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5067921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7年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7年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7年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7年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射洪中学高射洪中学高 20142014 级级“三诊三诊”模拟考试模拟考试理综试题理综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N-14 O-16 Na-23 S-32 Fe-56第第卷卷(选择题共 126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关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信息分子是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微量有机物B.突触后膜的受体具有识别和转运神经递质的作用C.信息分子需要经过体液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发

2、挥作用D.高等植物细胞可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信息交流2.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是人胚胎时期机体合成的两种糖蛋白,出生后其含量很快下降,但某些癌症患者血液中的 CEA 或 AFP 含量远超正常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EA、AFP 的合成属于吸能反应B.CEA 或 AFP 含量超过正常值时,可确诊为癌症C.体内某些细胞的大量增殖会使 CEA、AFP 含量升高D.控制 CEA、AFP 合成的基因,碱基排列顺序有差异3.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载体协助B.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C.生长素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D.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

3、浓度一定抑制根的生长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相互影响,共同进化B.发展生态农业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C.草原返青时, “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采食的物理信息D.建立植物园、动物园和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5.由 X 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可能出现( )A.父亲患病,女儿一定患此病B.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病C.祖母患病,孙女一定患此病D.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6.以下措施中,能有效控制实验误差的是( )A.探索 2,4-D 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先开展预实验B.调査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是,在多个患者家系中调查

4、C.调查某种植物种群密度时,随机选取多个样方计数并求平均值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连续七天,每天在不同培养时间抽样检测7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和氧化钙混合使用,能增加吸水能力B氯化铵和草木灰混合使用,能增强化肥的肥效C二氧化硫和漂白粉混合使用,能增强漂白效果D浓盐酸和高锰酸钾混合使用,能增强高锰酸钾的氧化性8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常温常压下,分子总数为 NA的 NO2和 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2NAB0.1 mol/L(NH4)2SO4溶液与 0.2 mol/LNH4Cl 溶液中的 NH 数目相同C标准

5、状况下,H2和 CO 混合气体 8.96L 在足量 O2中充分燃烧消耗 O2分子数为 0.2NAD1mol Na 与一定量 O2反应,生成 Na2O 和 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 NA个电子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烯、聚氯乙稀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B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C溴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D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一 C3H6C1 取代,形成的同分异构体有 9 种10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图装置可证明 (煤油)XYZMBXZ2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CX、Y、Z 分别与 M 元素形成的最简单最简单化合物的沸点依次升高0D由

6、X、Y、Z、M 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12H3BO3可以通过电解 NaB(OH)4溶液的方法制备,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 室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 = O4H BN 室中:a% b%Cb 膜为阴膜,产品室发生反应的化学原理为强酸制弱酸D理论上每生成 1mol 产品,阳极室可生成标准状况下 5.6L 气体1325时,向 l0mL 0.l mol/LH2A 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 NaOH 溶液,溶液的 pH 与 NaOH 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 点溶液中含有 NaHA 和 Na2ABNaHA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 Na2A

7、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CB 点,c (Na+)=2c (H2A)+c (HA)+c (A2)DD 点,c (Na+)c (A2)c (OH)c (HA)c (H+)二、选择题(本题共二、选择题(本题共 8 8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14-18 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第 19-2119-21 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6 6 分,选不全的得分,选不全的得 3 3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0 分)分)14关于近代物理学,下列说法正

8、确的是( ) A如果用紫光照射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改用绿光照射该金属一定发生光电效应B一群处于 n=5 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 9 种不同频率的光C重核裂变过程生成中等质量的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但质量一定减少DX 射线经物质散射后波长变短的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15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环 A,环 A 与球 B 间用一轻绳相连,质量分别为 mA、mB,由于球 B 受到水平风力作用,环 A 与球 B 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风力缓慢增大时,杆对 A 的作用力增大B若球 B 受到风力缓慢上升,细线的拉力逐渐减小C杆对环 A 的支持力

9、随着风力的增加而增加D环 A 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tanBABm mm 16卫星电话在抢险救灾中能发挥重要作用。第一代、第二代海事卫星只使用静止轨道卫星,不能覆盖地球上的高纬度地区。第三代海事卫星采用同步和中轨道卫星结合的方案,它由 4 颗同步卫星与 12 颗中轨道卫星构成。中轨道卫星高度为 10354 公里,分布在几个轨道平面上(与赤道平面有一定的夹角)。在这个高度上,卫星沿轨道旋转一周的时间为四分之一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线速度B4 颗同步卫星的轨道可能不在同一平面内,但轨道半径一定相同C在中轨道卫星经过地面某点的正上方的一天后,该卫星还在地面该点的

