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志达煤矿地质报告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4976573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圭志达煤矿地质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圭志达煤矿地质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圭志达煤矿地质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圭志达煤矿地质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圭志达煤矿地质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圭志达煤矿地质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圭志达煤矿地质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阳煤矿五阳煤矿地质报告地质报告姓名:曹振江姓名:曹振江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联系方式:联系方式:1873483978618734839786目录目录第一章 地质构造 1第二章 煤层与煤质 7第三章 瓦斯及煤尘情况 10第四章 水文地质 10第五章 地质勘探存在的问题 12- 0 -第一章 地质构造本区系潞安矿区五阳井田,潞安矿区属沁水煤田,位于其中东部边缘。据以往资料及新近资料,将区域地层的发育情况简述如下:1.奥陶系下统(O1)地层厚度为 64m-209m,一般厚度 130m。中上部为浅灰色中厚巨厚层状石灰岩,含燧石条带几结核白云石,下部为泥质白云岩类夹竹叶状白云岩。与下

2、伏地层为整合接触。2.奥陶系中统下马家沟组(O2x)本组厚度为 37m-213m,一般厚度为 120m。中上部岩性为青灰色中厚巨厚层状石灰岩,下部为角砾状泥灰岩,浅灰黄绿色钙质灰岩。3.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本组厚度为 170m-308m,一般厚度 120m。中上岩性为灰色白云质泥灰岩类泥质灰岩,灰黑色中厚层状豹皮灰岩夹泥灰岩,下部为灰绿色或角砾状泥灰岩。4.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该组厚度为 0m-176m,一般厚度为 120m。岩性为浅灰色中厚层状豹皮灰岩,灰白,灰黄色薄层状白云质灰岩,夹灰黑色中厚层状灰岩。5.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该组厚度为 0m-35m,一般厚度为 20

3、m。岩性以浅灰色铝土泥岩为主,并发育有石灰岩灰白色岩性砂岩,夹有煤线。底部有山西式铁矿透镜体,与下伏地层为假整合接触。6.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该组厚度为 82m-142m,一般厚度为 90m。岩性以灰白色砂岩及灰色粉砂岩,泥岩为主。发育石灰岩 46 层,煤 1015 层。底部为灰白色中厚层状砂岩。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7.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该组厚度为 36m-68m,一般厚度为 60m。岩性以灰白色中细粒砂岩,灰岩泥岩,砂质泥岩及粉砂岩。发育煤层 14 层。底部以灰白色中或细粒砂岩为底界。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8.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该组厚度为 48m-78m. 一般厚度

4、为 65m. 顶部为杂色鲕状铝土泥岩俗称桃化泥岩,中部为灰白色中细粒砂岩,下部为黄绿色砂岩,夹灰色泥岩,底部以灰白色中细粒砂岩为底界,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1 -9.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地层厚度为 410m-550m。顶部为黄绿色砂岩与紫红色泥岩互层。中上部为杂色泥岩砂质泥岩中粗粒砂岩以及黄绿色中粒砂岩灰色泥岩。下部为具紫色斑状的黄绿色砂质泥岩,紫红色泥岩。底部为灰白色厚层状中粗粒砂岩。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10.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P2sh)地层厚度为 22.00m-217.00m,一般厚度为 150.00m。岩性黄绿色厚层状中粗粒砂岩与紫红色泥岩互层。顶部发育有淡水灰岩及薄层石膏

5、岩。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11.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T1l)地层厚度为 115m-595m,一般厚度为 400m。岩性为浅灰紫红色中厚层状细粒砂岩,夹紫红色泥岩。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12.三叠系下统和尚沟组(T1h)地层厚度为 131m-474m,一般厚度为 250m。岩性为紫灰色中厚层状细粒砂岩,夹紫红色泥岩。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13.三叠系中统二马营组(T2er)地层厚度为 600m.上部为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细粒砂岩。中部为紫红色砂质泥岩夹浅绿色中厚层状中粗粒砂岩。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14.三叠系中统铜川组(T2t)地层一般厚度为 550m。上部为紫红色砂质泥岩,夹中细粒砂岩。下部为紫红灰

