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2012教师招聘专业中学政治大纲笔记整理(6)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139828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2012教师招聘专业中学政治大纲笔记整理(6)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化生活——2012教师招聘专业中学政治大纲笔记整理(6)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文化生活——2012教师招聘专业中学政治大纲笔记整理(6)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化生活——2012教师招聘专业中学政治大纲笔记整理(6)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文化生活——2012教师招聘专业中学政治大纲笔记整理(6)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2012教师招聘专业中学政治大纲笔记整理(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2012教师招聘专业中学政治大纲笔记整理(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六、文化生活六、文化生活 文化及其社会作用文化及其社会作用(一)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二)文化的作用?(1)原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表现: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3)性质:(双重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一)在经济的基础上相互影响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2、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3、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政治经

2、济以重要的影响(二)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相互交融1、文化和经济相互交融;(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假设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3)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愈突出2、文化和政治相互交融(1)文化与民主政治相互交融,影响政治文明的发展(2)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一)特点:(1)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3、 (2)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二)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是什么?(文化与人的成长的关系)(1)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2)优秀文化能增强精神力量(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文化对人的影响1、文化影响面面观(1)文化影响人们交往行为和方式;(2)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2、潜移默化的影响3、影响深远持久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一)涵义: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主要表现是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二)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1)必然性: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尊重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2)

4、重要性: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三)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态度和原则)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原则是各国文化一律平等。文化的传播文化的传播(一)形式途径:商业贸易 ,人口迁移,教育,文化娱乐活动等。2(二)大众传媒对文化传播有何作用?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

5、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的继承(一)传统文化的含义与特点?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的特点是稳定性、民族性、继承性和多样性。(二)传统文化继承的方式和途径?(1)传统习俗的继承(2)传统建筑的继承(3)传统文艺的继承(4)传统思想的继承(三)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1)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面对传统文化,要辨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3)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

6、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 ,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四)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与影响?(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1)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2)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怎样把握好二者的关系?1、继

7、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要要求。(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二)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社会制度的更替 (2)科学技术的进步 (3)思想运动 (4)教育(三)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 ,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

8、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文化创新文化创新(一)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必要性重要性)(1) 必要性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文化发展的实质就是文化创新(2) 重要性即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二)怎样进行文化创新?(途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重要途径:(1)着眼于

9、文化的继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三)在文化创新上,我们应怎样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1)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2)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3)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3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中华文化的特征中华文化的特征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有哪些?汉字和史书典籍中华

10、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一)中华文化为何源远流长?(1)原因:汉字传载、史书典籍存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2)包容性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 ,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 ,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哪些方面?(1)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表现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上。(2)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3)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三)怎样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国家:坚持中国

11、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青年学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推陈出新、博采众长。培养创新精神,推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等。(四)如何正确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主要体现在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两方面。 1在对待外域文化上,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扬弃吸收 比如儒家文化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历史上中国对所有的外来宗教都是一视同仁。佛教之所以能够彻底中国化,显然是

12、离不开儒家文化的宽宏包容。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欺凌压迫,大批热血知识分子仍然不忘吸取西方文化,“师夷长技以制夷”。这种文化开放心态,正是中国文化有容乃大的包容性格的表现。 2中国文化长期吸取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 正是这种包容会通精神,使得中华文化具有非凡的融合力。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这种融合力使得中华文化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善于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不同地域的文化。随着中国农耕经济向周边扩展,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格,又促使这些地区文化相辅相成,渐趋融合。 3中华文化的包容精神在思想文化方面表现为对诸家学说采取兼收并蓄的学术主张 中国古代思想家虽各有所尊,但又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

13、悖”,并把它当做文化发展的理想境界。儒家的仁义醇厚,道家的清静超逸,墨家的谨严兼爱,法家的因势严峻,各家尽管主张不一,但是通过社会变革的洗礼,诸子百家在争鸣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正反映了先秦百家学说精华相互包容荟萃的历史事实。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与时代特征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与时代特征(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二)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要性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

14、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推进当代文化建设、创新时代精神的客观要求。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面对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时代课题,青年学生应肩负怎样的责任?(为大力弘扬和

15、培育民族精神,青年学生应发挥什么作用?)(1)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强基固本。(2)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3)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4)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5)要从我做起。(四)时代性是指民族精神在其历史性的演化中所体现出的时间性特征,也就是其与时俱进的根本性质。任何民族精神都存在于特定的时间条件下,与一定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紧紧相联。文化和精神,归根到底都是一定社会历史生活条件的反映,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总是与该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历史任务相联系。为了保证

16、历史任务的胜利完成,该民族就要主动地、积极地、适时地对自身地民族精神进行扬弃、更新和转化,使其反映新的历史特点,把握新的时代规律,实现其与新的时代精神的结合,成为一种新的民族精神。事实上,民族精神是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 ”的积淀和累积。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一)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人们的文化市场有什么影响?(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而言是一把“双刃剑” ,你是如何理解的?)1、 “喜”的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表现:能够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精神生活;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2、 “忧”的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表现: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有些文化产品迎合低俗趣味;有些媒体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 ,炒作“新闻” 。(二)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带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