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11一定要争气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056244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题11一定要争气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题11一定要争气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题11一定要争气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题11一定要争气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题11一定要争气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题11一定要争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题11一定要争气(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11 一定要争气授课时间:教学目的要求:1.学习童弟周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的爱国思想和发愤努力,刻苦钻研的精神。2.学会本课 15 个生字,理解“发愤”、“需要”“资助”、“实验”、“耐心”、“尝试”、“钻研”等词语的意思,并会用“耐心”、“钻研”造句。3.在理解关键词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4.学习本文围绕一个意思,选择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格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领会童弟周是在什么情况下又是怎样勤奋学习的。2.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一定要争气”之间的联系。3.准确地理解词语意思。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简介人物。1.解题。课题中的中心词是哪个?怎

2、么理解?(“争气”是中心词,其义是发愤图强,不甘落后的意思。“一定要”表示争气的决心很大。)2.简介人物。童弟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优秀的教育家。在比利时留学时获得博士学位。他几十年如一日,忘我地战斗在科研第一线。本文介绍了童弟周在青少年时期,刻苦钻研和发愤图强的两件事。二、自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2.查字典理解词语。3.了解全文主要内容,概括每小节主要意思。三、试读课文。(指名分段读课文)四、默读课文,找出写与童弟周争气的两件事相应的段落。(13 段写童弟周因家里穷,上中学迟,基础差,但渴望学习、刻苦学习争气的事。46 段写童弟周到国外留学,为中国人争气的事。)第二课时教

3、学流程:一、讲读课文中写童弟周第一次争气的段落。1.指名读课文,读准儿化音“点儿”。思考:这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这部分是按照原因经过结果想法四层意思写的。)2.文章一开始写童弟周童年的穷苦生活与什么有关系?(童年的穷困生活,使他失去学习的机会。这是他文化基础差的主要原因。)3.默读第 2 自然段,说说童弟周为什么要争气?(同时理解“基础”、“考试”、“成绩”、“退学”等词语)重点理解文中的三个“才”字的意思。17 岁才进中学:这个“才”当“刚刚”讲,说明他上中学很晚。“平均成绩才 45 分”:这个“才”当“只有”讲,说明成绩很差。“经他再三请求,才勉强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这里的“

4、才”当“只好”讲,突出了勉强的程度,反映出他能跟班试读,机会来的不容易。总之这三个“才”字突出了童弟周上中学时学习基础很差。4.童弟周是怎样争气的?哪些词语最能反映出他发愤学习的精神?(引导学生抓住“更加”、“发愤”、“又”等词语来体会童弟周是怎样勤奋学习的。)5.童弟周努力的结果如何呢?(抓住“终于”体会成绩来之不易,是发愤学习的结果。)6.在成绩面前童弟周是怎么想的?对这段话你是怎么理解的?(童弟周想的这段话有三层意思:一要争气,即要有志向,二要自信;三要经过努力。这就是童弟周在短暂的时间内赶上别人的原因。)7.小结。这一部分主要写了童弟周在中学时代发愤学习的事。作者紧扣“争气”这个中心,

5、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将争气的原因、经过、结果叙述得非常清楚。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我们注意抓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比较准确地把握了课文内容。二、讲读第二次争气的部分。1.指导自学。这部分与上一部分的写法相似,在阅读中注意找出这两件事的相似之处及不同之处。采用边读、边想、边划的方法。自学提纲:(1)这件事写的是为谁争气的事?为什么要争气?(2)他做成功的是项什么实验?(3)童弟周取得成功靠的是什么?2.学生自学。3.交流自学情况,教师帮助理解。(1)这件事写的是童弟周到国外留学,为中国人争气的事。当时遇到的困难比在国内读中学时大得多,家穷,国更穷、旧中国贫穷落后没有地位,作为中国人同样被人看不起