6、绿色厚层状中粒砂岩,局部夹灰绿灰紫色砂质泥岩。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15三叠系上统延长组(T3y)地层厚度为 30m138m. 一般厚度为 50m。岩性为紫红,灰绿色中厚层状中细粒砂岩泥岩夹淡水灰岩。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16.上第三系(N)地层厚度为 5m-268m.以棕红色粘土砂质粘土为主,底部为砾岩层。在武乡县张村为厚层灰绿灰黑色粘土,粉砂与薄层泥质灰岩互层,并夹油质岩。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17.第四系(Q)其厚度为 0m-330m.岩性为棕黄色淡黄色亚粘土,含砂质粘土亚砂土夹钙质结核及砾石。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五阳煤矿广为第四系黄土所覆盖,仅在漳河两岸及中南部冲沟地带有二叠系石盒子组地层

7、 3 出露。根据钻孔资料及地质填图成果,现将本扩区地层发育- 2 -情况由老到新叙述如下: 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本区钻孔揭露最大厚度为 99.27m,岩性为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浅灰色白云质灰岩,泥灰 岩,局部夹石膏层。2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该组厚度为 120m 左右。岩性为浅灰色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灰色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夹灰色中厚层状泥灰岩。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3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该组厚度为 4.50m-15.80m,平均厚度 10.30m.岩性以灰色块状铝土泥岩为主,局部发育有灰白色中厚层状细粒石英砂岩灰色砂质泥岩以及底部山西式铁矿层。与下伏地层假整合接触.4石炭系上统

8、太原组(C3t)该组厚度为 95m-139m,平均厚度 101.55m.是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其岩性主要为灰色、灰黑色石灰岩,灰色、灰白色细、中、粗粒石英砂岩,灰色、灰黑色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夹 8-15 层煤,其中可采煤层 1-7 层。底部以一层灰白色中、细粒砂岩或粉砂岩与本溪组分界。属典型的海路交互相沉积,旋回结构明显,但其岩性岩相较为复杂。本组发育四层较稳定的石灰岩及一层局部发育不稳定的石灰岩。由下向上叙述如下:K2石灰岩: 厚度为 4.819.85,平均厚度 7.70.为深灰色厚层状隐晶质石灰岩,含星散状黄铁矿,中下部夹 12 层薄层状燧石结构层。层位稳定,是可靠的对比标志。产动

9、物贝壳化石。K3石灰岩:厚度为 1.503.85,平均厚度 2.65。为深灰色中厚层状隐晶质石灰岩,层位稳定.K4石灰岩:厚度为 1.696.35,平均厚度 4.05。为深灰色厚层状隐晶质石灰岩,底部泥质含量高。层位稳定,产动物贝壳化石。K5石灰岩:厚度为 0504.37,平均厚度 2.46。为深灰色中厚层状隐晶质石灰岩,层位稳定.为太原组上部良好的对比标志,产动物贝壳化石。K6石灰岩:厚度为 0.21.37,平均厚度 0.67.局部发育,层位不稳定。5二叠系下统山系组(P1s)该组厚度为 39.20m-73.00m,平均厚度 57.48m.是本区主要含煤地层,岩性主要为灰白色,灰色中细粒石英

10、砂岩,灰色灰黑色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夹 14层煤。其中中下部的 3 号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厚度为 2.20m-4.90m,平均厚度为 3.75m.顶板一般为灰黑色砂质泥岩,局部变为灰白色细粒石英砂岩。底版多为黑色泥岩,局部变为灰白色细粒石英砂岩。其余岩层均为不可采煤层。底- 3 -部以一层灰白色中厚层状细粒石英砂岩或中粒石英砂岩与太原组分界。与下伏地层太原组整合接触。6二叠系下统下石子组(P1x)该组厚度为 40.58m-149.60m,平均厚度 81.26m。顶部为一层紫红色紫灰色等杂色含鲕粒的厚层状铝质泥岩或砂质泥岩俗称桃化泥岩,中下部为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灰色灰白色浅黄色细中粗粒石英砂岩。底

11、部以一层灰白色厚层状中细粒石英砂岩局部为粗粒石英砂岩与山西组分界。与下伏的山西组整合接触.7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该组厚度为 103.6m-557.80m,平均厚度为 280.46m。岩性为紫红紫灰等杂色泥岩或砂质泥岩,灰色灰白色黄绿色细中粗粒石英砂岩。底部以一层灰白色厚层状细中粒石英砂岩与下石盒子组分界。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8 第四系(Q)其厚度为 0m-70.40m.,平均厚度为 26.30m。上本区的主要覆盖层。岩性为棕黄色浅黄色亚粘土含砂质粘土,夹姜石层,顶部为耕植土。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潞安矿区位于华北断块区吕梁-太行断块沁水块坳东部次级构造单元沿尚-武乡-阳城北北东向褶带

