和实用人才培养 力度。 5.严格考核评估。抓好“六化”系列政策的贯彻落实,研究制定“六化” 工程科学评价体系。加强工作绩效考核,把“六化”工作纳入各园区、镇街 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建立相应的绩效评估和考核激励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