6、。重点理解“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这里的“争气”要比前一个“争气”更加可贵。(2)这项实验是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的实验,外国教授“做了几年没有成功”的实验。注意体会“不敢尝试”。(3)抓住“瞧不起”、“决心”、“一遍又一遍”、“不声不响”、“刻苦钻研”、“不怕失败”、“终于成功了”等词语,体会童弟周一定要争气的可贵思想。同时理解“实验”“需要”“耐心”等词语。4.体会童弟周最后想的一段话。“我们并不比外国人笨”、“一定能办到”这就是自信心!民族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任何事业都可以成功。5.小结。这一部分内容讲述了童弟周在国外留学时,为中国人争气的事。表现了童

7、弟周强烈的爱国情怀,也说明只要有了为中国人争气的志向,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外国人能办到的事情我们能办到,外国人办不到的事情,我们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办到。三、总结。1.课文中有两次讲到“一定要争气”,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2.读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什么启发。板书设计: 10 一定要争气课 题: 12 立志造桥教学时间:教学目的:1.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有远大理想,并要为了实现理想而脚踏实地去实践,勇于探索,奋发进取。2.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提出的问题,训练说话能力。3.学习根据课文内容合理的想象,发展想象能力。4.读准本课的生字和多音字“累”的字音;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锣鼓喧天、披红挂绿、凄惨、盼

8、望、留心、积累、天长日久等词语。教学重点难点:1.准确地理解“锣鼓喧天”等词语的意思,是教学重点之一,理解词语之间的联系是本课的教学难点。2.理解课文内容时,重点理解茅以升是怎样立志造桥和实现造桥志向的。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语:同学们,我们学过一些记叙我国科学家事迹的课文,你们还记得有谁吗?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位科学家的事迹,请同学们打开书,谁来读一读第 11 课的课题。(教师板书课题)二、提示预习要求,指导学生预习。1.知道茅以升是怎样成为一个桥梁专家的。2.读课文,读准“秦淮河”“披红挂绿”“锣鼓喧天”“凄惨”“积累”的字音。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懂得词

9、语的意思。请同学们按照这三点要求自己学习。(用 10 分至 15 分的时间)三、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朗读,先正音读通顺,再讲讲画的词语是什么意思。并要求学生说明理解词语的方法。同学们互相补充。着重理解下列词语:人山人海:形容人聚集得很多,像山一样像海一样。在课文里是说,秦淮河两岸聚集了很多人来看龙船比赛。披红挂绿:披挂上红红绿绿的彩绸。为什么事才这样做?喜庆事。把龙船上披红挂绿,说明人们把龙船比赛当做喜庆事一样看待。锣鼓喧天:先讲清“喧”是声音大。什么声音?锣鼓声;大到什么程度?喧天,是说河两岸的上空,哪儿都是锣鼓声。人们这样做,说明什么?说明来比赛的人和来观看的人都很兴奋,情绪高涨。盼望:

10、实心实意地期望、等待。课文中是说谁盼望什么?茅以升跟所有的小伙伴儿一样,盼望端午节那天看龙船比赛。不幸:不好的事,使人失望,伤心、痛苦的事。课文里指什么事?指桥塌了,好多人掉进了河里。凄惨:凄,形容悲伤难过;惨,悲惨。合起来是凄凉悲惨的意思。课文里是指什么事凄惨?桥塌人亡的事。默默地:默,不出声。课文里是说茅以升看着断桥时不出声、有心事,也很难过。结结实实:很结实,课文里指桥坚固,不会倒塌。天长日久:时间长,日子久。积累:一点一点地聚集。累,多的意思。(以上词语的理解,都要让学生先讲意思,说明理解的方法;再放在课文里理解)四、读全文,注意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茅以升怎样成为一个桥梁专家的。(第 4

11、自然段至第 9 自然段)第 13 自然段主要讲什么?教师小结:这篇文章先讲茅以升小时候非常喜欢看龙船比赛,再讲有一年赛龙船桥塌了,茅以升立志学会造桥,最后讲他成为建造桥梁的专家。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自读课文,回忆对第一个思考题的预习;没有预习的同学即时思考。请几个同学讲讲自己对思考练习两个问题的回答。师生共议。(一)第一个问题议论要点如下:1.什么事?要讲清时间、地点、发生了什么事。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联系 13 段,知道出事的原因是人多(人山人海),热闹(锣鼓喧天)。3.茅以升听说出事后怎么样?理解“吃了一惊”“非常难过”“仿佛看见”反映了茅以升对这件事的关心。4.行动上如何关心这件