12、中段,晋获断裂带西侧.晋获断裂带对矿区构造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矿区主体构造方向与晋获断裂带一致,呈北北东向展布,区域性地层走向亦为北北东-北东向,向西缓倾,沿走向和倾向均呈波状起伏,形成宽缓的短轴褶曲,轴向北北东-北东东,两翼地层倾角仅几度到几十度.区内主要构造形式为断裂构造,构造格局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段的规律.由东向西,构造变形强度增加,短裂形式由以北东-北东东正断层为主演变为北北东-南北向逆断层为主.沿南北方向,分别以文王山地垒和二岗山为界,可分为北、中、南三段。北段南部文王山北断层与西川断层之间,由宽缓褶曲和正断层组成北北东向构造带,此带向东延伸可能跨越晋获断裂带,向西

13、延伸可穿越沁水盆地,因而具有区域性意义,扩区位于此带矿区范围内的东北部。北段北部即西川断层以北的主体构造格架由北北东向宽缓褶曲组成。矿区内总体构造形态为北东东向宽缓褶曲(褶曲轴向西缓倾)伴有高度正断层。1 褶曲扩区内褶曲为北东东向,其中以中部的天仓向斜构成扩区煤层的基本形态。天仓向斜西自扩区外,往东经杨家沟至西李村,东延至五阳矿区,横贯全扩区,区内约 4km,东部为西大巷正断层错断。轴向北东东,两翼对称,倾角约 12 ,- 4 -局部达 15 。枢纽轴略有起伏,西陡东缓。本向斜构成了区内煤层基本起伏形态。沿走向有 9 条勘探线控制,已查明。2 断层矿区内总共有 9 条断层,全为正断层,主要分布

14、于南北边界一带,走向以北东东-北东向为主,倾角 7080,其中两条断距较大的正断层,分别构成扩区的南北边界。北部边界小黄庄正断层和与之半生的崔家庄 3 号正断层构成小型地堑。南部变界文王山断层则与 3-1 上、下正断层构成阶梯状断层,并亦与之伴生的东周正断层构成地堑构造,此外扩区中部有三条正断层。这些正断层是在剖面共轭剪破裂发展起来的“Y”型共轭正断层,以北东向一组发育(附图 3) 。应是新第三纪北北西-南南东向引张力与重力联合作用的产物。(1)小黄庄正断层该断层为矿区北边界,自西向东经官道,小黄庄,张家庄,区内长约1.4km,全长大于 13km,走向北东东,倾向南东,倾角 70。断距由西向东

15、逐渐变小,区内断距 290m,沿走向有 3-6,72,87 等钻空揭露,已查明。(2)崔家庄 3 号正断层该断层位于付村,张家庄南一线,区内约 1.5km,全长约 10km,走向北东东,倾向北西,倾角 70。断距由东向西渐小,最大断距约 20m。沿走向有地震测线,3-4,82 等孔控制,已查明。(3)南峰正断层位于南丰村,大黄庄南一线,区内长约 2km,全长约 3km,走向北 50东,倾向南东,倾角 75,断距由东向西渐小,至南-45 号钻孔尖灭,区内最大断距 70m。有地震侧线和钻孔控制,已查明。(4)西大巷正断层位于果园,南峰沟,西李村一线,区内约 5km,走向北 50东,倾向南东,倾角

16、75,断距由东向西渐小,区内最大断距 60m。有地震测线及五-193 等孔控制,已查明。(5)果园东断层位于南峰沟南,向西为西大巷正断层所截。区内约 1.3km,全长约 1.8km。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北西,倾角 75,断距由西向东渐小,最大断距 15m,有南-51 号钻空控制,五阳矿井下巷道揭露。(6)东周正断层位于韩家庄南,东周村一线,横贯扩区长约 2.2km,全长约 4.2km。走向北东东,倾向南西,倾角 75,断距中部小(约 12m) ,东西部大(28-30m) ,沿走向由五-198,南-23,南-44 等孔控制,已查明。- 5 -(7)3-1 上、3-1 下正断层位于草场南,平行于文王山北正断层,走向北东东,倾向北西,倾角 75。3-1 上正断层全长约 1.5km,断距约 17m,3-1 下正断层,全长约 2km,断距28m。由 3-1 号孔揭露。(8)文王山北正断层为扩区南部边界,位于东周-西周村一带,东延五阳煤矿与晋获断裂带相交;西至李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