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教学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976729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总复习教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课 时时 第第 3 3 课时课时 复习内容复习内容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3 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考纲要求考纲要求 1 1、识记层次:、识记层次:(1 1)知道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知道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2 2)知道武则天和)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的基本史实;(3 3)知道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知道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2 2、理解层次: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发展。、理解层次: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发展。3 3、运用层次:列举、运用层次:列举“贞观之治贞观之治”

2、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考点导学考点导学 识记:识记:1 1、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用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它创始于隋朝(大业元年 605),完善于唐朝,废除于清末(1905)。常设科目有明经、进士(武则天时设武举),科举历经了隋、唐、宋、元、明、清。整整存在 1300 周年。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确办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唐太宗时大大扩充国子学规模,进士科考试十分严格,录取率仅百分之一二,进士科第一名为状元。武则天时形成殿试制度,创设了武举。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确考试内容。七下课本 P18 鱼贯而出 P8

3、右上文字图2 2、武则天和、武则天和“开元盛世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的基本史实。武则天,唐高宗的皇后,我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她当政时期,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和重视选拔人才、发展科举制度的政策,使唐朝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史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政治比较安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我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表现在: 农业方面:农业方面:铁器和牛耕进一步推广,生产工具改进,出现了曲原犁、筒车,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技术,产量大大增加。七下课本 P14 筒车手工业方面:手工业方面:生产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商业方面:商业方面:

4、出现许多商业城市,有从事商业活动的“市”。3 3、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7 世纪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8 世纪唐中宗时期,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珠丹,密切了唐蕃关系,促进社会进步。尺带珠丹上书时说:唐朝与吐蕃已“和同为一家”。理解: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发展。理解: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发展。唐朝国力强大,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博大精深,世界先进,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交往密切。亚洲诸国纷纷派人前来华学习,中国也积极向外传播和虚心向其他国家学习。如日本的遣唐使、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等生动事例

5、,都说明唐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影响深远。运用:列举运用:列举“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唐太宗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出现繁荣景象,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史称“贞观之治”。唐太宗是我国封建社会著名的皇帝,杰出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间,吸取隋亡的教训,注意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虚心纳谏,知人善任。直击中考直击中考 (2010山东威海)5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 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创设了科举制度 D开创了“

6、贞观之治”的局面 (2010江苏连云港)30“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 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A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成了贞观之治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 (2010广东深圳)13如右图,大运河在古代中国起着贯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大运河连接淮 河与长江的一段是( )D A通济渠 B永济渠 C江南河 D邗沟 (2010江苏无锡)3无锡是京杭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古 运河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留下了一段“运河版、江南水弄堂”, 堪称古运河听精华绝品。“水弄堂”两岸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码 头石埠,错落有致,构画出江南“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风貌,

7、让无 数中外游客如痴如醉,你知道京杭大运河最早是谁统治时期开凿的? ( )B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2010湖南永州)6“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此话说明隋朝开凿 大运河的重大意义是( )C A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沟通了涿郡和余杭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D有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2010浙江台州)唐太宗有句名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据此回答 1214 题。12“以史为镜,可以知更替”,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出现了清明的统 治时期,史称“ ”。( )A A

8、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2010湖南岳阳)4“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A A唐太宗 B汉武帝 C武则天 D唐玄宗 (2010广东汕头)3“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 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重视纳谏 B吸取隋亡教训 C轻徭薄赋 D任用姚崇为相 (2010山东日照)1“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誉为“一 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 )D A房玄龄 B杜如晦 C姚崇 D魏征 (2010山东聊城)6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 “盛唐篇,的是(

9、)D地动仪模型 曲辕犁 筒车模型 罗盘针模型 A B C D (2010山东潍坊)4“开元初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出现上述局面的原因不包括( )D A重用贤人 B重视生产 C提倡节俭 D强化皇权 (2010广东汕头)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 时,可以看到( )D 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 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A B C D (2010湖南邵阳)3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开创于唐初,废除于清末 B通过分科考试选拨官员的制度 C毫无公平公正性可言 D看重门第,不

10、利于选拔人才 (2010山东滨州)5.“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这首及第谣与下列哪一制度直接相关?( )C A行省制度 B三省六部制度 C科举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2010湖北十堰)22我国由隋代开创直至清末才被废除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是( )C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科举制 D推举制 (2010山西)2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 的宰相占到三分之二。这种变化说明( )D A唐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 B唐政府力求以才学选官 C唐朝社会文学艺术繁荣 D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2010湖北黄冈)9. 190

11、5 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至此,历经 1300 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退 出了历史舞台。科举制逐渐完善于( )B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2010重庆江津)2唐朝读书人要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 )D全品中考网 A辛勤耕作 B作战立功 C经商致富 D参加科举考试 (2010江苏淮安)14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的繁荣与科举考试进士科重视考诗 赋有密切关系。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内容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D A隋炀帝 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 (2010重庆綦江)2重视对外交流是唐朝社会繁荣的原因之一。右图人物曾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 作出了突出

12、贡献,他是( )D A阿备仲麻吕 B玄奘 C吉备真备 D鉴真 (2010江苏泰州)2贞观初年,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求取佛经精义的唐朝高僧是( )B A鉴真 B玄奘 C晁衡 D郑和 (2010湖南长沙)2今年是中国与印度建交 60 周年。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 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D 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 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 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玄奘以亲身见闻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 重要典籍 (2010广东)3. 2010 年是中印建交 60 周年。早在唐代,就有一位杰出

13、的历史人物为中印两国的 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 )C A鉴真 B张骞 C玄奘 D郑和 (2010江苏苏州)30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是人们美好的愿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 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一一墨子 材料二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 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茏,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摭言 材料三 科举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古者世卿,春秋讥之。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世卿之弊, 世家之子,不必读书,不必知学,虽呆愚淫佚,齐循例入政。则求读书求学者必少,如是故上无才。齐民 之裔,虽复读书,虽复知学,而格于品第,未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如是故下无才。上下无才, 国之大惠也。科举立,斯二弊革矣。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1 分) (2)材料二、三都涉及到历史上的什么选官制度?(1 分) 试依据这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 影响。(2 分) (3)概括指出上述选官制度的实质是什么?(1 分)并援引材料二中的某一句话加以印证。(1 分) 30(1)不论贵贱,选贤用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