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提高诗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77428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朗读——提高诗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朗读——提高诗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朗读——提高诗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朗读——提高诗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朗读——提高诗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朗读——提高诗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河颂黄河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淳化中学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淳化中学 骆腊梅骆腊梅设计思想设计思想朗读朗读提高诗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提高诗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诗歌,是具有很强抒情性的一种文学作品, 黄河颂这首诗抒情性更为突出。诗人将 自己的情感转化成无声的文字,而我们要想领会诗人的情感,只凭课文分析是难以办到的。 朗读是把文字语言转化成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在诗歌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能充 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情感,将学生带进诗歌那特有的情境当中,充分感 受作者的喜怒哀乐。应该说,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与朗读是相辅相成的。朗读有助于体会。 体会越深刻,朗读得就越有感

2、情。朗读得越好,就说明学生对诗歌的把握越好。所以,学 习诗歌,朗读应当是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有效教学手段。这节课,就用一个“读”贯穿 课堂始终。 在教学的开始,首先播放保卫黄河这首歌,就是为了把学生带入那种战火连天, 中华儿女奋勇杀敌的情境当中,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学生的朗读水平有限,所以,教师一定要加强指导,加强训练。为此,我先进行示范 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朗读的氛围。其次,在学生试读前,注意加强朗读的 指导,在多媒体上显示“朗读要求” ,教师也以“朗诵词”做示范进行试读,对朗读的语调、 语速、语气以及停顿等方法和技巧进行点拨。通过这些手段,学生基本明确了该如何去读。教学中非常

3、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自己试读。这不但可以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而且,也可以让学生在揣摩的过程中,自然地领会到文章的思想内涵,领悟到作者的感情。 这比教师带着学生讲更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在多次的朗读过程中,还要注意到对朗读的评价。在学生交流试读结果时,我让其他 同学评,教师评,甚至让朗读的学生自己也评。教师在评价中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充分尊 重学生的体验。在我一开始的示范朗读后,我也让学生对我的朗读进行评价,真正把学生 作为评价主体,充分体现课堂的民主性。 这节课学生学习得非常积极,最后的朗读效果也很好,受到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

4、语,掌握生字词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诗人光未然及音乐家冼星海。3、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 精神。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充分展开想象,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英雄气魄,体味诗 人的爱国情感。2、理解歌词中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决心,为使我们 的民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领会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力争有感 情地表现出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读出丰富的感情

5、。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搜集词曲作者的有关文字和图片资料。搜集保卫黄河和黄河颂的歌曲。制作电子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营造诗歌情境一、导入,营造诗歌情境 师:同学们,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今天我们先来听一首有关黄河 的歌曲,去感受黄河。听完后用“听了这首歌,我仿佛看到 ”的句 式,形容一下你的感受。 多媒体播放保卫黄河 ,学生静静聆听、体会。 师:下面请同学说说你听了这首歌以后的感受。 生 1:听了这首歌,我仿佛看到黄河波澜壮阔地向前奔腾。 生 2:听了这首歌,我仿佛看到中华儿女为保卫黄河在浴血奋战。 生 3:听了这首

6、歌,我仿佛看到抗日战争时紧张的局势。 二、简介二、简介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及作者及作者 师:大家说得很好,基本领会了作者的意图,在这首歌里,作者就把黄河当成了我们的祖 国,而保卫黄河,就是保卫我们的家乡,保卫全中国。这首歌写于抗日战争爆发之时, 是黄河大合唱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谁还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有关黄河大合唱的 其他情况? 生 1:黄河大合唱由八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黄河船夫曲 、 黄河颂 、 黄河之水天 上来 、 黄河对口曲 、 黄水谣 、 黄河怨 、 保卫黄河 、 怒吼吧,黄河 。 生 2: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是光未然,曲作者是冼星海。 随机播放两人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三、听读,感受诗歌情绪。三、

7、听读,感受诗歌情绪。 师: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第二乐章:黄河颂 。先听老师读一遍。请同学们仔 细听范读,注意朗读方法: 多媒体展示 1、用普通话朗读。 2、读准字音,断句正确流畅。 3、诗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处要注意感情的渲泻。 4、控制节奏,语速不要太快。教师朗诵,学生听读 师:请同学来点评一下老师的朗读。 生 1:好,有感情。 生 2:读出了气势。 师:还有什么地方读得不好吗? 学生没有回答。 师:可能大家想给我的面子。不过,这首歌词写得确实很好,那么你们想来读一下吗? 生齐喊:想。 四、试读,体会诗歌内涵四、试读,体会诗歌内涵 师:好,下面先请大家分散朗读课文。为了节约时间