12、事?理解“发呆”,联系“默默地看着”想象:当时茅以升会想些什么?(立志造桥)(二)第二个问题的议论要点如下:1.第 9 自然段共有几句话?读一句说一句的意思。同时理解词语。2.着重理解以下词语。从此以后:“此”指什么?“留心”是什么意思?“各式各样”用课文里的话讲。“打量”是观察、看的意思,上下打量是说观察的全面,“收集”是把分散的事物聚拢,凑在一起。细心收集是说把有关桥的资料不遗漏地收集在一起。3.在逐句理解的基础上,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1)这一段哪几句是写茅以升“特别留心”各式各样的桥?(2、3 句)(2)第 4 句和第 2、3 句是什么关系?(总结)这一段前 4 句话以总分总的结构讲了

13、茅以升“立志”以后,实实在在做了很大的努力。(3)这一段的第 5 句是讲什么?茅以升在立志后是怎样努力的?“终于”说明他成为建造桥梁专家的理想是脚踏实地做出来的。谁能讲讲是怎样具体做的?二、整体认识课文内容之间的联系,强化思想教育内容。1.读全文,谁来归纳一下茅以升是怎样成为桥梁专家的?(从小有志气;立志后努力实干)读课文中一句话来回答。教师讲明,文章最后一句是全文的中心句。2.既然第 9 自然段是主要内容,第 18 段有什么关系?三、课堂练习。1.给第 9 自然段分层。讲讲每层的意思与关系。2.词语填空。各种各样各式各样(1)商店里有( )的商品。(2)永红交电公司出售( )的自行车。打量

14、观察(1)今天,班主任带来一位新同学介绍给我们。我( )了她一遍,觉得她很健康,像个运动员。(2)( )事物一定要有顺序,抓特点。3.读一读,比一比,组成词语。矛( )分( )旁( )茅( )盼( )傍( )坐( )到( )黑( )座( )倒( )默( )4.用词造句。留心(什么意思?形容做什么?)钻研(钻研是对学问、技术说的,要注意词语搭配正确)板书设计:课 题:快乐读书屋六教学日期:教学目标:1. 体会小溪的性格特点,学习小溪不怕困难的,勇往直前的精神。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认识 11 个生字。教学重点:1. 理解小溪与太阳公公对话的含义。2. 体会小溪不怕困难,勇往直

15、前的精神。3. 认识 11 个生字。教学准备:课件,识字卡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让我们伴随着小溪坚定的步伐去欣赏一下美丽的景色吧?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屋”二、自由读课文,自主感知。(1)整体感知全篇课文。(2)小组互动:小组内互读课文,比一比谁读的正确、流利。(3)集体交流读书所得了解学生自主读书的情况。三、感情朗读,理解感悟。(1)同桌互读,通过朗读体会小溪的愉悦心情。(2)引导学生朗读第 5、6 自然段。(3)交流读懂了什么?四、识记生字。(1)采用指名读、齐读等形式用字卡检查识字情况。(2)学生交流。课 题:夸父追日教学日期:教学目标:1.

16、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了解神话,初步知道神话的特点。3. 体会夸父为民造福,勇于牺牲的精神。4. 认识 8 个生字。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什么是神话,体会夸父的精神品质。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 板书课题,由课题提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 学生自读课文。3. 小组互动。4. 集体交流,说说读懂了什么?5. 说说夸父是个什么样的人?6. 指导朗读。二、迁移练习:1检查识字。(1)巩固生字读音。(2)小组内认读,老师指读,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3)交流识字方法。2实践活动。收集神话故事,开一次神话故事会。板书设计: 夸父追日夸父勇于牺牲为民造福课 题:能说会写:谁写得好教学目标:1. 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