10、正上方D如果某一时刻中轨道卫星、同步卫星与地球的球心在同一直线上,那么经过 6 小时它们仍在同一直线上17如图所示,变压器输入有效值恒定的电压,副线圈匝数可调,输出电压通过输电线送给用户(电灯等用电器),R 表示输电线的电阻,则( )A用电器增加时,变压器输出电压增大B要提高用户的电压,滑动触头 P 应向下滑C用电器增加时,输电线的热损耗减少D用电器增加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加18如图所示,光滑轨道 ABCD 是大型游乐设施过山车轨道的简化模型,最低点 B 处的入、出口靠近但相互错开,C 是半径为 R 的圆形轨道的最高点,BD 部分水平,末端 D 点与右端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无缝连接,传送带以恒

11、定速度 v 逆时针转动,现将一质量为 m 的小滑块从轨道 AB 上某一固定位置 A 由静止释放,滑块能通过 C 点后再经 D 点滑上传送带,则( )A固定位置 A 到 B 点的竖直高度可能为 2RB滑块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与传送带速度 v 有关C滑块不可能重新回到出发点 A 处D传送带速度 v 越大,滑块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越多19如图所示,水平路面上有一辆质量为 M 的汽车,车厢中有一个质量为 m 的人正用恒力 F 向前推车厢,在车以加速度 a 向前加速行驶距离 L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车的推力 F 做的功为 FL B人对车做的功为 maLC车对人的作用力大小为

12、ma D车对人的摩擦力做的功为(Fma)L20如图所示,水平光滑长杆上套有小物块 A,细线跨过位于 O 点的轻质光滑定滑轮(滑轮大小忽略不计),一端连接 A,另一端悬挂小物块 B,物块 A、B 质量相等。C 为 O 点正下方杆上的点,滑轮到杆的距离OC=h。开始时 A 位于 P 点,PO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30。现将 A、B 静止释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QPA物块 A 经过 C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ghB物体 A 在杆上长为2 3h的范围内做往复运动C物块 A 由 P 点出发第一次到达 C 点过程中,细线对 A 拉力的功率一直增大D在物块 A 由 P 点出发第一次到达 C 点过程中,物块

13、 B 克服细线拉力做的功小于 B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2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小车左端靠墙,车上固定光滑斜面和连有轻弹簧的挡板,弹簧处于原长状态,自由端恰在 C 点,总质量为 M = 2 kg。小物块从斜面上 A 点由静止滑下,经过 B 点时无能量损失。已知:物块的质量 m = 1 kg,A 点到 B 点的竖直高度为 h = 1.8m,BC 长度为 l = 3 m,BC 段动摩擦因数为 0.3,CD 段光滑。g 取 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在车上运动的过程中,系统动量不守恒B物块在车上运动的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C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3J D物块第二次到达 C 点的

14、速度为零 第第 II 卷卷(非选择题共 174 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题第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 题题第第 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共(一)必考题(共 129 分)分)22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 A、B 两球在碰撞中动量是否守恒。该同学利用平抛运动测量两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实验装置和具体做法如下,图中 PQ 是斜槽,QR 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 A 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 G 由静止开始滑下,落到位

15、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 10 次,得到 10 个落点痕迹。再把 B 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 A 球仍从位置G 由静止开始滑下,和 B 球碰撞后,A、B 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 10 次,并画出实验中 A、B 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图中 O 点是水平槽末端 R 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E、F、J 是实验中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1)为了使两球碰撞为一维碰撞,所选两球的直径关系为:A 球的直径 B 球的直径(“大于”、 “等于”或“小于”) ;为减小实验误差,在两球碰撞后使 A 球不反弹,所选用的两小球质量关系为 mA 大于 mB;(2)在以下选项中,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是;A水平槽上未放 B 球时,A 球落点位置到 O 点的距离OFBA 球与 B 球碰撞后, A 球、B 球落点位置分别到 O 点的距离、OEOJCA 球和 B 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tD测量 G 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 h(3)已知两小球质量 mA和 mB,该同学通过实验数据证实 A、B 两球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请你用图中的字母写出该同学判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是 。 (请用题中符号表示)23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某一标准圆柱形导体电阻的电阻率,进行如下实验:(1)分别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对圆柱形导体的长度 L 和直径 d 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