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093082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2010 年 1 月中旬, “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成果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与会者围绕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创新问题进行了研讨。运用所学知识,完成 12 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 )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第一次肯定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是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 坚持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A B C D 2.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创新,这是因为( ) A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B人们的需求是不断提高的 C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D人类社会的现象是纷繁复杂的 3.马克思说:“哲学家并

2、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 物,人民的最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 ”这段话的哲学内涵是( ) A真正的哲学一定是完全正确的哲学 B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C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D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010 年 3 月 25 日,纪念“人民的哲学家”艾思奇诞辰 100 周年暨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座谈会举行。运用所学知识,完成 45 题。4会议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表明( ) A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B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不变的教条 C意

3、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D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 5会议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引导下,我国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这说明( ) A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物质体系 B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C文化能够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 D文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6有位哲人讲道,我们所从事的哲学理论研究不是可以马上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它更多地通过 间接的方式,时时刻刻影响人们生活和观念,这说明( ) A哲学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B哲学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物质力量 C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D哲学产生于人们的社会实践 黑格尔哲学最杰出的成就是辩证法。但是,黑格尔哲学的系统的辩证法思

4、想都是与事实不符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即辩证法思想,使被颠倒的辩证法重新 颠倒过来,创立了唯物主义辩证法。据此回答 78 题。7黑格尔哲学的系统的辩证法思想都是头脚倒置的。这说明( ) A辩证法思想都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B辩证法思想都是与事实不符的 C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黑格尔哲学的全盘继承 8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唯物主义转化,使这种辩证法摆脱了其最后的神秘外壳。 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 A以黑格尔的辩证法为直接理论来源,并对其丰富和发展B是工人运动实践经验的总结 C是自己所处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D是社会变

5、革的先导 9.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世界客观性为依据,以实践为基础,以规律为对象,它关于世界和人类社会 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具有可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要求它不可能纯学术化,在政治和 价值取向上,它必须关心社会现实问题,直接或间接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相联系。 上述材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 A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B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D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 10 “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 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

6、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 于 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 B C D 1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些描绘大自然的诗句, 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惊奇和敬畏,使人们不由自主地震撼于我们头顶的星空:“世界是什么?是 神的居所,还是物质的存在?人又是什么?”人们在对这些问题的思索中渐渐形成了对世界总的 看法。 “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 A.哲学的产生发展源

7、于大自然 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认识与改造世界从哲学开始 12.下列选项和右边漫画寓意相反的是 A.存在即被感知 B.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 C.天地合而万物生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1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 。这两个“对子” A.是并列且等量齐观的B.都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范畴 C.属于源与流的关系问题D.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4.早在 1997 年,中国科学院水利部山地灾害防治技术研究室主任马东涛就公开预言:“目前, 泥石流淹没和危险区内有人口 1.49 万,财产 1.38

8、亿元,若发生大规模泥石流,其造成的灾害将 大大超过 1992 年。 ”这次舟曲的灾难被马东涛不幸言中。这表明 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BCD 15.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 A.联系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 16.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 这主要体现了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 D哲学

9、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7.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棵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 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指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18.我们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而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 路。这体现了 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D独自自主,自力更生 19.一个民族的进步,不能没有哲学社会科学;一个民族的兴盛,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我 们要促进哲学的繁荣发展,是因为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0、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A. B. C. D. 20.哲学家康德曾说:“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这一观点是: A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可以认识并改造世界 B唯心主义观点,把人们发现规律等同于制造规律 C唯心主义观点,认为规律是由上帝创造的 D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2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其根本区别在于( ) A是否承认世界具有可知性B是否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C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D是否承认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质 22.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

11、有名字,其 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3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尊重当地 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的基础上选择富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这说明( ) A存在决定着思维B.思维影响着存在 C思维与存在不能分离D.思维与存在同为本原 24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是因为 唯心主义不包含任何合理的思想 唯心主义扩大意识的作用,使其脱离了物质 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不能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相比

12、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A. B. C. D. 25.“闭上眼睛,就是天黑”从哲学上看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认为物质是客观精神派生的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否认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观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26.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各主要国家已 经发展到成熟阶段,无产阶级作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就需要有一种正 确地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来指导,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创 立,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材料二 从 19 世纪开始,自然科学已经从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到整理材料的科学

13、,天体演化 学、胚胎学、生理学、有机化学的产生使得自然科学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学成果,在这一系列重 大科学成果中,细胞学说的创立,能量守衡定律的发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问世,具有特别重 要的划时代意义。自然科学的这些成就,为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观点,提供了科学 的依据。 材料三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改造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合 理成分,创立了一种崭新的哲学,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1)上述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10 分)(2)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10 分)第一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1-5 DADBC 6-10 ACABC 11-15 CACCC 16-20 ACBBB 2125 CAABA 26.答案: (1)上述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决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厚的阶 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10 分) (2)材料一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材料二反映了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为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材料三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 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10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