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学设计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5178036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学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封面)编号:编号: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四年级学科数学学段:中段 年级四年级相关 领域内容领域:时间; 能力领域: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材书名: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教材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单位联系方式 设计者 将台洼小学138118570812(正文)编号:编号:注: 教学过程以叙事的方式。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课书主要是小明家来客人了,妈妈让小明给客人沏杯茶。对于这个话题对学生并不陌生。因此,在本课书学习时,我将从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

2、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小组探究的合作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形成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识。另一方面,我将通过巩固练习进行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体会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数学的价值,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数学广角优化(沏茶问题)学科数学学段: 中段年级四年级相关 领域内容领域:听力,词汇,阅读; 能力领域:理解与运用 教材书名: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教材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 年 6 月6本课是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例

3、 1 沏茶问题。本单元教学内容围绕简单的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统筹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本单元例 1 主要讨论沏茶问题;例 2 主要讨论烙饼问题;例 3 主要讨论田忌赛马问题。这三课书之间的关联性是比较大的。本课书的教学内容是小明家来客人了,妈妈让小明给客人沏杯茶,怎么能够很快的让客人喝上茶。综合分析学生的认知和上位知识,本课书的新授是做事要按照顺序来做,在做多件事的时候,有的事情时可以同时进行的。这两个内容将是本课书的重点教学内容。2 2、学生情况:学生情况:(1 1)学生已有的上位知识学生已有的上位知识认识了钟表,学会了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二)学生基本情况(二)学生基本情况本次授课

4、的班级是四年级二班的学生。共有学生 29 人,本市学生 1 人,其他 287人来自各地。因为父母大多数都是在外面上班,家里就只有孩子,因此做简单的家务,对于他们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在接受这个班以后,我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在学数学方面还是比较优秀的,只有小部分学生对于数学是比较的薄弱。因为他们在课上不注意听讲,经常开小差,回到家时,因父母都在外面上班没有人看管,或是父母也不会孩子学习的知识,没有办法帮助学生们给他们讲解,所以导致学生对于学习没有兴趣。(三)前测题(三)前测题由于学生没有合理安排时间的概念,有的事情可以一起做,但是学生并没有,就只是做完一件以后在做另一件事情,中间的时间都用来玩。因此我在

5、授课前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向 29 名学生调查了一个题目:1、明明的妈妈早晨起床后要做这样几件事,刷牙洗脸用 3 分钟,蒸米饭用 8 分钟,吃早饭用 10 分钟。请你帮明明的妈妈安排一下,看看怎样最节省时间,需多少分钟?( )A、10 分钟 B、13 分钟 C、18 分钟 D、21 分钟2、说一说你的理由(四)前测题结果分析及教学方式的改变(四)前测题结果分析及教学方式的改变前测题前测题 1 1 的分析与教学改进:1、明明的妈妈早晨起床后要做这样几件事,刷牙洗脸用 3 分钟,蒸米饭用 8 分钟,吃早饭用 10 分钟。请你帮明明的妈妈安排一下,看看怎样最节省时间,需多少分钟?( )A、10 分钟

6、B、13 分钟 C、18 分钟 D、21 分钟设计意图:设计意图:主要是通过这个前测题了解学生是否读懂这道题的目的,读出重要的信息,怎么样最节省时间结果分析:结果分析:选选 项项人人 数数所占比例所占比例A A、1010 分钟分钟0 0 0%0%B B、1313 分钟分钟2 26.8%6.8%C C、1818 分钟分钟181862.1%62.1%D D、2121 分钟分钟9 9 31.1%31.1%通过调研,全班 29 人中,可以看到 19 名学生选择的答案还是正确的,有 11 人的选择8是错误的。教学改进:教学改进:针对这个结果,我将在教学中讲授新知识时,增加一个简单的例题,引导学生读懂题目

7、的要求,关键句是什么?前测题前测题 2 的分析与教学改进:2、说一说你的理由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前测题了解学生是否知道在做多件事情时,有些事情是可以同时做的。9结果分析:结果分析:通过调研,可以看到选错的原因是因为他没有想到在做多件事情时,有些事情是可以同时做的,都是做完一件事情后,再去做其他的事情。教学改进:教学改进: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将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准备一道例题,通过例题引导学生在做多件事情时,有些事情是可以同时做的。三、教学方式:三、教学方式:1、情景教学法:给学生创设熟悉的情景,学生在这种情景中,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解决具体的问题的方法。2、自主探究法:在学习过程

8、中给予足够的时间,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同伴交流合作,共同探究新知。四、教学手段:四、教学手段:1、谈论法:通过所给出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进行讨论,怎样安排时间是最合理的?你是怎样想的?进一步理解本道题的含义。2、练习法: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做多件事情时有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还可以节省时间。五、技术准备:五、技术准备:多媒体,教科书10教学目标(内容框架)1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简单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的、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

9、案的意识。2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沏茶问题的探索过程,体会统筹安排的教学思想和方法。3 3、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4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重难点:探究沏茶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11教学过程(文字描述)1、情境导入(5 分钟)活动一:情境导入活动目的:根据例题的方式,能够很自然地与今天所要学的新课题联系起来。实施方法与师生语言预设:出示例题:早上起来,小明吃饭需要早上起来,小明吃饭需要 1010 分钟,收听新闻广播需要分钟,收听新闻广播需要 1515 分钟。你认为怎样安排分钟。你认为怎样安排这两项活动最

