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县建德国小自然与生活科技领域九十三学度课程计画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77945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4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园县建德国小自然与生活科技领域九十三学度课程计画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桃园县建德国小自然与生活科技领域九十三学度课程计画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桃园县建德国小自然与生活科技领域九十三学度课程计画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桃园县建德国小自然与生活科技领域九十三学度课程计画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桃园县建德国小自然与生活科技领域九十三学度课程计画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桃园县建德国小自然与生活科技领域九十三学度课程计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园县建德国小自然与生活科技领域九十三学度课程计画(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桃園縣建德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九十三學度課程計畫 壹、依據: 一、教育部 90.01.15 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二、桃園縣政府推動九年一貫課程實施計畫。 三、建德國小九十三學年度九年一貫課程總體計畫。 貳、基本理念: 一、充分考量學校條件、社區特性、教師特質、家長期望及學生需求,結合全體教師 與社區資源,發展達成學校教育目標、落實學校願景的學校本位課程。 二、擬定落實學校本位理念的各項行政措施,提升課程改革與學校行政績效。 三、詳細擬定領域課程教學進度與各項主題學習活動,發展學校特色,展現學校本位 課程理念。 四、設計教學主題與教學活動,適切增補教材,強化教師協同教學,以增進教師專業

2、 成長,發揮團隊合作與專業自主精神。 五、研擬自編或改編課程計畫,實施課程評鑑,不斷提升學校本位課程品質。 參、現況分析:一、90 學年度九年一貫課程實施至今本領域依據理念之精神,培養培養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與熱忱,學習學生科學探究方法及認知基本科學知識,並能應用所學於日常生活。二、學生學習成就概述: (一)本校位於桃園市後站區域,由於本校積極推展資訊教育,兒童有太多機會 接受新科技訊息的刺激;另一方面,家長也越來越重視孩子在電腦資訊素 養上的能力。 (二)本階段的兒童認知層次屬於具體運思期,因此課程設計應以實際操作或利 用多媒體進行具像說明,方可達教學之成效。 三、本校師資: (一)師資陣容:

3、目前本領域授課教師均為專任教師,且專業領域廣泛多樣,具 有設計、規劃課程的能力,同時能依教師專長指導學生進行科學研究。 (二)藉由研習活動或領域小組會議共同研討、分享,提升領域教師專業素養, 提升教學品質。肆、領域課程目標: 一、培養探索科學的興趣與熱忱,並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二、學習科學探究方法及認知基本科學知識,並能應用所學於日常生活。 三、培養愛護環境、珍惜資源及尊重生命的態度。 四、培養與人溝通表達、團隊合作以及和諧相處的能力。 五、培養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激發創造潛能。 伍、實施原則及策略: 一、指定內涵:十項指定內涵為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最低要求,自然與生活科技之 課程計

4、劃應融入十項指定內涵。二、教材編選:以生活上與社會上所關心的議題、鄉土題材或科學觀念等題材為主。三、教學方式:教學方法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引導學生作科學探究,並依解決問題 的流程設計製作專題。教學過程應以培養探究能力、引導思考並給予充 分討論及發表之機會為主,並加上實驗、親身體驗、飼養、參觀等課程,教學形式應採多元的方式進行。四、評量原則:(一)評量方式或內容應具引發學生反省與思考的功能。(二)教學評量應伴隨教學活動進行,並以課程目標為依歸。 (三)評量除教師考評外,可輔以學生自評、互評方式,並以觀察、實驗報告、成品展示、操作、實驗設計、紙筆測驗等多元形式進行之。(四)評量層面包括認知、技能與

5、情意。(五)評量的結果應用於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學習的優缺點,藉以引導學生自我反省,改善學習的效果。 (六)評量的結果須可作為教師實施補救教學、增減教材或改進教學方法的依據。陸、實施內容: 一、實施時間與節數: (一)一個學年度計學生學習日數 200 天。 (二)課表編排以週課表領域學習安排,上下學期排課 40 週。學 年學 期總節數時數 上60 節2400 小時 下60 節2400 小時三、四年級合 計120 節4800 小時 上80 節3200 小時 下80 節3200 小時五、六年級合 計160 節6400 小時二、教材選用:均為教育部審定版本。 年 級學年度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90 學