8、,更深更透地理解文章,把文章读好, 我们分成四个小组。第一组解决开头到“劈成南北两面” ,其他三组每组解决一个“啊, 黄河”领起的内容。做到以下要求: 多媒体展示 1、圈点勾画,标出重音及需要注意的地方2、四人小组讨论,说出自己这样处理的理由 3、推荐代表发言、朗读。 教师以“朗诵词”为例进行示范。 1、 “英雄的气魄”要重读,因为它突出了黄河的主要精神。 2、 “亚洲”表明了黄河所在的地理位置,也要强调一下。 3“赞歌”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抒情赞美,所以要突出。 学生自由朗读,圈点勾画,揣摩读法 五、交流试读结果,师生共同指正。五、交流试读结果,师生共同指正。 第一小组同学自由发言: 1、

9、“望”要重读,因为这个字总起下文。 2、“奔”要重读,因为它强调出了黄河波涛滚滚、勇往直前的气势。 3、“万丈狂澜”显示出黄河不可阻挡的气势,特别是“万丈”二字,更显示出波涛的惊人 气魄,一定要加以强调。 4、“九曲连环”写出了黄河的形状特点,不过读的时候不应特别重,而应该用慢速来强调, 表现出它的曲折美。 5、“劈”字用得特别好,把写得像一把利斧一样有力,要读得干脆、果断、有劲。 (讲得不到位的,及时点评) 师大家讲得都很好,下面请第一小组的同学一起来读一遍,请其他同学听读并指正。 第一小组齐读,其他小组同学评价。全班同学一起朗读。 (以下三个小组步骤基本相同。) 第二小组: 1、“摇篮”用

10、比喻形象写出黄河补语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要突出。 2、“五千年”表现出中华历史的悠久,也要突出强调。 第三小组: 1、“巨人”一词用比喻表现出黄河的气势,令人景仰。 2、“屏障”用比喻,既写出了黄河天险在地理上的战略意义,也写出了黄河的伟大坚强精 神已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 第四小组: 1、“千万条铁的臂膀”指的是黄河的无数条支流,表现出了黄河的伟大力量。 2、结尾两句是反复,要一句比一句高昂。“伟大坚强”要读得高亢激昂。结束句要稍慢。 全文试读交流完毕,教师特别提示以下问题: 整首诗属于什么风格?朗读时应该是什么感情基调? 明确:本诗属于直白抒情、风格豪迈类。因为文中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

11、句式直 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朗读是应该激情洋溢,尽情赞美。 六、分角色感情朗读全文,再次体会黄河的气势与精神。六、分角色感情朗读全文,再次体会黄河的气势与精神。 1、选一名男同学领读朗诵词。 2、男生读第二段 3、女生读第一个“啊,黄河”引领的内容 4、男生读第二个“啊,黄河”引领的内容 5、全体齐读至文章的结尾。 七、联系实际,小结拓展七、联系实际,小结拓展 这首诗歌借黄河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 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 ,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当年 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将这种爱国之情抒发的淋漓尽致,今天

12、我们大家用自己的声音表达了对黄河和祖国的热爱。那么你觉得今天我们应该用什么实际行动来“保卫黄河,保卫中 国”呢? 学生自由发言 八、倾听歌曲,再激感情八、倾听歌曲,再激感情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根据这首诗谱写的歌曲黄河颂 ,聆听那激昂的旋律,回顾 那激动人心的岁月 播放歌曲黄河颂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长期以来,我们在诗歌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其他文体的文章差不多,字、 词、句、章,有条不紊。这样做,一方面是由于对诗歌不够重视,或者认为即使考试,诗 歌也就是考词句的揣摩,思想感情的把握,只要把这些讲清楚就行了,因此对诗歌的朗读 要求不太重视。另一方面,我们对大部分学生的朗读水平也估计过低。通过这次教学,我 认识到,朗读对于诗歌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使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同时,我也看到了学生真实的朗读水平,远比我想象的要高很多。因 此,今后的诗歌教学中更要突出朗读。教材依据教材依据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单元第 6 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