10、省时间?这两项活动最省时间?师:同学们,这道题的已知是什么?问的是什么?生:已知小明吃饭需要 10 分钟,收听新闻广播需要 15 分钟,问的是怎样安排这两项活动最省时间。师:这道题中有一个关键词,不知道你们看没看出来。谁能说一说是哪一个词?生:最省时间。师:谁能和大家说一说什么是最省时间?生:最省时间就是使用的时间最短。师:说的很对,那同学们看这道题应该怎么安排这两项活动是最省时间呢?多长时间?生:两件事情可以一起做,收听新闻广播与吃早饭同时做,这样安排最省时间。时间是 15 分钟。师:你们听懂他的意思了吗,这两件事可以怎么做啊?生:同时做师:对,可以同时进行(板书:同时进行)师:谁还能在说一

11、说?设计意图:通过例题,让学生知道做多件事情时,有些事情是可以同时做的。2、探索新知活动一:观察主题图,说明图意(3 分钟)14活动目的:通过观察主题图,说明图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实施方法与师生语言预设:师:同学们真聪明,可是小明今天遇到了一个难题,看看他遇到了什么样的难题?(示主题图)师:谁能说一说从图中都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妈妈请小明烧壶水,给李阿姨沏杯茶。师:同学们想一想,你平时给客人沏茶都做哪些准备呢?生:烧水、找茶叶、拿杯子、沏茶。师:我们来一起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情呢?分别需要哪些时间呢?(出示工序图)11师:想要尽快让李阿姨喝上茶,小明应该怎么做呢?小明先烧

12、水可以吗?生:不能,因为在烧水之前应该先清理水壶。师:看来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要考虑事情的先后顺序。 (板书:先后顺序)师:下面我们动笔画一画,想一想,怎么才能让客人尽快的喝上茶水,并列式计算出需要用的时间。设计意图: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的同时,自然引出怎样合理的安排时间。活动二:学生自主思考并画图.(4 分钟)活动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解决的方法。实施方法与师生语言预设:观察学生画图,并进行指导。设计意图:通过画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寻找解决的方法。活动三:小组进行讨论。 (5 分钟)活动目标:通过小组讨论,整理出比较合理的方案。实施方法与师生语言预设:教师进行巡视,并进行相应的指导设计意图

13、:通过大家不同的想法,进行交流,整理出比较合理的方案。活动四:小组展示结果(12 分钟)活动目标:小组的结果与全班进行分享。实施方法与师生语言预设:11预设 1:洗水壶 接水 烧水 洗茶杯 找茶叶 沏茶(1 分钟) (1 分钟) (8 分钟) (2 分钟) (1 分钟) (1 分钟)1+1+8+2+1+1=14(分钟)预设 2:(1 分钟) (1 分钟) (8 分钟) (1 分钟)洗水壶 接水 烧水 沏茶(2 分钟) 洗茶杯(1 分钟)找茶叶1+1+8+1=11(分)设计意图:通过小组的结果展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活动五:总结(1 分钟)活动目标:通过总结,再次点明主题。实

14、施方法与师生语言预设:师:对于这两种方法,哪一个最合理,而且还节省时间?为什么?生:第二种,因为在等待水烧开的 8 分钟里面,我们可以把洗茶杯和找茶叶用的 3 分钟用在等水开的时候做,这样就节省了 3 分钟的时间。师:是不是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在做多件事情时,有的事情我们可以同时做。师:通过解决沏茶的问题,你们找到做多件事情的合理安排时间的办法了吗?生:在做多种事情的时候,先观察做事情的顺序,在考虑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写出做事情的顺序,最后在计算所用的时间。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让学生更清晰的掌握做多件事情时,合理安排时间的窍门。三、介绍统筹法(2 分钟)活动目标:理解统筹法的含义。师:我们在解决

15、这些问题时,运用了一种方法,就是统筹法。他是我国的著名的数学11家华罗庚,根据合理安排时间提出的“统筹法”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出示华罗庚的统筹法)设计意图:通过沏茶问题,让学生了解统筹方法的含义。四、巩固练习(8 分钟)活动目的:通过巩固练习,熟练的掌握统筹法。实施方法与师生语言预设:师:对于统筹法,大家都学会了吗?生:学会了。是:好,下面我们帮帮小红,看一看怎么合理的安排,她能尽快的休息。 (出示主题图)11(1) 独立思考。(2) 全班展示预设:1 分钟 6 分钟找杯子倒开水 等开水变温1 分钟找感冒药5 分钟量体温1 16 67 7(分)(分)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统筹法,你们真棒!设计意图:对合理安排事情有了初步认识后,再来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巩固。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科学并合理安排事情的真谛。五、总结(2 分钟)师:通过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生 1:通过这节课,我学会了要合理的安排时间。生 2:通过这节课,我学会了有些事情可以同时去做,这样可以节省时间。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整体的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板书:沏茶问题(1 分钟) (1 分钟) (8 分钟) (1 分钟)洗水壶 接水 烧水 沏茶(2 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