6、年度南一出版社南一出版社牛頓出版社牛頓出版社 91 學年度牛頓出版社牛頓出版社南一出版社牛頓出版社92 學年度牛頓出版社牛頓出版社牛頓出版社南一出版社 93 學年度南一出版社牛頓出版社牛頓出版社牛頓出版社三、教材選編:(一)教材的選編應依國民教育課程綱要所提示之課程目標、分段基本能力指標之 達成為考量原則。(二)各校教師在依循課程綱要的原則下,可自主的做教材選編及教學活動規劃。 選編教材,應依各地區學生的需要和能力、興趣和經驗,來作適當的調節,以 調適各地區、各校的特殊性,各地教材可具歧異性,但培養之基本能力其目標 則統一。(三)選編教材時,應掌握統整的原則,以自然科學為一個學習領域來規劃。在

7、各 學習階段,應注意到概念做有系統有層次的縱向發展,以及同一問題可由不同 學科、以不同角度去瞭解的橫向連繫。(四)教材的組織可依生活上及社會上關心之議題、鄉土的題材來選編,也可依學 科概念展延的方式來發展,也可用幾種基本大概念如演化、能的轉換等來統合,或以自然現象的表徵分類如時空變化、平衡趨動、溫度與熱等分項來探究。 其組織形式可有多樣選擇,但編輯所依循的原則須在教材的組織結構中明白的 呈現。(五)選編教材時,應充分提供相關的圖表資料,供探究時參考。而這些資料若超 出課程範圍,則不應列入學習成就考核評量,或在評量時提供是項資料,以免 加重學習上的負擔。(六)教材選編時,可融入科學發現過程的史實

8、資料,使學生得以藉助科學發現過 程之瞭解,體會科學本質及科學探究的方法和精神。(七)選編的教材其份量要適當,份量的多寡可由探究的深入程度、涉及的問題範 圍、學習活動的方式等來調節。四、教學實施:(一)科學教師宜對整個學年、階段性的短期或各單元之教學活動擬定有教學計畫,使教學得以在有目標有規劃的情形下,循序漸進的進行。(二)科學教師宜設計及經營學習的環境,使學生有時間、有空間從事學習活動。 例如安排時間使學生從事延伸性的探究活動。鼓勵做課外的主題研究,以使學 生獲得深切探索科學的機會。創設科學的社團、研討會、科學營等,以促進探 究的風氣。(三)運用學校、社區或校外自然環境提供學生各種可供學習的資

9、源。如配合自然 科學學習的需要創設教材園、運用社區內的環境資源、參觀博物館、農場或作 野外考察、利用圖書館、教育資料館,以及備供諮詢的專家等,以幫助學生作 有效率的學習。(四)教學時可利用各種教學媒體與資源來進行教學,除了可利用掛圖、海報、幻 燈片、投影片、錄影帶等教學媒體外,電腦與網路的使用也可幫助學生蒐集相 關資料。(五)學校應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如實驗室器材的妥善安排與應急設施,校園各 種活動設備的安全防護等。五、教學方法:(一)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引導學生做科學探究。例如儘量以生活上及社會 上的議題切入,使學生感覺到問題的真實性而產生關切,樂於參與探究活動。 鼓勵學生對問題提出見解

10、,自主自動的肩負學習活動。教師則儘量以引導、輔 導的方式來協助學生學習。(二)教學時應提供合適的機會,讓學生說明其想法,以瞭解學生先前的概念和經 驗。教師可以運用問題來導引學生思考、引領活動進行的方向、營造熱絡的求知 氣氛。使學生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進行實驗、提出自己研判的結果, 進行實作、展示自己工作的成果。教學後宜評量,以瞭解其學習後的進展。(三)教學應以能培養探究能力、能進行分工合作的學習、能獲得科學智能、習得 各種操作技能、達成課程目標為原則。因此,教學形式應不拘於一,視教學目 標及實際情況而定,可採取講述方式、或小組實驗實作方式、或個別專題探究 方式、或戶外的參觀、或植栽及飼養

11、的長期實驗,唯不宜長期固定於某一形式。(四)教師應參酌學生的學習能力,調整其學習內容。並針對學生的特殊性向及學 習能力之個別差異,給予適當的指導。(五)教師可安排學生進行個人或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養成學生主動學習,及能 經由合作方式獲得學習的能力。(六)帶領學生從事探究的活動時,應注重科學態度的培養。使學生能獲得發現的 樂趣及養成求真求實的工作精神。(七)在教學過程中,如果需要使用儀器與藥品,應特別指導對儀器、藥品的使用 方法和操作安全,並做妥善的管理,以維護安全。六、教學評量:(一)評量的主要目的在於瞭解學生學習實況,以做為改進教學、促進學習的參考。(二)評量應具有引發學生反省思考的功能。導

