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讲座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095332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讲座(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讲座第一讲第一讲 构建网络环境下教和学的新方式构建网络环境下教和学的新方式蒋鸣和1(上海市教科院现代教育实验室)前言把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之中,促进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适应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教师,把提高教师学科素养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起来,使他们掌握网络环境下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2002 年以来,我们开发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培训课程,并先后在上海、广州、深圳、福州、苏州、淄博、长沙等市对骨干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经过多次修改,形成了相对

2、较成熟的课程讲义和培训模式。整个课程包括 7 个模块(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新方向(2)互联网资源收集筛选和应用(3)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4)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5)数学和科学教学中的互动课程(6)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分析(7)学生学习成效的多元评价我们将在现代教学杂志上陆续发表 7 个模块的讲义,期望能有助于推进上海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专业准备。1蒋鸣和 上海市教科院现代教育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沪太路 520 号,邮编200065,e-mail:,网址http:/2一、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计算机应用于教学已有 40 年历史,经历了计算

3、机“辅导” (tutors)教学、多媒体环境下的应用和网络环境下应用三个阶段,其中对教学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是网络的出现和急速发展。据 2003 年夏天的统计,全球互联网上网用户人数已达 6.5 亿,比年的 300 万人整整扩大了 200 多倍,网页达 3130 亿页,两年内增长了 100 倍。网络全新的信息集结和人类交互方式将从根本上改变教与学资源匮乏和单向传授的局面,孕育着崭新的教和学的模式。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一般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学习者向计算机学习的所谓“辅导”模式,另一种是把计算机作为工具的所谓“整合”模式。在“辅导”模式中,计算机担任“辅导者”角色,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国

4、际间一些信息技术效果评价项目研究发现,应用“辅导”模式可提高学习效率 30%左右,学生学业成积提高 0.35 个标准差。在“整合”模式中,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于课程、教学和评价中,除了作为简单的学习传递系统外,还可以把技术作为资源来用于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在网络环境下,教和学模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要求我们发展新的知识论、新的文本概念、知识权威的转移、教学方法的变化、新形式的知识或思考的再现模式。同时,也引发出对教育本质的一些文化层面问题的思考,例如师生的语言和情感交流问题、教育的生态问题以及文化传承问题等等。二、重新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从

5、发达国家引进的概念,其本来意思是把信息技术融入课程中,或信息技术融入教和学的过程中,或信息技术融入课堂中,基本上是同一个意思。信息技术融入教和学的过程中,是指要融入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融入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包括通过融入课程信息资源拓展和丰富基础课程开发基于现实问题的新的课程和教学活动,提供促进学习的支架和工具建立学习评价和反馈的新机制以及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等等。近几年来,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在广度上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不少学校和教师正在进行各种有益的探索,但在学校信息化应用上水平亟需上一个新3台阶。在基本实现了“校校通”的地区和学校,应用普遍滞后,网络的潜力远没

6、有发挥,尽管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和主题学习网站建设的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信息技术应用的主流还局限在通过制作课件来改进教师教学的呈现方式上,局限在示范课和公开课上,透过形形式式的“课件大奖赛”以及以课件为主体的示范课、公开课所带来的表面上的热闹场面,到底有多少学校能拿出科学的测量结果证明应用信息技术确实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社会各界确实有理由提出一个尖锐而又不能回避的问题每年数百亿的教育信息化投资究竟带来了多少质量效益?手段和目的的倒置,形式和实质的分离,带来的负面效应不能低估。在发展新阶段,需要明确提出基础教育信息化必须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使用效益为中心,只有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才能不断地用新的

7、应用带动新的发展,实实在在地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为此,在应用的目标和策略上必须作必要的调整(1)要倡导信息技术应用走进学科、走进课堂,在促进学科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跨学科的学习。从一定意义上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回归到学科这一基础上。我们要瞄准当前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带全局性的质量问题,探索应用信息技术整体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例如,基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和写作,超越课本的社会课程探究学习方法,基于互动学习工具插件(INTERACTION JAVA APPLETS)的数学和科学教学的计算机模拟和仿真学习方法,网络环境下基于话题的英语学习等。(2)以教学信息资源进课堂为突破口

8、,通过注入信息资源丰富当前的基础课程。把教师的精力从制作课件转向在网上寻找提高教学质量的资源,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应用于教学之中,不仅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更为信息技术应用于常规教学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途径,从而使更多的教师能越过技术门槛参加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行列中,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3)要从一节课的整合转向在一个学习单元乃至一门课程综合考虑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探索具体学科整合的内在规律,综合考虑学科内容的组织、学科教学方法和技术的应用方式。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两个案例1.胡同文化的主题阅读和比较阅读4在信息社会,阅读已超越语文学科本身,成为未来社会公民人文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基础。网

9、络环境下的阅读主要是应用超文本链接的网络资源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理解和联想能力,有快速阅读、主题阅读和比较阅读等三种形式。胡同文化是汪曾祺先生的一篇散文,被选作高一语文教材。为了使学生体验作家是如何探究社会文化现象的,在课前教师准备了三份有关胡同文化的网络主题学习资源目录索引,让学生应用这些资源来开展主题阅读和比较阅读。学生将分为两组开展合作学习,一组的主题是比较阅读分析,另一组的主题是城市文化比较,通过对网络主题学习资源进行筛选、比较和提炼,形成本组的相对一致的看法,然后进行两组交流。附胡同文化的网络主题学习资源目录索引(1)胡同与文化历史的积淀城南旧事 http:/www.china- 杨

10、信胡同艺术工作室 http:/yang-胡同与四合院 http:/ http:/ http:/ http:/ http:www.oldbj,com/bjlife/bjart/bjart33.htm萧乾:老北京的小胡同http:/ 鲁彦周我思念北京胡同 http:/ http:/ 上海三六九http:/ JAVA 互动活动程序(Math and Science Applets)构建的数学和科学互动课程(Interactive Lessons) ,是以问题为导向,应用计算机模型的模拟开展自主探究和学习的新型课程。经过精心设计的互动的活动程序与传统的课件不一样,它不是教师教的工具,而是学生学的工具。

11、它主要通过交互的活动,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科学和数学的概念和关系上,使学生借助于可视化的模拟来探究概念和关系。(1)应用模拟理解距离、速度与时间的关系http:/standards.nctm.org/document/eexamples/chap5/5.2/index.htm#APPLET这个案例包括一个用于模拟两个小朋友的相向匀速运动轨迹的互动程序,选自美国学校数学原理与标淮的电子范例。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控制小朋友的起始位置、速度,观察运动轨迹,检查图形中的时间速度距离的关6系。计算机模拟应用学生熟悉的背景,允许学生深层次地分析时间速度距离的关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构建了操作环境和观察发生的变化。互动活动可帮助小学高年级学生理解关于随时间变化,路程、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2)物体落体运动、在这一实验装置里你可以探究物体是怎样穿过大气层下落的。给下落以足够距离你可以看到物体将达到最终速度。在实验中你可以定量地探究力、物体及空气密度、速度、加速度之间的关系移动赛移动赛跑者可跑者可改变初改变初始位置始位置上下上下箭头箭头控制控制赛跑赛跑速度速度运动轨迹运动轨迹加速度加速度距离距离速度速度拖动方块滑竿改变参数拖动方块滑竿改变参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