12、引學生能珍惜自我心智的成長、持 平面對自己的學習成就、察覺自己學習方式之優缺點。評量的結果要具有敦促、鼓勵的效果,使學生相信只要自己努力或更加專注,定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成效。(三)評量之內容應以課程目標之是否達成來考量。教學評量應伴隨教學活動進行 之,其內容應與教學目標一致,包括科學知識的認知、探究能力的運用、科學態度等各向度。(四)教學評量不宜局限於同一種方式。其型式可運用如觀察、口頭詢問、實驗報 告、成品展示、專案報告、紙筆測驗、操作、設計實驗等多種方式,以能夠藉此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來調適教學為目的,例如,教學目標若為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則可採用成品展示或工作報告的評量方式,而非純以紙筆

13、測驗的方式做評量。(五)在選編教材時,常為了培養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提供相關的圖表資料供 學生參考,這些圖表資料未必在課程綱要的範圍之內。評量時仍應提供這些資料以供學生參考,不得要求學生記憶。(六)教師對於自己的教學工作如教材選編、教學策略的引用、班級管理等等,能 時常做自我評鑑,並做調適。柒、教學資源 一、學校資源: (一)上課場所:自然教室 4 間、圖書室(說故事教室) 、水生植物池、2 樓會議室 (投影機、電腦設備) 。 (二)教材:牛頓出版社、南一出版社教科書。 (三)媒體資源:網路資訊、VCD、DVD、剪報、海報、幻燈片、投影片、錄影帶 等。 二、其他:陽明公園、延平公園、四周稻田

14、、婦女館、金雞蛋休閒農場、永安雪森林 濱海遊憩區、關渡紅樹林保護區等。捌、實施效果: 一、已有成果:(一)教師研討成果:本領域以讀書會方式分享經驗談與教學理念之溝通。探討分享內容有:1、教材選編研究。 2、教學實施研究。 3、教學評量研究。4、研習分享。 (二)學生學習成果: 1、運用科學探究方法及認知基本科學知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 2、91 學年以作品空穴來風參加桃園縣科學展覽國小組物理組作品榮獲第 三名。二、本年度需完成並呈現之成果(一)教師研討:本領域仍繼續延續上年學度讀書會方式分享經驗談與教學理念之 溝通。探討內容如后: 1、教材選編的精進。 2、教學實施的精進。3、教學評量的精進

15、。(二)學生學習:1、學生能運用科學探究方法及認知基本科學知識,在科展中表現才藝。2、九十三學年度各學年擬完成的學習成果。、低年級: a、認知層次培養。 b、現象及現象變化的觀察。、中年級: a、認知層次培養。 b、認識動物、植物生長。 c、認識物質。 d、認識水的性質與重要性。 e、認識環境。 f、交互作用的認識。、高年級: a、認知層次培養。 b、認識植物、動物的生態。 c、認識物質。 d、認識促進氧化反應的環境。 e、認識環境。 f、交互作用的認識。 三、行動研究:配合學校主題探索單元活動,與學生共同探討自然的浩瀚知識。玖、組織與運作: 一、 組織成員: 召集人:陳瑞雄 副召集人:簡秀儀

16、 活動組:黃瑞卿 文書組:李雅菁 資料組:黃靖瑩二、 運作方式 (一)時間:a、每雙週一下午 3:304:10。b、依需求不定時討論(有相關公文或任務時) 。 (二)分享地點:三樓自然教室。 (三)分享教學經驗談與教學理念之溝通。拾、各年級教學進度表(有實施之年級依序列出) 一、一年級教學進度表起訖週次起訖日期節數教學主題單元名稱教學目標教學資源教學評量協同實施班級(有實施才列出)起訖週次起訖日期節數教學主題單元名稱教學目標教學資源教學評量協同實施班級(有實施才列出)一8/29 9/047大手牽小手上學去1.進行認識我們的班級活動 之後 (1)知道自己所扮演的新生角色。 (2)知道自己就讀的班級及導師的 姓名。 (3)學會使用語言和肢體主動向師 長及同學打招呼。 2.進行認識我們的學校活動 之後 (1)了解學校附近環境的特色。 (2)喜愛學校的環境與適應學校的 作息。 3.習唱並表演早安歌之後 (1)能拍念語言節奏,體驗聲音的 長短。 (2)與同學以接唱的方式演唱全曲。4.進行探索前的準備活動之 後 (1)了解學校設備與場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